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科书城市化倾向的影响教育论文

时间:2023-05-02 17:52:1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教科书城市化倾向的影响教育论文

  摘 要:研究表明,教科书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其中的教育知识以城市文化为依托,以城市生活为蓝本,并且与城市有关的知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明显。本文试图分析这种倾向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城市孩子、农村孩子的影响,期望能为消除或者减轻教科书城市化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一些选择途径。

浅析教科书城市化倾向的影响教育论文

  关键词:教科书 城市化倾向 影响

  一、不利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

  对中国教育来说,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教科书中城市化倾向的存在无疑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瓶颈”: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必然会削弱农村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农村学生在教科书中无法寻求到支撑自身文化的基础,同时也不利于城市学生认识的完整,会使其心中萌生一种无益的优越感。教科书的城市化倾向,不仅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孩子在教育中和以后生活的差异,也给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

  二、对城市孩子的影响

  农村生活题材内容的缺失可能会造成城市学生难以通过学校教育真正了解农村,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对农村生活内涵的了解,会产生鄙视农村生活和农民的意识。

  更进一步说,这一思想可能会延及到真实生活中,不利于城市孩子了解整体的社会。他们在城市的空间观察农村,也必然造成一种信息上的不对等。这也无助于他们回到日常生活需要本身,去看生活在农村的人的生存状态,造成他们对城市的现代、便捷了解太多,而对城市的窘迫、浮华了解得太少,对农村的贫乏、落后了解得太多,而对农村的质朴、坚韧了解得太少,从而造成一种无益的优越感。

  三、对农村孩子的影响

  1、有利影响——熟悉社会主流文化,促进社会流动

  现代城市是孕育现代文明的温床,城市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有着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这说明城市生活与现代主流文化的关系很密切。中国想要实现现代化,尤其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人口必须大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势必将成为当今中国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因此可以说,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一大部分农民要完成从农村到城市的过渡与转变。在这种大背景下,城市化的教育知识是农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接受城市化的教育知识,农村孩子可以接触到现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也就是城市文化,使这些未来公民在接受教育后能够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共同素质,扩大其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其结果可能会促进其社会流动,摆脱“农者恒为农”的怪圈,使其尽快适应主流社会的生活。

  2、不利影响——因“不易学”导致发展进退两难

  用文化资本理论来分析研究所考察的社会科教科书,虽然其中大部分是中性内容,但城乡孩子学习起来仍有难易之差。这是因为:

  (1)不同阶层出身的学生从家庭获得的文化资本有差异。根据文化再生产理论,由于城乡家庭孩子的早期教育及其为孩子提供的文化资本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学校教育却用相同的内容甚至相同的考试来统一要求,这必然导致城乡孩子在学业成就上存在差异。 事实上,城市的优越使得城市孩子知道得更多,不仅对占课本大多数的中性内容可能更熟悉,而且对典型化农村特征的内容也可能不陌生。

  (2)不同阶层出身的学生在社会化模式中使用的语言编码不同。城乡儿童在入学前对书面语与普通话的熟悉程度是不一样的,城市人虽然也使用口语和方言,但一般都会使用书面语和普通话,即使家庭不用普通话,其所在的城市中也随时可以接触到普通话。而农村儿童的父母,本身就不懂得书面语和普通话,一辈子都没有用这种语言与子女交流过,而且在中小学里,不少老师也是用当地的方言上课。课本中一些即使是反映典型农村生活的内容,其表达方式也是书面化、正规化的,对农村孩子来讲完全是一些外在的、陌生的符号,这就使得原本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了。如学者李书磊先生所说的自然课的学习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的过程:“即使对乡村学生身边的事物,自然课的学习也常常是一个将其陌生化的过程,比如植物、动物的学名就可能与他们从小熟悉的土名不符,课中所讲的植物内部外部构造可能是他们过去闻所未闻的。”“有些人很聪明,却始终无法掌握学校所要求的这一套完全外在于他的知识及规范(符号)。”而城市孩子则由于早期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与了解,根据文化资本与再生产理论,熟悉度不同,学习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城市化的教育知识不仅容易造成农村孩子的学习困难,而且这种“不易学”使他们在考试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造成以后发展困难——进退两难:回去,由于学非所用而不能“为农”;前行,由于学业成绩不好而无法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城市化的教育知识使农村孩子脱离了“文化母体”,将他们熟悉的“生活世界”带入另一个未知天地,进而严重动摇了农村的根基。当外来文化价值渲染日渐强势,而完全盖过乃至淹没本土文化价值时,本土文化价值不再能有效彰显于他们身上,而成为排斥的对象,或者在价值比较中内化为他们的自卑情结。他们在农村教育中,以不同的心态憧憬着另一个世界,这样的结果是,他们身在“他们的世界”之中,却自觉不自觉地背离着“他们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俞海燕上海市小学S版、H版语文教科书的性别倾向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3。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刘翠航试论教材中多元文化的设计融合——以人教版教材为例[OL].2006-12-14.2008-5-4.

  [5]阮占江教材“城市中心主义”并无不妥[N].现代教育报,2002-11-29(3)。

  [6]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俞英加快教科书建设,保障课程改革,促进社会和谐——从基础教育教科书文化霸权现象说起[OL].2006-12-31.2007-11-21.

  [8]蔡志华农村教育知识城市化问题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浅析教科书城市化倾向的影响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城市化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浅析05-01

浅析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04-30

浅析影响师生感情沟通的因素论文05-02

浅析巷道快速掘进影响因素论文05-01

浅析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论文04-30

浅析触及灵魂的教育论文05-02

班级管理教育浅析论文04-30

浅析音乐专业的差异对音高听力的影响论文04-30

浅析回弹法测强的影响因素论文04-30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