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高频考点:对立统一规律考点详解

时间:2023-09-26 10:30:55 晓丽 考研政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原高频考点:对立统一规律考点详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政治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考点较多,复习较困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复习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马原高频考点:对立统一规律考点详解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马原高频考点:对立统一规律考点详解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2.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

  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马原高频考点:对立统一规律考点详解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含义: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制约。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来体现

  同一性的作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含义: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三、矛盾的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中处于被支配的方面

  方法论: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马原高频考点:对立统一规律考点详解】相关文章: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发展10-24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矛盾10-24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意识观10-24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运动观10-24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实践观10-24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时空观10-24

2015考研政治马原考点 唯物主义10-24

2015考研政治马原争分考点:劳动价值11-20

考研政治 马原分析题答题套路及考点10-06

考研政治冲刺马原题型考点:唯物论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