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7 09:46:3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抓住螃蟹的特征制作螃蟹,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

  2.在手工活动中,喜欢探究,专注,想象力丰富有信心。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材料操作包人手一份、手工工具:剪刀、固体胶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导人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螃蟹) 师:"前几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螃蟹和它们作朋友,这两只螃蟹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真螃蟹和图片上的螃蟹一样吗?"师:"这是老师做出来的你们仔细看看螃蟹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二、探索制作的方法。

  1、首先用剪刀沿着黑线把螃蟹的轮廓剪下来。

  2、"螃蟹弯曲的小钳子是怎么做成的?"

  小结:通过筷子、铅笔等物体弯曲螃蟹的钳子,这样就可以设计出螃蟹好玩的形象了。

  3、我们可以在螃蟹的身体上装上橡皮筋,这样就可以做好看的头饰戴着了。

  三、幼儿制作

  1、介绍材料

  2、启发幼儿如何运用材料制作螃蟹。

  3、幼儿探索制作,教师提醒幼儿拼一拼摆一摆然后再作。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我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究 思考,虽然对螃蟹的基本形状不同动态都能基本掌握,但作画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原因是我的示范画左右了幼儿独立思考,造成了幼儿的画 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没有创意。另外,虽然说大班幼儿能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但螃蟹的.形态比较多它的造型很难把握,因此仅在课堂上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螃蟹的结构特征、动态绘画、添加背景难度有点大。

  小百科: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珍稀动物的名称、典型特征、生活习性,理解“珍稀”的含义。

  2、让幼儿学会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有爱动物的情感和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珍稀的含义,了解常见珍稀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情感,教会幼儿要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

  【活动准备】

  收集常见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以及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啊?(幼儿较易回答)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珍稀动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珍稀动物。

  二、师幼互动。

  1、理解“珍稀”的含义:地球上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像我们常见的有狗,猫、兔子等等,但有些动物却非常稀少,我们就称这些动物为“珍稀动物”。

  2、师:“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珍稀动物的含义了,那你们知道我国有没有珍稀动物呢?有的话又有哪些呢?”

  3、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珍稀动物,它是什么样的呢?”

  4、老师出示常见的几种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东北虎)的图片。

  5、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的是哪种珍稀动物啊(大熊猫),它是什么样的呢?(体型肥硕似熊,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6、师:“你们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呢?我国经常将大熊猫送给外国友人,你们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大熊猫师我国的国宝,是我国送给外国友人的珍稀动物,是友谊和和平的一种象征。)

  7、教师具体介绍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东北虎的外部特征及其生活习性,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8、师:“今天我们学了很多珍稀动物,那小朋友们最喜欢哪种珍稀动物,为什么呢?

  9、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珍稀动物变得“珍稀”吗?

  10、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呢?小朋友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它们受到伤害呢?

  11、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视频、录像,让幼儿知道全国人民都在努力的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爱护和怜悯之心。

  三、教师提问。

  1、今天我我们认识了许多珍稀动物,那“珍稀”是什么意思呢?

  2、我国有珍稀动物吗?今天老师介绍了哪几种珍稀动物?

  3、我国的国宝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征吗?

  4、金丝猴、丹顶鹤、藏羚羊、东北虎又是什么样的呢?

  四、活动总结。

  1、教师小结:这些珍稀动物都受到国家和人民的保护,否则就像恐龙一样早已灭绝,我们就再也不能见到它们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快乐健康的生活在地球上。

  2、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回答,并介绍他们所知道的。

  (2)让幼儿画出今天所学的珍稀动物,进一步加深印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收集我国其他珍稀动物的图片,共同布置“珍稀动物”图片展。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的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一些常见的珍稀动物及其生活习性,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的秩序,气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动过程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欢说,不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当然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多的,它们更过地想去认识与了解动物。因此我决定以后要多给它们开展这类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利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毛笔均匀地在石头上涂色。

  难点:利用石头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的石头若干。

  2.颜料、毛笔、水桶、纸盘、双面胶、塑料垫板。

  3.石头创意电子稿图片若干张。

  4.《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CD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交流讨论师:小朋友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石头)你还在哪里见过它?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小朋友说出石头有这么多用途,石头还可以做成什么呢?

  二、示范欣赏提出要求1.出示石头范画,说一说石头画是怎样做成的。

  2.教师示范 ,提出要求。

  师:有些石头画是根据石头形状来想像绘画图案、有些石头画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组合粘贴造型而完成的。所以首先要选择石头,看看石头像什么,能做什么画。然后在石头上涂一层漂亮的颜色,换颜色时一定要把笔在水桶里涮干净,涮笔时要轻轻的,不要甩到别人的身上,把毛笔头上的'水在桶边挡掉,再在干毛巾上把水吸干净。再蘸上颜料画上漂亮的图案,如果有颜色碰到手上要用湿毛巾及时擦手。将石头放到盘子里,添画上漂亮的的花边,一幅石头画就画好了。

  3.播放好看的石头画,请幼儿欣赏石头画作品。

  师:老师这里还有好看的石头画作品,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启发引导,拓展想象1.交流、想象。

  师:你想做什么样的石头画?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造型,说给同伴听一听。

  2.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师:石头王国要举办一个"石头创意展"需要许多奇特的石头画作品,小朋友们都是小小艺术家,快来大显身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神气、害怕两种情绪,享受游戏表演带来的乐趣。

  2、倾听音乐,根据简单的故事和图谱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大概内容。

  3、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狮子图片、图谱、小动物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王冠、斗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动物世界中,你们知道谁最厉害吗?

  2、为什么说狮子厉害?

  二、欣赏音乐课件。

  "狮子的确非常厉害,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关于狮子的音乐和动画片,你们要认真听仔细看。"(幼儿观看课件)

  教师提问:

  1、"听这段了音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感觉狮子和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师:鼓励幼儿并告诉幼儿音乐的名字及作者。

  三、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并创编故事、模仿动作。

  1、幼儿欣赏音乐的引子,启发幼儿感受曲子的变化,并根据曲子的变化想象创编故事。教师。

  2、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想像是什么动物走来了。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威风凛凛走路的动作,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神气走路。

  3、引导幼儿欣赏B段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特点,启发幼儿想像象什么动物在叫。然后,个别幼儿创编狮子凶恶吼叫的样子,最后全体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狮子吼叫和小动物害怕的样子。

  4、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让孩子们感觉音乐是轻松欢快还是沉重迟缓。听着音乐小动物会做什么事。

  四、根据孩子创编的故事内容,教师之后完整讲述给孩子。

  五、教师引导孩子边欣赏音乐边看图谱,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结构和特点。

  六、启发幼儿借助音乐和图谱,表演故事内容,重点突出小动物的害怕和大狮子的神气。

  七、孩子们听着《狮王进行曲》,做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在设计本活动之前,我有幸读到了许卓娅关于音乐活动的一些理念,文章分析幼儿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是欣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动力,而期待和期待的不断满足则是欣赏热情生长的增强剂,因此说没有欣赏期待的不断满足,就不会有欣赏的'热情。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我通过让孩子们创编故事,创编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最后视、听、动同步参与的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当我引导孩子们看完图谱时,他们竟情不自禁地给我鼓起了掌。我认为这就是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和成功。

  不足之处:

  1、前面听音乐看图谱时,引子那段没卡准。

  2、最后孩子玩游戏时要求不太明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欣赏到由一群中学生表演的竹子民间舞蹈——《蕲竹舞》,既吸收了传统艺术元素,又整合了现代舞蹈、音乐、灯光等时尚元素,妙趣横生,我被这个舞蹈所深深吸引。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民间舞蹈作品,并由此领略其中蕴含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核心思想,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于是我们有了设计这个音乐活动的想法。

  我们对音乐作品《蕲竹舞》进行了一定的改编(见附后乐谱),将作品改编为AB结构,使AB两段乐曲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A段旋律活泼欢快,表现敲击身体的动作;B段旋律强烈、富有震撼力,音乐的乐句为a+b结构.并以对答句的形式呈现,前半乐句a有旋律,此部分创编造型动作,后半乐句b仅由排鼓按|×××××××××× ×|的节奏型演奏,此部分创编敲击动作,随乐表演时让幼儿轮换选择a部分或b部分进行表演,使幼儿有比较充分的思考反应时间。整个活动设计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让幼儿在每一次的音乐学习中都能获得快乐体验。

  活动一敲敲多变的鼓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手敲击身体和敲击鼓面等相应动作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强烈。

  2.体验与同伴合作造型、敲击,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切好的音乐,观看过各种各样鼓的造型,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敲鼓,我们要来敲各种各样有力量的鼓,敲鼓前我们先来敲敲身体做做热身运动。

  2.感受A段乐曲,并随A段音乐敲击身体的某个部位做热身准备。

  师:我们可以用手敲身体的哪里呢?(根据幼儿的回答,随A段音乐敲击身体的一个部位)

  3.感受B段乐曲,尝试用一只手掌当鼓面造型,另一只手敲击鼓面来表现B段乐曲应答的句式。

  (1)出示一个鼓面的幻灯片,以够用为原则探索一个鼓面不同方位的造型动作。

  师:热身运动做好了,我们先来敲一个在上面的鼓,我们的手上没有鼓,怎么办呢?我们用一只手掌来变鼓面,仔细看我是怎么变的。(教师示范变鼓动作,幼儿模仿)

  师:鼓除了在上面还可以在哪里呢? (全体幼儿根据回答做出用手掌向下、向左、向右的造型动作)

  (2)欣赏教师随乐表演变一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师:现在我来变鼓,看看我变了几次?(四次)每次变得一样吗?(不一样)

  (3)幼儿跟随教师表现一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变一变,注意在“准备、一二”的时候做好准备,在变的时候马上变出来。(幼儿模仿练习一遍)

  第四次和前面变的有什么不一样?第四次是变了很长时间才停住的,前三次是变出来马上停住的。(教师分别哼唱第四句和前三句,幼儿随乐表现变鼓动作)

  (4)跟随B段乐曲(慢速)进行一个鼓面的造型、敲击动作。

  (5)跟随B殴乐曲(原速)进行一个鼓面的造型、敲击动作。

  4.随乐表现A、B两段乐曲的敲击动作。

  师:现在我们将敲身体和敲鼓连起来玩一遍。

  5.尝试用两只手掌表现鼓面的造型动作,两两合作敲击。

  (1)出示两个鼓面的幻灯片,尝试用两只手掌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师:除了可以敲一个鼓,还可以怎么敲?(敲两个鼓)这两个鼓怎么变? (幼儿表现幻灯上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

  两个鼓除了这样变,还可以怎么变? (幼儿创编动作,教师积极模仿幼儿的动作)

  (2)幼儿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教师用手敲击。

  师:你们的两只手都当鼓了,谁来敲呢?

  我来当鼓手,你们一定要变出让我敲得到的鼓,注意这一次我不用动作提醒,你们可要自己变出各种各样有力量的鼓。(幼儿随乐变鼓,教师敲击鼓面,并发出“嘿嘿”的声音)

  (3)幼儿一边发出“嘿嘿”声,一边表现鼓手敲击动作。

  师:你们变出了那么多有力量的鼓,我也想来变鼓,你们来当鼓手“嘿嘿”敲一敲。(幼儿随乐练习空手敲击一遍)

  (4)教师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幼儿敲击。

  (5)幼儿两两合作表现两个鼓面的造型、敲击动作。

  师:现在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来合作敲一敲,先商量好谁来当鼓,谁当鼓手。(幼儿在位置上随乐两两合作造型、敲击第一遍)

  合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现在请你们交换角色,再来玩一遍。(幼儿在位置上随乐两两合作造型、敲击第二遍)

  师:现在请你们和好朋友找个空位置商量好谁来当鼓,谁当鼓手,这一次我们要连起来玩两遍,中间我们直接换角色。(幼儿找空位置,两两合作表现乐曲两遍)

  6.尝试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敲击动作。

  (1)出示并引导幼儿观察一套鼓的幻灯片。

  师:这一次我们要来敲一套鼓,这套鼓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左有的在右……

  (2)请几位幼儿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动作,教师进行敲击表演。

  师:谁来挑战变一套鼓呢?现在我来做鼓手,你们在变鼓的时候,马上合作变出鼓来。(师幼随乐表现,教师要尽可能敲击到每一位幼儿变出的鼓面)

  (3)幼儿分成三组,与客人老师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动作,客人老师表现即兴的敲击动作。

  活动二竹儿响咚咚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跟随乐曲表现竹棍敲击身体和敲击竹棍的动作。

  2.在敲击竹棍的比赛情境中,尝试探索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用竹棍敲击竹棍动作来表现B段乐曲的应答句式。

  3.合作时能用眼神与同伴进行交流,体验使用竹棍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根竹棍。

  2.幼儿学过竹棍操,并探索使用竹棍进行各种造型。

  活动过程

  1.复习敲鼓动作。

  (1)师幼随乐进行左右手互动敲鼓动作。

  (2)两两合作进行变鼓造型、敲击动作。

  2.尝试探索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敲击的动作表现B段乐曲应答的句式。

  (1)交代比赛内容。

  师:今天在这里要举行一场敲击比赛,会是什么呢?变变变,变出了一根什么?(竹棍)今天在这里要举行一场用竹棍进行造型、敲击的比赛。

  (2)探索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的各种动作。

  (3)创编用竹棍敲击竹棍的节奏型:①|×一×一|②|××××|③|××××××|。

  (4)幼儿自选敲击节奏型,两两合作,跟随B段音乐进行竹棍的造型和敲击动作。

  3.两两合作随A、B两段乐曲进行竹棍敲击动作。

  A段音乐,幼儿使用竹棍敲击身体部位;B段音乐,轮换进行使用竹棍造型、敲击动作。

  4.将幼儿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敲击比赛,每组中一位幼儿当敲击手用竹棍进行敲击,其余幼儿用竹棍合作造型。

  活动三快乐竹棍舞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跟随乐曲表现两根竹棍敲击身体和敲击竹棍的动作。

  2.创编用两根竹棍进行造型、竹棍和竹棍相互敲击的各种动作来表现B段乐曲的应答句式。

  3.初步感受竹棍舞的特点,体验随乐跳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对小竹棍,每人一顶竹叶头饰。

  2.了解竹棍舞的特点,幼儿观看过舞蹈《竹棍舞》VCD。

  活动过程

  1.复习使用一根竹棍进行造型、敲击动作。

  (1)幼儿随乐进行左、右手互动敲鼓动作。

  (2)两两合作进行一根竹棍造型、敲击动作。

  2.尝试探索用两根竹棍进行造型,用竹棍敲击竹棍动作表现B段乐曲应答的.句式。

  (1)尝试探索两根竹棍的各种造型动作。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根竹棍的造型敲击,现在我们要挑战两根竹棍的造型敲击,两根竹棍可以怎么造型呢?(启发幼儿创编各种使用两根竹棍进行造型的动作,并请几位幼儿上来展示,教师进行积极评价)

  (2)幼儿随乐创编两根竹棍造型动作,教师进行竹棍和竹棍的敲击动作。

  (3)尝试探索各种竹棍敲击竹棍动作。

  师:刚才我们创编出了各种各样用两根竹棍造型的动作,那竹棍和竹棍可以怎么敲呢?(启发幼儿根据他们的回答,摆弄竹棍做出不同的敲击动作)

  (4)教师随乐创编竹棍造型动作,幼儿随乐创编敲击动作。

  (5)合着音乐轮换完整创编B段用两根竹棍造型和敲击的各种动作。

  教师请喜欢进行造型和喜欢敲击的幼儿分别站成两排,随乐完整创编B段两根竹棍造型和敲击的各种动作。

  (6)幼儿两两合作,跟随B段音乐进行两根竹棍造型和敲击的动作。

  3.两两合作,随A、B两段乐曲进行竹棍敲击动作。

  A段音乐,幼儿使用两根竹棍敲击身体部位;B段音乐,两两合作进行使用两根竹棍造型、敲击的动作。

  4.游戏:竹棍乐。

  师幼戴上竹叶头饰。A段音乐,幼儿一边自由走动一边用两根竹棍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到句尾找到自己喜欢的队(造型队在左边,敲击队在右边);B段音乐,造型队和敲击队轮换进行两根竹棍的造型和敲击动作。

  音乐重复第二遍。A段音乐,幼儿一边自由走动一边用两根竹棍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到句尾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B段音乐,两两合作进行两根竹棍的造型和敲击动作。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对音乐和敲击竹棍高度熟练后,尝试加长音乐,再编排队形,完成成品的竹棍舞。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敲敲乐》的开展,使我深刻体会到,在幼儿韵律活动中,要激发幼儿学习韵律的内在动机,提高韵律活动的积极性,除了对幼儿进行积极正确的评价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音乐材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韵律活动的设计首先是对音乐材料的选择,教师既要考虑作品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又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水平。要为幼儿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形象鲜明的音乐。如果材料是器乐曲,还要考虑结构单纯、长度适中。《敲敲乐》的音乐选自竹子民间舞蹈《蕲竹舞》,在对这个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原作无论在长度、速度还是结构上都不太适合幼儿,因此我们对原作品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样的调整不仅能让幼儿非常明显地区分A、B两段乐曲,并且能够较明显地听出B段有旋律部分为造型,排鼓节奏型演奏为敲击。这样的音乐材料为幼儿的表达表现提供了自由空间和秩序的保证。

  设计循序渐进的活动环节是活动成功的保证。《敲敲乐》活动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动作的设计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的特征,遵循从上肢到下肢,同时兼顾动作的动静交替。并且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给幼儿适宜的认知挑战,让幼儿融验成长快乐,增强自信心。如在“敲敲多变鼓”活动中,首先请幼儿探索一个鼓面不同方位的造型动作,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澄清动作模型,完成左右手的互动。接着让孩子迁移经验,创编两个鼓面的造型动作,并创设问题情境:“两只手当鼓面,谁来敲?”完成两两合作造型敲击。最后让孩子挑战合作变一套鼓。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每进一步都会产生不同的美好经验,激发他们投入全部的热情。

  给予幼儿明确的任务是完成教学预设的保障。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地澄清动作模型,让幼儿清楚动作的任务标准,很好地完成动作。如在“敲敲多变鼓”活动中,我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明确:教师一共造型四次;教师每次的造型都不一样;前三次动作变化的频率快,第四次慢。这样,在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动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抽象出动作的模型,并澄清动作的标准。

  适时提供高级榜样将困难化解于无形之中。当幼儿认为他们有能力学习与执行榜样所示范的行为时,他们就会注意榜样,并认为“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如在“敲敲多变鼓”活动中,教师以“够用”为原则让幼儿探索一个鼓面不同方位的造型动作后,提取了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的动作进行合乐示范,为幼儿提供了高级榜样,让幼儿清楚如何合乐表现一个鼓的造型动作。在两两合作造型、敲击环节,教师请一位幼儿来当变形金刚鼓,自己当鼓手,进行合作敲击,为幼儿如何进行两两合作提供了高级榜样。探索合作表现一套鼓的造型动作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请了几位幼儿合作表现一套鼓,教师表现鼓手,为幼儿提供了高级榜样,使幼儿相信自己能够接受挑战表现一套鼓。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在各种音乐软件、硬件等技术支持下,鼓励幼儿尝试改编、创作不同风格的《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重点:在听听、玩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教学难点:幼儿改编、创作《小星星的梦》

  解决难点的策略:多媒体辅助支持幼儿的创作活动

  教学设计

  一、复习歌曲:

  1、齐唱歌曲

  2、边拍手边唱星星谱

  3、边拍手边唱五线谱

  [在活动中再度熟悉音乐主题。

  二、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断

  1、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2、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和表现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师生共同创作《小星星的梦》

  1、师示范创作,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2、幼儿改编音乐主题或变换形式进行创作。

  当部分幼儿创作时,教师引导其余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边律动边感受音乐的变化。

  [启发幼儿把前阶段美工活动“自制星宝宝”的经验迁移到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支持性服务,如:音乐软件的提供、小乐器的准备等等,方便幼儿即兴创作。

  四、小结

  依托多媒体上活幼儿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说明

  《小星星》是幼儿们熟悉和喜爱的一首歌曲。歌曲原来是一首法国童谣,音乐家莫扎特把它改编成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其中乐曲做了12次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小星星活泼可爱、变幻多端的模样。本节课的欣赏重点并非是莫扎特的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而是欣赏幼儿们自己变化创作的《小星星的梦》。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幼儿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

  在前一阶段幼儿已能熟唱熟奏歌曲主题了。我认为对于欣赏音乐而言,熟唱(记)主题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一部作品的基本语汇,一个主题它蕴藏着节拍、节奏、音高、情趣等等因素。因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只有当幼儿跟踪着主题,思维才能真正活动起来,从而才能辨认主题在哪里再现了,它又是如何变化、发展的,特别赏析本节欣赏课中变奏曲式结构的乐曲,熟唱(记)主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幼儿熟记了主题,才能辨析出主题的各种变化,这对音乐欣赏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

  这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幼儿感受、分辨出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化,并用语言或动作大胆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支持、鼓励幼儿运用多元化的技能创编出不同变化的乐曲《小星星的梦》。

  我所进行的教学对象是大班幼儿。这个班的幼儿拥有与普通幼儿不同两大特点:

  1、他们大多参加各种乐器学习。种类有小提琴、钢琴、电子琴等,乐感、节奏感以及识谱能力较强,音乐素养较一般幼儿高。

  2、这些幼儿每周两次参加电脑兴趣班学习,在电脑操作和多种音乐软件应用方面,独立操作能力较强,能运用多种软件进行音乐方面的创作。

  我设计的教学内容从密度和难度上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我认为是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我觉得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大班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年龄阶段欣赏课时,我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幼儿音乐教学服务。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不论是中大班,还是托小班只要一做游戏,他们便会兴趣倍增,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的:“因为游戏时,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安排他们那个世界的事来使自己得到满足。”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家达尔克罗斯、奥尔夫、柯达伊也都主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并提倡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音乐教学中的听、说、读、唱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本课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如“数来宝”“小小指挥家”“小小作曲家”游戏等,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在特定的音乐游戏中巩固和复习了所学的音乐知识,培养了幼儿音乐的感受、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音乐是最适合运用电脑教学的领域。因为音乐的本质是声音,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学习音乐对于人的素质成长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由于音乐是作为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因此学习音乐的目标,首先在于提高人的音乐感知能力,也就是对于音乐的分辨、记忆、分析、鉴赏的能力。学习音乐的途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音乐实践,包括三个方面:听、奏(唱)和作(作曲)。正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所以音乐学习的起点和归宿自始至终不能离开“听得见”的声音,而我们在音乐课上使用的乐理书、教科书和乐谱,那些“看得见”的文字和图形,都不是音乐本身,而只是学习音乐的辅助。可是我们在学习“听得见”的音乐的过程中,又经常要靠“看得见”的文字和图形来帮忙。这是因为人的生理功能的发展不平衡,人的听觉的分辨和记忆的能力,要比视觉的分辨和记忆的能力差得多,所以学习听觉的音乐的时候要靠视觉的文字和图形来帮忙——经常需要声音与乐谱、听觉与视觉的迅速转换。这是学习音乐与学习文学、美术、历史、数学等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音乐是最适合运用电脑教学的领域。

  本节课从愉快教育着手,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爱模仿的年龄特点,精心制作了一系列课件。多媒体的课件演示,将音乐、图像等集于一体。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过程,既解决了音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又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情景交融,深深吸引了幼儿,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音乐的情景,启发幼儿的想象,发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听,感受音乐,让幼儿想,表现的是欢快跳跃跑步向上的旋律,还是优美摇篮曲似的旋律,让幼儿辨,讲出不同的情绪在力度上的变化(强弱),在速度上的变化(快慢)。这样真正掌握了相同旋律表现出不同情绪的特点。让幼儿听听、想想、辨辨、做做、唱唱,体会音乐创作的乐趣。

  我在这节课中还应用了《音乐小制作》、《震撼》音乐软件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如:认识音乐家莫扎特,识谱教学、作曲教学等。为了消除作曲的神秘感,我让幼儿用他们喜爱的涂涂画画的方式来作曲。电脑作曲软件《音乐小制作》的应用,实现了幼儿当作曲家的梦想,电脑的及时反馈使幼儿尝到了学习音乐知识的甜头,幼儿间的作品交流更能分享乐趣,感受创作成果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克服了旋律创作心理障碍,加强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作为音乐教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幼儿浓厚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在课堂上打破欣赏教学“不是教师讲,就是幼儿听”的局面。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听听、唱唱、议议”等参与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除占领课堂阵地外,课外我在互连网上建立了“风铃”音乐网站,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扩大幼儿视野,增加其音乐素养。网页中开设有关音乐欣赏的栏目,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增强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为了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启发幼儿的思维,我采用了音乐欣赏讨论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面貌大为改观。其方法说来也很简单,即:能让幼儿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幼儿做的老师不做;变教师是演员为导演,变幼儿是观众为演员。

  每次创作、听赏之前后的讨论包括情绪、节拍、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内心想象等。

  因为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讨论时完全允许幼儿有不同看法。允许幼儿自己创编,这样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而且越不雷同越好。

  整节课围绕“趣”字做文章,课件和多种音乐教学软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营造了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既突出了重点,又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生动形象、功能齐全的优势,强调幼儿的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幼儿们在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愉悦身心,感受美,尽可能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

  在整节课中幼儿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3、萌发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膨胀的食物图片ppt、

  实物准备:菊花、木耳、乒乓球、黄豆(干、湿)

  活动设计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遇水膨胀

  1、 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陪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泡过的和没泡过的两种黄豆)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小客人吗?

  幼:黄豆

  师:咦,这两种黄豆怎么不一样呢?

  幼:有一种用水泡过了。

  师:对,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用水泡过的,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泡过的大,没泡过的小。

  幼:泡过的是软的`,没泡过的是硬的。

  2、 豆宝宝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木耳

  师: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颜色的?

  幼:黑色

  师: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你们再用手摸摸,什么感觉的?

  幼:硬的

  师: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们给它洗个澡怎么样?你们想想,洗澡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分组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木耳泡过后变大了

  :像黄豆、木耳这样经过用水泡之后,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就叫做遇水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遇水膨胀现象呢?

  幼:菊花

  出示紫菜、菊花茶、茶叶、银耳的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膨胀前后的变化。

  二、引导幼儿认识遇热膨胀

  出示玉米

  师:小朋友,你们摸摸什么感觉?

  幼:硬梆梆的

  师: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把玉米放在炒锅里经过高温不断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变大了,变成爆米花了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放视频)

  师:小朋友,玉米经过高温变成什么了?(爆米花)爆米花 好吃吗?请问你们吃过爆米花吗?吃过的是什么感觉呀?

  幼:甜甜的、脆脆的

  师: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贪吃,像爆米花、虾条、薯片这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对小朋友身体可没好处,所以我们平时要少吃。那像玉米这样经过高温加热变大的现象是膨胀现象吗?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热膨胀现象呢?

  幼:面包、馒头、豆腐、油条、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出示瘪了的乒乓球

  师: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把瘪了的乒乓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呢?想想办法

  幼:用手捏捏、扎个眼儿吹吹、用热水泡泡(让幼儿逐一操作)

  :像乒乓球这样受热以后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也是遇热膨胀。

  延伸活动

  小朋友,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现象呀?一种是像黄豆、木耳那样遇水膨胀的现象;一种是像玉米那样遇热的膨胀现象。你们回家再找找除了食品以外的膨胀现象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数量关系。

  2、学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只有4种分法。

  3、使幼儿能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南京教材实物图、数字1—5、分合号、特征标记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2——4的组成,引起学习兴趣。

  1、师出示数字宝宝4,说:“小朋友看,这是谁呀?”(数字宝宝4)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数字宝宝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戏,要求杨老师说出的数与小朋友说出的数合起来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数字宝宝2,师:嗨嗨海,我的一球碰几球?答:你的一球碰一球。(幼儿边说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二、按特征分解画面,学习5的组成。

  1、观察图片加以讲述并用特征标记记录。

  “图上有什么?有几只?它们有什么不同?你会选择标记把它记下来吗?”幼儿每回答一个问题,老师协助进行记录。如答,图上有鸭子,即放鸭头标记;如答,有 5只鸭子,既在鸭头标记前放5;如答,5只鸭子里有大鸭子,有小鸭子,在选放相应的特征标记……“怎样才能表示5只鸭子里有这些不同的鸭子呢?”(放分合号)“现在谁会说说这份记录表示什么意思?”

  2、根据画面物体的不同点,确定物体的数量。

  “大小、颜色、动作、位置不同的鸭子各有几只呢?谁愿意来填放相应的鸭子?”一位幼儿摆放,其余幼儿帮助检查。

  3、认读5的分合号。

  “今天记的都是什么样的事?几只鸭子里有几只什么样的鸭子和几只什么样的鸭子?那么把这些特征标记拿掉就会变成什么了?”(5的分合式)“你们会读吗?大家一起读一遍。”

  三、看实物图列分合式。

  1、出示图,先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根据图意在进行分解,如不同颜色、不同位置、不同大小、飞来或飞走的小鸟进行分解,(5只小鸟中有1只黑,4只红;2只树上,3只树下;3只小,2只大;4只向左飞,1只向右飞。

  2、填写带标记的分合式,最后读分合式。

  3、小结上课情况,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狗莫卡的心理变化。

  2、尝试按“想、就、“捉不到、因为” 的句式讲述。

  3、愿意与同伴分享经验。

  4、领会绘本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PPT、绘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观察封面,引发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这是书的什么?封面上面有谁?

  2.它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书的名字叫做“像狼一样嚎叫”,狼是怎么叫的?莫卡为什么要像狼一样

  的嚎叫呢?答案就藏在书里面。

  二、初次阅读,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

  1、师生共同阅读幻灯片,了解图书的前半部分。

  (1)狼是怎么生活,它们在干什么?莫卡看了关于狼的书后心里会怎么想?

  (2)莫卡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它喜欢它现在的.生活吗?

  (3)莫卡跑出去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它心里怎么想?

  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中间部分,了解莫卡溜出去以后发生的事情。

  (1)提出阅读要求,幼儿阅读中间部分。

  莫卡溜出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书。注意我们先看中间的几页,被夹子夹住的地方先不看,等一会儿再给小朋友看。

  (2)阅读后交流。

  莫卡出去以后做了哪些好玩的事? (尝试用“想就”的句式讲述)莫卡肚 子饿了,它捉了哪些小动物?有没有捉 到,为什么?(尝试用“它想可是因 为”的句式讲述)

  (3)继续阅读幻灯片,了解莫卡最想 做的事。

  莫卡还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它是怎么做的?

  4、默看幻灯片,了解故事后半部分。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莫卡做了什么?

  三、师生再次阅读图书,完整欣赏绘本内容。

  活动反思:

  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把现有的不满表达出来,从而引起他们对现实社会中不能自由自在的关注,然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些事情可不可以自由自在,其实是不可以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制定出来的规则是孩子切肤的感受到的规则,讲到后面的游戏中没有规则的,一个人是玩不起来的,但是有了一个规则之后,就能玩起来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五首动物谜语儿歌的内容,学会念谜语,并能根据描述的特点猜出谜底。

  2、根据谜语中2的递减规律线索进行推导,并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仿编谜语。

  3、让缺乏信心、反应较慢的幼儿敢于发言,获得机会,获得信心。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5张。

  2、会唱歌曲《小青蛙》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故事。

  教师:今天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五个矮儿子》。

  教师讲故事至"横着爬上又爬下",提问:你们猜一猜大儿子养的是什么动物?幼儿猜结果。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猜一猜二儿子样的是什么动物。

  启发幼儿想一想:三儿子养的动物可能是几条腿。教师继续说三儿子样的动物的谜面,幼儿猜结果。

  让幼儿猜一猜四儿子养的动物可能是几条腿。教师继续说四儿子样的动物的谜面,幼儿猜结果。

  猜五儿子养的动物可能是几条腿。然后,教师继续说谜面,幼儿猜结果。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五个矮儿子勤劳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分析谜语。

  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教师提问:你觉得五个矮儿子聪明吗?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启发幼儿找一找:五个矮儿子让大家猜的谜语的第一句说的是什么?使幼儿知道第一句谜语都是关于几条腿的问题,后面几句说的'都是动物的特征。

  3、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谜语儿歌。

  教师:五个矮儿子真聪明,编的谜语真有趣,你会像五个矮儿子那样编谜语吗?提醒幼儿第一句要说出腿的数量,接下来说出动物的特征。先让幼儿与旁边的同伴交流自编的谜语,然后请个别幼儿到台上来念谜语,其他幼儿猜谜底。

  4、音乐活动:《小青蛙》

  教师念仿编的谜语儿歌。

  幼儿表演唱《小青蛙》一遍。

  教师提问:两只(三只、四只)青蛙有几条腿?幼儿回答后,师生唱出相应的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6

幼儿园教案大班01-11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01-2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3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9-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08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05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23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6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