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时间:2023-05-03 00:02:5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诗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忽略汉语的诗意本质,忽视诗教传统,导致语文教学丧失诗意,教学效率低下。“新诗进课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从精神层面看,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观照世界、把握现实、关注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汉语的真挚感情;从活动层面来认识,它有助于教师以新诗作为依托,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活动,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给阅读以诗性奠基,给作文以诗意享受,给学生以诗意润泽,增强语文教学魅力。

新诗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关键词:新诗;课堂;协同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语文教学,古典诗词只读不写,现代新诗只析不练,进行作文指导普遍放弃新诗的写作训练,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变得十分机械、抽象、片面,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另一方面造成广大中小学生无法接受优秀诗歌的熏陶,抑制了学生潜在的诗歌灵性,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健全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创造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一是陈旧的教育观念作祟,认为少年儿童难以具备新诗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歌尤其是新诗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三是教育者自身不具备良好的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

  为此,我们于2001年9月成立了“‘新诗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创办了培养中小学学生新诗创作能力的“四结合”新诗报刊、“中国新诗课堂”网站和培养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指导中小学生新诗阅读与创作的“三协同”新诗教育联盟实验专刊,把培养少年儿童的新诗学习和中小学语文教师新诗教学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语文教学改革活动。

  二、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培养中小学教师新诗教学能力的“三协同”

  1。“师本”与“生本”的协同

  关于师生的角色定位,一直存在“师本”与“生本”的争论。我们主张“师生双主体协同”的观点。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将加工处理的新诗教学内容和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客体形式展现出来的主导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主体身份对教师展现的信息进行选择、判断、接受和内化的自主性、创造性、独特性等方面。二者的协同关系其实就是“主体—客体—主体”互动的关系。

  在新诗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刚接触新诗的学生,需要借助具体的心智“原型”,选取适合自己语言情境的组块,仿照熟悉的言语和思维材料,根据相似、相关等关系去对照、类推、重组,才能完成读写新诗的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着力做好“师范”和“生范”工作。首先,教师“下水”与学生“同泳”,写出让学生观摩的范诗,在观察、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给学生启迪、示范。然后,教师从学生习作中挑出富有启发意义的诗作,供全体学生观摩、研讨。所选内容不仅限于佳作,更注重选取那些反映师生在新诗学习过程中有独到发现或存在问题与困惑的作品,通过个人质疑、小组讨论、集体评议等多种形式确定新诗教学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整个过程师生均发挥了主体的作用。

  2。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协同

  第一,更新观念,让新诗带动课堂。语文不是缺乏诗意,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少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具有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诚挚的情感,富有独立个性,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充满幻想,充满热情,怀着艺术化的生活态度。以新诗作为引领语文教学的文本,就是要求教师有目的地为具有先天诗性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广阔天地,从新诗的角度对常规语文教学进行诗意的阐释与建构。①遵循创新性原则,用诗的眼光重新审视语文教材,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元素,变语文教材为“新诗进课堂”的学材;②遵循相融性原则,整合语文教育系统中多种因素、多个侧面、多种矛盾对立的内容,构建新诗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统一的训练目标;③遵循适度性原则,按照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知识、能力水平确定学习内容,譬如,有的教师将小学二年级的训练点整理为“以画悟诗”“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我给小鸟唱首歌”等,就是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特点确定的;④遵循形象性原则,无论鉴赏还是创作,无论阅读还是作文教学,坚持引导学生从对美的事物的形象直观起步,进而领悟其内在意蕴,尽可能不直接讲授不易接受的术语名词;⑤遵循愉悦性原则,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消除压抑感,体会和谐感。

  第二,编写教材,让新诗深入课堂。我们编写了《童诗课堂》《新诗课堂》等新诗教学系列教材,内容设计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新诗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要素为横坐标,以小学、初中、高中等层次系统为纵坐标,以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语文素养基本指标作为纵横结合坐标,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单元内容设计,主要根据语文学习的内容,有机地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四个板块,各板块又由许多小板块构成,比如在学习“人与自我”篇时,分别拟出了“亲情、友情、爱国情”等小栏目。就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而论,主要根据青少年言语发展的心理规律、语文教学规律,采取“近、小、实、亲”的策略将生活写真性地或功能性地引进新诗课堂。所谓“近”,就是选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入手,从小诗做起”;“实”,就是“讲述真实情形,抒发真情实感”;“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

  第三,改革教法,让新诗升华课堂。我们将实验重点放在“注重意会,讲究神韵,侧重感受和体验”上。①构建了“营造气氛、启迪诗思—体验过程、感受诗情—品味生活、赋予诗意—自主创作、形成诗语”的新诗教学模式;②创造性地把音乐、美术、戏剧、美育等内容融入新诗教学,让闪客动画、CAI课件、闪客实验电影等现代媒体与新诗教育协同起来;③教师用语散文化、诗歌化;④思维体操日常化,遵循双脑协同规律,经常在课前、课中、课后,让学生静思默想,配合柔和的音乐,营造课堂浓厚的诗情氛围,诱导、唤醒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心驰神往于诗歌所创造的意境;⑤在发挥学生自主品味语言、咀嚼意蕴、体认新诗内在规则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训练学生敏捷地把“意”和“境”沟通起来,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或听觉形象。

  3。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协同

  “新诗进课堂”实验的前提是“不挑生源,不增课时”。“不挑生源”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诗心,都有抒发真情的需要,诗教的责任是实行平等教育,唤醒每个学生潜在的诗歌灵性。“不增课时”就决定了新诗教育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决定了新诗教学与常规语文教学的协同。这无疑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课题。我们让师范院校的大学教师深入中小学课堂,和中小学教师协同起来,共同研究。双方按照实验方案商定同一实验课题,各自备课,然后大学教师给中小学语文教师上模拟课,中小学教师给大学教师上实验课,互相探讨,比较研究,去芜取精,作出概括,然后推广实验。这样一来,诞生了诸如“随机进入”“问题抛锚”“感悟想象”“自读自悟”等形式多样、富有个性的诗歌教学法以及“析诗、诵诗、评诗、赏诗、作诗、改诗”等课型。以下是《诗歌的杯子》这节诗歌课的实录片段。

  老师:这个杯子里装着什么?(举着一个普通的装有水的杯子)

  学生:一点儿水。

  学生:还有空气。

  face=楷体_utf-8>老师:还有吗?

  学生:没有了!(接着沉默)

  老师:(没有说话,打开了日光灯,又关上了。播放音乐,又停止了。提醒学生注意前后的区别)这时,杯子里装有什么?(接着,老师又用拟人手法,让学生充分体验前后的不同)

  学生:一杯灯光!一杯音乐!一杯春风!一杯阳光……(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神采飞扬,妙语连珠……)

  课堂上,学生由对“物质杯子”的认识上升到对“生活杯子”的感悟,再到“诗歌杯子”的表达,学生用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品味人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达成了新课标提倡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目标。师范院校教师和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协同起来,为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架设了沟通的桥梁。

  (二)培养中小学学生新诗学习能力的“四结合”

  1。“听说读写”相结合

  ①“读”“写”结合。我们每天选一首诗歌让学生自由诵读、集体诵读,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古今中外的三首诗歌进行背诵。为了配合诵读工作,我们从名诗人、名作家和中小学生优秀作品集里搜集了大量的材料,除了编辑出版《新诗课堂》《童诗课堂》教材外,还编辑了《古代诗文诵读文选》供学生阅读。

  ②“说”“写”结合。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按学号顺序训练两名学生,前一名两分钟演说,一分钟自评,后一名一分钟评论,教师用一分钟评定记分。演说内容就是学生自己的读写体会,尤其是与同学分享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诗意。训练从易到难。在起始阶段,实验教师一般把中外富有哲理意蕴的诗句事先板书在黑板右上角,供学生个人揣摩,学生为了讲好,大都和同学讨论,并写出讲稿记熟,有的还和同学结对子练习,这在“说”之前实际上就训练了“写”。发展到后来,学生大都乐意将自己的“精彩诗句”以及阅读写作的经验体会和同学们分享。“说”与“写”巧妙地融合起来。[1]

  课堂上,教师致力于挖掘课文中的“诗意点”(其实就是用诗意的眼光审视传统课堂所谓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特别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用富有诗歌韵律的语言快速“写作”(说或写)答案。因为师生运用诗意的眼光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他们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妙语往往就是诗。比如,教师提出:“课文里,小燕子希望大江南北都绿遍,咱们的愿望是什么呢?”二年级的学生争着说:“我愿在大地妈妈手里写一个爱字,让世界没有分离,没有战争。”“我愿意成为蓝天,让飞机从我的肚皮下划过。”……

  “读、听”是言语信息的输入,“说、写”是言语信息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流淌的是发自内心的声音,体悟的是真切自然的情感,目光、表情、体姿,听觉、视觉、动觉,他们全身心沉醉在诗意文化营造的氛围之中,运用语言符号进行诗意表达,体会到的不再是枯燥、晦涩,而是创造的欢乐和成功的快意。

  宋体>2。“知”和“行”结合

  “新诗进课堂”不只是教学语文的活动,更是一种塑造人的思想灵魂、道德品质的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想品德素养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知”“行”结合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多元互动的程度和教师激励评价的水平。

  我们信奉“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的学习理念,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换位写诗”“复调写诗”“问题式写诗”“现象题诗”和“即兴写诗”。通过读诗、议诗、写诗,达到诗化学生行为、提升德育境界的目的。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学校“严禁摘花,违者罚款十元”等标牌既不文明,也不文雅。于是,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构建了“世界,我给你命名”的诗歌活动课,学生纷纷提出了“花是一只不会飞的蝴蝶,请不要捉它”“小草青青,足下留情”等修改意见,教师鼓励学生做成诗意标牌。推而广之,学生课余用诗意的眼光给老师、同学、家人乃至社会各种现象重新命名,“古井是村民高尚品格的源泉,是哺育村民成长的共同母亲”“学校是鲜花,花瓶就是我们自己”,诸如此类,带动诗意文化的建设,学生浸润其中,美丽的诗句又进一步促使了学生具体行为的完善。

  3。“创作”和“发表”相结合

  ①创设发表园地。书面发表园地:着力构建多层面的文化舞台──校报、文学社、广播站以及相应的诗歌网站(新诗课堂网,网址http://www。xskt。com);编辑班级周报《地平线新诗报》。先鼓励学生在上述园地发表自己的诗作,然后每学期期末将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册。我们每出版一期诗歌报刊,都积极向高等院校、兄弟院校、新闻出版部门推介学生作品,同时鼓励学生投稿。口头发表园地:定期组织学生优秀诗歌朗诵会、诗歌评点会、文学沙龙、即席演讲等活动。

  ②组织参赛活动。先是在班内和校内定期举行一些专题征文竞赛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作文大赛。其目的不在于获奖,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③发挥评价功能。主要以学生个体表现为参照,坚持采取表扬、激励的策略,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强调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在已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争取新的成功,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评价的方式有“自改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全班讲评”;评价的途径与手段有口头面评、书面批改和网络互评。

  4。“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①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写新诗日记,陶冶“诗情”。②利用课余时间邀请市内外著名诗人及作家开设诗歌创作与欣赏专题讲座,或者到户外举行采风活动,积淀“诗语”。③开辟诗墙,让学生把自己的诗作贴上去,供集体评阅,形成“诗思”。④开展“新诗阅读与创作擂台赛”,按训练主题选出“擂主”,让全班同学挑战,设立专门的诗歌节,使新诗教育教学综合化、节日化,培养“诗能”。⑤构建“交互性、连续性和网络性”的互动平台。让师生利用“新诗课堂网”“书香论坛”与社会知名诗人、诗歌爱好者进行网络互动交流,挖掘“诗源”。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现了课内奠基、课外延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的。教师、学生得到了诗思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新诗教学也就变成生—生、师—生多元互动的活动,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过程。

  三、该实验研究的成果

  宋体>三年的时间,实验班中小学生新旧八股文(模式作文)现象得到较彻底的改观。在不增加教学时间的条件下,学生读写量增加了3—6倍,汉语词汇积累大大增加,读写能力普遍提高;学生养成了广泛阅读、及时捕捉信息、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新诗课堂成为了学习的乐园,学生把学新诗、写新诗当做一件快乐事、幸福事;改变了广大教师对新诗的认识与新诗教育观念,认识到小学生完全可以写出文质兼美的诗歌。从第一轮实验的情况看,所有参与实验的学校和班级在实验期的三年中语文学科总成绩、其他各学科成绩和综合评估均居年级首位,统考语文人均分明显高于对比班1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实验班“人人是小诗人”的目的,创造了罕见的“校园新诗现象”:一个只有40人的普通班级,在地市以上30余种期刊发表作品300多首;出版了五本新诗作品集──《最初的声音》《唱起歌的汉语》《新诗班里的一只芦笛》《夏日打开温暖的窗户》和《微雨的清晨》。同时,实验教师的“诗意”明显增强,语文教学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四、总结

  (一)研究的意义

  1。我们认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在于师资,要教会学生,教师首先要学会创造,学会挖掘语文的、生活的诗意。本实验以“协同”原理作指导思想,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教学内容与形式、师范教师与中小学语文教师诸要素协同起来,使语文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让教师学会用诗意给阅读以诗性奠基,给作文以诗意享受,给学生以诗意润泽,挖掘并培养学生潜在的缪斯灵性,学生得到诗意文化熏陶茁壮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2。少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在中小学开展“新诗进课堂”“四结合”活动,就是有目的地为具有先天诗性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广阔天地。它把学生从“繁”“难”“乏味”的语言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不仅是训练驾驭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注重激情、想象力的自由驰骋,注意饱含诗意生活的真切感悟,注意启发、引导他们形成敏锐的诗思,使潜在的创造才能得以激活、勃发、壮大,从而对现实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感情体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对生命意义创造性的感悟,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充满探究、体验、实践、感悟的精神昂扬和升华的过程。

  3。本实验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理论依据,“四结合”的八个方面组成四对不同形式的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合力,作用于培养中小学学生新诗学习能力的实验活动;“三协同”中的师范教师、中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生三个方面组成三个不同层次的“协同”,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合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既注重夯实语文知识基础,更注重诗意情感的熏陶和诗意价值观的渗透;重明示性信息的传授,更注重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体悟,将“语文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紧密地连成一体。发挥语文教学各要素的优势,又加强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各要素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获得了明显的整体效应,探索并形成了诗化阅读教学模式、诗化作文教学模式等新课型。

  (二)问题探讨

  1。“新诗进课堂”的目的不在于辅导学生写几首小诗,把学生培养成所谓的诗人,(当然不排除学生成为诗人的可能!)而在于“关注心灵、弘扬诗韵、传承文明、热爱汉语”。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的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我们发扬中华民族的诗教传统,利用新诗的人文性、现实性和创造性,着力发掘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蕴和生命之根,让学生从小接受诗意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对现实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情感体验,养成一种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汉语产生深深的迷恋之情,其语文自然也就具有了典范的、优美的、充满生命张力的特征。

  2。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问题。“新诗进课堂”,让语文焕发诗意,关键在于教师。当然,语文教师会不会写诗,这不是必要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他应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诗意的情怀和反思性智慧。现在有许多语文教师拘泥于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创造性地处理,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高等院校在语文教师的培养方面,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尊重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变“结果验证”学习为“过程体验”学习,让师范生的专业学习自始至终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连成一体;中小学继续教育应在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上做文章,培训部门也应该深入课堂,和中小学教师紧密联系,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3。完整健全的现代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体。“新诗教育”同样如此,它有独立的个性,需要区别对待;它也有融合的特点,应该全面地、深入地渗透到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学科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怎样让诗意的种子在基础教育生根开花、焕发生命的活力?应对的策略之一就是各级学校建立“领导负责,科室主持,教师落实,分工协作,全员参与”的立体型新诗教育研究网络,把诗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德育诗化、智育诗化、体育诗化、美育诗化。

  参考文献:

  [1]刘济远。师范生“写”与“导写”能力培养实验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3):70—73。

【新诗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民主阶进理论论文05-01

京剧进课堂的有益尝试与思考论文04-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研究的论文04-27

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研究论文04-30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措施的研究论文04-27

民主阶进理论05-01

课堂研究引论的地理教案论文04-30

课堂中的潜在课程研究论文05-02

幼儿课堂插话现象的研究论文05-0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论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