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变迁对民族情结的影响论文

时间:2021-09-07 13:39:3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生态环境变迁对民族情结的影响论文

  [摘要]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所创造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式。西北民族情结作为西北民族重要的精神生活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态环境变迁地影响。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地貌、气候等生态变迁情况的分析,试将民族情结放入历史地理环境中研究,做出一些新的尝试与探索,即西北生态环境的变迁使西北民族历史地形成了猫冬情结、大海情结与恋乡情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纠葛,共同构成了西北民族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特质。

生态环境变迁对民族情结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西北;生态变迁;西北民族情结

  任何文化的创造,都以某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为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文化形成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视。西北,以自然地理分界而言,位于亚洲内陆,寒冷、干旱、土地荒漠化和植被较少是该地区的主要特征。西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对当代西北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北民族文化是西北地区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而自然环境对西北民族文化的影响又必须透过社会生活才能显现。生态环境作为影响人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精神生活以及所创造的文化发展模式,西北民族情结作为西北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生态环境变迁影响而形成,西北民族情结与其所处的特殊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从其生成的原点即本原来看,便具有生态性的特点。本文从生态环境的变迁来看西北民族情结,即由于恶劣的气候与闭塞的地理条件,使西北民族历史地形成了猫冬情结、大海情结还有恋乡情结,它们相互纠缠,猫冬使人们有走出去向往大海的情愫,而远在异乡的西北游子又有一种恋乡的情感回归,三者纠结在一起,共同交织成西北民族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纠葛。

  一、西北民族的猫冬情结

  气候和地理等自然因素影响和作用于人的生活方式,恶劣的气候与闭塞的交通条件是西北民族猫冬情结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大陆宏观上逐渐趋向寒冷的历史气候变迁,西北受此影响最大,从隋朝到唐中期以前的七、八世纪,直到近代以来,西北气候寒冷的特征日益明显,尤其在冬季,黄河封冻,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西北民族对气候与季节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节令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明显的支配功能。在农耕生产方面,西北民族很早就发明了暖窖育秧,以篝火烟雾驱散雹云等。为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西北民族往往在夏秋两季就开始做越冬准备,如准备御寒衣物和烧柴,上房泥、盖房草等等;另外还贮存人畜越冬的食粮,腌酸菜、咸菜,晒制干菜果品。当严冬到来,西北民族便开始“猫冬”,很少到室外活动。西北民族居住建筑中有一项独具特色的必备的生活设施———火炕,它是西北民族居住习俗的典型代表,文献记载,早在金代的西北民族就有了“穿土为床,煴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1],户户用火炕取暖的居住习俗。火炕的出现和兴盛,一方面表现了西北民族对西北极寒气候的生态适应,另一方面它也成为西北民族猫冬情结产生的主要表现。西北民族猫冬情结的产生除了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以外,西北闭塞的地形也是其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西北地区多沙漠、戈壁、山地、高山等,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使西北民族被迫守在家园,从而形成猫冬情结。我国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沙漠化大部分分布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状况十分明显:陕甘南部的秦巴山区,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之一,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阿拉善平原与阴山以北的`高原是温带荒漠与荒漠草原分布区,阿拉善平原分布着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海拔高度在4000米上下的三江源地区,草甸草原退化明显;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为温带荒漠气候,因气候等自然因素作用和人为活动影响,盐渍化现象严重;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荒漠气候,盆地中部因风力作用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除上述自然条件外,还有与它们分别相毗邻的阴山、贺兰山、六盘山、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山地。这些地形地貌成为西北民族向外发展的重要阻碍。植被与河流是反映地形地貌的重要表征,西北地区的植被与河流发生着恶劣变化。由于人类大规模的持久垦殖、樵采、焚烧、砍伐、放牧以及战争等活动的影响,有的地区已经沦为荒山秃岭或沙漠荒原。比如,塔里木河在清初时还是河水汪洋、弥望菹泽,但在建国后,上游支流开垦面积扩大,农田灌溉引水量大增,甚至出现断流;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河流,如开都河、孔雀河、克牧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且末河等,也都在同时期因大规模垦殖及建库蓄水、开渠灌溉而河道断流;由于乌鲁木齐河、玛纳斯河、奎屯河等流域成为重点工业建设区与农业屯垦区,北疆准噶尔盆地的内陆水系也发生了断流。史书记载,罗布泊“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2],但到1931年前后已基本干涸,甚至严重萎缩。此外,包括内蒙古西部、银川平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在内的沙漠绿洲也受到威胁,早在历史时期就已经因为社会动乱等影响,造成了汉唐时期形成的新疆尼雅、楼兰、丹丹乌里克等老绿洲的荒废。近现代以来,更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多,水源减少,沙漠化趋势扩大,绿洲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然而,据史念海先生考察,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包括甘肃东部及宁夏大部曾有一个东原,属于“森林草原地带”[3],西北生态状况的恶化程度可见一斑。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不易于人类开发的地区,气候高寒、沙漠、荒漠、戈壁、山地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显著,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阻碍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自然生态因素影响了西北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气候条件的恶劣与地形的复杂使西北民族不得不安逸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

  二、西北民族的恋海情结

  西北民族另外一个执着眷顾的情结就是对大海的向往与执着。气候和地理条件的恶劣,促使西北民族产生了对自然环境不利因素抗争的性格,他们始终对大山外面的世界魂牵梦绕,而大海情结就是典型的源于生态环境变迁而萌生的情感追求。西北民族对海的向往一方面是源于交通不便,地形闭塞;另一方面是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和水环境恶化,这两者共同促成了西北民族对海的渴望,对水的依恋。西北地区土地干旱,荒漠化因水资源的匮乏而更加严重,同时,西北气候趋向寒冷也引发干旱,这是西北地区历史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特征。历史时期水资源匮乏与不断减少的重要表现是河流湖泊的干旱与萎缩、土地的干旱与荒漠化。从汉朝起,西北湖泊开始不断消亡,历史时期的西北地区有众多湖泊,但在自然和人为的综合因素作用下,有的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有的湖泊相继消失。如历史时期六盘山以东著名的朝那湫池、泾阳的汉河瓠口段等都已不复存在;现存的湖泊除了黄河流域青藏高原上的札陵湖和鄂陵湖外,大湖泊已经不存在了。这种河流流向和水量变迁更加明显的是内陆河流域,比如河西走廊的石羊河在史前时期曾经是黄河重要支流,四季有水,而现在已基本干涸[4],黑河曾经可以一直流向黑龙江,而疏勒河甚至可以向西流到罗布泊,但是后来这三大河不断萎缩,近期水量均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从上个世纪30年代始,祁连山冰川逐渐萎缩,部分河流发生断流,湖泊水量减少,有的甚至消失。历史时期已经出现河流水量下降、湖泊消失的现象,这些都致使西北地区水环境急剧恶化,西北民族对水的向往愈加强烈。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西北缺水,西北地区民间信仰的生成与衍化也明显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量地折射到西北民族的生活习俗中,许多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西北民族对水的渴求以及由此而生的信仰和崇拜,可以说水的缺乏是西北民族大海情结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北民族的大海情结最直接表现就是对水的渴望,具体来说就是祈雨。祈雨是西北民族最为普遍的民间习俗。西北农耕区主要种植旱地农作物,如麦、黍类,尽管它们是耐旱作物,但也需要灌溉,西北农耕民众期待降雨,他们寻找水源的天性油然而生。西北气候夏季往往干旱少雨,冬季又寒冷干燥,每当遇上旱情来临,西北民族都要向龙王祈雨,比如因干旱而产生的求雨心愿;崇拜龙王的信仰传承,以及北方农村正月十五捏面灯测旱涝习俗,还有“二月二”龙抬头日的“引龙”习俗,俗语“龙多靠,龙少涝”等等,这些西北民间祈雨求雨文化现象的形成体现了西北民族对水的渴望的生态意识和特点。西北地区历史时期水资源渐趋贫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很多人产生了走出去的念头,早在新石器时代,关中很多人就从茫茫原野中找出了和外界相通的道路。公元前已开辟的丝绸之路,就是西北民族努力适应自然条件的有力证明。他们向往大海,向往大山的另一边,大海情结愈演愈烈,直到近代很多西北劳动力远赴东南沿海,他们如饥似渴的享受着别样的风景,对大海的依恋也是如痴如醉。

  三、西北民族的恋乡情结

  地区的开放与封闭受制于地理因素的影响,但是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西北虽处在高原、高山、戈壁、荒漠等恶劣自然地形中,天然形成了向外的大海情结,但是当他们流连在外的时候,同样是一个对家乡依依不舍的民族。乡土观念和家园意识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社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乡土定理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识,使西北民族对滋养生命的一方水土怀有深厚而又敬畏的复杂情感,即“恋乡情结”。法国历史学家丹纳认为,一个民族处于知识未开化阶段时,文化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5],这种“民族精神上的印记”正是西北民族恋乡情结的溯源。最能反映西北民族恋乡情结的是民间故事,以及陕北的信天游、甘宁疆地区流行的花儿,它们是西北民族抒发恋乡情结的重要渠道。民间故事将恋乡情结作为最普遍的历史表达,很多民间故事都还原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艺术性地表达自己所处境遇的喜怒哀怨。实际上,这种对家园的痴迷与眷恋,是其重构故事的心理情结基础,隐含着人类亘古以来即已形成的家园情感。尽管他们向往大海,欲跳出群山包围,但一旦他们出去之后,对家乡的那种怀念又重新勾起。信天游里有很多描述他们恋乡情感的语句,如:“青杨柳树十八条川,出门容易回家难”[6]70、“金山银山八宝山,揽牛娃爱的是草山”[6]224、“挣上些钱了回家走,心上的尕妹啦看走。”[6]226西北民族在外漂泊越是艰辛与苦难,他们心中越觉得家乡美,这就是对家乡执着眷顾的原因。西北的荒凉、质朴、原生态只有他们才能切身体会,只有从小生长在那里的民族才会欣赏到新疆沙漠里那些沙枣树的美,才会领悟到西海固民族白帽帽的质朴,才会领略到藏区一望无际的蓝色天空,才会为一望无际草原的别样风景而高歌一曲,他们把浓浓的恋乡情结与眷恋之情,以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唱出家乡的酥油茶的味道,唱出家乡的山山水水,唱出草原上牦牛的牟叫,只有信天游与花儿这样的形式,才能释放他们就已凝聚在心的眷恋。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但是来自西北民族的恋乡之情,却比其他民族来得更干脆、更直接、更有激情。现代工业社会以来,尽管很多年轻人奔赴到沿海城市,在那里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经济价值,但是在外漂泊的心理与艰辛的生活,让他们对家乡产生了如泣如诉的恋乡情结。近年来,很多人更是准备回乡创业,因为只有在家乡、在大西北他们才能体会到被爱被呵护的滋味,才能放开心怀与天地融合在一起。

  四、结语

  回溯与反思西北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过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劣与经济社会的落后,是在历史时期的后期逐步演变形成的”[7],并不是西北地区原本的状况。这一变迁使“西北”从中国古史的“西北时代”演变为落后保守的代名词。中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宋之交由于北方强族相继崛起,中原正统王朝被迫南迁。近代,西北成为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方,西北在中国人的意识中,逐渐成为不毛之地,边塞要地。西北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最基础的因素,促使西北民族在历史时期形成猫冬情结、大海情结和恋乡情结,三者相互浸染,相互纠缠,构成了西北民族情结的丰富画卷。

  [参考文献]

  [1]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证(第3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551.

  [2]班固.汉书西域传上(第9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2:3871.

  [3]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388.

  [4]王海燕.暖冬与环境[J].中国环境报,2002,(1).

  [5]丹纳.艺术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7.

  [6]郗慧民.西北民族歌谣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朱士光.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9):6.

【生态环境变迁对民族情结的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人类活动对我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12-30

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初探10-06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论文09-11

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06-15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06-14

探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06-17

浅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06-17

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06-16

生态环境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