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3 10:13:40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5篇[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5篇[优秀]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针对城市树木惨遭破坏的现象,以一份调查报告的形式,从现象、调查、分析、建议四个方面,有详有略、主次分明地进行了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作者对破坏生态者深深的谴责和发出的爱护绿色家园的呼吁。

  课文起笔提及小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与“分析”中的“今年气候比较适宜树苗生长”相照应,也暗示出小树的死亡肯定另有原因。

  然而事情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在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中,盛夏来了,小树却枯萎了。小树的生命状态与先前形成了鲜明对照:开始是“成活”了,现在却“枯萎”了,甚至成了一根木棍或被人锯断了。“怎么春天刚种的小树,这么快就死了?”这篇调查报告就是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的。

  在这两段短短的文字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小树成活了,小作者“心里真高兴!”。从一个“真”字和句末那个重重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心里对绿色生命的珍爱、对勃勃生机的渴望。

  在“调查”中,作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最后,小作者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列举出小树非正常死亡的若干原因。有理有据,真实详尽。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作者向园林部门提出了小小建议,向全社会发出了呼吁——“坚决制止毁树的不良现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会认的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作者在进行调查时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继续学习从课文题目入手提出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绿色生命的关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字、词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于课题处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探究文本内容。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到了什么?想问些什么?”

  二、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限时让学生读完这篇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三、再读课文,突破疑点。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读书的感受。

  2、注意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切忌上成科学课或思品课。同时,本文提供给了学生一个写调查报告的文本范例。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着运用。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注意这四个字占格各有不同:“耐”左窄右宽;“垃”和“污”右窄左宽;“贩”则左右相同。

  4、引导学生们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偏旁是这样的?”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中国汉字的一种布势规律。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做一份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2.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3.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字谜、准备投影仪、成长卡等。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多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对他人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

  2.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题

  1.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2.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3.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二、讨论明法

  1.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2.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三、分组交流

  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3.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本次习作是一次自由作文,目的是在学期末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自由的表达机会。作文内容、体裁不限。

  2.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以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二、交流拓展

  1.你有哪些话很想和别人说说?你最想告诉别人什么?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2.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3.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4.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议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誊抄。

  三、讲评作文

  1.优秀习作赏析,激励学生以后把习作写得更好。

  2.建议学生把这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也可以再修改,誊抄一下,保存起来。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2.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中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3.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4.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5.拓展积累。

  (1)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来吗?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2)投影展示,并朗读。

  (3)请学生从大家举出的ABB式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二、读读背背

  1.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4.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1)学生用查字典词典、与同学讨论等方法理解句子。

  (2)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一下,教师也可稍做指点。

  5.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记成语,积累语言

  2.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读读记记

  1.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读音。

  2.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

  3.在本册教材的略读课文中找一找这些成语,然后大致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4.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1.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3.引导学生发现谜面中句式的特点,如每句都有“有”和“无”,“有”和“无”前面的词语意思相对。

  4.鼓励学生模仿谜面的句式,再编一些谜底是“口”的谜语。

  5.试着编更多的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6.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三、猜谜活动

  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出几个让大家猜猜。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主要写了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开展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等活动情况。其中“丢沙包”部分作者写得最详细、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本文生字、词。

  2、认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项活动的具体情况。

  3、知道写文章要按顺序,抓住主要的写具体。

  ㈠课前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幻灯片4张。

  ㈡教学目标

  同以上总目标。

  ㈢教学过程

  ⒈表演导入新课。

  教师先表演动作,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拔河,分别让学生说出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动作。你们在课间开展这些活动吗?学生回答后,放出相应的幻灯片1,综合再现情景,导入课题:课间十分钟。

  ⒉检查预习。

  师:在上这节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⑴抽查学生有表情轻声朗读课文,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并给以纠正。

  ⑵检查几个重点词的理解情况:

  ①沸腾 ②回合 ③纵身一跃 ④敏捷 ⑤张望 ⑥海底捞月 ⑦欢畅

  ⑶小结。

  ⒊出示“尝试中心”,自学课文。

  要求根据前两课的学习方法自学。

  ⑴“尝试中心”:“课间十分钟”开展了哪些活动,重点讲了哪几种活动?为什么只讲这几种?

  ⑵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开展活动的情况)

  ⑶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哪些?(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跳皮筋、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

  ⑷重点写了什么?(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几项活动,怎样进行的?

  ⒋自学后同桌交流。

  ⒌集体讨论2—3题。

  第2题启发提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干什么?第3题先指导看幻灯1,注意观察顺序,再按一定顺序回答。

  ⒍教师指导学习第4题。

  通过讨论第一问,得到板书: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

  ⑴写打乒乓球,让学生划出重点词读一读重点句子。放幻灯2,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打乒乓球的。

  ⑵写爬竿,放幻灯3。启发提问:重点写了谁?怎样爬的?结合课文划出重点词,读一读。

  ⑶写丢沙包,放幻灯4。启发提问:着重写了什么?划出表示动作的词和重点句子,自己先读一读,教师引读。

  ⒎讨论:为什么重点只写这几种活动?

  ⒏总结。

  这篇课文首先交待了时间、人物、地点、干什么,由于活动项目很多,作者按方位顺序着重写了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这三项最有趣的活动,并把丢沙包写得最详细、体,这是为什么?(同学们十分喜爱)还有几项只是列举了名目,这样就显得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给我们今后写活动提供了范例。

  ⒐第二次尝试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册》自测练习)。

  ⑴简要地写出5个自然段的意思。

  ⑵联系自己的课间活动,拣一项最喜欢的,尝试说说。

  ⑶学生讨论评定。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今天,我们就到网上去查找并解决这些问题,好吗?请大家打开D:/鸟的天堂

  4、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5、组织指导

  (1).

  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6、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7、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导学过程:

  预习提纲

  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什么?

  ⑵“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他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 _______)(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

  (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四、回顾全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

  2、(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一)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二)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掌握它。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三、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1、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2、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3、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组织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六、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