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5 09:13:28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8篇(必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8篇(必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说:

  《乡下人家》一课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写“棚”“饰”“冠” 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画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具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师生共同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预设:

  21 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所描述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初步感知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对比说话,谈话导入

  1、说说城市生活诸多不足。你们羡慕怎样的生活?

  2、春游体验农家生活,你们快乐吗?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4、板书课题:21 乡下人家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乡下人家在示作者眼中是什么?出示:乡下人家是 。在乡下你可以看到什么景色请用横线划出来。自由读课文,

  2.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交流思考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乡下人家是一道风景,一副田园风景画。

  三、学习中心段落

  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2、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文中都写了的什么时候的乡下?写了哪些季节的美景?

  3、再读中心段。这段放在文章的最后,起到什么作用?

  4.乡下人家在作家眼中仅仅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吗?引出田园风景画。

  出示句子: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学习理解词语:和谐。

  对比朗读这两个句子,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凡是很美的事物,作家都会比作图画、风景。像这样的写法,你以前读到过么?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独特迷人的景色?

  你能照样子说说吗?小小的房屋 青、红的瓜。

  打出词组:觅食的的鸡鸭 耸着尾巴的雄鸡 捣衣的妇女 归巢的鸟儿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月明人静的夜里

  朗读词组,指名认读生字、生词。

  生字延伸: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结出 场地扎到水下。

  四、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读读,把这个画面读成一个小标题: 图,然后到小组里说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2、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新词。

  4、作业本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研读课文,深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中所描述的画面的标题。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

  ★★瓜藤攀檐图

  △句子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3)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美在颜色,把农家小屋打扮的特别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好像一道风景。

  填空形式对比体会颜色之美:( )瓜,( )藤和叶,构成了一道( )装饰。

  (4)指导朗读,评议。

  △句子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雨后春笋图

  方法:先练后教。先完成作业本第5题。比较词语,理解词语——时令,说说喜欢的理由。

  △句子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冲土里探出头来。

  重点理解“探”字。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区别比较钻、冒、长、探。

  ★★鸡鸭觅食图

  △句子1: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但是作者很有本事,却写得特别生动有趣,是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这种情趣?

  (2)小结: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院落晚餐图

  说说喜欢的理由。美美地引读,美美地背诵。

  ★★月夜睡梦图

  指名读,我读一次,对比,删除了: 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换掉最后一句: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早早地入睡。

  4.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

  三、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讨论交流

  4、小结: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5、想象一下,在冬天的雪后,这儿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此时的院落是怎样的?此时屋后的小河是怎样的?

  6、全班交流。

  四、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戴望舒写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还可以背诵下来。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介绍了学校操场上的一棵高大的皂荚树,分两部分叙述的,第一部分讲皂荚树的样子。第二部分讲皂荚树给同学带来许多方便和欢乐。是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2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情感。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了解皂荚树的特点和一年四季为同学们提供的方便。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自学,读通课文,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构想

  本课设想从预习入手,预习时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二是画出描写皂荚树高大、茂盛的句子;三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皂荚树的高大、茂盛的。学习课文时多读,让学生自己体悟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学生学习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的《颐和园》是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高大的皂荚树》,一看题目就知道,它是写什么的呢?是抓住皂荚树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二、指导自学。课文除了写皂荚树的高大,还写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 皂荚树的高大表现在哪里?课文哪几个段落描写了它的高大?

  2 课文还写了什么?

  3 画出你读不懂得地方。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三、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做到正确、通顺。

  2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引导学生谈:

  课文第二——四自然段从皂荚树树干粗、枝叶茂盛等方面写了皂荚树高大的特点。除了写皂荚树高大的特点之外,还写了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学生提出不动的问题,其中,可当场解决的小问题,发动大家帮助解决;与后面的学习有关的,留待后面解决。

  四、学习第一——四自然段

  1 请大家默读第一——四自然段,想想,你从这四个段落中读懂了什么。

  2 引导学生谈:

  (1)第一自然段写皂荚树的位置,同时也点出了它很高、很大的特点。

  (2)课文是怎样写皂荚树高大、茂盛的特点的?

  3作者在描写皂荚树这两个特点的时候,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自然段都以“好……的皂荚树啊”开头,先总的讲它的特点,再对这一特点做具体的描写。

  教师小结:这种写法直接明了地点出了皂荚树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4 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十自然段。

  1 课文最后说“皂荚树啊,你给我们多少快乐,多少启迪”。皂荚树给了同学们哪些快乐?自由朗读第五——十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多读几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理解。

  2 课文用了这么大的篇幅写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这与课题“高大的皂荚树”之间有什么联系?

  3 这一部分写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

  4 指导朗读。

  5 皂荚树给了同学们什么启迪。启发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皂荚树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6 “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这一剧种,“一颗种子”指的是什么?

  “生根、发芽……”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7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六、总结全文,谈感受。同学们,通过《高大的皂荚树》一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本课是抓住皂荚树高大、茂盛的特点以及它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对皂荚树进行描写的,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它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会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皂荚树具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你还知道哪些人和物具有这种品格吗?启发学生谈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认真观察,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3、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相关树木的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学习内容

  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12页,请你试着读读这课中的词语,不会的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身边的同学、老师。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出示8种树木的图片。

  你认识图上的哪种树,能不能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完,教师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借助图片读词语。

  (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要及时介绍)

  2、认识5个生字。

  出示生字:杉、棉、柏、梧、桐

  认真观察,同桌讨论一下,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请你想想,这几个生字拥有共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你是怎么快速记住这些汉字的?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出示8个树木所做成的物品图片。

  你认识图片上的物品吗?

  (学生每说一个,教师都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4、熟读卡片上的`词语

  4、盖住词卡上的熟字,只出示生字:材、板、棍、柴、柜、桌、椅、架、枕

  再请你认真观察,找到这些汉字的规律。

  (带木字旁、形声字)

  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既可以结合形声字的规律,也可以借助图片识字。)读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虚宫格中的所有生字,有什么特点?

  (都有木字旁,左窄右宽,木字旁写得窄一些,只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2、指导书写“杨”

  ①引导学生注意,右半部分4笔完成,两个撇的长短不同。

  ②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一读木条上的词语:

  木已成舟、独木不成林、原木、木柴、木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枕木、木棉

  2、读读手中的小生字卡片。

  二、书写

  1、复习带有木字旁汉字的书写规律。

  2、学生独立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的具体位置,独立练习书写。

  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汉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设计意图: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背后包含充沛的情感。课文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笔者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声音,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第一段。

  导学流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2、板书课题:掌声(学生齐读课题。)

  3、声能传情,读课题也要有讲究,怎么读,就能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热情?(生读得更热情整齐些了。)

  4、你在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学生自由说。)

  5、在别人送给你掌声时,你谢过人家吗?(大部分同学没有)带上你心中的那份谢意,让我们满怀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设计意图:重视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感受掌声的作用。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

  二、读准词句,整体感知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它。在这篇课文中有些词是很容易读错的,请留意一下。(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2、出示本课词语,在字音方面,你认为哪几个词是最容易读错的,给大家提个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复正音,直到读准。

  (2)、麻[má]痹[bì]症[zhèng]: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够准,(指着麻痹症的偏旁)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这是一种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严重时导致残疾甚至瘫痪。有病了身体就不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生皱着小眉头读。)

  3、同桌互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

  5、请大家再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容易,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时间逐词、逐句、逐段地读,必要时教师还要作示范。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听互读是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也包括“你读我读”,在互读互听中夯实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面的精读课文打基础。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英子外貌及性格特点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随机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静是什么意思?你从“默默地”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2)、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①、学习生字:‘姿、势’老师范写,学生也认认真真地写一遍。

  ②、英子的走路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联系下文的“一摇一晃”来理解“残疾”一词。

  ③、体验说话:英子走路“一摇一晃”,她不能像我们一样。

  ④、她是多么难受啊,带自己的感受读好这句话。

  (3)、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①、用心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英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早早地、总是、最后一个”这三个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是啊,我们带着一种感动,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体会到了她的孤单和自卑。现在你会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好第一段话呢?试一试!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声音,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与英子对话,真切地感受、体验英子的内心世界。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想想哪些笔画特别需要提醒。

  2、重点探讨“烈、著”这2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并及时进行指导、评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读书感悟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2、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课前准备:

  1、《千手观音》的录像片断

  2、爱心卡、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3、收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诗句。

  导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触发情感

  1、认读词语,做猜词游戏。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忆一下,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一边小结一边板画:这是哭泣、伤心的英子,她文静、自卑、没有朋友,假如你在她身边你会为她做点什么?

  设计意图: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能唤起人们一定的情感。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画图再现,语言描述等手段,再现了英子困境,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萌发对英子的同情之心。

  二、录像导入,引发情感

  1、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千手观音精彩片断)。看了这个节目你最想说点什么?或者你脑子里有什么疑问?(学生被录象的精彩片段深深打动。)

  2、在演出过程中,全场观众不断抱以热烈的掌声,但主持人告诉我们,再热烈的掌声,这些演员也不可能听到,因为他们全部是聋哑人,我提议我们也用这种特殊的掌声,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好吗?(师生互动“高举双手,摇晃手掌”哑语鼓掌的意思)。

  3、是啊,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演员怎么能准确无误地踏着音乐的旋律表演出震惊世界的舞蹈节目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掌声》,在《掌声》中,在英子身上,也许我们能得到很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千手观音》的录像片断,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残疾人为什么能演出这么精彩的节目,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这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自学思考:

  (1)、学生自渎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分组交流自学情况。(第一次掌声,包含着大家的鼓励与尊重;第二次掌声,除了鼓励外,还包含着大家对英子的赞扬。)

  (2)、再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心理变化的词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下去?“犹豫、慢吞吞”这两个词告诉你什么信息?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英子的神态和表情。

  (2)在大家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从“注视、终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着什么?体会一下英子的心情,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表现出来。

  (3)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忧郁是什么意思?英子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3、角色体验,畅谈感受。

  (1)、从英子的变化和同学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使自己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

  (2)、假如你是英子,你会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当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体验,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的时候,学生便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便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之中,学生就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思考和朗读与文本能直接地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主阵地。

  四、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1、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聋哑人为什么能演《千手观音》这样精彩的节目?再次回味《千手观音》精彩片段。这掌声包含着什么?仅仅是这掌声吗?(关爱、友情……)

  2、小结:人人都需要关爱,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爱心送给别人。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把爱来表达。

  3、小组表演:假如在你的身边,有人考试成绩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自惭形秽,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内心痛苦……你怎样针对这些情况给予帮助?使他们鼓起对生活的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

  4、拓展练习:掌声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和关爱,在生活中,爱还可以这样表达(出示小诗齐读,背景音乐缓缓响起《让世界充满爱》):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

  爱是大雨中的一把小伞;

  爱是给汽车上的老人让出的座位;

  爱是给下班回家的爸妈送上的一杯茶;

  爱是;

  爱是。

  ……

  请把这首小诗工工整整地抄在爱心卡上。爱还可以怎样表达?也把它写下来。(学生在音乐声中续写小诗。)

  5、总结:这个世界是由爱维系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家庭会变得更加和顺,邻里会变得更加和睦。请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设计意图:以“爱”延伸课的内容,让学生感到课有终了,学习无穷尽。通过交流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实现“爱”的内化和迁移,同时也在读诗、写诗实践中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5个一类生字,会认2个二类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大意,学习通过换词理解字词的方法。

  3、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体会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换词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暑假生活的愉快。

  2、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播放夏日海滩的录象或图片)看完后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所看到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日的海滩,学习这首诗歌,看看在这里,海滩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以小组为单位,以你们自己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情况。

  2.学生汇报。

  屈:形声字 屈从 屈服 委屈 屈打成招 屈指可数

  掘:形声字 掘土 发掘 挖掘

  堆:形声字,堆放 堆积 堆砌 土堆 雪堆

  固:固定 固然 固守 固体 固执

  加固 坚固 牢固 凝固 顽固

  造:形声字,造反 造福 造化造就 造句 创造

  3.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

  四、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后,把生字再放入到课文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学生看夏日海滩的图片。

  二、自由读第一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二节。

  1、先读一读这节诗歌。

  2、用换词的方法理解“掘、堆、拾、造”,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3、说说他们在这美丽的海滩上做了什么?

  4、你能根据诗中所描述的景色编出一个动人的故事吗?

  四、齐读最后一节诗,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我们用沙堆出一座座乐园”这句话的。能用这样快乐的语气把这一小节朗读出来吗?

  五、齐读诗歌,体会暑假生活的快乐。

  六、完成课后练习。

  1、做一做。

  (1)填词(此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金黄)的海滩 (坚固)的'城墙

  五彩的(贝壳) 快乐的(暑假)

  (2)找朋友。

  一轮初升的太阳 一条长长的小河

  一段美好的时光 一座美丽的假山

  (3)理解词语。

  此题已在第二课时完成。

  2、讨论。

  (1)课文是怎样讲述“暑假是快乐的”?

  (2)暑假里,你想做什么?

  七、作业:

  1、在虚宫格中认真书写5个一类生字。

  2、试着把你的暑假生活写成一首小诗歌。

  3、把这首诗歌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

  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

  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学生

  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

  师:(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师: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二、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真读书呀。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三、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师: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一句化总结

  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学生写,教师巡视,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回忆复习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好吗?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把。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师: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

  (生读书,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和难理解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

  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小组交流后,各组选出本组的语句,在班上交流。主要是针对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句子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谈感受。)

  三、延伸,深化中心

  师: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你又读了课文,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说,师生补充)

  师: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

  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出示幻灯)

  最后,让我们也来写名言怎样?请你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吧。

  (生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先念)

  师总结: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四、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学习童第周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争光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两次提到的“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2、教给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几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边读边标画出带有“一定要争气”这个词语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学生读文后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经过讨论,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

  (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一定要争气。) (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 板书:基础差成绩不好

  二、迁移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1、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1)通过查字典理解“[再三请求]”。 (“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再三请求”表现出童第周当时求学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

  (2)根据本句的意思,判断、选择词义。 投影出示练习:判断句中“才”字的意思。 “才”字有三种解释:①刚刚;②仅仅,只有;③勉强。

  A、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①)

  B、平均成绩才45分。(②)

  C、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③) 在上述判断带点词的连续句中,第1句“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的“才”字是“刚刚”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绩才45分”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的“才”字是“勉强”的意思。

  (3)联系下文,理解“[发愤]”的意思。 “发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 那么,童第周是怎么发愤学习的呢?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 画出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句子。 (一是“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二是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路灯关了,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学习。) 这两方面内容就已清楚、具体地解释、说明了“发愤”的意思。 在理解了重点词句后,再理解“一定要争气”就不难体会出它所包含的意思是: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别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板书:再三请求发愤学习

  2、读4—5自然段,理解重点句。

  (1)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手术非常难做? 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两个基本方面思考:一是联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师是欧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他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二是同学们都不敢尝试。由此看出手术的难度之大。 板书:手术难做、教授没成功 同学不敢尝试

  (2)童第周是怎样做成功的?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文中只用一句话讲述童第周成功的经过。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刻苦钻研;二是不怕失败;三是耐心加细心,最终以顽强的精神和熟练的技巧,使手术获得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三、全文总结,课外延伸

  学习了童第周的故事后,你是否明白了,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有志气,还要自信、努力去奋斗,只有这样才会成功。

  四、作业

  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词句,再抄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2、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3、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师深情背诵课文3、4。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

  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2节,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平静”,配上音乐,学生自己读读。

  4、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5、师生对读,请学生体会朗读成功的原因,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

  6、自由读读3、4小节,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7、交流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

  8、师归纳板书:闷雷滚动,出现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

  9、重点交流“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

  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学生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

  11、集体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师生对读。

  四、拓展、探究

  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具体。

  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写《雷雨》

  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势。

  五、回家作业: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观的资料、图片。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后

  江面平静出现白线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余波西去、恢复平静

  (看)浩浩荡荡

  (听)山崩地裂

  昂首东望人声鼎沸、沸腾深深震撼 回味、赞叹“天下奇观!”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