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工作介入论文
摘 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各种恶性儿童事件频发,如贵州毕节事件等,社会服务参与到儿童保护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国陆续出台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开展了两批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试点地区,社工除了在个案服务上发挥作用,也要挖掘到社区本土的资源。本文以P区困境未成年社会保护项目为例,探讨困境未成年人的现状及服务需求,通过社会服务专项的形式,如何发挥社工的作用,挖掘社区资源,形成社区的困境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从而实现社会工作对困境未成年社会保护的成功介入。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会保护
近年来,儿童虐待事件频被曝光。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民政部发言人对于这类事件进行了相关发言。民政部发言人表示要“通过社工介入等方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关爱;同时,民政部将继续推动建立健全包括重病重残、事实无人抚养、父母服刑、戒毒人员子女等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社会保护工作,加快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和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工作进度”。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服务目前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两批试点地区,仍属于在探索阶段,本文以P区困境未成年社会保护项目为例,探讨困境未成年人的现状及服务需求,通过社会服务专项的形式,如何发挥社工的作用,挖掘社区资源,形成社区的困境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从而实现社会工作对困境未成年社会保护的成功介入。
一、目前关于困境未成年人的研究现状
目前只有国内有关于困境未成年社会服务的实践,而且施行时间较短,对于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研究处于相对空白,大都停留在对困境儿童的一些救助流程以及宏观的社会保护网络的构建上,缺乏社會工作角度下的介入,尤其是个案介入的探究。而且我国社会工作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是目前仍处在于探索阶段,各个领域的社会工作体系的完善度参差不齐,许多学者的理论性探究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工作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困境未成年人的现状--以P区为例
笔者借着A区困境未成年人试点项目需求调研的契机,对P区困境未成年人的情况进行了摸查。目前A区困境未成年人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因监护人服刑、吸毒、重病重残等原因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二是遭受家暴、虐待、遗弃等侵害的未成年人;三是自身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四是因家庭贫困难以顺利成长的未成年人;五是流浪、流动的未成年人。
1.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的现状
目前,因监护人服刑、吸毒、重病重残等原因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中,其家庭结构不完整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据统计,A区共有33名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其中33.3%的家庭是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由其他亲属照顾。另外,15名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由于没有监护人,由社会福利院作为监护人承担替代照料工作。从街道民政工作人员、P区社会福利院的访谈得知,该区目前对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照顾、教育权利得到较好的保障。但由于缺乏原生家庭照料,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性格形成、社会规范意识缺乏指引,造成他们自我形象偏低、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出现偏差行为。
2.遭受家暴、虐待、遗弃等侵害的困境未成年人现状
遭受家暴、虐待、遗弃等侵害的困境未成年人,危机介入及帮扶力量不足。从A区救助站困境未成年人救助数据统计中发现,平均每年接收10名以上曾遭遇家暴、虐待、遗弃的未成年人。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A区能为遭受家庭暴力受害者、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提供庇护场所较少。对于未成年人出现危机及人生安全威胁时,只能通过公安及司法力量介入解决。对于遭受家暴、虐待、遗弃等侵害的未成年人危机介入及帮扶,目前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实施性和儿童视角的服务规划,缺乏专门处理未成年人侵害的综合干预工作机制,以及缺乏足够临时安置场所和紧急救助环境提供庇护。
3.流浪、流动的未成年人的现状
P区流浪、流动的未成年人数量多且生存保障需求突出。流浪、流动未成年人生存无法得到保障,他们需要接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提供庇护空间,让其健康成长。流浪、流动未成年的由于缺乏稳定的家庭保护,且就读的学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遭受侵害。
4.自身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
自身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而遭遇困境的未成年人,在政策虽有覆盖性的照顾,但是在相关的支持上仍然比较缺少。由于户籍的关系,在重病重残未成年的社会保护上,仍然有户籍与非户籍的区分,在得到医疗保障上有一定的区别。
5.因家庭贫困难以顺利成长的未成年人
本地户籍困难家庭未成年人教育权益得到基本保障,但非户籍未成年人因家庭贫困难导致未成年人辍学、失学严重。且目前由于特殊教育资源,大部分特殊未成年的教育需求无法被满足,本文个案的案主,由于常规的学校不接受她而长期接受不到正规的教育导致智力、认知迟缓。
三、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现状
1.未成年保护工作的帮扶形式与内容
针对未成年保护工作的帮扶形式与内容单一。现有的社会服务现状基本以经济扶助、资源链接为主。对于困境未成年人的帮扶中基本没有涉及心理辅导、家庭关系辅导等服务。
2.未成年保护工作社会资源利用
未成年保护工作社会资源利用不足,大多数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服务的部门及系统基本是从本单位的资源出发开展服务,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资源合作形式,。
3.困境未成年人保护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困境未成年人保护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不清晰。在法律层面对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均有规定,但没有明确的职责说明,且如在危机事件的发生,从发现、介入到后续困境未成年人问题的解决,均没有明确的对接主体,也没有明确的问题解决指引。
4.困境未成年人、流动流浪未成年人专项社会工作服务的投入
对困境未成年人、流动流浪未成年人专项社会工作服务投入资源与力量不足。目前有部分机构设置了专业社工岗位,但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5.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社会公众知悉度、参与度不高
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社会公众知悉度、参与度不高。在现有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各单位均有开展相应的服务,但没有形成系统、直观性的社会救助途径、救助程序让社区群众能了解、知晓。而上述部门、社会团体对困境未成年人社会救助服务的宣传力度亦不足,同时导致社会公众难以参与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四、结论
目前我国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针对未成年保护工作的帮扶形式与内容单一;二是未成年保护工作社会资源利用不足;三是困境未成年人保护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不清晰;四是对困境未成年人、流动流浪未成年人专项社会工作服务投入资源与力量不足;五是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社会公众知悉度、参与度不高。社会工作在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因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手法及其专业伦理价值观,为困境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其更加健康的成长。社会工作除了基本的助人活动以外,更是提供了预防的途径,从而有效控制困境未成年人数量的增长从而达到社会保护的最终目的。
在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对于困境未成年人的介入对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基于社区或者是基于家庭的视角下对于案主的资源进行全方面的剖析,为案主理清关系脉络后,在一个使能者的角色中,让案主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活化起来,从而为案主构建其非正式支持网络与正式支持网络的结合体,从而建构起更加全面的系统网络。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更加强调“人在情境中”,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每个困境未成年人困境产生背后深层的原因,从而去达到助人活动的目的。
以下,本人通过在P区困境未成年人试点项目中的个案跟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对于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
1.个人及家庭照顾层面
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照顾方面,社工在涉及相关的个案的时候,不要忽略案主家庭无限的能力,要善于挖掘家人的优势,并且进行多方的结合,引导其建立起合适的家庭保护网络。同时在介入过程中,要注意增强家人的自信,并且社工可以针对同一困境未成年人的家长开展支持性小组,增强互动能力,从而提高个人及家庭照顾的效度。
2.社区及学校方面
社区可建立起“未成年保护资源联盟”,社区为本的资源联盟可以包括法律支持、特殊教育、居家安全改造等,从而为社区的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
学校应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宣传,增强未成年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如预防害、家庭暴力、日常安全等教育。
3.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
国家可根据两批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项目的情况,根据相应实际的情况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如家暴法的相应的细则需要再细化,及地区需要对各类困境未成年人群体在政策上的一些覆盖流程出具指引,如无户籍人口的入学指引等。
五、反思
在社会工作介入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由于重要,社会工作可以是一个使能者、也可以是一个助人者、或者是链接资源者。每一个角色的背后都需要我们用一些专业的技巧去达到相应的目的。社会工作的目的更多是助人自助,由于困境未成年人本身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因为遭遇了一些困境,但是这些都不是他们是弱势者的理由,相反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是富有能力的。社工在处理困境未成年人个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三个步骤,第一,是考虑其现有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就学还是相应的医疗保障等问题,是否有相应的政策保障没有覆盖到的。第二,从服务对象的生态系统,列出其所处环境的情况及自身情况,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案主自身资源的部分。第三,充权,要让服务对象学习及强大自身,而不是一味地由社工去引导,更多地是要达到“自助”的程度。如在本文所举的言语残疾者的个案中,第一,就是看其各种福利政策是否覆盖,就学问题或者是医疗问题是否解决了,如果没有的话,社工在这个阶段便要充当协调者,协调各方,从而为案主争取相应的权益。第二,在个案中,根据案主的生态系统,了解到其所在的家庭及社区对她潜在的作用,从而在计划进行的过程中,充分联动多方资源。第三,除了前面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社工如何利用专业的技巧如家庭治疗模式等了解案主家庭对她的影响,从而增强其正向影响,减少起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其自身的能力,如让她去学校是挖掘其未被开发的社会交往功能,同时并在职业学校习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以此让案主增强了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
参考文献
[1]雷杰,邓云. “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J].青年探索,2016,(03):41-49.
[2]王世洲. 关于保护儿童的欧洲标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03):163-171.
[3]宋立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8
【浅谈困境未成年人的社会工作介入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提前介入制度05-01
社会性别差异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论文05-04
浅谈新时期经济法学的困境与出路论文05-02
浅谈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05-01
融资困境论文11-24
浅谈教师介入活动的几个时机04-28
试论幼儿教学中游戏介入论文04-27
介入04-30
浅谈温柔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