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讨论文

时间:2021-09-11 12:01:5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讨论文

  一、学生教育应分层实施

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讨论文

  (一)教育主体分层

  人们习惯把学生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类。这样的分类在大多数人心中主要的依据是学生成绩的好坏。因此所说的优秀生便一好代百好,造成教师在工作中容易忽视对这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值得其他学生学习的,但其中一部分学生自私行为比较严重,只读圣贤书,很少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工作中应针对他们的弱点,讲究方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牢固树立“德是为人之本”的观念。让成绩好的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生。这样才能树立真正的榜样,起到带头作用。对于大部分中等生,我们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错误也心不在焉。但他们可塑性强,如果我们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拉他们一把,他们也可以慢慢成为优秀生。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更大的气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出他们落后的'原因,真心的去帮助他们。

  (二)德育目标分层。在学生的整体教育中,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

  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要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的目标。但德育工作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会造成学生基础性的、应该做到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标准、高要求,会导致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必须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分层进行。很多教育学家提出自己的观点,我比较赞成下面这一德育目标的分层:一是必须的层次;二是基础的层次;三是弘扬的层次;四是追求的层次。

  二、探索有效的教育对策,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要静心聆听,真诚理解,充分信任,循循善诱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谈心是做好学生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与学生谈心要做到四点:静心聆听,真诚理解,充分信任,循循善诱。一次两名学生发生争执,恶语伤人,险些动起手来。这一幕正巧被我撞见,我努力控制住情绪,把其中一人叫到走廊。有几秒钟的时间,我一言未发,只是平和地看着他,然后说:你现在一定很后悔。告诉我原因之前,你能说说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吗?他立即承认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他自己。我在谈话的过程中得知,他母亲的忌日快要到了,他心里难过,所以一点点小事竟引发了这样的冲突。谈话中我让他知道老师能够理解,心里也为他难过,并相信他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事情都能保持冷静,控制好情绪,还跟他一起探讨控制情绪的办法。然后找来另一名学生,两人互相道歉,原谅了对方。

  (二)寻求家长配合,探索沟通技巧

  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学校虽是主体力量,但必须有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大家都有同感,学生最怕的是找家长。原因很简单———怕告状。找家长的效果是被公认的,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学生的抵触情绪会很强烈,改正缺点或错误完全是被动的,很难进行深刻反省。我在当班主任最初的几年里,许多问题都要深入调查才能弄清来龙去脉。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或是找家长。后来我试着改变方法,努力让学生懂得一个人要敢于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责任。要做一个让别人和自己都看得起并欣赏的人。同时让他们相信,事情若不是严重到只有家长才能解决的地步,老师决不会轻易找家长。若必须得找,老师也有能力说服他们不会对你大发雷霆,会让他们相信你一定能够痛改前非。与家长谈话时,无论学生在不在场,都要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明确表示你对他的信任,以及对他优点的欣赏。并在单独与家长交流时,一定提醒他注意教育方法,切不可粗暴,否则会造成学生逆反心理更为强烈,适得其反。

  (三)将教育融入生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我曾给学生布置过这样的假期作业:帮父母做一件或几件事。问一问父母一年收入多少,用在你身上的是多少,用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又是多少。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培养劳动意识也是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劳动是我们几代人在小时侯曾被耳提面命的一个话题。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对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具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意义。培养集体荣誉感是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它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集体荣誉感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它使人体验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注重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许多学生对于出早操心怀不满,我告诉他们,其实我自己也很怕起早,但作为学校的统一规定,早操除了可以锻炼身体以外,还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意志力的机会。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我们要在一种宽容和温馨的环境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品格。

【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01-19

中学班主任德育实效性探讨论文01-17

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的探讨09-03

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01-19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论文01-19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探讨论文01-12

小学德育工作途径与方法的探讨论文01-19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论文01-19

小学德育工作生活化探讨论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