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机械设计》课程的兴趣培养论文
1适当引导,感知生活中的机械
机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一台自行车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可能自己就有一辆,熟悉得只能把它当成一件生活用品,无法与机械挂钩,可它就是实实在在的机械:轴、轴承、棘轮间歇机构、链轮,学生日常用的修正带清晰可见是齿轮机构,缝纫机上面的圆带,风扇摇头机构,螺钉等,这些机械简单易懂,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它,并在今后很好地利用它。
2增强感性认识,注重教具的作用
学生往往觉得不喜欢工科,不喜欢机械,究其原因可能在一部分同学的脑海中根本没有机械的概念。确实,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谁也喜欢不起来,提不起兴致。本科在校学生对各种实际机械结构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尽管教师花费不少时间进行详细地讲解,但学生理解仍然有困难,效果不理想。教具起到了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这些教具,便对机械零件或机械结构有了感性认识,机械也就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可以感知、可以认识、可以应用、甚至可以成为信手拈来的玩具。
3拓宽视野,了解科学发展新动向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存在这种情况,只重视所学的课程,而不关注专业的发展,更不会关注科技的发展,对该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更是如此。基于此种情况,将与该专业相关的前沿科技以及新奇的科技产品介绍给学生,不仅会激发他们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还会引导他们去学习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且会有极大地兴趣进行更广阔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4掌控全局,高瞻远瞩
《机械设计》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初学时感觉知识繁杂,摸不着头脑,提不起兴致。其实,《机械设计》在内容上可以说“形散而神不散”,它主要研究常用及通用机械零部件设计计算。零件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为:失效形式—强度计算—结构设计,即由失效形式确定强度设计方法从而得到相应的尺寸,再由所得尺寸确定相应的结构。其中,失效形式取决于零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使用环境,强度计算涉及到零件的材料和受力分析。中国有句老话:站得高看得远。掌握了机械设计课程这条设计准则的主线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5查缺补漏,信心满满
机械设计离不开材料、受力……自然就离不开高等数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零件等课程的知识,这些知识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章节中,学生如果过去所学知识不是特别扎实,在学习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就会遇到绊脚石。青春期少年心高气傲,容易受挫,一两次之后可能就不再感兴趣了。基于上述情况,可以在每次课结束之前将下一次课所涉及的旧知识提示给学生,提醒他们课后复习,并在课上涉及到有关内容时解释一下。事实证明,学生不仅该次课的内容接受效果极佳,而且还有一种意外收获的喜悦,确实事半功倍。
6理论和课程设计并行进行,提升实际能力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安排是一种串联式的教学方式,即课堂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3周的课程设计综合训练,按照这种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只是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目前提出了并行式的教学方式,即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课程设计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可以对机械设计有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培养设计能力。
7讨论式教学,效果最佳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课堂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学生不可能发展个性,不可能有学习的自主性。讨论式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由于讨论式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会驱使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动地、积极地去准备材料,搜集论据,进行思考,由此使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8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意识。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不仅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更是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就学生而言,首先自己拟定创新题目就是大学生走入社会、投入社会、开动脑筋的第一步。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使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入手,迫不及待的想投入到从未有过的体验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素质,为他们将来有效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9结语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产生兴趣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请专家学者讲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指导人们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从中获得快乐。学生对这门课有了兴趣,就一定会把这门课程学好,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尤凤,李彦彬.关于提高《机械设计》效果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178-180.
[3]涂德浴,陈富强,许爱瑾.机械基础主干课程体系建设及教改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95-96.
【谈《机械设计》课程的兴趣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谈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论文04-27
谈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04-30
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04-28
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05-01
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04-27
谈英语听力的培养 论文04-30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论文04-27
如何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的论文04-27
如何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的论文04-27
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