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国际化:离我们有多远?

时间:2023-05-01 14:20:03 财经会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会计国际化:离我们有多远?

凌翔、胡长青 

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发布和1993年7月新行业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向国际惯例接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然而,也就是从那时起,关于我国会计是国际化还是保持一定的“中国特色”的讨论或说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愈演愈烈。什么是会计国际化?我国会计国际化状况如何?怎样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刘峰博士、厦门大学曲晓辉教授和山东经济学院李孟顺副教授。

会计国际化:离我们有多远?

协调还是接轨?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波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领域,而作为一种“商业语言”的会计也被置身于这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中,正向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会计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然而,人们对于什么是会计国际化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刘峰博士说,关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亦即代表了三种观点。其一,会计国际化就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找出差异之所在;其二,会计国际化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其三,会计国际化就是实行全球会计的一体化、统一化。在这三种观点中,大部分人倾向于第二种,即国际化就是协调化。第三种观点即“一体化、统一化”被认为是难以实现的,而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协调、统一的基础和手段。山东经济学院李孟顺副教授也认为,会计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发展趋势,是通过各国会计的相互影响以及政治和职业组织的活动,使各国会计逐渐走向协调和一致的过程。

看来,对于会计国际化问题,主张“协调”的观点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协调”呢?李孟顺副教授认为,协调化既可以理解成一种存在状态,又可以理解成一个过程。会计协调化作为一种存在状态,表示各国会计存在的协调一致的关系或联系。协调一致包括各国会计计量方法、披露实务及会计准则的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不发生冲突,也即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不冲突是会计协调的两种状态。会计国际化所要达到的就是这两种状态。会计协调化作为一个过程,是指对会计准则、会计实务设定限度,以消除各国会计间存在的差异或减少逻辑冲突的活动过程。会计协调化过程的目标或结果,就是为了使各国会计实现协调化的状态。

既然会计国际化可以理解成会计协调化,则中国的会计国际化就是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那么什么是国际会计惯例呢?李孟顺副教授说,由于世界各国的会计惯例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国家色彩,某一国的会计惯例或各国会计惯例的综合都不能称为国际会计惯例。因此,我们赞同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即把大多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或规则看作是国际会计惯例,并且倾向于以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为主,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将是国际会计惯例的主流。

要不要“中国特色”?

会计国际化的促动力来自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及贸易、资本市场的逐渐全球化。2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得我国会计初步纳入了国际会计体系之中;加入WTO——我国经济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将为我国会计的第二次国际化大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中国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然而这个似乎已无须争论的问题,今年上半年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却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口诛笔伐”,可谓针锋相对。其起因缘自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制度》。去年底,《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后,财政部会计司在介绍、宣传该制度时强调指出,制订这次企业会计制度有四个方面的考虑:(1)保留经实践证明(原有准则和制度)有效的部分;(2)立足于中国国情制定会计标准;(3)防止虚增资产和利润的现象;(4)保留具体会计准则中较成熟的内容。从对这四条的表述来看,立足中国国情、制订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会计制度,应当是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考虑。然而,中国证监会对此则有不同反应。首先是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在“全国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工作会议”上表示,必须加快我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国际化的速度;进一步开放会计市场;扩大我国会计在国际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其次是证监会主席周小川4月11日在“政府预算

[1] [2] [3] [4] 

【会计国际化:离我们有多远?】相关文章:

我们离好作文有多远?04-30

我离英豪有多远作文05-01

我们离诺贝尔奖有多远-2017-2025?04-28

公正离我们有多远散文04-29

关于离我们有多远散文04-29

后现代离我们有多远?05-01

我们距离完美有多远心情散文04-28

发明创造离我们有多远04-30

无抗日粮离我们有多远04-28

「家庭教育」在孩子眼里 父母给的爱离溺爱有多远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