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狂飙 大学里的应试教育

时间:2021-07-09 13:06:26 经验故事 我要投稿

考研狂飙 大学里的应试教育

中国大学网考研频道:四十万人齐上阵,搏一个好的前程

  世纪末初冬大学校园最火爆的场景大多也都与“考研”沾边,考试报名的长蛇阵、校园布告栏里一张叠一张的辅导班招生广告、自习室里挑灯夜战的备考者……北京市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是:2 000年北京地区考研者达37428人,比去年增加了8422人,增长幅度接近30%。而全国报考2000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39.2万人,比上年的3 1.9万人净增7.3万人,增长了22.8%,再创历史新高。“考研”一词早已是大学生们公认最热门词汇之一,甚至在校园以外,“考研”也同样是一个流行词汇,据统计,2 000年考生中在职人员约22.6万人,比上年净增加4.1万人,占报名总数57.7%,考研早已不再是学生的专利。考研的“火”在国际互联网上亦有所体现,除去各种关于考研的专门网站不提,只在最著名的搜索引擎“中文雅虎”上键入“考研”两个字,然后搜索,一分钟之内,竟找到2 153条相关信息!而在武汉,考研热之下,某些高校爱才心切兼爱财心切,已出现“透支”招收研究生的现象,这一批特殊的研究生,由于招生名额已满,他们在当年的考试中被录取,但要“保留学籍”到第二年才能入学。现在这批学生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实习,但都不想放弃这个机会。2 000年的“考研”热中还有一个特点,在北京37428名报考者中,居然有238名本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报考者。看来想拿双硕士学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去年,这个数字仅为3 8,今年报名人数一下子增长了5倍多。

考研狂飙 大学里的应试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研升温原属正常,也在大家意料之中。但是,考研火热到如此程度,还是有点令人吃惊。这与社会大形势有关,比如:经济普遍不景气,使应届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国家大规模扩招,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传言研究生教育将改为收费制,以致很多学生为赶搭公费末班车而报考等等。但最主要的是,在今天的社会上知识已经与前途、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对多数人来说,考研,是为了搏一个好前程。据上海人才市场的2 00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月薪预测报告,2000年毕业的硕士生平均月薪2500元,最低月薪1200元,最高7000元;大专毕业生平均月薪1400元,最低月薪8 00元,最高3000元。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前几年比较突出的所谓“脑体倒挂”现象已基本消失,这与考研热是紧密相联的。

  大学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对不起,不是向你发火

  1999年岁末的一家报纸披露,某县某镇某男,考研一连考了九次,最后这次报考了广西师范大学,总成绩终于达到了该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但遗憾的是其英语分数太低,最终没有被录取。该男士失落之外并未气馁,说:“明年我还要考!”

  文章作者颇为钦佩“九连考”的毅力,报纸报道时也意含褒奖,但读起来却另有滋味:一个人拿出整整一个年代去参加一项考试,不管结果如何——都使人不能不想起《儒林外史》中的范进!

  极端的例子毕竟是少数,为了了解众多考研者的心态,笔者曾在一个考研网站做了一次调查,问:“各位学子打扰了,我正在采写今年考研的稿子,有人愿意说说考研的原因吗?”

  考研网友们的`回答都很坦诚。

  “原因很简单,国企待遇太差,不充电怎能有出路。???——小虫”

  “你说还能为什么?毕业就失业,三天两头换地方打工,求人家剥削你都不理你。不考研,让我喝凉水呀,其实考上了也是喝凉水,中国的大学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对不起,不是冲你发火,这年头谁他妈都有气。——怒”

  “这社会本科生比土豆还便宜,把资本家都惯坏了。——toyx”。

  “虽然不是天才,但也想做一些更好的、层次更高的工作,可惜现有学历没人理睬。——sad”

  “当年,我兴高采烈地来工作。now,……我为什么还要呆在这个被猪头统治的单位?!我改不了它,我只有go。——Archive”

  “1俺搞房屋的结构设计,平时主要用AutoCAD画图,我用的是‘奔腾133’,在搞设计的同事中应算是高档货;还有30位同事用486;当官的,搞后勤的,总而言之,凡是不搞设计的同志绝大部分用的是‘屁兔’( PⅡ)。在我所认识的拥有‘兔’的8人当中,only 1人的兔每天都在使用,其余7人一月难得用一次。我单位在职职工约1400人,正儿八经搞设计的不过600人,这600人以586为主;其余约7 00人,这700人以用‘屁兔’为主(令俺气愤的是他们平常都不用机,哪怕是打游戏)。而且此事愈演愈烈。2我单位的单身职工在严冬来临之际,要洗热水澡只能到亲朋好友家,无澡堂;向上反映,无回音。后每月发1 5元的洗澡费。我为什么还要呆在这个被猪头统治的单位?!——未名”

  “才华被压抑的结果。——hero”

  “考无止境,这社会给的惯性。——真言”

  应试考研为谁“创造”了财富

  某大学的布告栏上贴了一则广告:“愿出2000元收购清华计算机系考研资料!——××楼××室”。不到两小时,该广告下就贴出了回音:“愿以2 000元出售清华计算机系考研资料——××楼××室”,署名令人啼笑皆非:“高兴”。

  校园里的事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幽默,但在社会上却几乎有一种惯例:每当刮某一阵风的时候,除了当事者尝尽其间悲欢外,总会有另外一些人取得早先意想不到的某种收获。比如在上世纪的美国,淘金热中偏偏有人关注这些拓荒者的裤子,于是就有了牛仔裤,有了“L ee”、“李维斯”这些传世百年的著名品牌及它们所造就的一些巨富!

  在中国也不例外,很有几个人在考研热中大赚了一把。当莘莘学子们正呕心沥血之时,他们却在一旁偷着乐!

  首先是一班出版商。考生需要指导,有资格的单位出几本参考书原是好事,但假如去逛一下书店,你就会发现,如今的考研书简直多如牛毛,是个单位就能出书,令人无所适从,不知该买哪一本好,考生的时间本来就有限,万一弄一本烂货回去,可就误了大事!再看书的价钱,考研书肯定是书店里最贵的书之一,而且基本不打折。更令人气愤的是:某些权威部门出的书由于无人竞争,卖起来简直是暴利!笔者在北京海淀图书城看到了今年联考的一个热门专业的两本权威辅导书,由于这门专业比较新,所以辅导书很少,因此几乎所有报考此专业的考生都别无选择( 除非他不想考上),只能买这两本书。看看它们的定价吧:一本辅导书,16开,700余页,平装,竟然定价105元;另一本大纲更玄,32开,1 00余页,平装,定价是15元,笔者算了一下,比在北京复印同样一本都贵!而且,这两本书都没有标明印数是多少。

  能以“高兴”自居的还有诸多的办辅导班者。在北京、上海这些高校集中的大城市里,每到“考研季节”,学生宿舍的门上总会被插满一些辅导班的广告,介绍其实力多么雄厚、经验多么丰富、老师多么有资历,号召考生们去“上班”。笔者恰好也收到了这么一份,于是就按图索骥,过去探查了一番。这是一个法律硕士联考辅导班,报名地点就设在某政法大学的招待所里,实力确实够“雄厚”的:一间屋,一张桌子,一个沙发,一部电话,还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主任,主任身后是几摞辅导书,旁边墙上贴得满满的全是该班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上做的广告。看了主任办班的“五个一工程”,笔者心里充满狐疑,再看辅导班的收费:一期辅导班两周3 00元,内部资料100多页40元,若想要听课笔记则需花费240元!简陋的设施,高昂的收费,使我竟莫名其妙地想起社会上正人人喊打的性病游医来。在这间办公室里,笔者未发现任何有关部门的许可证明。另有一种虽然收费也很昂贵、但却真正是比较权威的考研辅导班——据不少去年刚入学的研究生介绍,他们考研前都曾参加过由所报院系开办、由导师串讲的辅导班,据说上完辅导班以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某大学研究生李辉说:“考研前我千里迢迢来上了学校这个专业的辅导班,都是听往届师兄、师姐们说的:交钱上班后专业课你就不用愁了,只管把精力用在政治、英语上吧!上了以后发现效果真不错,老师划的内容考研时大部分都考了,其中一门专业课还考了9 0分!”像这种有学校背景的辅导班,因为其“信誉”不错(而且老师们也都非常注意维护这种信誉),每期都办得非常火爆,但是,这对那些没有参加辅导班的考生来说就太不公平了!

  科举时代的“八股”,考研时仍有市场,细心的人会发现,考研书(尤其是政治书)虽然每年都出,但作者却翻来覆去总是几所著名大学里的那么几个人。这些人几乎全是教授,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学术成果。一些考生连睡梦中都呼唤他们的名字,是因为他们在专业辅导上确实有一套:绝技是划考试范围、猜题。在他们出的辅导书中,总是在显著位置列一个表格,标明前几版的书里问答题考研中押中几道、选择题押中几道等等,教人看了非常佩服,因此卖得也极其火爆。办讲座就更不用提了,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明星,这里要说的是他们的巨额收入:以某教授为例,一期串讲两天,每人收费1 60元人民币(包括一本资料书),每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者均有千余人,该教授仅最近在北京就举办了四期此类讲座,而且经常赴外地串讲,如此粗略

【考研狂飙 大学里的应试教育】相关文章:

知狂飙,试名马散文09-12

让你的Firefox极速狂飙 -电脑资料01-01

富二代的狂飙生活12-14

[考研征文]考研泪尽红尘里-考研与爱情02-10

捕捉狂飙股的七大绝招01-04

中国应试教育09-02

应试教育的利弊09-07

MPacc考研 在青春的泥淖里09-12

关于应试教育的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