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摘 要】孔子在《论语》中树立了君子人格这一人格典型,其中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含义做出了修正,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君子这一与小人相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包括君子的德性、君子的学问、君子的形象和君子的境界等多个方面,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不断进行君子人格的修养,对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君子;小人;君子人格;德性 一、君子与人格 1.何谓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在产生初期,君子表示对有身份地位人的统称,而小人就指那些无权利无财富被人统治管理的劳动者们。而孔子则提出了“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据研究,“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24次,其中表示“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 2.人格的所在 想要真正了解君子人格,何谓人格也是需要去认真考察的。关于人格一词,它源自拉丁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意味着向社会显露自己。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们则给人格赋予了品质价值的涵义,人格已不仅指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自我。当前最普遍的人格定义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中国古代并没有人格一词,但是却有“人品”“品格”等词语表达与“人格”相近的含义,且更侧重其伦理道德意义。在中国,理想人格更多的表现为实现其道德人格,理想的道德人格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主要是君子人格,并且是否为君子并不取决于其经济政治地位。换言之,君子并非主要是从经济与政治的意义上来讲的,君子另有其本质性的内涵。 二、《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具体阐释 首先,孔子继承沿用了“君子”与“小人”原初的含意。在文章许多句子中谈到的“君子”,明显的表现出了它有与“http://meiwen.anslib.com民”的政治地位相对的贵族和统治者的意思,但是继续探索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君子并非仅仅是从经济和地位的意义上讲,而另有其本质上的内涵。 1.君子的德性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他的“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伦理思潮,经孔子总结和发展之后,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价值,集中反映了君子的德性。 “仁”的最初含义就是对根基于宗法血缘关系的亲子之爱的概括,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另一方面,孔子又把“仁”规定为爱人,在这里“仁”由“爱亲”推至“爱人”,体现了“爱”由远及近的变化。“仁”的本质在爱人,即对人的爱,包括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仁”是君子重要的德性,同时也表现于君子的生活之中,那“仁”的表现是如何呢?首先,孔子认为“仁”的外在表现并不是智,而是看起来有点愚。“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又认为做一个君子要“讷于言”,说:“刚毅木讷,近仁。”因为,在孔子看来,“仁”是直接从内心发出的,是不需要学习的,“我欲仁,斯仁至矣。”其次,在现实生活中,孔子并不完全认为“仁”是从心中直发出来,而是把仁看作是“礼”与“心”的结合“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君子的重要品德,但是心中天生的孝悌只是“仁之端”, 要真正成长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仁”,还是要经过“礼”的学习,君子须要“博文约礼”,“下学上达”,从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悟出高深的道理,悟出“德性”, 而“克己复礼”是仁的终极目的。 “仁”作为君子的德性,是君子之为君子的根本,君子不仅应领悟“仁”,发掘“仁”的内涵,还应当去施行仁德。“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问孔子如何行仁。孔子说:“能敬用而施行五事于社会,”就算是在做行仁的事了。 2.君子的学问 孔子强调为学的重要性,认为君子应该好学笃行,进德修业。作为君子,不能只追求物质的享受,还有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君子应该不遗余力的终生为学; “君子不器”反映了君子为学的另一方面特征,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其次。 孔子强调为学的重要性,但是为学并不是空洞的为学,君子所学有其“学”的内容。六艺是君子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循序进行的,并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但君子的学问还不仅停留在六艺上,孔子十分重视诗和礼的作用,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还指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和“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其中都强调了诗和礼是君子为学的重要方面并且对君子的安身立命起重要作用。
孔子提出为学的重要性、为学的内容,同时也提出了为学的方法:要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君子的形象 君子的形象主要是外向性的东西,主要是指与人性本质相对的外在形象及表现,如服饰、礼仪、语言、行为之类,君子不仅应注重培养内涵,还应重视自己的形象与外在表现,做到表里相宜。君子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文质彬彬,谦恭有礼的。“文质彬彬”,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外君子的服饰也是君子形象的重要象征,孔子曾在《论语·乡党》中提出“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他对君子服饰的要求,随场合而变,很有讲究,这也是君子符合礼仪的一种表现。 君子的形象这种外向型的表现一定有其内向型的本性与其相对,君子的形象是君子仁德的外在表现,是君子思的结果,是君子主动反省的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外在体现。“君子有要做到三戒九思,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至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三戒”、“九思”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样,都是规范一个人言行的功夫,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遵守“礼”,反躬自省,无所愧疚而无忧无惧。 4. 君子的境界 作为一个人,如果能恪守君子的德性,坚持为学,注重自己的形象修养,就能不断提升自己,而后达到君子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因为它符合“君子之自道”。孔子把“道”看作一个君子的根本。真正的君子是以通过学习、修养使自己的德性得到提升,最后获得“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足以见得道的重要性。从内在的角度讲,承担“道”是君子的“天命”。对于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认识到自己要追求、学习、担当“道”并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而是天命必然,这成为君子的前提。“道”对君子来说完全是“为己之学”,成为一个顺应、体悟道、遵循道的人,是君子应该达到的最终境界。从外在来看,国家的发展也需要道,不能顺应和发扬天道的要求,没有认识或违背了天命的无道之“邦”必然天下大乱而无法维系。因此有道君子的存在对于社会、国家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达到“道”的境界是君子一生的追求。 三、君子人格的影响、价值 君子人格的光辉形象一直都是被世人所传诵的,君子人格的一些优秀品质不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 《论语》中君子人格的提出有其历史背景,在孔子所生活的时期正是“礼崩乐坏”的奴隶社会时期,君子本身就一直有统治阶级的贵族身份特征,虽然孔子力求打破传统的等级界限,实现“有教无类”,但是依然是对某种确定身份的道德评价。“君子”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人格修养境界,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君子人格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圣人是最高理想,非一般人可以达到,需要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道德规范,不断“超凡入圣”,“君子人格”和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政治主张相适应,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典型。 “君子人格”在现代仍有其价值,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君子之道,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首现,君子人格的修养以及弘扬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君子的五种美德:温和、恭敬、谦逊、简朴、善良,是人人都该追求的,也是如今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其次,孔子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思想反映在“君子人格”身上,君子不是一个隐者,而是要投身社会实践的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应以坦荡荡的胸怀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审美与道德关系十分密切,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可以看到审美对道德的启发和基础作用,孔子主张君子人格的修养,涉及到人的安身立命和道德风尚,也有利于缓解人们在法律关系中的陌生和紧张,“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其实是达到一种美学状态。在这一境界中,个体身心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能得以实现。“君子人格”的发扬,对构建当今的和谐社会也有极大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林觥顺.论语我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3][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宋希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5]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6]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道德与文明[J].2008(4).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0]李春秋,毛蔚兰.传统伦理的价值审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相关文章:
也谈《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04-30
君子--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04-27
论语义指向及其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05-03
儒家君子人格的美学内涵与社会和谐04-29
荀子所倡导的君子的人格特征探析04-30
论语中的格言02-01
论语中的句子11-16
儒家君子人格理论及当代价值04-27
君子与完人两种理想人格学说的比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