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历次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科之间不够平衡,语文学科的学习较为困难,甚至达不到班级的平均水平。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全日制九年制新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要更新教学理念,胆进行教学,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为契机,加课堂。教学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新课改,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总揽全局,面向全体,注重信息馈,搞好试卷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争取教学的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
六、注重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充分挖掘本地的语文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领略民族文化的的博精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八、努力探索学生评价体系,搞好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生受益,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20xx)为指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人教新版初一上学期教材变动很大,设立了亲情、学习、自然、人生、科学、想象六个单元主题,不仅对课文的篇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将作文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独立出来,有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在选材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选取了普通生活中一个人或场景为描写内容,并借此表现出了非凡的精神或情感。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情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学习意识,树立理想。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单元: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第五单元: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习中,要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这套教材的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科书体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助学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4、教材选的课文体裁、风格多样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正确思维和运用语文工具的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在小组内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注重联系生活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与学生沟通,让他们喜欢语文,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2、在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精神情操;阅读文学作品,注重情感体验,增加文化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
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5、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7、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8、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五、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大纲精神,以量管理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务实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人任教初一(4)班语文教学工作。本班有学生53人,男25人,女28人。经过一个星期的摸底,我发现本班的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特别是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只会理解简单的文章,较长的文章就无从下手,习作能力也较薄弱,以后教学中有待加强。
三、加强教学能力:
本人为了加强教育教学能力,今后的教育工作会做到: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钻研教材教案。
2、常听课,吸收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取长补短。
3、购买教学书籍进行自学,更新知识,开拓视眼。
四、工作措施
我边学边教的态度,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研读教学大纲,使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在各课教学过程中既要备教才也要备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1、用普通话教学,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是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教会他们这掌握普通话的说话技巧。
2、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每篇文章课文之后,补充一点的课外阅读,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为学生订阅报刊,如:《语文周报》、《明日之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先从基础学起,从学生的遣词造句,积累词句,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留意身边的事物,发现良好的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5、按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至第三周第一单元(家庭生活)
第四周至第六周第二单元(学校生活)
第七周至第九周第五单元(古代文学)
第十周期中检测
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第三单元(自然景物)
第十四周至第十六周第四单元(小说)
第十七周至第十九周第六单元(古代文学)
第二十、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4
一、教材特点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
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习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习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习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9、每周作文一大一小,序列训练,有序推进。
四、教学进度预设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备注
一9.2—9.6散步 秋天的怀念
二9.9—9.13羚羊木雕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三9.16—9.20 《世说新语》两则
中秋节假
四9.23—9.27 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我的老师 再塑生命的人
五10.1—10.7国庆长假
六10.7—10.11我的早年生活
七10.14—10.18 《论语》十二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八10.21—10.25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秋季田径运动会
八10.28—11.1春 济南的冬天
十11.4—11.8风雨
期中考试
十一11.11—11.15秋天 古代诗歌四首写作文从字顺
十二11.18—11.22紫藤萝瀑布 走一步,再走一步 蝉
十三11.25—11.29贝壳 在山的那一边 虽有嘉肴
十四12.2—12.6 写作:突出中心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十五12.9—12.13绿色蝈蝈
十六12.16—12.20月亮上的足迹
河中石兽
十七12.23—12.27小圣施威降大圣
元旦放假
十八12.30-20xx.1.3皇帝的新装
女娲造人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十九1.6—1.10二寓言四则
二十1.13—1.17期末复习
二十一1.20—1.24期末考试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5
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课堂教学效益年”的口号,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特拟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所教初一(20)班是个音乐体育组合班级,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语文基础较差,最令人尴尬的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把语文学科当成一回事,普遍都有轻视语文的思想,极少在自学时间学习语文,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故而造成阅读水平提高不快,知识面窄,思路阻塞,文章洞。
二、教学设想
1、研究考试大纲,加强学习。认真研究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并将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认真做了一遍,试图从中寻找一些考试规律,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
2、狠抓专项复习,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项复习,夯实基础。
3、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情,采用了“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
4、落实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授课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实效性。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问题
以最节省的时间换取最高效率,是我们的愿望。
1、复习几条线齐头并进,以学年时间安排的内容为主线,将字词知识积累、名篇名句背诵、文章阅读分析、写作能力训练等贯穿复习的全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将《核按钮》的字音、字形及使用词语的练习完成,印发答案;
每周阅读两篇文言文、二至三篇现代文、二至四首诗歌(《核按钮》的的阅读练习);③每周至少有一节写作辅导课。
2、为学生精心挑选复习资料。由于现在复习资料良莠不齐,且不少是粗制滥造,因而要指导学生选好一二本质量好的有系统性的复习书本。教师在难以抽出时间自编练习的情况下,要自订一至二本杂志,并参照多本复习资料,编选出质量较高的训练题。
3、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解题规律、解题方法,特别是梳理知识点进行单项训练时,老师切忌只是宣读答案的机器,点评练习,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主要实际问题,并将出题者的意图、目的、惯用的手法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教会学生解题方法,
4、语文靠的是积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半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而学生在繁忙的学生中总是忽视语文,为在课外争得时间,把部分训练题、部分作文放在课外完成,教师要严加检查,务必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学习语文。
5、加强阅读训练。没有
足够“量”的阅读积累,就想通过试题训练产生“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因而,各类文体的阅读贯串在整个高三的复习中。我们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可随之提高,更能带动写作,且高考阅读份量不轻,因而抓好阅读是复习的一个重点。
6、依照《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将出题者惯用手法告诉学生,如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偷梁换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观点、漏掉条件等等。尤其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推断,将字面上写而未透的内容明朗化。克服学生回答问题时只会抄原文,不懂提取组合加工原文的毛病。
7、本学期,语文科要加强综合性训练,练速度、练能力,通过训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8、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
9、写作方面,解决学生“巧妇无米”之难,积累写作素材;抓好审题立意,避免偏题离题;根据学生实际订出写作目标,例如层次低的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有材料,层次高的要求能辩证分析问题。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6
初一学生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此,经备课组共同研究,计划如下:
一、落实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语文教学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突出实践性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热情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授课方式,根据语文学习规律,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以足够的时空和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感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确保课内信息交流面达100%。
4、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有创见的表达,将阅读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认识环境。增加语文实践机会,使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语文充满生机和活力。
6、重视审视教师的角色,加强自身学习,丰厚文化底蕴,不断更新知识,厚实内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师的知识储备不一定多于学生。古人亦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课堂上,应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备课组提出了教学常规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是中心,具体措施如下:
(一)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优秀文章印发给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一、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
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心投入地去诵读,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直接迅速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感触感应能力。
途径:
1.示范美读,移情动容
2.理解朗读,体会鉴赏
3.指导诵读,心口合一。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逼真传神的感受境界。
4.比赛竞读,巩固记忆。
二、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方式:
1.依据语境,推敲言语内涵。语境确定了语意,只要依据语境,进入角色,就能解读语言蕴藉极深的隐含意义。
2.激活经验,类推言语意蕴。3.驱遣想象,意会言语境界。
三、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
1.把握关键词,体味其作用。关键词指那些思想深刻、含义丰富、能体现文章主旨、凸现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的词语。
2.借助语法修辞知识领会语句意义作用。
3.分析关键句,循文探旨意。统领句、中心句、终结句,指导学生瞻前顾后,索其联系,探其旨意。
4.联系作者作品,理解言语内蕴。此外还有尝试替换、比照参读、探本溯源等。
四、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语感是言语对象对人们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四驾齐驱,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组织规则和表达形式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的主体地位,以“思”“悟”为起点和归宿,着力“听说”,突出“读写”。听读多了,就能感悟规律,听前句而晓后句,读前事而推想后事,自然把握语言规则、文章思路、表达方式。说写多了,多种“套路”烂熟于心,在特定因素触发下,便发挥出潜在的语感势能,各种词汇和表现手法蜂拥而至,信手拈来即达意尽情。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7
本学期我校提倡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根据这一要求,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符合新课程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本册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部分。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8
一、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比较薄弱,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读懂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并能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措施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宽学生视野
推荐适合初一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
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比赛、手抄报展览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设定每周写作任务,从片段写作到完整作文,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批改和指导,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
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四、教学进度安排
(一)第一学期
第一周至第四周
第一周:介绍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讲解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
第二周:学习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掌握写景抒情的方法。
第三周:学习课文《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四周:组织第一次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周至第八周
第五周:学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和情感。
第六周:学习课文《〈论语〉十二章》《诫子书》,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经典,积累文言文知识。
第七周:开展文言文专项练习,巩固文言文知识。
第八周:组织第二次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第二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
第九周:学习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十周: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外甥书》,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哲理。
第十一周:进行期中复习,系统复习前半学期所学知识。
第十二周:组织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
第十三周:学习课文《猫》《动物笑谈》,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第十四周:学习课文《狼》《寓言四则》,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十五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
第十六周:组织第三次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
第十七周:进行期末复习,系统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
第十八周: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流程。
第十九周:组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第二十周:进行学期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表彰。
(二)第二学期
第一周至第四周
第一周:讲解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周:学习课文《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周:学习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孙权劝学》,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文言文阅读技巧。
第四周:组织第一次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周至第八周
第五周:学习课文《黄河颂》《最后一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第六周:学习课文《土地的誓言》《木兰诗》,让学生感受诗歌和文言文的魅力。
第七周: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第八周:组织第二次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第二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
第九周:学习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普通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第十周:学习课文《台阶》《卖油翁》,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第十一周:进行期中复习,系统复习前半学期所学知识。
第十二周:组织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果。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
第十三周:学习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十四周:学习课文《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十五周:开展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十六周:组织第三次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
第十七周:进行期末复习,系统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
第十八周: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流程。
第十九周:组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第二十周:进行学期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表彰。
五、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方面。
评价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按时完成作业等。
作业评估
定期批改学生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背诵作业、阅读作业等。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等级评价和评语反馈。
考试评估
组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
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学生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课外活动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外阅读、写作比赛、朗诵活动等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根据学生的活动成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六、教学资源
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七年级上册、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9
一、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初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初中语文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逐步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左右。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教学措施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学期
第一周:开学教育、常规教育、《春》
第二周:《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三周:《古代诗歌四首》《秋天的'怀念》
第四周:《散步》《散文诗二首》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第五周:《世说新语》二则 写作:学会记事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第八周:《论语》十二章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第九周:《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第十周:《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写作:思路要清晰
第十一周: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半期复习与考试
第十二周:《猫》《动物笑谈》
第十三周:《狼》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第十四周:《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
第十五周:《女娲造人》《寓言四则》 综合性学习:发挥联想和想象
第十六周:期末复习与考试
第二学期
第一周:《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二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孙权劝学》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三周:《黄河颂》《最后一课》
第四周:《土地的誓言》《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第五周:《阿长与〈山海经〉》《老王》
第六周:《台阶》《卖油翁》写作:抓住细节
第七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
第八周:《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第九周:《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
第十周:《外国诗二首》《古代诗歌五首》写作:怎样选材
第十一周: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半期复习与考试
第十二周:《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
第十三周:《带上她的眼睛》《河中石兽》写作:文从字顺
第十四周:《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十五周:期末复习与考试
五、评价与反馈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应注重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多个板块。初一年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综合语文素养,所选文章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内容涵盖了人生哲理、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不同体裁的文章。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的记叙文、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积累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措施
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采取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表达真情实感。
加强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四、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第 1 - 2 周:第一单元(阅读:四季美景)
《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第 3 - 4 周:第二单元(阅读:至爱亲情)
《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
写作:学会记事
第 5 - 6 周:第三单元(阅读:学习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第 7 - 8 周:第四单元(阅读:人生之舟)
《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
写作:思路要清晰
第 9 - 10 周:第五单元(阅读:动物与人)
《猫》《动物笑谈》《狼》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第 11 - 12 周:第六单元(阅读:想象之翼)
《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
综合性学习:发挥联想和想象
第 13 - 14 周:复习与巩固,迎接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 1 - 2 周:第一单元(阅读:群星闪耀)
《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 3 - 4 周:第二单元(阅读:家国情怀)
《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第 5 - 6 周:第三单元(阅读:凡人小事)
《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
写作:抓住细节
第 7 - 8 周:第四单元(阅读:修身正己)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短文两篇》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第 9 - 10 周:第五单元(阅读:生活哲理)
《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外国诗二首》《古代诗歌五首》
写作:怎样选材
第 11 - 12 周:第六单元(阅读:科幻探险)
《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第 13 - 14 周:复习与巩固,迎接期末考试
五、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质量、小组合作能力等。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完成度、按时交作业情况等。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终结性评价
期末考试:在学期末进行统一的期末考试,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语文初一教学工作计划09-14
初一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11-14
初一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03-03
语文初一教学计划01-30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0-28
语文初一教学工作计划12篇02-14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04-25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01-29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10-10
2022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