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状况与问题论文

时间:2023-05-04 07:43:0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视民生新闻状况与问题论文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从平民角度出发,以普通百姓为核心角色,以平凡事件为叙述主题的新闻模式,以关心百姓的柴米油盐、冷暖人生为主题,彰显媒体对普通人的深切关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民生新闻由于其视角定位平民化,内容选材生活化而备受普通百姓的喜爱,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效益和社会效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地方媒体的电视栏目就开始呈现出民生新闻的走向。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城市大时段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的先河。该栏目一经播出,就迅速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各家电视台纷纷开始创办民生新闻栏目,如: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福州电视台的《新闻110》、厦门电视台的《厦门特区广场》等等。一时间,民生新闻之战如火如荼,民生新闻也成为了很多电视台的“立台武器”。伴随着兴办民生新闻栏目的浪潮,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于2002年也推出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该栏目以西安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一档面向城市、反映城市、服务城市、以城市生活为表现对象的专业栏目,说的是普普通通老百姓的事,亲切真实的报道风格让市民们足不出户都能知道西安城发生的大事小事。该栏目于2004年被评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全国电视新闻百佳栏目”,成为陕西地区收视率最高的新闻栏目。

电视民生新闻状况与问题论文

  一、从《都市快报》看电视民生新闻的新特点

  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民生新闻当然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进步,民生新闻的形式也在不断改进中,它由最初的单纯报道新闻,发展到报道和评论相结合,如《都市快报》栏目中的“一说为快”版块。如今的民生新闻栏目除了具有视角的平民化、内容的贴近性、报道方式的生活化等特点外,随着实践的检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民生新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新闻报道与评论相伴,及时客观公正民生类新闻的评论是由主持人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以事件参与者或旁观者的身份随机做出的。这样的评论方式不再给人冷峻、严肃的感觉,相反的,这样的新闻评论更多的从平民视角出发,更贴近百姓,既简短有力,又及时贴心,因此更受广大受众的欢迎。2009年12月,西安市出现了天然气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12月25日的《都市快报》栏目中,主持人就以出租车加气紧张的事件为由头,提出了当前天然气紧张的情况,并为减少天然气的使用作出了以下呼吁:“天涯何处无能源,何必单恋天然气,离了天然气,咱们还有电呢。”“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把自己家供暖的阀门调小一点,让室内温度降低一点,就能省不少天然气呢。”主持人以亲切的口气、幽默的话语为解决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减少对天然气的索取,从民生角度出发,及时反映了市民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二)表达民意与引导民意相随,发挥舆论正确导向《都市快报》的视角定位本身就是平民百姓,关心百姓生活,评论内容一向以人们身边的事件为主,充分体现了新闻的贴近性。评论者以事件参与者的身份,从百姓心理出发,以百姓的角度看问题,说出百姓心里所想,表达百姓的意见和看法,这样的评论方式更容易让受众觉得亲近,更容易激起人们的表达欲,也使民意充分地表达。2009年12月24日是西方圣诞节的平安夜,《都市快报》的主持人对近期北大清华的十位博士在网上发出倡议书号召抵制洋节的事件给出了以下评论:“这么多的年轻人爱过洋节,说明洋节确实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洋节效应中得到一点启示,改造我们自己的节日,让咱们的七夕情人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像洋节一样,过的备受追捧。”评论从喜欢“过洋节”的市民角度出发,充分为市民考虑,为市民表达了“过洋节”真正的心声,也赋予了“过洋节”新的定义。在肯定洋节的基础上,提出改造中国节日的意见。既没有犀利的言辞,也没有偏激的观点,不仅不会让受众觉得排斥,反而更觉亲近,认为是自己意见的表达。(三)民俗化的一说一议,引导通俗易懂《都市快报》在整档节目中专门为评论开辟了一个版块——“一说为快”。在这个版块中,主持人对许多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的评论不加避讳,直击问题症结和根源,以犀利的言辞发表意见,维护公共利益。所以,这个版块更好地发挥了深度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作用,带领观众饶有兴致地探索节目的丰满内蕴,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现象、过场串接。《都市快报》中的新闻评论是由几个青春靓丽的美女主播以口语化的方式“说”出来的,还加入了“小喇叭”的角色,以陕西方言的形式与美女主播进行交流,一改往日主持人单一发表评论的方式。用方言与主持人一说一议,更显地方特色,不仅增强了亲民性,使受众感到亲切,更是大大增加了新闻评论的可视性和对话性。这种评论的形式不仅轻快简洁,口语化,更是栏目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都市快报》现如今已进入品牌成熟期,随着栏目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西安市民成为《都市快报》的忠实观众。但是,正如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一样,民生新闻评论有利也有弊。《都市快报》也一样,在栏目发展壮大的同时,民生评论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点评停留于事实表象《都市快报》中的一些由主持人或记者在报道一些社会问题时的评论不是对事实本质进行分析,发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而只是简单地归结于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不作为,主持人往往会说“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解决”。这样的话语不能深入问题内部,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百姓听着自然不过瘾。而这样简单没有力度的话语,也不一定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的作用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只言片语而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评论娱乐化也要有度民生新闻中评论的幽默化与娱乐化能够给受众一定的新奇感,这是民生新闻评论的一大特色。主持人以风趣幽默的话语对新闻事件进行的评论,是在营造视听快乐的同时,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新闻事件背后所存在的社会问题,让受众更易接受。这是与一般电视评论类栏目的一大区别。但是,由于电视台的商业化运作,把受众当成了“消费者”,单纯追求高收视率,致使栏目娱乐化的过度,也包括新闻评论。在《都市快报》中,评论的娱乐化倾向从内容上看,多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件;从形式上看,评论也是以“说”的方式使新闻变的更民主和贴近。但是商业导向下的娱乐化很容易流于只追求受众趣味,使社会生活的光怪陆离不经把关,就进入新闻渠道。比如对一些新闻事件的评论,明明是严肃的新闻事件,却偏偏忽略严肃性的内容,反而从中找趣味点进行播报。

  (三)评论中个人情感的过度渗入民生新闻评论主持人的评论讲究口语化,风格轻松诙谐,好像是对新闻事件发表个人观点,新闻评论就需要这种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观点。但问题是,个人情感的投入不能影响新闻的客观性,主持人的态度表达也要有度。因为新闻点评在任何时候都代表着一定的立场,即使是民生新闻类栏目,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实际代表着媒体的立场。所以,过于偏激的个人情感是不能出现在评论中的。而《都市快报》的主持人在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时,一些语言会有些过于偏激。新闻讲求的是事实,立足于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评论更是要真实、客观、准确,否则便是栏目和媒体的一种“责任缺失”和“严谨缺失”,这种缺失甚至会影响和破坏传播媒介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电视民生新闻状况与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04-29

简论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特点05-01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05-02

电视民生新闻的失范与转型04-29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误区和前景05-01

民生新闻:区级电视台的传播优势04-29

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之路04-28

民生新闻报道应该注意的问题04-29

再谈民生新闻-论电视节目中民生新闻的服务功能与其可持续发展道路05-01

做有质量的民生新闻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