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3-05-03 20:13: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育课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

  【摘 要】高职院校德育课实践教学是学校德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德育课的实践教学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其模式和途径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德育课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德育课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所谓德育课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课程设计、科研论文(设计)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它是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一、德育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德育教学方法似乎只有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即“基本道德标准”采用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形式传授给受教育者,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

  1.从学生角度看,学生不能扮演主体角色

  (1)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较差,特别是在倾听、质疑、求新求异、勇于探索等方面习惯的缺乏尤为突出。

  (2)学生的创新倾向和意识严重不足。从问卷调查和实践教学观察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不动脑、不动口、不动手,只动耳。

  2.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1)从发展的目标来看,缺乏对学生探究精神、批判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从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看,对教学控制得很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化。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少。

  (3)从训练上来看,教师很少有意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也少给学生讲解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二、德育课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学校德育实践教学应采取以下模式。

  1.目标模式的“整体性”。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思想,即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并分解到开展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后固化到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中,通过各子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整体目标的最终实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渠道模式的“多元性”。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进行整体设置。专业实践是主渠道,基础实践和综合实践是多渠道,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主渠道是课程化的,多渠道是活动化的;主渠道是教学化的,多渠道是行动化的;主渠道是课堂化的,多渠道是社会化的;主渠道重知,多渠道重行。

  3.形式模式的“开放性”。实施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氛围。广泛开展科研助手活动,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科研意识提供条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不同实验的特点开展网络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等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4.过程模式的“全程性”。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处处体现“实践”教学元素。根据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渠道模式组合,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体系,主渠道与多渠道不是固定不变,而是由其所在该阶段发挥的效能而决定。

  5.考核模式的“灵活性”。改革传统的偏重知识测试、忽视能力考核的考核方法,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强调灵活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实践教学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权重。

  6.监控模式的“严谨性”。建立一套严密、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以学科建设为基本要素,建立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大系统。严格实践教学督导体系,在评价体系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把是否属探究性学习、探索性实践,是否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德育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功能是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对照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巩固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将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认真研究和分解,从整体优化的角度正确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各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在对原有的实践环节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设计,使各环节前后衔接、相对独立、逐步提高,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着力规范管理,构建实践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由质量保证、监控、评价、反馈四个系统组成:质量保证系统以学院为中心,组织制定学院教学质量标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开展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监控系统以教务处为主,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教学工作机构协同,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的检查督导;组织课堂评价、学生评教、课程考核质量评价等活动;反馈系统以督导网络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为主,辅以调查、问卷、座谈等各种反馈渠道。整个系统组织畅通、运行有序。

  (2)拓宽教学信息反馈渠道

  我们建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制度”,以充分听取广大学生对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生了解各类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态,并及时向学校、学院反馈情况。教师还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渠道对学校各类教学信息、教学动态进行全面了解掌握,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3.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1)推进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通过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为学生素质拓展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实践舞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加速更多优秀合格人才的培养进程。立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不断扩大学术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大学生的学术科技活动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树立学生的科研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2)推进各项大型实践教学观摩,使校园文化活动上层次、出精品,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搞多种多样的学习沙龙、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用自己的视觉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进社会实践成才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按照“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的思路,全校学生按照“确定一个选题、参加一项实践活动、撰写一篇调查报告、交回一份实践活动鉴定,参与一场社会实践报告会”,就近就便开展多种形式的分散型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使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丰富人生阅历,更好地认识社会,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美德。

  (4)推进身心素质教育活动,实施使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上台阶,出效果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为大学生提供身心素质发展的平台,校团委、校学生会、校体委、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砺志成才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着力培养和塑造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德育课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数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04-29

德育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05-02

CAD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论文05-02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4-30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05-0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论文04-27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05-02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9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9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