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家菜更绿色论文

时间:2021-09-06 20:58: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让农家菜更绿色论文

  “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人的新时尚。人们“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不仅为了尝鲜、享乐,更是为了营养与健康。但“农家饭菜”是否真的达到绿色,是否真能保营养促健康?这是时尚一族的困惑,也带给很多“农家餐饮”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单纯从加工与烹调的角度出发,提出营养素保护的十三大措施,保证农家饭菜品质,让时尚族放心、

让农家菜更绿色论文

  舒心。凭一己绵薄之力,以期抛砖引玉,对广大同行有所启发,让农家饭菜更绿色。

  措施一、合理洗涤。

  洗涤有利于食品的卫生,但洗涤也容易导致营养素的流失,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流失。

  据统计淘米时VB1将损失20——30%,VB2损失20——25%。故淘米时应避免反复使劲的搓洗、换水和筛滤,避免较长时间的浸泡。一般用足够的水淘洗2——3次即可。同时不宜用流水冲洗,不宜用热水淘洗,更不可用力搓洗。

  农家蔬菜应当遵循先洗后切、切后即烹、烹后即食的原则。反对切后再洗,那样从刀切面流出的汁液中的无机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类等都会大量流失到水中,造成营养素的损失。更反对把蔬菜长时间的浸泡在水中。

  措施二、科学切配。

  成形大小要适度,若原料过小、过碎维生素大量损失。因切得过碎的蔬菜,很多细胞膜被破坏,增加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加速维生素的氧化。如小白菜切段炒VC损失为31%左右,而切丝炒损失率为51%。

  注意现切现熟,现做现吃,以防止维生素损失。部分原料切配后还会变色,如茄子、耦等,更应特别注意。烹调原料切配的数量要估计准确,若一次性切配过多,又来不及烹调或食用,则会增加维生素在保存期的氧化损失。如蔬菜炒熟后放1小时VC损失10%,放2小时损失14%以上。放的时间越长,损失越大。

  因此要保存维生素,必须讲究科学切配、切后即烹、烹后即食。

  措施三、适度加工。

  不同的原料按其结构与组成成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与加工精度,保证消化吸收率,提升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质,但其含有纤维素与豆腥素,使其消化吸收率低下。采用深加工法,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会显着提高。整粒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率仅为65.3%,加工成豆浆可达85%,做成豆腐可提高到92%——96%。干豆类不含VC,但经发芽成豆芽菜,其含量明显提高,一般每100克豆芽中VC的含量为4—10毫克。此外,大豆中还含有植酸,植酸与钙、镁、铁等元素结合,会影响这些元素的吸收利用,而通过大豆发芽,可使植酸酶活性增强而分解植酸,从而提高大豆中钙、镁、铁等的利用率。

  大米等原料表面含有较多的VB等营养素,如果一味要求碾白大米,进行精加工,就会大量破坏大米表层的VB族,造成了大量浪费。

  适度加工,针对不同原料才用不同方法,除阻碍、保消化、利吸收,促营养价值提升。

  措施四、巧妙搭配。

  积极利用营养素间的促进作用,避免相互制约与拮抗,巧妙搭配原料,保证营养。

  主张荤素搭配,多种原料搭配,充分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通过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提高混合蛋白质总体生物价。如鲫鱼萝卜汤、牛肉土豆等。

  菠菜等草酸、植酸含量高的农家蔬菜,不要与含钙质丰富的原料配在一起。因烹制过程易生成草酸钙、植酸钙等难溶于水的物质,影响钙的吸收。如一定要配在一起,要注意先除草酸、植酸等。可先把菠菜焯水处理(焯水时不盖锅盖,利于草酸发挥,减轻叶绿素变黄,从而保护叶绿素),再与含钙质丰富的原料烧在一起,破除相互拮抗。如菠菜烧豆腐、筒骨煲中配菜心等就应采用这种方法。

  措施五、沸水焯料。

  这是蔬菜在水中“沸进沸出”的一种烹调方法,目的是为了除去原料异味,增加色香味和调整各种原料的成熟时间。操作时一定要求火大水沸,加热时间宜短,操作宜快,原料分次下锅,沸进沸出。减轻原料色泽的改变,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如果用水油焯水法来代替沸水,效果更好。水油均匀地包裹在原料外表,能减少原料与空气接触机会,保色保鲜效果更好。

  白切土鸡等菜肴制作过程时,需要用沸水下料,土鸡等含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原料,投入水中时,因骤受高温,蛋白质凝固,从而保护内部营养素和鲜味物质不致外溢,保证营养的同时也保证菜肴的鲜美。

  措施六、凉拌生吃。

  凉拌是多用于新鲜、卫生的蔬菜原料。在农家菜中由于其爽口、营养价值丰富,很受食客的推崇,如凉拌莴苣丝,泡萝卜片等等。由于没有经过加热所含营养素基本未被破坏,保持原滋原味。

  在凉拌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卫生问题,一定要时刻注意农家菜品种植环境,避免污染。

  同时可适当添加调辅料,杀菌消毒保护营养素。如在凉拌蔬菜时,加放食醋有利于VC的保存;加放植物油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加放葱蒜能提高VB1、VB2的利用等。 措施七、旺火急炒 旺火热油翻炒,一则可以缩短成菜时间,减少热对VC的破坏;二则可在短时间内利用油的高温,破坏原料中的氧化分解酶活性,减少酶对VC的分解

  破坏作用;三是旺火急炒可减少原料水份外溢,既能保持蔬菜色鲜脆嫩,又能防止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流失。

  炒后的菜肴不应久放,因VC的损失率会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如白菜旺火急炒,VC的保存率为60%———70%,而与水同煮10分钟,则其中40%被破坏,30%溶于水,保存率仅为30%左右。炒后绿色叶菜放置1小时,VC可损失10%左右。放置2小时可损失14%,5小时后再回锅,则几乎完全损失。

  措施八、上浆挂糊。

  肉丝、鱼片等原料在烧制前先用淀粉或鸡蛋上浆挂糊,烹调时浆糊就在原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壳,起到下列作用:

  (1)减少了原料中水分、营养素、含氮有机物、呈味物质及脂肪的溢出,避免了一些水溶性营养素随水分进入汤汁。

  (2)可使原料内部受热均匀稳定,加工成熟的菜肴如肉丝、鱼片等味鲜质嫩。

  (3)可减少原料中容易氧化分解的营养素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机会,同时淀粉中含有一种还原型的物质谷胱甘肽,可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因此,对一些易被氧化的营养素如VC、VB2、VA等,起到保护作用。

  (4)传热间接,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不至于骤遇高温变老、变焦,导致蛋白质变性过甚,影响品质。

  (5)还可利用“糊浆”作用,把各种原料巧妙配合在一起,使其营养素相互得到补充。如在淀粉糊中加入蛋类或乳类,给植物原料挂糊上浆,就能补充植物原料中蛋白质的不足,如蛋酥花生仁、油炸茄饼、红苕煎饼等。当举办筵席或烹饪制鸡鸭鱼肉时,可利用淀粉糊的作用,补充其碳水化物的不足,如炸里脊、羊尾酥、酥鱼等,既增加了菜肴特殊风味,又减少了油腻感。

  措施九、勾芡保护。

  勾芡是根据烹调方法不同而确定。勾芡不仅使汤汁浓稠或菜肴融和味美可口,并且也能保护营养素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芡汁中的谷胱甘肽含有硫基,具有强还原性,可保护维生素C还原状态,以减少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保存较多营养素

  措施十、用酸去碱。

  在饮食行业中,为了保持新鲜蔬菜稳定的绿色,有的厨师习惯加入一点碱,焯水后倒掉汁水,此法虽对绿叶菜的绿色有稳定作用,但破坏VC、VB1、VB2等不耐碱的营养素,故不可取。同样在加工面条、煮稀饭、发酵面团时,若加碱过多,将严重破坏其中的维生素。

  相反许多维生素不怕酸,酸能保护维生素少受氧化,凉拌蔬菜宜提前放醋,烹调动物性原料时,也可先加醋,如红烧鱼、糖醋排骨等。先放醋可使原料中的'钙被醋溶解得多一些,促进钙在人体内的吸收。

  措施十一、酵母发酵。

  制作面食,要尽量使用鲜酵母发酵面团。还有一些霉菜,如霉菜头、霉千张、霉苋菜梗等,酵母菌能破坏人体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和一些植酸盐,提高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同时通过酵母发酵保护维生素,而且酵母菌的大量繁殖能增加VB族等维生素。

  措施十二、合理烹调。

  加热烹调定会不同程度的破坏营养素,但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破坏是不一样的,要求烹调师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减少破坏,保护营养。

  烹制主食的常用方法是:蒸、煮、烤、烙、烩、炸等,在这些方法中,蒸(不弃米汤)、烤最好,其次是水煮,最次是高温油炸。高温油炸能使VB2、尼克酸损失50%,VB1则几乎完全损失。故油炸,可以只用作调剂口味的一个手段,不宜常用。

  质地细嫩,富含蛋白质、水分及含氮有机物的瘦肉,切成丝、片、丁后,宜进行挂糊上浆,用炒、熘、爆、滑等短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营养素损失最小。

  质地较老(肌纤维粗、水份较少)的瘦肉,或肥瘦相间的原料,或带皮带骨的整鸡、整鸭、整鱼,或月龄年龄较长的禽畜肉类原料,宜采用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常用的有煮、蒸、炖、焖烧烩等,它们多采用中火、小火或微火,在沸水或蒸气中成菜,一般加热时间为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有利于蛋白质变性、水解、变软,也有利于脂肪和含氮有机物充分浸出,使汤汁鲜美可口,肉质柔软,利于消化吸收。但也要适当控制火候大小及加热时间,防止蛋白质过度老化,反而使肉质变硬变老。

  措施十三、择器而烹。

  很多农家乐,还有一个平时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也会对营养素的流失产生影响,这就是炊具的选择。一般铁制和铝制的炊具都适应做烹饪器具,其中铝制最理想。而铜等不活泼金属对维生素C具有较强烈的破坏作用,不宜制作炊具。

  农家菜不仅要可口,也要营养、要卫生,要像吃家里菜一些放心。只有这样农家乐才能保持长久发展,才能永保绿色。

【让农家菜更绿色论文】相关文章:

为了绿色通道更畅通01-20

绿色化学论文07-30

绿色建筑论文08-09

绿色设计论文08-15

让独特的花朵更芬芳论文09-13

如何烹调绿色蔬菜更健康?绿色蔬菜的烹饪技巧01-15

笔架山上的农家菜馆04-22

向往农家菜高中作文09-27

浅谈绿色营销论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