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信用货币电商论文

时间:2021-09-08 15:12: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网络信用货币电商论文

  摘要:网络信誉货泉发生于货泉的流通职能以及支付职能。它依然遵循着信誉货泉发展的1般规律,并维持着信誉货泉的1般性质——可兑换性,即兑换成价值物的能力。而信誉等级越强的货泉,社会兑现的可能性越大。网络信誉货泉的发生对于于纸币、银行信誉以及银行监管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论网络信用货币电商论文

  1、何谓网络信誉货泉

  首先让咱们树立这样1个互联网世界的支付模型。模型中共有3方:从事结算的网络公司、银行、顾客。支付体系是国际互联网,支付工具是以数字存在的支付指令。

  模型1:顾客向网络公司发出以银行动付款人的支付指令。网络公司应用自己的技术装备将支付指令发给银行。银行经确认按顾客的请求进行支付。

  模型2:跟着顾客愈来愈频繁地应用结算公司发送支付指令,网络公司发现有些支付不用及时兑现,有些顾客之间的交易可以抵消,于是网络公司为每一个客户设立1个交易账户,对于每一1笔经银行确认或者承兑的交易在债权人债务人的账户上作相应登记,同时向债权人发出回执,并保存原始债权凭证。每一隔1段时间,将各账户汇总轧平,将到期余额向债务方银行提醒付款。债权人则可凭保证书将债权买回,到期时可凭保证书请求结算公司提醒银行付款。对于于即期付款的指令,债权人可凭保证书请求当即兑现。1经付款,结算公司将收回保证书。

  模型3:顾客这时候可以持该网络公司的保证书请求在必定限度内贴现或者到期请求兑换成银行存款或者相应债权凭证。跟着承认并持有这类保证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汇票到期支付之前以收到保证书为付款标志,并将其作为承兑汇票进行转让。出于利便斟酌,即便是到期支付后,人们也再也不请求必定兑换成银行信誉货泉,而是将银行存款保留在网络公司的账户上。这样就能够长时间持有这类保证书进行商品交流。咱们这里假设一.没有背约风险;二.银行信誉货泉以及网络信誉货泉一:一兑换,即产生银行完成兑付、顾客收回债权或者网络公司贴现票据3种情况任何之1,网络公司都要收回顾客所持有的网络货泉。

  这是网络信誉货泉发展的3部曲。模型1实质上是票据托收系统。网络公司至关于是银行的技术支撑部门,它的呈现战胜了代理行轨制酿成的结算延迟,中间环节过量等弊端,同时在网络时期为银行节省了开发网络支付技术的费用,因此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模型2相似于初期发展以来并1直使用的银行间票据清理系统。此时的网络公司同时为多家银行收取票据,至关于自动票据清理所(Auto ClearingHouse),是票据清理的枢纽。惟1的区分是传统的票据清理系统是封锁系统,互联网是开放系统。这使患上普通网络公司也能从事这项工作。

  模型3网络公司产生了奔腾。它的结算账户被广泛使用,保证书被广泛接受,成为新的流通以及支付手腕。它发行了网络时期下的信誉货泉。模型1以及模型2已经经存在,模型3尚未呈现,但它是模型2发展的必然。它的出生不但遵循着信誉货泉发展的1般规津,而且有本身独特的违景。它对于现有货泉轨制带来巨大冲击。

  2、网络信誉货泉的发生

  网络信誉货泉发生于货泉的流通职能以及支付职能。关于货泉的职能问题,马克思的货泉学说作出了最为充沛的阐述。马克思认为货泉的文明情势历经了金属货泉、纸币、信誉货泉以及劳动货泉。从金属货泉到纸币再到信誉货泉是货泉情势的根本性变化,是货泉职能逐渐分离的进程。依照马克思的货泉学说,人们关切的是货泉的交流能力,而不是它有没有内在价值。因而作为流通手腕,人们的选择标准是利便、快捷、安全。纸币是这样,网络货泉更是如斯。从性质上讲,网络信誉货泉同纸币1样都是价值符号。马克思指出:“在金属货泉记号上,这类纯洁的意味性质还在必定程度上暗藏着。但在纸币上,这类性质就暴露无遗。”从金属货泉到纸币,是货泉情势的1个根本性变化,完成为了从价值实体到价值符号的转化进程,而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强化了价值符号的意味性质。如果说纸币发生于金的流通手腕,那末网络信誉货泉则是使这类流通手腕被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的结果。

  咱们考察了货泉的流通职能,从逻辑上分析了相符接替实体的可能性。货泉要想顺利流通,离不开另外一职能——支付手腕。因而咱们当从1连串的交流行动考察货泉运动时必需引入另外一个概念——信誉。

  信誉,简单地说就是商品交流中发生的债权债务瓜葛。信誉货泉则是记载这类瓜葛的证券。初期的信誉货泉发生于商业信誉,即交流的赊销瓜葛,如汇票。它在必定规模内施展流通以及支付职能。银行轨制的呈现以及发展大大扩展了信誉货泉的流通规模。1方面,银行以其黄金贮备为保证发行银行券,不断知足票据贴现请求,提高了商业票据的信誉;另外一方面,商业银行体系内的票据结算功能提高了信誉货泉的流通性。双方作用,使患上银行信誉在商品交流中愈来愈首要。而银行券这1主要的银行信誉货泉,成为了1般化的流通支付手腕。它拥有两重性质:一.体现债权债务瓜葛;二.以信誉为基础的货泉符号。

  由此咱们看出“信誉货泉发生的自然本源是货泉的支付手腕的职能”。

  回到模型3。咱们将模型3分成两个阶段。

  第1阶段,网络公司发出许诺付款的保证书,同时收回原始汇票。顾客可以凭保证书拿回债权或者请求网络公司贴现或者提醒银行付款,即从1种信誉货泉“兑换”成另外一种信誉货泉。这类保证书相似于银行券。无非可兑换银行券可兑换成黄金,这里的保证书可“兑换”成银行存款或者债权凭证。这是1种基于银行信誉的信誉,是网络票据传输以及贴现的信誉。

  第2阶段,顾客人人都持有这类保证书。这时候候,从1种信誉货泉兑换成另外一种信誉货泉已经显过剩。人们更重视的是这类货泉的交流能力,开始使用它进行支付。这类保证书终究演化成流通手腕以及支付手腕。这个进程与银行券的发展进程无比类似。与银行信誉货泉不同的是,网络信誉货泉最初不是用来贴现票据,而是1种簿记或者票据托管凭证。这类情势在无网络的世界里也能够在必定规模内流通,然而互联网催化了它的发展。

  以上,咱们主要阐述了网络信誉货泉的发生。咱们的结论是:网络货泉发生的自然本源是货泉的支付手腕以及流通手腕,发生的物资条件是网络以及信息技术。

  3、网络信誉货泉的主要性质

  网络信誉货泉的发生违景尽管独特,但它依然遵循着信誉货泉发展的1般规律,它自身依然维持着信誉货泉的1般性质——可兑换性。

  可兑换性,简单地说就是信誉货泉兑换成价值物的能力。网络信誉货泉是基于真正的汇票或者债权瓜葛开出的证券,它既是托管凭证又是兑现保证。它以及银行信誉货泉都有真实交易瓜葛以及债权瓜葛为基础,都拥有可兑换性。在《资本论哗,马克思曾经引用富拉敏的话说“几近每一1种信誉情势都不执行货泉的职能;无论这类情势是银行券,是汇票仍是支票,进程本色上是1样的,结果本色上也是1样的。”这句话是说银行券、汇票。支票都是银行创造的信誉工具,他们之所以能流通,其实不是由于他们自身是价值物能施展“担保品的作用”,而在于凭着1类凭证能够占有价值物,而保证他们能占有价值物的是签发这些凭证的银行信誉,银行凭自己的信誉保证他们“兑现”。如果银行的信誉丧失,不能保证他们“兑现”,此时的信誉货泉1文不值。

  信誉货泉的兑现有两种情况:1种是信誉机构的兑现,这1般表现在银行的`

  出纳上。另外一种是社会兑现,即购买商品以及劳务。

  初期的可兑现银行券是黄金的代表者,通过银行的出纳,可以随时兑现足额的金币。银行券返回银行,债权债务瓜葛消失。后来的银行券是不可兑换成黄金的,但只要它的发行量是依据交易价值量来调理的,通过到期汇票的兑付,银行券终究回到银行。因此一样可以正常流通。

  现代的银行信誉货泉如汇票、支票的兑现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银行兑现,即转化成银行存款;二.社会兑现,即购买商品以及劳务,支付债务,实现对于价值物的占有。其中以第2种为主。

  对于于网络信誉货泉来讲,它的兑现性的实现也分两种。第1种,假定银行信誉高于网络货泉的信誉,顾客请求发行人贴现,取回原始汇票以及提醒银行付款,以保证手中的债权的信誉等级。这3种方式的终究结果都是使这类信誉货泉回到动身点,网络公司同顾客之间的债权债务瓜葛转移或者消失,网络信誉货泉完成使命,退出流通领域。第2种,如果顾客充沛信任网络信誉货泉,应用信誉货泉去购买商品,则可直接实现对于价值物的占有,这样这类信誉货泉就停留在流通领域,成为商品交流的媒介。这两种兑现存在这样的瓜葛,第1种兑现是第2种兑现的保证,而现实中通常实现的是第2种兑现。

  这两种兑现对于于发行者以及持有者的意义是不1样的。对于于发行者来讲,信誉货泉在外流通的时间越长,发行公司享受的负债益处越大。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它可以取得再投资的收益。对于于持有者来讲,与可兑换成黄金的银行券相比,网络货泉的可兑换性已经经很弱了。当银行信誉强于网络信誉时,通过第1种兑换,的确可以取得减少背约风险的益处。当银行信誉与网络信誉处于平等地位时,通过第1种兑现,不过是从1种信誉货泉兑换成另外一种信誉货泉,不能取得“保值”的益处。因而,人们进行第1种兑换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更多的是用它进行商品交流。

  总之,信誉等级越强的货泉,社会兑现的可能性越大,信誉等级越低的货泉,机构兑现的可能性越大。

  4、网络信誉货泉的影响

  (1)网络信誉与银行信誉

  模型1、2、3既是网络信誉发展的进程,也是网络同银行业竞争进程。

  模型1、2是网络票据结算与银行票据结算系统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技术优势。模型3是银行信誉与网络信誉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信誉货泉的信誉等级。这是由信誉货泉的可兑换性抉择的。从前文的阐述可以看出,信誉货泉的可兑换情势对于信誉货泉的束缚。如果人们更愿持有银行信誉货泉,那末请求将网络信誉货泉转移成银行信誉货泉的意愿增强,持有网络信誉货泉的人逐步减少,其活动性降低,终究退出流通领域,模型3就退化到模型1。

  反之,人们对于网络信誉货泉的交流机能无比信任,更多地使用它进行商品交流,于是网络交易额就愈来愈大,由于咱们假设银行信誉货泉以及网络信誉货泉一:一兑换,即1旦到期时顾客选择银行兑付,则要收回所持有的网络货泉,所以如果顾客长时间选择网络的话,那末将象征它要把银行涨户的资金存入网络账户。这样不但网络信誉货泉在流通领域的数量越来越大,银行信誉货泉在流通领域的数量越来越小,而且银行存款愈来愈小。这类状态延续下去,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的大部份生意将被网络公司篡夺。

  或许会呈现另外一种状态,即银行本身网络化,但不管是网络公司银行化仍是银行网络化,传统的银行业是难以抵抗网络的冲击,正如比尔盖茨6年前所说的那样:“银行业是必不可少的,银行却不是。”

  (2)网络信誉货泉与纸币

  跟着网络银行业的发展,纸币的持有量毫无疑难会大量减少,然而纸币不会消失,换言之,代表国家信誉的价值符号不会消失。咱们前文已经经阐述,货泉符号(特别是不可兑换成金银的)的信誉等级完整取决于发行体的信誉。纸币的发行体是国家,除了非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政治危机,国家的信誉要高于私人部门的信誉。假如人们是对于风险讨厌的,当信誉轨制产生危机时,人们更偏向持有国家法币,而不是银行信誉货泉或者网络信誉货泉。这也就是货泉理论中所说的“货泉荒”。从这个意义上讲,纸币作为国家法币是不会消失的,除了了应付日常小额支付,它将主要以贮备的情势呈现在产生信誉危机时,国家将用纸币购买信誉货泉,恢复公家信念。

  (3)网络信誉货泉与银行监管

  信誉货泉是无典质的长时间负债。这象征着,经营信誉货泉以及使用信誉货泉都有必定的风险。现今的银行监管中,为避免银行滥放信誉,维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措檀越要是存款保险、贷款保险以及银行筹备金轨制。而对于于网络信誉货泉,因为它特殊的运行方式,使患上现有监管模式难以对于其施展作用。网络信誉的发行条件首先是1个票据结算以及托收部门,其本身资本金请求较低,只需知足技术保护以及日常开消便可。它也无需吸收活期存款,它的负债主要是顾客尚未提取的贴现额或者自愿保留在网络账户上的余额。因而,现有针对于活期存款的银行监管法规是难以对于它施行的。监管部门可以按下列思路制定监管措施:

  一.即咱们在模型中作出的假设。网络信誉货泉必需与真实交易总额施行一:一兑换,选择持有网络货泉的顾客不能同时选择持有银行信誉货泉。

  二.开设网络公司存款保险。这1点旨在与银行维持同1标准。

  三.对于发行人资历进行审查,提出最低自有资本金请求。

【论网络信用货币电商论文】相关文章:

网络拍卖电商论文12-19

CRM中的客户价值论电商论文12-20

关于边缘网络价值的思考电商论文12-18

论货币与金银货币08-12

关于电商的论文11-25

商务电商论文12-14

网络营销的成功之路电商论文12-21

学报网络营销意义及对策电商论文12-18

论网络环境下信用权民法保护论文12-17

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js.9136.com/cpt/cpt.js?'+RAND_STR+'" charset="utf-8"><\/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