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初二上学期已经学习过开平方,知道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会利用开方求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并且也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经历了用估算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过程,初步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意义;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计算器估算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作用,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在学习了估算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产生用简单方法求其解的欲望;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而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本课《配方法》内容从属于“方程与不等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方程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模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用开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讲授新课;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是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7,则这个数是 。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具有怎样的关系?
2、用字母表示完全平方公式。
3、用估算法求方程x2?4x?2?0的解?你喜欢这种方法吗?为什么?你能设法求出其精确解吗?
活动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通过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开平方和完全平方公式,通过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估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较麻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后面配方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实际效果:第1和第2问选两三个学生口答,由于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快回答出来。第3问由学生独立练习,通过练习,学生既复习了估算法,同时又进一步体会到了估算法较麻烦,达到了激发学生探索新解法的目的。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1)工人师傅想在一块足够大的长方形铁皮上裁出一个面积为100CM2正方形,请你帮他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为 ;若它的面积为75CM2,则其边长应为 。(选1个同学口答)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后,它的面积变为64cm2,则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若变化后的面积为48cm2呢?(小组合作交流)
(3)你会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吗?(独立练习)
x2?5; (x?2)2?5; x2?12x?36?0。
(4)上节课,我们研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方程x2?12x?15?0,你能仿照上面几个方程的解题过程,求出x的精确解吗?你认为用这种方法解这个方程的困难在哪里?(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利用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开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配方法作好铺垫;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实际效果:在复习了开方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口答出了第1问,为解决第二问做好了准备。第2问让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在交流如何求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时,产生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直接开方先求出了新正方形的边,再减增加的边长,求出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的同学用了方程,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cm,根据题意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x?3)2?64;(x?3)2?48然后两边开方,根据实际情况求出了原来正方形的边长,这样,再一次经历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初步了解了开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简单应用。在第2问的基础上,学生很快解决了第3问。但学生在解决第4问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发现等号的左端不是完全平方式,不能直接化成(x?m)2?n (n?0)的形式,因此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方程不能用开方法解,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方程问题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为后面探索配方法埋好了伏笔。
第三环节: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1:做一做:(填空配成完全平方式,体会如何配方)
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选4个学生口答)
x2?12x?_____?(x?6)2 x2?6x?____?(x?3)2
x2?8x?____?(x?___)2 x2?4x?____?(x?___)2
问题:上面等式的左边常数项和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对于形如x2?ax的式子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配方,而要正确配方就必须熟悉完全平方式的特征,在此通过几个填空题,使学生能够用语言叙述并充分理解左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右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进一步复习巩固完全平方式中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实际效果:由于在复习回顾时已经复习过完全平方式,所以大部分学生很快解决四个小填空题。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发现要把形如x2?ax的式子a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只要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加上()2即可。而2
且讲解中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竞争,气氛热烈,使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更加透彻。事实上,通过对配方的感知的过程,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这就为下一环节“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打好基础。由此也反映出学生善于观察分析的良好品质,而这种品质是在学生自觉行为中得到培养的,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内容2:解决例题
(1)解方程:x2+8x-9=0.(师生共同解决)
解:可以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
x2+8x=9
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8的一半的平方),得
x2+8x+42=9+42.
(x+4)2=25
开平方,得 x+4=±5,
即 x+4=5,或x+4=-5.
所以 x1=1, x2=-9.
(2)解决梯子底部滑动问题:x2?12x?15?0(仿照例1,学生独立解决) 解:移项得 x2+12x=15,
两边同时加上62得,x2+12x+62=15+36,即(x+6)2=51
两边开平方,得x+6=±51 所以:x1??6,x2??51?6,但因为x表示梯子底部滑动的距离所以x2??51?6 不合题意舍去。 答:梯子底部滑动了(51?6)米。
活动内容3:及时小结、整理思路
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什么?其关键又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通过对例1和例2的讲解,规范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及关键是将方程转化成(x?m)2?n(n?0)形式,同时通过例2提醒学生注意:有的方程虽然有两个不同的解,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对结果进行取舍。由于此问题在情境引入时出现过,因此也达到前后呼应的目的。最后由问题“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什么?”引出配方法的定义。
实际效果:学生经过前一环节对配方法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两个例题的处理,进一步完善对配方法基本思路的把握,是对配方法的学习由探求迈向实际应用的第一步。最后利用两个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得出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的得出来源于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亲身感受,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内容4、应用提高
例3:如图,在一块长和宽分别是16米和12米的长方形耕地上挖两条宽度相等的水渠,使剩余的耕地面积等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试求水渠的宽度。(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通过例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图形很快列出了方程,在交流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如果设水渠的宽为x米,则1?12?16;有的同学认为如果设水渠的宽为x21米,则方程应该是16?12?12x?16x?x2??12?16,并且给出了合理的解2方程应该是(16?x)(12?x)?
释;有的'同学则认为,如果剩余的耕地面积等于原来的一半则意味着水渠的面积也等于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方程可以列为:12x?16x?x2?1?12?16。面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解他们2所列出的几个方程,然后再让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这三种方法都正确,并且指出第一种方法可以利用平移水渠,把分割成的四部分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较大的矩形(如下图),然后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此种方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最简单。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辩论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达到了资源共享。
第四环节:练习与提高
活动内容:解下列方程
(1)x2?10x?25?7;(2)x2?6x?1;(3)x(x?14)?0(4)x2?8x?9
活动目的: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实际效果: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独立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基本都能用配方法解解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用配方法解简单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关键,以及在应用配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
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掌握了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过程。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50页习题2.3 1题、2题
四、教学反思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初一、初二已经学过完全平方公式和如何对一个正数进行开方运算,而且普遍掌握较好,所以本节课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几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引入配方法。教学中将难点放在探索如何配方上,重点放在配方法的应用上。本节课老师安排了三个例题,通过前两个例题规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同时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配方法(3)中的一个是设计方案问题改编成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本节课多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这样使得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3、注意改进的方面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会利用这些定理计算和证明一些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体会数学中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理的证明,体会证明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难点:如何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等腰梯形的.性质1
(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2)数学语言:
在梯形ABCD中
∵AD∥BC,AB=CD
∴∠B=∠C
∠A=∠D(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的添加辅助线——平移腰,可以把梯形化归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点2:等腰梯形的性质2
(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数学语言:
在梯形ABCD中
∵AD∥BC,AB=DC
∴AC=BD(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3)本定理的作用: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以及平移其中一条对角线化梯形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解决有关线段的相等和垂直。
知识点3:等腰梯形的判定
(1)文字语言: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数学语言:在梯形ABCD中∵∠B=∠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添加辅助线——补全三角形把原来的梯形化为两个三角形
(4)说明:
①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通常有两种方法:定义法和定理法。
②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一般步骤:先判定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判定“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典型例题】
例1. 我们在研究等腰梯形时,常常通过作辅助线将等腰梯形转化为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等腰梯形的问题。
(1)在下面4个等腰梯形中,分别作出常用的4种辅助线(作图工具不限)
(2)在(1)的条件下,若AC⊥BD,DE⊥BC于点E,试确定线段DE与A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略。
(2)DE=(AD+BC)
过D作DF∥AC交BC延长线于点F
∵AD∥BC,∴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
∴AD=CF, AC=DF
∵AC=BD
∴BD=DF
又∵AC⊥BD,∴BD⊥DF即△B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E⊥BF,则DE=BF,
∴DE=(BC+CF)=(BC+AD)
例2. 如图,铁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已知路基AB长6m, 斜坡BC与下底CD的夹角为60°,路基高AE为,求下底CD的宽。
解:过点B作BF⊥CD于F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BC=AD
∵BF=AE,BF⊥CD,AE⊥CD
∵Rt△BCF≌Rt△ADE
在Rt△BCF中,∠C=60°
∴∠CBF=30°
∴CF=BC即BC=2CF
∴BC2=CF2+BF2
即∴CF=2
∵AB∥CD,BF⊥CD,AE⊥CD
∴四边形ABFE是矩形
∴EF=AB=6m
∴CD=DE+EF+CF=AB+2CF=6+2×2=10(m)
例3.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G,CE⊥AG于E,CF⊥AB于F
(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选择(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线段,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
解:(1)DG=CG,DE=BF,CF=CE,AF=AE,AG=BG
(2)证明AG=BG,因为在梯形ABCD中,
AB∥DC,AD=BC,所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GAB=∠GBA
∴AG=BG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要注意转化的思想方法,有关等腰梯形的问题往往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更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常见办法是平移腰,延长腰,作高分割,平移对角线等方法。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建立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一根长22cm的铁丝。
(1)能否围成面积是30cm2的矩形?
(2)能否围成面积是32 cm2的矩形?并说明理由。
二、探索活动
分析情境问题可知:如果设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的长是xcm,那么矩形的宽是
____________。根据相等关系:矩形的长×矩形的宽=矩形的面积,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这根铁丝围成的矩形中,面积最大是多少?
三、例题教学
例 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2,点P从
点A沿AB向点B 以1/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
向点C以2/s的速度移动,问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2?
分析:题中含有等量关系:S△PBQ =82,只要用点P运动的时间
来表示三角形各边的长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相应的方程。
例 2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
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
的速度移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3)那么,当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2?
四、课堂练习
1、P98 练习
2、思维拓展:
如图,有100m长的篱笆材料,要围成一矩形仓库,
要求面积不小于600m2,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50m的旧墙,
有人用这个篱笆围成一个长40m,宽10m的仓库,但面积
只有40×10m2,不合要求,问应如何设计矩形的长与宽才能符合要求呢?
五、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六、作业
后进生:P98 练习 P99 习题4.3 6 优生:P99 习题4.3 6、7、8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初三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3-07
初三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8-24
初三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4-04
初三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4-04
初三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10-15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08-30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八篇09-04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五篇08-16
初三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4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