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1-04 14:28:2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表达的积极进取、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2、结合实际体验,感悟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教学设想:

  (一)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多种形式的阅读(默读、朗读、品读),在自主学习中体会作者积极进取、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二)以生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共同探讨、感悟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中学生活,你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然而,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第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文章,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人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生命生命》。

  (说明:导语设计注意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并用X饱满的语言使学生入境传情。)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文章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初次感知课文,教师提出默读要求:

  (1)结合文后注释理解词义。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学会看文后注释,注意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投影复习、反馈文中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再次默读课文。品读文章,提高读书质量,默读要求:

  (1)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

  (2)找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句子。

  学生交流:

  1、朗读自己勾画的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并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处理好朗读技巧。

  2、交流自己找出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并结合作者的身世,体会文章表达的积极进取、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文章的优美语言和表达的思想内容。

  3、齐读课文。

  (师):杏林子本人就是一个热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而奋斗的榜样。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这支生命的赞歌。

  在前两次默读、同学交流、语段理解试读的基础上,出声齐读文章,再次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增强对生命意识的体会和认识。

  4、出示投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应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

  (补充名句,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感悟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1、说

  (师):作者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你也能从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感悟出有关人生的认识和道理吗?当然生命本是多姿多彩、博大丰富的,你也许有和作者不同的、作者未提到的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我们先欣赏几幅图片,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投影展示五幅图片,教师先示范(选一幅图):

  (师):我看到了白茫茫的雪地上,有一串串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伸向远方。我们想到生命是一场艰难的跋涉,那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正记录着我们人生的历程。

  其余四幅同学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已有的体验,学生谈了关于生命的`不同认识和感受,言之有理,都应给予认可。

  2、写

  通过课文、图片、同学们的交流,结合你自己的实际体会,写出你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学生当场写作,并进行全班交流,共同体验生命内涵的丰富性。

  老师也交流自己写的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四、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欣赏生命。其实欣赏生命的过程,也是在欣赏多姿多彩的自己。尽管只有短短的45分钟时间,老师非常有幸能和同学们共度了一段难忘的生命时光。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生命、珍惜时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书写自己人生的篇章。

  五、布置作业:

  以“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作业:

  1、查询有关生命的形成和起源。

  2、摘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3、收集珍爱生命的名人佚事。

  4、上网搜索感悟生命的精美散文。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一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1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⑴ 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香瓜子:砖缝冒功──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⑵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①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② 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⑴ 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⑵ 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⑶ 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交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

  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师:“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生:肖伯纳说:生命在我绝不是一截“短的蜡烛”,它是一个辉煌的火把,在我将它交给下一代之前,要使它燃烧的越亮越好。

  生:时间不能增添一个人的寿命,然而珍惜光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生: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

  师:说得多好呀!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 生命》。

  2、板书课题、质疑:

  生问:生命是什么?

  生问:为什么韪中有两个生命,去掉一个行不行?

  生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标出生字新词,借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词的意思,个人有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

  2、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事例?

  3、师生交流:

  ⑴ 刚才通过学习,你弄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⑵ 课文写了哪几个事例。

  ⑶ 指名轮流读书,互相评议。

  4、默读课文,面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作者是如何谈自己的思考呢?提示学生用抓文中关键词句的方法整理出三点启示:

  ⑴ 对自己负责。

  ⑵ 创造价值。

  ⑶ 为生命奋斗。

  (整体感知很重要,它是感受、体验、筛)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弹”;正确读写“鼓动、欲望、震撼、糟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名言导入。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2、感悟课题: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经常读到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指名说)

  原来我们学的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而这一次的题目是两个词,并且是同一个词的重复。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题目呢?题目里又包含着什么样的含义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文)

  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遇到生字新词大声读三遍,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

  (2)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3、学生认读词语。(请同学们快速读两遍词语,再读两遍生字。)

  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骚扰听诊器

  4、教师指导书写。

  “撼”是左窄右宽的字,右半部分是“感”,上边不要写成“成”。

  “欲”右边是“欠”,不是反文旁。

  “诊”右部下面的三个撇要注意位置。

  (教师指导书写,注意指导笔画间的穿插迎让。)

  (学生仿写,展示)

  5、小组内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教师引学:课文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四、探究课文,突出重点

  1、教师引导: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在小组内认真品读,并说说其中蕴藏的内涵。

  2、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理清脉络

  1、教师导学: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词,开火车读,齐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无限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2、回顾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作者是从哪些事例中引出对生命的思考的?

  3、学生汇报。

  二、探究学习,感悟体验

  (一)教师导学:自由读读三个故事,想想哪些地方让你震惊?

  学生自由阅读自学提示,明确要求。

  1、找一找,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读一读,在读中思考。

  3、议一议,把自己的体会交流一下。

  4、品一品,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二)探究交流。

  1、飞蛾求生。

  (1)学生汇报句子。(多媒体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挣扎、鼓动、跃动、强烈、鲜明,用红体字标出。)

  (2)教师引问:为什么让你感到震惊?

  预设:(我从“挣扎”这个词看出飞蛾很想逃走,并且不放弃生命。

  飞蛾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倾注在了“挣扎”上。

  “鼓动双翅”让我感到飞蛾想尽一切办法逃生。

  “极力”,就是用尽力量,想尽一切办法。

  飞蛾鼓动的是双翅,跃动的是生命的力量。

  从“挣扎、鼓动、跃动、强烈、鲜明”可以看出飞蛾对生命的渴望,即使自己是那样渺小也要奋力一试。)

  (3)教师引学:有一只飞蛾在你头顶上飞飞来飞去,你伸出手把它捉住了。现在,这只飞蛾就在你的手中,你感受到它怎样的跃动?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课件出示:“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4)教师引问:为什么它的跃动如此强烈?如果你就是这只飞蛾,你会怎么想?(生展开想象)

  过渡:对,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生命有多长吗?一般飞蛾的生命只有9天。为了这短短的9天,小小的飞蛾拼命地挣扎。但它挣扎着——(引读句子)

  (5)教师引读: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教师引学:小小的飞蛾尚且如此珍惜生命,我们人类又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呢?下面这些是地震中的一些图片。(出示后说)这一张张熟悉而又曾经震撼过我们心灵的图片,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伟大、坚强。

  是啊,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7)小结:是啊,飞蛾是脆弱的,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却是震撼人心的,这就是——(生齐读)“生命生命”。

  (8)小结学习方法。

  教师导学: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语句、想象等方法学习了第一个事例。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两个事例。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教师指名读要求,组织学生学习。)

  ①快速读剩下的两个事例,画出每个事例写得精彩、含义深刻的语句。

  ②简单标注对所画语句的体会。

  2、瓜苗生长。

  (1)(课件出示:“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①教师引问: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香瓜子生命力强?

  (砖缝、掉、竟然、冒出)

  A、教师导学:是啊,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等条件,而这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作者的震惊?(生:竟然)

  B、教师引学:你能区分带“然”字的常见词吗?[课件出示:选词填空。

  竟然依然显然

  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显然)不易生长,但它为了生存(依然)努力着,那小小的种子,(竟然)可以冲破重重阻力,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②教师引问:为什么作者不用“生”或“长”,而用“冒”?

  (因为“冒”字体现了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2)(课件出示:“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①教师引问:什么让你震惊?(顽强的生命力、渴望生命的欲望)

  ②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坚定、不屈服的语气。)

  (3)小结写作方法。

  教师导学:作者在前面两个事例中写了小飞蛾而没写大象。写了小瓜苗而没写大树,看来“小”的事物更能突出生命的伟大。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加以运用。

  (4)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请大家读读“静听心跳”这部分内容,说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震撼。

  3、静听心跳。

  (1)(课件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2)教师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生把手放在胸口感受。)

  这就是你的生命,单单属于你自己。你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

  (3)教师引问: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激动……)

  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课文。

  (4)教师引问:是呀,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对待生命都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糟蹋”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

  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

  (5)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句子: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必须”突出了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态度。)

  (6)小结:作者再次感悟到生命就是自己那沉稳有规律的`心跳。于是,作者坚定信念,一定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我们带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再一次呼唤生命——(学生齐读:生命生命)

  三、拓展延伸,感悟生命的真谛

  1、多媒体课件介绍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

  杏林子自12岁起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坏死。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整整50年时间哪!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

  她曾经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道——

  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绝对不要活了!

  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她被挣扎求生的飞蛾震惊,被顽强生长的香瓜子感动,被自己的心脏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所震撼,于是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绝不要放弃生命,她悟出了生命的意义:(课件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教师导学:结合课文谈谈,在杏林子看来,什么是有限的,什么是无限的?

  (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创造的价值是无限的。例如杏林子虽然去世了,但她的作品、人品还在,她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过渡:其实,像杏林子这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的人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谁?(出示课件)

  邰丽华,2岁开始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是她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并且用残缺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

  丛飞,进行了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总共资助了178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300万元,自己却欠债十几万元。在患胃癌期间,病床上的他仍念念不忘那些失学的儿童。

  四、升华情感,书写生命感言

  1、教师导学:此刻,相信你一定对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请拿起你的笔,写下你对生命的感言吧!

  (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生命是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

  生命是墙角砖缝中盎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

  生命是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的决心;

  生命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

  2、教师引导学生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

  3、教师引问:此时此刻,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呢?

  4、教师导读:生命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写不完的诗,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生命深深的思索,再读——(生齐读)“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理清脉络

  1.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话题:生命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思考着,都有着自己的解释,我们来读读。

  出示关于生命的名言。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它的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

  生命在我绝不是一截“短的蜡烛”,它是一个辉煌的火把,在我将它交给下一代之前, 要使它燃烧的越亮越好。

   ──肖伯纳

  2.上节课我们在《生命 生命》中认识了一位作家,杏林子,在她的眼中,生命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她的文字中 ,你将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一起读课题。(板书课题)

  3.还记得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吗?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带我们回忆一下?(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故事。用心朗读,找出最叩击你心灵的句子。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来来理解。

  “稍”:体会飞蛾当时所处怎样的`困境;

  “挣扎”、“极力”: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以及它对生命的珍爱。

  (板书:珍爱生命)

  (2)指导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和作者的震惊。

  (3)总结:那个时候作者明白了,生命其实就是……

  2.飞蛾求生的欲望令我们震惊,那一截小小的瓜苗又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呢?默读第二个故事。

  (1)抓住“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冲破”“砖缝”体会瓜苗生存环境的艰难,体会其生命力的强。

  (2)指导朗读,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3)总结:那个时候作者明白了,生命其实就是……

  3.面对困境极力求生的飞蛾,面对困境顽强生长的瓜苗,都在让作者思考着、震惊着。以至于当她听到自己那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是竟被深深地震撼了。

  出示课文,读。

  (1)出示资料,体会杏林子生活的不幸和坚强。

  (2)用笔画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3)出示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无限的价值。

  总结:生命是……

  三、升华感情

  (1)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是茁壮成长的少年,我们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生命呢?(课件出示)

  生命!

  生命!

  我要( )!

  我要( )!

  我要( )!

  (2)朗读

  (3)再读课题。

  四、布置作业

  老师听出了你们对生命的感悟,那么在课下把它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19 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珍爱生命

  瓜苗生长

  创造价值

  心脏跳动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老师小时候的事情导入。

  2、引出课题《生命生命》

  3、指导对课题的朗读,请生读,师范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理解课文中词的意思。

  2、找一找课文写了哪几个事例。

  板书: 1、飞蛾

  2、瓜苗

  3、自己的心跳

  三、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地读一读。

  交流:

  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解决:

  震惊,什么让我震惊?

  飞蛾那求生的欲望指什么?

  挣扎什么意思?我们什么时候会挣扎?

  飞蛾一开始“极力鼓动”,后来怎么又变成“跃动”了呢?

  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解决: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但它却可以在……你感受到了什么?

  有一个字很好地写出来了,“竟”表示不可思议,出乎意料之外。

  3、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解决:

  好好地使用,指什么?

  白白地糟蹋指什么?

  4、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解决:

  有限的生命,你怎么理解?

  无限的价值你怎么理解?

  怎样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

  四、师总结,出示关于生命的名言。

  五、小练笔

  学了这篇课文,我的感受是……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情景想象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想象法、激励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新闻故事导入

  1、讲述15岁男孩自杀的新闻故事;

  2、师生讨论行为是否正确,由珍惜生命引出课文。

  (二)整体感知,谈感受

  1、老师范读,同学检查读音并圈出容易出错的读音

  2、生用词,说出初听感受

  3、老师引导同学通过故事来谈感受,师生一起为每个小故事概括标题

  学生讲述、老师概括并进行板书:飞蛾求生、瓜子生长、静听心跳

  (三)研读课文,感悟生命

  1、“飞蛾求生”事件

  (1)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说出最触动的句子;

  (2)指导朗读,体会重点句子。

  (四)情景想象,升华情感

  边朗读边想象,角色转换同学是飞蛾时,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五)作业小结

  分四组,自学另外两个故事,下节课师生交流,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不放弃生命-弱小-极力、挣扎、跃动瓜子生长-挑战生命静听心跳-珍惜生命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案01-24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教案02-01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案8篇01-24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案7篇01-24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案(7篇)01-24

《生命生命》小学语文教案8篇01-04

《生命,生命》教案07-18

《生命生命》教案12-17

《生命 生命》教案与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