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工程论文

时间:2021-09-04 12:21: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工科工程论文

  【摘 要】转变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通过社会、行业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对比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3+1”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该模式能够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結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积极影响。

新工科工程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变革,“争创双一流、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建设新工科”等都是近期提出的,旨在教育要与社会、行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导向,实现人才培养被动适应产业需求走向支持引领产业发展;旨在教育要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焦点,充分保证学生取得特定学习效果,教即所学,学以致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为了迎接教育改革,为了建设新工科下高校,为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必须改革现有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增强本专业的国际竞争力。

  1 建设新工科的意义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其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

  “大业欲成,人才为重”。新工业革命加速进行,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

  1.1 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新经济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功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

  1.2 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对培养德才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加快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有重大意义。

  1.3 是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推进学科交叉培养,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求。

  1.4 是掌握产业发展最新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需求。积极设置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争取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实现变轨超车。

  1.5 是实现企业参与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共赢的需求。

  2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实现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因此密切关注企业发展,有助于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定位,做到学有所用。

  2.1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为了满足企业需求,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实践知识的积累仍存在不足,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新工科教育理念下,面临企业对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须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存在的问题

  2.2.1 理念不适应。工程教育理念与社会的变化和未来的企业需求不适应。虽然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但只是学校单方面制定,不了解社会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需求度,本专业知识体系做不到动态变化、及时更新。

  2.2.2 人才结构不适应。本专业在基础、新兴、高端领域科技人才短缺,并且人才转型升级能力不强。

  2.2.3 知识体系不适应。当今社会,新知识呈指数级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知识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在校期间课程知识陈旧,学科专业调整设置灵活性不足。

  2.2.4 培养模式不适应。以全球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学习、信息共享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了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及教师的.需求和结构等的不适应。

  3 构建新工科理念下交通运输专业“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企业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即“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实习。

  3.1 交通运输专业“四个平台、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本着“拓宽知识,保证基础,提高素质,重在应用”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统筹考虑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性。根据“实基础、精专业、强技能、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按照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精神,强化实践技能,注重实施创新教育,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四个平台、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平台、综合实践课程平台,两个模块指“创新与素质拓展模块”和“实践能力提高模块”。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另外,课程设置与企业共同协商,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植入到学校,节省企业对学生培训时间。

  3.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积极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主动学习表现在自主学习、辨析能力、团队合作和知识应用。为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老师付出的精力也是相当多的,如线上资源的准备,包括视频录制,教案编写,PPT制作等。另外保证线上资源丰富,把知识碎片化,使学生触手可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记录相应数据并且通过对数据分析判断结果。线上资源准备好后提供给学生,由老师提出任务,学生进行在线学习,通过老师线下精讲点拨和答疑解惑来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提交任务,老师对结果进行审查,结果提交,给定相应成绩或评价。

  3.3 以实践技能提高为核心,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利用学校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服务,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定期举行高校教师培养,通过系统化的内容设计、定制化的培训服务,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同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建立师资队伍共同体,形成共同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定期聘请企业单位知名人士给学生讲座,与学生交流,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达到学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4 结束语

  在新工科理念下,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必将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缩短适应社会时间,真正做到按需培养,学有所用。当然,在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运作方式进一步探索、实践,并不断加以完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交通运输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新工科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理工科论文致谢02-10

工科院校大学体育的论文05-27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科学管理研究论文10-19

工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论文11-27

新时期石油工程管理的新措施论文09-16

理工科毕业论文格式01-15

盘点理工科论文答辩技巧02-10

新时期石油工程管理新措施探析论文09-14

如何编写毕业论文之理工科毕业论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