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石钟山记教案

时间:2021-09-29 10:59:46 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石钟山记教案

一.教学要点

石钟山记教案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以议展开,以疑入手,在表现手法上采用

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这是本文重点掌握的内容;

2.教时安排:二教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教 时

一.关于作者及作品

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北宋人,苏从年龄上小于王,因政见与王

安石/司马光等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这种

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

加深了了解.这对他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教师示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正音正字:钟磬 莫夜 栖鹘 鹳鹤

2.生读课文,继续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与<游>文一样,是即事明理的文章,这篇课文记了怎

样的事,阐明了怎样的道理?

(2).请生按照以上问题,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加以回答.

(3).归纳:

本文记述了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观察到的情况,阐明了"事不目见

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既,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

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再读课文,继续思考并讨论:

(1).课文第一段作者摆出了郦元和李勃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观

点,是怎样的观点?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请用原文回答.

归纳:

郦元说: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水石相

搏发声说;

李勃说: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FU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

对郦元说,"人常疑之";

原因: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对李勃说,"余尤疑之";

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那么,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原文回答.

"CENGHONG之声"与"KUAN坎镗TA之声"相应,"如乐作焉"

,故名.

3.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再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三.作业 

(1).朗读全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完成练习一.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课文重点提示与难点的突破:

1.请生根据课文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全班订正.

2.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⑴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

⑵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叩,敲击.

⑶ 至莫夜月明:莫--暮,晚上.

⑷ 汝识之乎:识--志,记住.

3.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并指出活用类型.

⑴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

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4.讨论完成练习三,了解一现象.

5.讨论完成练习四,掌握宾语前置的规律.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一种常见现象,本练习所列几种,属于否定句

宾语前置.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

名词(形容词)+否定词+动词+代词

==============(      ) ----  ~~~~

主    语               谓语  宾语

既: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6.完成练习五,掌握"而"的多种用法.

三.关于课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表达方式:

(1).叙议结合:先议,后叙,再议.

(2).讨论完成练习二,进行比较阅读.

共同点:即事明理,通过记游来发议论.与一般游记不同的是,它们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不同点:<游>文先记游山,后发议论,<石>文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夸张/拟人/引用/对偶等修辞句,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四.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同步训练各题.

石钟山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