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地 夜 行

时间:2023-05-01 19:50:14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草 地 夜 行

北京育民小学

特级教师 翟京华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草地夜行》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名小战士过草地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赞扬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它既是一篇感人的记事写人的文章,又是一篇与阅读指导——《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相配合的重点讲读课文。通过本文教学,既要使学生受到一些必要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也要使学生受到英雄崇高精神的强烈感染和深刻的教育。如何更好地进行本文的教学呢?有如下设想:

(一)“文”“道”统一,知能结合。

“文”与“道”是辩证统一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时说:“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且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语文教学的过程是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在阅读中,学生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才能感受到教材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时,既不能离“文”讲“道”,架空分析,也不能弃“道”讲“文”,单授知识。而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教育紧密和谐地统一于教学过程 中。扎实地抓好重点的词、句、段的教学,认真地落实必要的语言训练,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中既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也要善于挖掘潜在的训练因素,并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训练,学习认识、排比句和复句是本学期一项双基训练内容,前边的学习已使学生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本课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此项训练。

(二)以学为主,以读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语文教学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自学能力。多种形式的读书,是实现阅读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1.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保证自学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足够的时间发表见解。

②提供自学的情境:a.运用“画批法”:重点段落让学生边默读、边画批、边思考,抓住重点词句细心体味。b.实行讨论法:在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各自的认识、体会理解,彼此启发、共同提高。

③指导自学实践,学生自学前提出自学的范围,要求和方式方法,自学后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理解有误或不深、不透的地方给予指点。

④尊重自学的成果: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质疑与解疑;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和相互争辩,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多从正面给予扶植、指点。

2.以“读”贯始终。

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反复读才能体会。要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来掌握语言文字,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思想内容,受到感染教育。

①默读深思:带着思考的问题有目的的读,读懂文字,理解内容,体会含义。

②诵读抒情,把理解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读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加强情感体验。

③研读探意:有的段落含义较多,不易一次读懂,可分次研读,读一遍理解一个意思,步步深化。

重点的地方细读:例如老红军帮助小红军赶路一段。

关键的地方精读:例如老红军牺牲时一段,对其语言、动作要“咬文嚼字”,深入体味。

难懂的地方多读:例如课文最后一段。

默读第一、二段。

自由读,小声读,个别读第二段,自学讨论时采取边议边读。

感情朗读最后两节。

分角色读:全文。一人读老红军的语言,一人读“我”叙述的部分,最后两节全班齐读。

(三)围绕课题,组织教学。

1.以“文”释“题”。

由词语练习导出句子,再由句子引出课题。

从题目入手,先解题再学文是一般的常规作法。我考虑①书后作业 有一题是“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草地和夜景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做这个题,一是要找准,二是要体会作用。而“作用”,不单要使学生明白是对实际环境和景物的描绘,还要使学生懂得在文章中又是为刻画人物思想品质服务的。(这后一个正是应体会的在文章中的作用)。如果把这些都放在读课中去完成,一费时,二冲淡情感,三一并解决不能突出景物描写的真正作用。根据这些缘由,采取分步进行。在检查预习的时候,找出描写草地与夜景的句子,理解字面的意思。这样既明确哪些是描写草地与夜景的句子,又清楚了它写出了草地的宽广无边,夜的漆黑,路途的遥远,难走和危险,而把景物描写的作用放到讲读中去体会,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受到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染。②由“行”的动作到人物,再到按不同人物的活动分段。

由文到题的作法可一举三得:一是巧妙解决课后作业 。二是由文悟题,使学生体会题目与文章的内在联系,以及题目定得精当;三是将解题与分段紧密衔接。

2.扣题分段。

课文以“行”为线索,先写小红军掉队了,一个人赶路;再写老红军奉军部之命返回草地,找到小红军帮助他赶路,不幸陷进泥潭光荣牺牲,最后写小红军在老红军崇高精神的鼓舞下,继续赶路。文章脉络清晰,层次条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也是按照不同人物的活动,可依据“一人行”——“两人行”——“一人行”将文章分为三段。

这样比分四段有两点好处:一是降低分段难度,节省分段时间,学生也易于接受,有了分歧也比较好统一认识。二是使老红军对小红军由寻找到帮助,到舍己救人的一系列活动完整地在一个段落里,使“情”线不断,教与学一气呵成。

3.拨文点题。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读文章不仅要了解内容,还要领会内含的思想感情。每学完一段,引导学生围绕“行”字,总结归纳阅读所得。例如第一段可归纳为“艰难地行”,虽艰难但又坚持行,感受小红军顽强的毅力;第二段可概括为“帮助行”,感受老红军舍己救人的崇高品德;第三段归纳为“坚定地行”,感受小红军化悲痛为力量,继续革命的意志。这样由“文”线“一人行——两人行——一人行”,导出“情”线“艰难行——帮助行——坚定行”,使学生的认识由“文”到“情”到“理”,不断深化,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

(四)景物描写,烘托中心。

课文中有三处景物描写,文字都很简洁,但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1.“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这一段简洁的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还隐含着两个意思:一是小红军掉队了,老红军是重返草地来寻找小红军的;二是行军是极其艰难的,路遥远而难走。

2.“天空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

   

【草 地 夜 行】相关文章:

瘫坐在地的草04-29

踏草青青,统院梅岭拾物行04-29

试论《淮南子》中齐地的五行思想04-29

最适合2月出行的国外旅行地01-12

初二地理教案:沿海万里行--北京04-25

迁行(遷行)04-29

见行(見行)04-29

行陈(行陳)04-29

丝行(絲行)04-29

行卫(行衞)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