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认识“蘸、戳、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信的内容(重点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 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
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信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体验探究,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凡卡回忆往事的内容及作者叙述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及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由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外国的穷孩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催人泪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凡卡》。
简介写作背景。
这是100多年前俄国著名的作家契诃夫写的。当时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社会非常黑暗,无数破了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老板的剥削压迫,连儿童也不能幸免。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爷爷送到城里一家鞋铺当学徒的童工。那么小凡卡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课前已做好了充分预习,接下来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简介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一开始就奠定了情感基调,为课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纠正读音。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而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课文篇幅较长,重视课前的预习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像生字新词的学习、读书感受的批注,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上挤出大量时间用来检查、交流、汇报,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这一环节设计分两步:第一步检查生字词,注意纠正不准确的读音,寓检查于指导之中,指导与检查相结合;第二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
三、质疑问难,引导探究
1、质疑问难,筛选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 )画出信的内容,想一想:信中主要写了哪些事?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做上记号。
(2)学生交流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梳理、筛选出重点问题,如:凡卡为什么求爷爷带他回去?文中为什么写凡卡和爷爷一起逮野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先是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接着老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确定好解疑重点,同时也使教师了解了学情,以便确定好下一环节的教学侧重点,落实“依学定教,依生定教”的教学理念。
2、据实施教,引导探究
(1)默读信的内容,想一想凡卡为什么求爷爷带他回去,先概括出主要原因,再画出重点语句加以体会。
(2)交流凡卡求爷爷带他回去的主要原因。课件出示:
①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②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③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
④亲爱的爷爷,来吧!
【设计意图】“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四句话是凡卡的信中情感最浓烈的语句,它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口诵于言,情动于衷”,为深入解读文本作好了情感的铺垫。
(3)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如果你是老师,看到凡卡同学的这一篇作文,你会怎么批?可以圈画,可以写批语。
A、 学生交流
①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捞”“直戳”等动词,认真体会凡卡挨打的句子。再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去的句子。课件出示: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这短短的几句话为什么要用上两个省略号?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什么呢?是呀,这分明就是凡卡那辛酸的泪珠,或绝望中哭泣,或写不下去,或不敢再想下去。练习有感情朗读。)
②引导学生从 “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再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去的句子。课件出示: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③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别想睡觉”等描写凡卡挨冻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再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去的句子。课件出示: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④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 “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再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去的句子。课件出示: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
亲爱的爷爷,来吧!
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再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去的句子。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①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②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③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
④亲爱的爷爷,来吧!
以上四句求助的语句,从字数上看你发现了什么?(越来越少)但是回家的心情呢?(没有减少,而是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强烈,可以说是从请求,到恳求,再到哀求)
(3)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低沉钢琴曲《眼泪》)。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抓住关键词句“读进去,想开来”,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潜心会文,通过感知凡卡“挨打”,呼唤“请求”;感知凡卡“挨饿”,呼唤“恳求”;感知“挨冻”,呼唤“哀求”。如此回环复沓,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实现和文本的对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
四、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信的内容,知道了凡卡由于在这儿挨打、挨饿、挨冻,生活十分悲惨,内心极度痛苦,所以他写下了这封信,求爷爷赶快带他脱离苦海,回到村子里去。可是,爷爷能带他回去吗?回去后请同学们继续读书,自己提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设计意图】
该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总结谈话,把学习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为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一、活用“预习能力”,突显学段特点。
课文篇幅长,文中凡卡所遭受到的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在第一课时中,生字词的教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等都是绕不过的“弯”,如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读整篇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势必要花费很多时间,或影响到后面的教学环节,或无法保证读书时间,匆匆“跑过场”,达不到初读感知的预期效果,那么,如何依据教材特点,体现年级特点呢?我充分利用了六年级学生已有的预习课文的能力。让学生课前做好生字新词的学习、读书感受的批注。课堂上挤出大量时间用来检查、交流、汇报,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巧用“评点批注”,张扬阅读个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评点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是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与文本激情互动的一个过程。课文中九岁的凡卡写的信的内容是最能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段落,于是,我就设置了教学情境:如果你是老师,看到凡卡同学的这一篇作文,你会怎么批?可以圈画,可以写批语。这样,角色的转换,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纷纷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思考、疑惑与收获。此时,与其说学生是在默读,不如说学生是在与发凡卡进行心灵对话;与其说学生是在批注,不如说学生是在赋于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
三、妙用“一咏三叹”,深化文章情感。
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礼记·乐记》中讲“一唱三叹,有遗音者”,所谓“有遗音者”,即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吟唱,能给人回味。在教学中,在教师的激情引读下,在言语实践中,潜心会文,通过感知凡卡“挨打”,呼唤“请求”;感知凡卡“挨饿”,呼唤“恳求”;感知“挨冻”,呼唤“哀求”。如此回环复沓,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实现和文本的对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2
教师谈话:汉语拼音真有意思,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认字,读音,还可以教我们说话呢!
一、出示小女孩拿梨的图
问:1.图上的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她在做什么?(学生读图下的音节后再回答)
教师范读短语:lìlinálí
学生学读短语:lìlinálí
2.大家看一看“丽丽”这两个音节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讲:后面的音节没有标调,叫轻声音节。读的时候要轻,第一个音节要读得拖一些。如妈妈、爸爸、丽丽都是这样的.读法。
学生再读短语。
二、出示小男孩拉驴的图
问:1.图上的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在做什么?
2.谁能直呼图下的短句?
3.这个短句中有轻声音节吗?
学生带读短句。
集体练习读短句。
三、巩固练习
看两个短句练习直呼。
课中休息:(读儿歌、字母区分歌等)
四、直呼练习
1.板书:n—)→n)n—]—n]
要求看清,看准,不要马虎。
板书:l—)→l)l—]→l]
学生直呼后,可以说出音的字,以巩固音(如:愤怒的n)路路的l)女孩的n])
2.读课后的直呼音节(见书)
3.用卡片练习直呼
注意: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一定给学生大量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注意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给予辅导和帮助。直呼音节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刀切,要由慢到快,由模仿着读到自己学会读。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3
1、我在本节教学中最大的收获是:在课前积极的准备下,学生能大胆地到前面为全班小朋友讲故事,并且发现有的小朋友讲的故事思路清晰、语言生动,完全能够吸引全班的小朋友。
2、我在本节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及处理方法是:在小组交流讲故事时,有少数小朋友不愿动口讲。于是我鼓励他们说:“只要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哪怕非常短,就几句话,老师也为你加一朵小红花。”这个方法还真挺有效的,有的小朋友在鼓励下终于张开了口。
3、学生对本课的反应(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及原因):学生非常喜欢上这节课,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讲故事从来都是他们喜爱的一项活动,况且可以把自己最好听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4、我在本节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的得与失:本着教师与学生是教学双主体的原则,这节课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看、学生讲,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互相交换卡通读物的过程中,小朋友表现出分享快乐的喜悦。
5、本节课我开发的教学资源是:(还有哪些仍可以发?)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带喜欢的卡通读物,并进行了卡通人物的描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观看音像资料。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4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也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欣赏、评判,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设计特色】
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情感,把他们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带进穷人的生活中。在这种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与穷人展开对话,在对话中感受穷人的美好心灵,体验作者语言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风声、雷声、雨声、波涛轰鸣声、嘶哑的钟声,学生静静地感受。师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沉静在对课件创设的情景的种种猜测中。
教师谈话:是啊,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夜晚,几家穷人之间发生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穷人。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读通课文,读懂词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初读收获,提出初读中遇到的困难,讨论解决。
三、细读感悟
过渡语:咱们再读课文,仔细揣摩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走进穷人的生活,与他们交流谈心,感受他们的感受。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段,朗读体会,把自己想对穷人说的话以点评的形式写在相应的地方。
组织交流,鼓励学生自选语段,自选形式,置身于故事中,与课文中的几位穷人面对面对话,矛盾桑娜的矛盾,担心渔夫的担心,伤心西蒙的伤心……
交流中随机进行朗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5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识字。)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谦虚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它们各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
一、复习生词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挖掘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值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平一些。)
(3)生练习书写。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6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课文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懒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指导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懒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教学用具:
图片、苹果生字卡、磁带、磁铁、动物小狮子等。
课前准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宣布比赛规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你们中谁见过狮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们都知道,狮子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被人们称作兽中之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有两只小狮子,他们小时候的表现可不一样呢!那么它们是不是都能成为勇猛的动物,成为兽中之王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很有意思的课文。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狮”,怎样记住这个字?(反犬旁加上“老师”的“师”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同学们,第一次读课文要注意什么?
(1)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读顺句子。
(3)注意语气。
2、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圈划生字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认记生字。
出示苹果树,苹果卡。
(1)读准字音。翘舌音字:整、狮
前鼻音字:懒、练
后鼻音字:洋、将、应
(2)其余的生字,请同学大声读出来并组词。
重点组词:苦( ) ( ) ( )
学( ) ( ) ( )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指名举例说说后引导小组讨论交流。(注意师生、生生的互动)
小组成员汇报,并相机评价奖励。
(4)“小老师”考一考大家。
(5)考考“小老师”(实质考考全体同学的词句能力)。
四、课间活动(作用:大脑调节、文本过渡)
五、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图片 [表现不同的两只小狮子,一只(板书)“什么也不干”,另一只(板书)“非常刻苦”,它整天干什么?随即出示“滚、扑、撕、咬”并指名学生用小狮子演示动作]
2、邀请一小组读课文第2自然段。
3、指导读好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A、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
B、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C、 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随即积累慢吞吞、懒洋洋等ABB型词语)
4、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A、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B、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先练习练习吧!
B、学生同桌互练读狮子妈妈角色的语气。
C、(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读出狮妈妈的担心、希望的心情)
D、指名男女生赛读。
E、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等会儿用你们的语言告诉老师,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F、你们明白狮子妈妈的话吗?从狮妈妈的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出示“从小学会生活的本领,不依靠父母,长大才能自己生活”
六、课堂总结:(根据板书情况总结并揭晓比赛结果)
七、回家作业。
想一想: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 回家说给父母听听。
八、拓展延伸:
最后,廖老师和狮子妈妈一样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在坐的每一个孩子能从小克服懒惰的心理,像勤狮子一样学会生活的本领,不依靠父母,长大过上美好的生活,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27、两只小狮子
勤 狮子图 懒 狮子图
(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什么也不干)
从小学会生活的本领,不依靠父母,长大才能自己生活。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7
第1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颂春为专题,选编了《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赞美春天、亲近自然,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专题安排的。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读、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教学目的:
1.知识: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段落。
2.能力: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要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3.思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春天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
1.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
2.在古诗的学习上,解字词、明诗意、诵诗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春景。
4.让学生自读自悟中了解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
1.通过不断的阅读,熟记并达到背诵。
2.在古诗学习上,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3.重点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理清课文段落,掌握课文大意。
五、教学方法:
1.初读课文,写会字词,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4.通过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扩展视野,掌握大量好词佳句,增加知识量。
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4课时。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同时感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3.学习生字商量,理解聚和商量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2.了解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三个小动物,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师贴图)引读: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的很快乐。
2.可没过多久啊,秋天就到了,天气越来越凉了,三个小动物想,我们该怎样过冬呢?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遇到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才是好朋友,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发现他们是一起想办法的。还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聚和商量
商量:师: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好朋友商量商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你看(出示商、量)(1.指导记住这个字。2.指导轻声的读法)
2.小朋友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两个字,让我们把这个词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聚:怎样就是聚在一起了呢?你能上来帮小动物们重新摆摆位置吗?(上台重新贴小动物的位置)这就叫做聚。
(1)一般来说,我们遇到一些开心的事或有什么大事情就会聚到一起,就像我们过年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多开心啊!
(2)三个小动物聚到一起干什么啊?(商量过冬的事)
(3)你们知道小动物为什么要商量怎么过冬吗?春天、夏天、秋天他们也不需要商量啊!(冬天太冷了)
是啊,冬天好冷啊,我们小朋友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还可以待在空调房里度过,可小动物又不能穿棉衣,开空调,看来他们是得好好商量一下。
3.课件出示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商量的画面。(指导读这段,评价)
4.师小结:他们是怎样商量的呢?商量的结果又如何呢?
二、
学习37段。
1.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37段,边读边想,这三个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通过读课文大家一定发现了小动物们可聪明了,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
谁来说说燕子是怎样过冬的?青蛙呢?蜜蜂呢?(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3.小朋友,你们读懂他们的话了吗?真的读懂了吗?我们读书的时候,有时就要把自己当作小燕子,有时你就要像青蛙,有时你又要变成了小蜜蜂。下面,你对哪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特别感性趣,就把它的话多读几遍,好好地体会一下它的心情、也可以边读边想他在说话时会有什么动作。待会儿你就把自己当作这个小动物,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过冬的。
4.交流。你是哪一个小动物?
燕子
(1)生读。
师:就要离开好朋友们了,你的心情怎样?(有点难过)是啊,离开自己的好朋友肯定舍不得。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吗(指读)
师:小燕子,还没有分别就想到明年再飞回来了。明年什么时候回来啊!(理解春暖花开补充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春光明媚)
师:小燕子真了不起,靠着自己的一双翅膀,可以让自己顺利的渡过寒冷的冬天。
(2)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过冬方式,我们把它叫做迁徙(板书),每年秋天迁徙到南方过冬的鸟叫候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和燕子一样,也要飞到南方过冬呢?
(3)燕子不仅为自己过冬做好了准备,他还特别关心自己的朋友,他是怎样关心青蛙的呢?(指名读:青蛙哥哥)
青蛙
(1)小青蛙们,你们是怎样过冬的?(生读:不到南方去)。
(2)青蛙哥哥,你这一睡要多长时间呀?
你睡整整一个冬天,不吃东西,肚子不饿吗?
青蛙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地睡上一大觉,真舒服呀!你
能一边做动作,一边来读读这段话吗?(我要吃的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圈出饱饱的、一大觉。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小青蛙虽然没有燕子那样的翅膀,但它的这个大肚皮可管用了,只要吃饱之后好好睡上一觉就能过冬了,真神奇!老师告诉大家,整个冬天啊小青蛙不能说话,只能睡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能量的消耗,要不然肚皮再大也不够过一个冬天的,是吗?
出示第五段。自己再仔细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能配上什么动作。
(3)谁来当小青蛙。
评:让我来摸一摸肚子。哎呀,还没吃饱,怪不得不太舒服,还要努力。
让我摸一肚子,你的肚子吃得饱饱的,读得真好,一定会睡得很舒服的。
(4)这下我可放心了,小青蛙,你的这种过冬方式好象叫(
)。
蜜蜂
(1)小蜜蜂还没有介绍呢!你是小蜜蜂,你来说一说。
(2)从一个早字可以看出小蜜蜂多勤劳啊,(画出早)在冬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他就做好准备了,谁来用一个成语夸夸他。(有备无患、防患未然)(通过你的朗读来夸夸她)
5.小结:瞧,小动物们多聪明啊,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过冬做好了准备,燕子是(),青蛙是(),小蜜蜂是(),而且他们互相()。
6.瞧,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到事情多商量还是挺有用的。现在,我也有些心痒痒了。我就想做那只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来和大家商量商量。(指一生)就请你。其他小朋友拿起书,看看我们是怎么商量的?都做好准备了吗?(做好了)好,开始!
师:冬天快要来了,虫子快要没了,我要飞到南方去,那里很暖和,还有很多虫子。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是你不会飞,怎么办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小青蛙,你是这么过冬的啊,我不担心你了。
师:刚才我们俩在商量的时候,我发现这边的小朋友在笑嘻嘻地跟着我们读。瞧,他们多会学习啊!
师:下面让我再来试一次,我还当燕子,谁来做我的好朋友小蜜蜂?(指一生)好,就请你。其他同学跟着我们轻声地读。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了。
师:蜜蜂妹妹,冬天地上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生: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师:小蜜蜂可真勤劳,会学习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你们想不想像我们刚才这样这样商量商量啊?
生:想
师:那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相互练一练,怎么商量商量。
学生自己练习分角色商量。
师:来,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燕子在哪里?其它的小朋友听一听他们商量的好不好?
师:(问两个孩子)你是谁?(小青蛙)你又是谁?(小燕子)
生1: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生2: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这下你还担心小青蛙吗?可是在没有听到小青蛙的话之前,小燕子可是充满了担心。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青蛙哥哥
师: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蜜蜂在哪里?这样我们商量一下好不好?左边的小朋友做小燕子,右边的小朋友做小蜜蜂,我们来试一试。
齐读。
师:我最后再请三个小朋友,最会关心别人的小燕子,最神奇的小青蛙,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量商量。
7.你们喜欢他们吗?
冬天即将到来使这三个好朋友不得不分开,他们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呢?(明年春天再相聚)
总结:今天,我们不仅从这三个小动物身上学到了动物过冬的知识,还懂得了好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道理。你们快乐吗?
他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动物世界中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冬方式,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向家长请教的方法了解更多的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下一节课大家再来讨论好吗?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9
●谈话引入
①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②过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但它也是震撼人心的、壮丽的。因为在争取人类的和平中,许多战士牺牲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质疑激趣
①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②过渡: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初读课文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教师指名朗读,朗读中进行正音指导。
③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品读感悟
①感悟痛失父亲。
过渡:沐浴着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同学来说,却永远永远地失去了。
a.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b.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C.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d.指导朗读。
②感悟世界并不太平。
a.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之中时,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b.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c.联系事例谈谈不太平的世界。
d.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做何感想呢?
e.过渡: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f.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体会书信格式的写法
①每段讲了什么内容。
②全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③仿照课文写法给别人写一封信。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学习过程
一、猜谜导入。
你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吧!)
指着:姑、娘,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都是女字旁)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多好看的棉花姑娘啊!可是,有一天她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幻灯片:生了蚜虫的`棉花),你们想对棉花姑娘说什么?
2、小朋友们多关心棉花姑娘啊,她到底是生了什么病?有没有治好呢?赶快打开书137页,听老师来讲讲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
3、交流。(指名多个说,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蚜虫治病斑点啄木鸟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想要讲好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谁来说说,读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姿势、不认识的字请教、难读的要多读、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真能干,那赶快去读读吧!
2、刚才你们读得可真认真,那么有没有碰到难读的句子呢?
(1) 第一自然段:生字多。这里有几句话?都难读吗?
第一句:指名读,读词语:蚜虫,谁记住了“蚜”字?
第二句:谁来读?注意停顿:盼望/(停顿)
读词卡:盼望(在哪儿见过“盼”?)
治病(谁见过这个字?)
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复出现的句子,你们会读了吗?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来帮忙吧!”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会读了,重复出现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那就去读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会读得更好!
5、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该请几个呢?(6,按照自然段)
6、下面我们来赛一赛,一排一排读,看看,哪一排的小朋友读得最好!
四、巩固生字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特别那,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啄、斑)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姑姑、新娘、蚜虫、啄食、斑马、盼星星盼月亮)
3、生字娃娃还很调皮呢,躲在这些句子里面不出来!谁找到了,谁会读?
句子:(1)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2)我的小表弟盼盼把手张开,小鸟用嘴在他的手心啄了一下。
(3)啄木鸟是益虫,蚜虫是害虫。
(4)我终于把姑妈盼来了。
五、写字:只、星。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两个字:只、星
2、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上下结构)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你又发现了什么?
4、谁是小小书法家?请小朋友们把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六、结束语。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生活感悟的专题回顾与拓展,有三个知识板块,一是“交流平台”中的如何形成阅读见解和怎样表达生活感悟,属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这一知识板块,既有回顾,回顾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如何形成阅读见解,回顾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的;又有拓展,在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把握有关形成阅读见解以及如何表达生活感悟的读与写的规律性知识。二是“日积月累”中的'有关人生哲理的经典名言,属陈述性知识。这一板块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在模拟语境中学习运用这些名言警句,促进积极记忆,尽量减少死记硬背。三是“成语故事”中的《邯郸学步》的学习,属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把第一板块的如何形成阅读见解的知识运用到成语故事的阅读中来。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如何形成阅读见解和怎样表达生活感悟——程序性知识的交流平台
(一)如何形成阅读见解
(二)如何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二、在运用中积累——模拟语境中的日积月累
(一)
(二)学生自读、交流与老师指导。
(三)在情境中记忆和应用。
三、在联系联想中深化——适度拓展的成语故事
(一)
(二)自读、交流与指导
(二)拓展。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12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2、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四、教具准备
1、歌曲《掌声响起》、《爱的奉献》。
2、小红花一朵。
3、学生准备卡片。
4、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周我校召开了运动会,我班的同学……都为班上争得了荣誉,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
2)孩子们,还有一些人却常常被我们的掌声所遗忘,如果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掌声》。
板书:掌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课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通过一件事使她在孩子们的掌声中发生了改变。)
3、精读课文,品读领悟(学习1,2自然段)
(1)细读课文,想一想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找出有关句子划出来并读一读)。
①学生将找出的句子读出来。
②多媒体显示,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把勾出的句子读一读,生边读师边指导(男女生比读)。
③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时的英子内心怎样?
(自卑、痛苦……)板书:自卑
④带着这种自卑、痛苦的心情齐读第1,2自然段。
(2)后来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习第4自然段)
①分4人小组学习
要求:
A、找出有关词语、句子认真读,认真体会。
B、想一想,在英子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C、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英子内心变得怎样?
D、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②抽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同时板书:快乐
③抽几个学生读这一段,比一比,评一评,谁读得好?
④用快乐的'语气齐读这一段
孩子们,是什么使自卑、忧郁的英子变得这么坚强快乐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自然段。
4、汇报交流,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创设擂台,精读课文
A:挑战要求:
①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提出的问题。
②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没法解答对方的提问。
③各小组画出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比赛读一读。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更多关于读书笔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示的四句话,看看四句话中分别都说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四句话写出了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再读四句话,看看自己对哪种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感觉既简单义不耽误时间。
师: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生:我对其他三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写感受的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句子的含义。
师:是的,所以每次老师特别喜欢让你们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简单理解写在旁边,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另外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还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呢。
生:我对第二段话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以后在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词语或者句子。
师:是的,这种方法虽然有点费事,但对我们的大。
生:我觉得最后一种方法也不错,注明句子的出处后载们就能够一下子记起阅读过的内容啦。
师:同学们,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虽然形式不太一样,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对我们的阅读和习作都有很大的好处,不但能够提升我
们的阅读、能力,还能让我们不断形成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4.拓展学习:引导学生拿己的读书笔记,通过与平台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读书笔记的质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研读四句话,从中感受到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在与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优化读书笔记的意识。
三、教学“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导学生边读边看看三句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着重号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学生再次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加点字“得”前后两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样的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明确“得”后面半部分是对前面动作词状态、程度等的补充说明,因而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同时试着补充完成第四句话“妈妈累得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累”的样子、程度等,同时对他们的写话予以梳理(如“妈妈累得说不出话来”“妈妈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写话练习“ 得 ”,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得”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动作词。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中给出的两句话,注意加点词语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回答(一句话中,几个分句子前后词语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种含有几个分句的句子,前后两句话首、尾词语相同,这样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顶真”。
(2)教师补充出示几则例句: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顶真修辞的有趣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边读边体会句子的特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试着照样子补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号,教师注意提醒他们下一句必须以“弯弯的小桥”开头,适时补充出示“弯弯的小桥那弯弯的小船”。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是一句歌词,歌曲《弯弯的月亮》。
(5)课件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有趣特点,同时在写话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认知内容,提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课堂
1.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回顾关于读书笔记以及词句段运用两个方面的认知。
2.教师: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确实有不少收获,老师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并让它真正为我们学习语文服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2.背诵《采莲曲》,读中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教师谈话:孩子们.汉字是一门文字艺术,看上去就是简简单单的方块字,但要想把它们写好却并不容易。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横画、竖画的书写规则吗?
2.学生交流(横平竖直),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这里的“横平”并非是我们认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时保持一种平势。同时引入学习:接下来我们继续掌握关于撇、捺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书写要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旧知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已有书写认知进行书写要领内化巩固,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更多书写要领的积极性。
二、教学“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个生字,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撇、捺在每个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们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只有将撇、捺两笔写得舒展,字整体才能够舒展和优美。
3.指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每位同学按照顺序分别板演2个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书写并予以,教师重点提醒他们看看撇、捺两个笔画的书写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师根据学生的适时予以修正、范写,重点提醒他们注意“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笔捺画要舒展,与撇画保持对称之势}“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画不要写得过长,下面“木”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对称;“雾”下面“务”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画则要稍微收敛;“奏”上半部分的横画要紧凑,撇、捺要舒展。
5.学生自主临写8个汉字,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重点看看他们有没有注意撇、撩两个笔画的书写舒展到位。同时挑选书写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发现与教师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笔画的书写要领,进一步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
三、教学“日积月累”
1.课件播放歌曲《采莲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这首好听的《采莲曲》就是根据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昌龄的诗歌《采莲曲》创编而来的。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读读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2.课件出示诗歌《采莲曲》及其画面,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诗歌的朗读停顿。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芙”是第二声,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朗读停顿(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学生齐读诗歌。
4.引导学生再读诗歌,注意借助图画看看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自己都从诗歌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
5.学生朗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这首诗歌描写的应该是夏天的景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图画上画的荷叶、荷花看出来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师:同学们,除了从画面中看到了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想到了有人划着船在荷花、荷叶中游玩、观赏。
师:这画面中并没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中想到的,说明有人在荷花,荷叶间唱歌。
师:你的想象非常准确。那你们猜一猜,这会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是女孩子,她被荷叶、荷花给挡住了。
师:对!其实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没正面描写她,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却闻歌声等
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想象诗歌的画面美,同时想象诗歌中的声音美。
7.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边读边想象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声音,进而自然融人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中,并体会到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趣。
四、课堂
美好而又短暂的一节课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回家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再次进行汉字书写巩固,同时还能把今天学到的这首《采莲曲》背诵给家长听一听。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14
本学期总第11—12课时本单元第1—3课时授课日
期:9。19—9。21授课人:田辉
课题:gkh课型:新授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gkh》拼音教学在设计上运用了多种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生气?,增强基础?底气?,培养语文?灵气?。
1.童话中漫游,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童话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一、教学目标
l。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二、教学重点
gkh的发音、两拼音的拼音方法。三、教学难点两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字母卡、音节卡五、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认读声母bpmfdtnl。
2。练习四声,重点练习单韵母e。
3。练习bpmf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二)讲授新课
1。教学声母?g?。
①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一只鸽子叼着一支长长的柳枝。)
②g是舌根音。发音部位和方法是:舌根高抬,顶住软腭,憋住气流,然后突然放开。
③g像什么?
(像鸽子叼着的柳枝。像g。)q下加弯ggg。
④g的笔顺:cg两笔写成。写在中格和下格。⑤学生在本子上书写。
2。教学声母?k?。
①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几只小蝌蚪在吃水草。)
②k,的'发音基本和g的发音相似,舌根高抬顶住软腭,憋住气流,但在放松舌根的时候要送气。
设计意图:由于g、k的发音相似,学生不容易区别,所以在此,细致的讲解他们发音时的不同,并加强练习和形象化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区分开他们。
③两只小蝌蚪游到水草边,形状像k。
④顺口溜:蝌蚪吃草kkk。
笔顺:k两笔写成,写在上格和中格。注意?<?是一笔写成。
⑤学生书写。
3。教学声母?h?
①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一个小弟弟坐在椅子上喝水。)
②舌根高抬,接近软腭,留一道缝,让气流从当中挤出来,是摩擦的声音。
③h的形状像小弟弟坐的椅子:一张椅子hhh。④笔顺:h两笔写成,写在上中格。
(三)学习gkh与单韵母相拼。
1。出示音节,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生跟读。
3。用各种方式练读。
(四)、作业设计
1。反复练习gkh的发音及与单韵母相拼。
2。gkh各写一行。
六、板书设计
ggagegu
kkakeku
hhahehu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儿歌。二、教学重点
gk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三、教学难点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字母卡、音节卡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声母gkh,背顺口溜。
2。听写gkh。
3。复习两拼音:ga、ge、gu、ka、ke、ku、(练读四声。)ha、he、hu。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15
简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参赛课时)
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
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感叹词“啊”。
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
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
(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
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
(1)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
(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
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让生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找出闰土和“我”的语言,用上“啊”表示自己的心情。
2.布置学生读小说《故乡》,自主探究原因。
六、小结全课,升华认识
师以“啊”作小结。(主要从鲁迅、闰土、学生表现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去说。)
第二课时(简案)
一、简要复习全文,听写部分新词,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寻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部分,深入探究其妙处,小练笔实践:请学生或老师做模特,生口述后写片段,师生共同评议。
三、结合《故乡》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作品内涵、了解鲁迅。
四、简介鲁迅部分代表作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其作品,观看其影视作品。
五、摘录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可以尝试背一背。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想盼羡
(叹)
(啊!)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01-27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11-17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设计08-25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设计01-09
小学的语文设计教案(精选15篇)03-20
小学语文《花之咏》教案设计08-26
小学语文《a o e》教案设计08-25
小学语文《竹影》教案设计08-25
小学语文《凡卡》的教案设计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