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1
初中二年级教案: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是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7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2
一、说教材: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是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其主旨是:世纪之交,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溯源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使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思维,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基于此,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了解杨振宁的相关知识。
2、了解课文内容:新事物出现的原因,中美教育哲学的异同等。
3、掌握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4、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其中的重点是:了解作者解说的事理(包括新事物新发明层出不穷原因,科和技的关系两方面);难点: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比较。
二、说教法:
学习这篇事理说明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为此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创造情景,以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
三、说学法:
学生阅读这说明文要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默读,通过集体探究理清作品的思路,领会文章的道理,并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反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文宜采用“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等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启思
从简介首位获诺贝奖的华人科学家入手,引入本文《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二)作者简介(教师自己说出,多媒体展示)
杨振宁,美籍华人,1922年出生安徽省,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与李政通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讲学。分别受聘为北大、科大等八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
(三)介绍文中提到的几位科学家。(多媒体展示,学生快速看)
(四)出示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后开始课文的学习。
(五)检查自读情况,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字音(宜抽一成绩较好的学生,起来朗读,再打出来,可以节约时间)
几()乎光纤()趋()势芯()片挠()头聘用()着()眼点弥补()胆怯()
2、词语(直接打出)
无穷无尽归根到底与日俱增层出不穷创新辩证弥补着眼
3、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师强调:光纤、挠头、聘用、弥补、胆怯)
4、教师:根据课件上显示的文章主旨,出示结构图,学生找出文中相应段落。
(这样理解会比较快)
5、完成表格中美两国教育哲学的异同(让学生探究式合作)
美国教育哲学中国教育哲学
相同点都能鼓励创新
不同点适应对象及后果对前30%~40%的学生很有益,比较容易成功。
对后30%~40%的学生很有益,成才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
学习方式跳跃式学习,很有自由度,自己可以探索很多东西按部就班的训练,扎实,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能学到的东西。
6、杨振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对于不同对象的学生,应根据受教育背景的不同,区别对待。
(六)课堂练习(分小组布置任务,然后集体完成。)
A、学生找出主要的说明方法。集体完成并更正。
我可以随便举个例子: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2%,可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供全美国人食用,还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去。
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2.有力地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B、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见课件。
C、阅读课文3、4段,完成练习
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作者认为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本段说明的重点)
第3段中“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⒉第4段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
⒊作者对于“科”与“技”的关系持什么看法?
(明确:二者谁更重要些的问题,没有简单答案,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国家制宜。)
⒋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表示出三者的关系。明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拓展:你学了本文之后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
(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多点自由思考习惯和创新的意识,尽量弥补中国试式教育的缺陷)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3
内容预览: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教学目标]
⒈了解杨振宁的相关知识。
⒉了解二百年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
⒊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解说的事理(包括新事物新发明层出不穷原因,科和技的关系两方面)
难点: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比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简介首位获诺贝奖的华人科学家入手,引入本文《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1922年出生安徽省,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与李政通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讲学。分别受聘为北大、科大等八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⒈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师强调:光纤、挠头、聘用、弥补、胆怯)
世科
纪学
之随
交想
的
第一层( )新发明、新事物层出不浅
第二层( )新发明、新事物出现原因
第一层( )科和技的关系
第二层( )中美教育哲学的异同
第一部分( )
回顾近两百年出现的.新
事物并分析其原因。
第二部分( )
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
科技、教育差异,鼓励创
新个别
⒉教师出示结构图,学生找出文中相应段落。
四、课堂练习
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作者认为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第3段中“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⒉第4段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
⒊作者对于“科”与“技”的关系持什么看法?
(明确:二者谁更重要些的问题,没有简单答案,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国家制宜。)
科技
↗↘
经济←-工业
⒋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表示出三者的关系。明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⒌阅读课文第15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释词语:按部就班:
②本段主要谈什么问题?(明确:分析中美两国的异同及适应对象)。
③中美教育哲学的共同点是什么?(都能鼓励创新)
④就适应对象而言,中美教育各适合哪一部分学生?
⑤就学习方式而言,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中国教育的学习方式属按部就班的训练,美国是跳跃式学习)
⒋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表示出三者的关系。明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⒌阅读课文第15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释词语:按部就班:
②本段主要谈什么问题?(明确:分析中美两国的异同及适应对象)。
③中美教育哲学的共同点是什么?(都能鼓励创新)
④就适应对象而言,中美教育各适合哪一部分学生?
⑤就学习方式而言,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中国教育的学习方式属按部就班的训练,美国是跳跃式学习)
⒋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表示出三者的关系。明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⒌阅读课文第15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释词语:按部就班:
②本段主要谈什么问题?(明确:分析中美两国的异同及适应对象)。
③中美教育哲学的共同点是什么?(都能鼓励创新)
④就适应对象而言,中美教育各适合哪一部分学生?
⑤就学习方式而言,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中国教育的学习方式属按部就班的训练,美国是跳跃式学习)
⒋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表示出三者的关系。明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⒌阅读课文第15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释词语:按部就班:
②本段主要谈什么问题?(明确:分析中美两国的异同及适应对象)。
③中美教育哲学的共同点是什么?(都能鼓励创新)
④就适应对象而言,中美教育各适合哪一部分学生?
⑤就学习方式而言,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中国教育的学习方式属按部就班的训练,美国是跳跃式学习)
五、阅读附文,加深认识。
给合你自身素质及学习成绩,你认为自己更适合哪种学习方式,应注意哪些关键能力的培养。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4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胰y:人或高等动物体内的腺体之一。
芯xn:灯芯。
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按部就班:形容做事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部、班,部类,次序。就,归于。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1957年12月10日,同31岁的李政道一起登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奖台的,还有35岁的杨振宁。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tui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杨振宁博士发表于世纪之交的这篇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近百年以来科技的迅速发展。并由此引出了对科技的认识和东西方教育的差别。在阅读中,我们应思考这篇随想带给我们新的认识,更要体会文章内容的组织层次。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9),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2),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
第二层(3~9),分析原因。结构:总说(3~5)——分说(6~8)——总说(9)
第二部分(10~17),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科技、教育差异,鼓励创新。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相关文章:
科学精神随想04-30
世纪之交国企职工心态录04-26
世纪之交消费政策的回顾与探讨04-27
世纪之交的萨满教研究04-27
世纪之交哲学应关注什么04-27
回顾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04-27
对世纪之交美学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04-29
Hello!世纪之交的中国食品工业04-26
世纪之交的俄罗斯语言文化学04-27
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趋势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