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9 09:22:58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文说明]

  这是一首叙述童年纯真生活的抒情诗。诗歌分为五个小节,文辞简洁、韵律和谐,适合学生诵读。

  围绕“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诗人描绘了童年校园生活中一个个动人的情景。这些情景有些是抽象的,如“我们倾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这些是经过想象浸染的情景,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而其中有些场面是具体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如“写作诗歌”、“构思散文”、“采蘑菇”、“捕蝴蝶”等,能激发学生联想起自己纯真、充满理想的校园生活,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建议]

  1.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朗读指导为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悟”,再以“悟”带读。引导学生用“听”“看”“想”“读”等不同方法去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朗读指导中,要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诗歌;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小组互读,并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之后,让学生听老师范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接着抓紧时机,引导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感悟,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最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轻读课文,感受诗歌意境的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感是伴随读、写、听、说、思而产生、形成的。在教学中要通过多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语言文字所传递的信息,进而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因素,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2.拓展创作

  学校生活是孩子童年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他们不仅在学校获得知识,同样在学校也会得到种种体验,会感受成功的快乐,也会遭遇失败的困惑。在校园里,他们有笑、有哭、有泪、有苦。对于校园生活,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因此学生在读懂了课文,感悟诗歌的意境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在感悟的基础上挖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联想,展开诗歌续编活动。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感悟诗歌,理解诗歌。

  3.识字与写字

  本课共识字1个,会写8个。“蕴”字笔画较多,注意下部左右写得紧凑些,笔画间隔匀称;“饲”与“词”、“伺”的读音与字形都要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的方法展开自学,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理解字词意思的好习惯,要注重发展孩子自学能力。

  4.语言积累

  课文中诗句优美。对树林中神秘的声音描绘细致、含蓄,对校园中学生活动的描写精练、有趣。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要注意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谈一谈在校园里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展开诗歌续编活动。

  [参考资料]

  王宜振,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感悟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理解,达到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学校是我们的另一个,我们在那里感受成长的快乐。在校园里,我们有时会享受成功,有时会遭遇失败。在我们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哭、会笑。哭笑之间,理想和信念在我们心中悄悄萌芽。校园是我们童年记忆的摇篮。今天我们就走近《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跟着课文一起回顾我们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板书: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要求:听清楚诗句中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

  要求:把诗句读通,读准。

  3.检查与反馈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

  (2)出示词卡指导,并用重点词语扩句。

  4.指名读诗。

  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读出了什么感受?想怎么朗读?

  (1)我们喜欢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倾听那神秘而又有趣的声音

  指导:这两行诗揭示了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心理。要指导学生读出好奇、神秘的感受。

  (2)我们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指导:这两行诗表现了儿童充满诗意的幻想,赋予了翠绿的叶子和幼笋以人的特征,而这一切都在悄然无声中发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读得轻,读得优美。

  (3)我们听云雀的歌儿从叶片滑落,我们听蚂蚁的号子清脆又迷人

  指导:在这两行诗中,云雀的歌儿变得有形,歌儿从叶片上滑落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而蚂蚁像人们一样在劳动中吹起了号子,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这些充满纯真的想象,要指导学生读得优美,读出儿童探索大自然的欣喜与快乐。

  (4)我喜欢在林子里写作诗歌,你喜欢在林子里构思散文;你佩服我诗歌里和谐的'节奏,我佩服你散文里蕴涵的神韵。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篮篮蘑菇,为生物组饲养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我们常常在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为我们的实验室献上美丽的标本。

  指导:这两节诗描绘了校园活动精彩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出活动中的快乐。

  (5)校园门口的树林是童年的摇篮,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充满温馨,那里有我们稚气的笑语和真诚的眼泪,即使明天长成大人,也不会失去那份纯真。

  指导:这一节诗要读出孩子心中真切的感受,读出童年校园生活中的温馨、快乐与纯真。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汉字:

  你发现了什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汉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掌握一定方法来记忆。

  2.观察汉字的结构。

  3.示范:

  蕴:“蕴”字笔画较多,注意下部左右写得稍紧凑些,笔画间隔匀称。

  饲:“饲”与“词”、“伺”的读音与字形都要区别开。

  4.请个别学生示范。

  5.指导练习。

  四、作业

  1.抄字组词,抄写词语。

  2.搜集有关校园生活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光临倾听滑落神秘标本和谐佩服轻柔摇篮温馨

  2.回顾: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里有什么?我们在那儿做什么?

  板书:神秘的声音童年的足迹

  二、感悟诗歌意境,指导朗读

  1.浏览课文,哪些小节描绘了树林中神秘的声音?哪些小节描写了我们在树林的活动。

  2.合作学习: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四人一小组交流感受,再把自己的感悟大胆地读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3.反馈与交流:

  (1)指导感悟、朗读课文1、2小节。

  A.哪些同学研读了课文1、2小节,指名读文。

  B.树林里有什么声音?那些声音是怎样的?“叶子轻柔地呼吸”、“幼笋爆出地心”、“云雀的歌”、“蚂蚁的号子”中,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哪些是想象出来的声音?给你留下什么的感受?

  小结:“叶子轻柔地呼吸”让人感受到叶子成为了有思想的生命体,令人充满好奇;幼笋向往着光明,克服了重重困难,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而“爆出地心”,令人充满敬畏;“云雀的歌”美而清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蚂蚁们整齐的“号子”,表现了在集体生活中成长的快乐。这些声音伴随着孩子们成长。

  C.听到这些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

  D.感悟品读相关诗句。

  E.指导朗读1、2小节。

  (2)指导感悟、朗读课文3、4小节。

  A.指名读3、4小节。

  B.思考:“我们”在校园门口那片树林里展开了什么活动?

  C.在这些活动中会感受到什么?

  小结:“我们”在林中“写作诗歌”、“构思散文”,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我们”“采蘑菇”、“捉彩蝶”会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在活动中感受了校园生活的美好、纯真与愉快。

  D.用快乐、满足的语气,有感情朗读第3、4小节。

  4.升华情感,指导创作

  (1)在校园生活中,还会发生些什么?

  (2)观看学生校园生活录像。

  (3)指导创作:

  在校园的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三、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1.校园生活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第5小节,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3.这节诗歌能表达你对学校生活的全部感受吗?你还想说什么?

  继续创作:

  校园是童年的摇篮,

  校园是。

  4.小结: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是童年的摇篮,它孕育了孩子们最纯真的梦想。校园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家,远大的理想就在这里萌芽。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展翅飞翔。

  四、作业

  1.背诵诗歌。

  2.继续完成诗歌续写。

  板书: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神秘的声音 有趣的活动

  童年的摇篮

  备课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宜振,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捅马蜂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着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能正确的写字。

  2、让学生了解对比的表达方法,突出人物的精神作用。

  3、指导学生流利读古诗文名句并能背诵。

  4、学生弄清成语“指鹿为马”的本义和比喻义,能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对比,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通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去准确记住词语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写法。

  1、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2、重点关注带点字的意思:

  部 焕 诣 厉 川 裁 躁

  3、自由读这些词语,并交流如何记住这些带点的字,把词语写正确。

  4、集体交流。

  5、学生书写这8个词语,注意带点字的笔画和结构。

  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人物精神的作用。

  1、学生自主体会“对比”方法的好处。

  2、学生相互交流读这两段话后的感受和发现。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第一句直接写诸葛亮比往常更加镇定。第二句用守城将士的“惊慌失措、面如土色”和诸葛亮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诸葛亮的沉着与冷静。这就是使用对比方法最明显的好处。

  4、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句话,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感受对比方法的表达效果。

  5、让学生反复读这两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比较,哪句话更能突出哈尔威镇定自若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记一记。

  1、指名朗读古诗文名句,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同桌互背互评。

  5、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正确,注意行款整齐。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了解故事大意。

  2、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什么?对他的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

  3、学生交流。

  4、学生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目标要求:

  1.学生能把自己想到的练字的好处归纳为几点。

  2能有条理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听。

  3.能注意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避免自己的发言和别人重复。

  课时数:一课时

  过程:

  一、学生读教材,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思考:练字给“我”带来了哪些好处?并进行归纳。

  三、将自己归纳的内容小组交流。

  1.培养审美能力。

  2.欣赏自己的书法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3.坚持练字能磨练意志,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四、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第四、五、六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欺骗,因为谎言可能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可是有些谎言却是善意的,能给人带来关心和温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关心和温暖。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匹”的读音

  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先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勾画一下。然后指名说,出示课件

  a、认真读读课文,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2、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先自学思考,然后我们再进行交流。

  3、全班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是谁对谁说的?用意是什么?(师提示:句子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含着的意思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说完后再读句子)

  对青年说的话。“我”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表面上是关心马,实际上就是“我”对青年的关心。)

  过渡:我们知道,原本无马,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残疾青年却假称有马,于是他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板书:善意的谎言)那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用心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四、明白,体会真情

  师: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了吗?(没有)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师: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朗读课文,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五、拓展延伸,动手练笔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我所设计的这一片段的理念主要是遵循我校所实施的主体教学模式。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特别是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自己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片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2、能有感情地朗读人造卫星说的话。

  3、会说人造卫星能做哪些事,用“会……会……”说话。

  教学流程:

  1、感知内容,读中质疑

  ⑴自由读这一段。思考: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⑵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和问题,并做上?

  2、读中释疑

  ⑴再读课文,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⑵师抓重点来理解“侦察”“转播”导词语,这里主要通过直观的板画来理解。

  再加上老师自己的讲解把“侦察”和“转播”的意思弄清楚。

  3、读中感受,体会情感。

  ⑴你觉得人造卫星的本领怎么样?(大)

  如果你是这颗人造卫星,你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会感到怎样?(自豪)

  ⑵带着自豪的心情来读一读人造卫星的话。

  (自由读→指名读并反馈)

  ⑶变换句式来说说人造卫星有哪些本领

  人造卫星的本领真大!它能(),能(),能(),还能()。(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4、迁徙训练,拓展延伸。

  人造卫星会干这么多的事,小朋友你们会干些什么呢?

  我会(),会(),会(),还会()。

  反思:

  本段教学设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⑴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比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大胆提问: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然后教师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成教学思路,组织学生学习。

  ⑵朗读内化。朗读既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内化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本段的教学主要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读来体会人造卫星说这话时的一种自豪感。

  ⑶迁徙训练。古人云:学以致用。本段的教学抓住人造卫星会干很多事,进而要求学生也用“会”来说话,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五、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六、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七、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悟叠词的表达效果,会说类似的叠词,并积累叠词。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教育孩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并努力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森林是各种动物的家,初步了解森林的作用。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8)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呀?

  2.学生齐读。

  3.你们知道,小树、小草、帮了山爷爷什么忙吗?

  4.许许多多的小树围在一起,就成了森林。森林是什么样的呢?小朋友们看。(出示挂图)

  5.小朋友们你们在森林里都看到了什么?

  6.小朋友们,你们想对森林说什么呢?

  7.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7)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找生字。

  2.反馈找生字的`情况。

  3.认读生字。

  4.朗读课文。

  5.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并找找文中哪儿描写的是森林,哪儿描写的是大家向森林问好。

  三、读一读,理解课文(15)

  1.文中哪几自然段写的是森林呢?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句子。

  一棵树,两棵树,好多好多树。手挽手,肩并肩,一片绿色的海洋

  3.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4.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手挽手,肩并肩。

  5.出示挂图再次感知森林的样子。

  6.这句话中海洋指的是什么呢?

  7.指导朗读。

  8.谁向森林问好了?

  9.反馈他们各说了什么?

  10.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读它们说的话组长可以安排角色朗读。

  11.反馈的情况。

  1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

  13.集体反馈。

  四.熟读课文,复习声字(5)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五、布置作业(5)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9.森林,你好

  小动物的家

  森林 挡风沙

  储雨水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情叠词的表达效果,会说类似的叠词,并积累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孩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并努力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人类破坏造成的自然灾害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7)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有谁向森林问好了吗?

  2.它们都说了什么呢?

  3.教师小结森林的作用,然后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森林帮我们这么多忙,可是,却还是有人向可爱的森林伸出了可怕的手。(出示图片)

  二、畅谈感想,启发教育(5)

  1.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观后感想。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森林呢?我们不能做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小结,教育孩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三、语文实践(5)

  1.出示读一读,说一说练习。

  2.学生自由大声读。

  3.指名读。

  4.学生讨论、区别,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练习说:好______好______的______

  四、指导写字(13)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让学生自己说说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5.学生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6.作业展示,集体评议。

  7.互相批阅生字,一起修正,争取写得更好。

  五、布置作业(10)

  抄写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