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9 09:40:4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2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4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轻重,对称,支点移动等因素与物体保持平衡的关系。

  2.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并能记录结果。

  3.能举出两个以上生活中运用平衡原理的例子。

  活动准备

  画笔 剪刀 铅笔 橡皮泥 卡纸 别针

  活动过程

  1.蝴蝶玩偶引出主题,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兴趣

  小蝴蝶飞累了,落在花枝上休息一会,可是它怎样才能站稳呢?快帮小蝴蝶想想在花枝上平稳站住的办法吧!

  ①用剪刀剪出造型不同的蝴蝶;用橡皮泥把铅笔固定住。笔尖朝上。

  ②尝试将蝴蝶平稳的立在笔尖上,用笔在支点上做出记号。

  ③在蝴蝶身上的不同部位夹上别针,看看支点改变了吗?

  你的小蝴蝶落稳了吗?将你找到的.支点画下来,并将小蝴蝶粘贴在花园里。

  2.通过自制小天平,加深体验轻重,对称,支点移动等因素与物体保持平衡的关系

  a.粗细均匀的长棍,纸杯做小桶,线绳沙子。

  b.自制的小天平歪了,怎么办呢?请给另一边烦人纸杯中倒入沙子直到平衡。

  科学乐园

  当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相等时,两个托盘距支点的距离也相等,当重量不等时,距支点的距离则不等。小朋友们。你发现了平衡的秘密了吗?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用到了这些原理呢?与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镜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体验镜子游戏的快乐。

  2、激发幼儿对光反射的兴趣,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3、感知并描述勺子上的反光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此活动必须在晴朗的天气里进行。

  2、小镜子、不锈钢勺子、反面带有双面胶的小动物图片数份,最少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最喜欢玩勺子了,几天没玩了,想不想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镜子吧!

  二、幼儿玩镜子。(各种平面镜,反面带有双面胶的小动物图片等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教师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有选择的、由易到难的与幼儿交流,,最后集体分享探究结果,并进行验证性探究。)

  教师引导一:问在座位上玩镜子的幼儿。

  1、你是怎样玩的镜子?

  2、发现了什么?

  小结:镜子可以找照出影子来,利用镜子,你不转头就可以看见身体后面的小朋友。

  教师引导二:有的小朋友在阳光下玩镜子,我们一起问问她有什么发现吧!

  1、阳光下,你发现了什么?

  2、墙上为什么会有光斑?(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墙上就产生了光斑。)

  3、墙上的光斑会动吗?

  4、你是怎样让它动的?(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小结:在阳光下,镜子可以在墙上产生光斑,还能让光斑移动到想让它到的地方。

  教师引导三:有的小朋友在玩“动物追逐战”的游戏,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玩的!

  1、你们玩的什么游戏?

  2、怎样让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点儿?

  3、请幼儿尝试。

  小结:“动物追逐战”太好玩了,你的小动物跑的快吗?心理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玩“勺子里的哈哈镜”。

  (一)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像来?(幼儿回答)。

  (二)玩“勺子里的哈哈镜”的游戏,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根据幼儿的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说说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东西有什么不同,提问,帮助幼儿有条理的探究:

  1、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原来勺子里也有个哈哈镜)。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从勺子里的哈哈镜看到的自己与镜子里的一样吗?为什么?

  简单小结:勺子的凹面与凸面对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儿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奥妙。

  (三)我是小小摄影师。

  1、带领幼儿到室外,借助勺子“摄影”。

  2、请幼儿说说在勺子里的哈哈镜看见了什么?它跟原来的物体相比,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思考:用不同的勺子“拍摄”的同种物体,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4、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勺子大小、新旧与成像之间的关系,给幼儿留下继续探究的空间。

  四、幼儿在玩“哈哈镜”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不锈钢碗、勺子、铃铛皮、镜子、杯子等“镜子”投放科学区,供幼儿继续探究其中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个月之间的关系。

  2.幼儿学习制作“年轮”的小书。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独立性,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教具:四个季节的圆拼盘

  2.幼儿用制作小书用具,画纸,笔等。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导入

  幼儿听音乐走线,依次拿“坐垫”。

  音乐停,幼儿按老师要求的方式--盘腿坐。

  二、年轮的认识

  1.告诉幼儿我们今天进行“年轮的认识”。

  2.老师示范操作:

  (1)老师取来一个圆告诉幼儿:“这是一年!”

  提问:“那你们知道圆可以分成几个半圆吗?”

  (分成两个半圆),

  教师:对了,可以分成两个半圆,那一个半圆我们叫它为半年,那另一个呢?(也叫半年)

  两个半年合起来是一年。

  (2)提问:那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有四个季节)

  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老师分别取来绿色的春天、红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白色的冬天,并且把他们拼成一个圆

  教师:你们看,这四个季节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圆,(是一年)

  (3)教师:那你能来试试摆吗?(幼儿操作)

  (4)教师:你们能告诉老师一年有几个月吗?”(12个月)

  老师取来绿色的春天,上面写着三月、四月、五月,幼儿认识。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夏天、秋天、冬天,了解十二个月与一年的关系。

  (5)请幼儿操作,老师并给幼儿复习一遍。

  三、制作--年轮的小书

  1.教师:有谁愿意跟老师来制作--年轮的小书?

  2.幼儿自愿跟老师制作小书,其余幼儿自选工作。

  3.老师记录下幼儿的认识结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糖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糖果里含有糖,糖是甜的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吃糖果要适量。

  【活动准备】

  1、各种各项的糖果若干,画上五官,富有表情。

  2、请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两种糖果。

  3、情景剧《小熊拔牙》的有关道具及场景。

  【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给糖果宝宝找家——情景剧《小熊拔牙》——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大糖的头饰,做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发现寻找糖果世界的秘密。

  大糖妈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对,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认识我了,我是麻渠大糖妈妈,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到我们糖果类的大本营“甜甜大世界”去,在那里你们会认识更多的糖果,发现糖果世界的许多秘密,下面让我们快乐地出发吧!

  二、看一看

  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参观,请幼儿认真观察各种糖果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包装。

  大糖妈妈:小朋友,“甜甜大世界”到了!你们看,我的糖果伙伴们正在向你们微笑呢!快去和它们做朋友吧?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糖?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他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幼儿自由分散的观察,教师个别引导)

  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糖?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以前吃过吗?是什么味道?它和别的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尝一尝

  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亲自品尝糖果的.味道,加深幼儿对各种各样糖果的认识。

  大糖妈妈赠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礼物,请小朋友每人挑选一块糖果进行品尝,并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四、说一说

  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糖果?吃过什么糖果,什么形状、颜色、味道等?

  五、给糖果宝宝找家

  请幼儿根据不同的要求给糖果宝宝找家:

  1、按照颜色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红色、黄色、绿色、白色、棕色等)

  2、按照形状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圆、方、椭圆、半园、三角等)

  3、按照软硬程度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棉花糖、橡皮糖;冰糖、水果硬糖)

  4、按照味道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如菠萝味、桔子味、奶味、巧克力味)

  六、表演活动:情景剧《小熊拔牙》

  请幼儿观看情景剧,知道吃糖果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利。

  看完表演后提问:

  1、小熊为什么要拔牙?

  2、你看了这个表演,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糖妈妈小结:糖是我们身体里面必需的营养,但是不能多吃,要适量。吃多了不仅会伤害牙齿,还会造成肥胖。所以吃糖要讲究科学,不能无节制地乱吃。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晚上睡觉前千万不要吃糖。

  七、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离开甜甜大世界,到美工区利用糖果包装纸去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与反思:电话

  教学意图:

  随着电话号码的普及,电话号码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电话》。旨在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兴趣和用途。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与反思:电话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的外形构造和功能以及电话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的密切关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平时不能随便乱打。

  活动准备:

  1、电话2部,手机1部。

  2、110、120、119电话号码卡片各1张;警车、救护车、火警车图片各1张。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叮铃铃,叮铃铃,这儿说话哪儿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小朋友动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话)2、出示电话、手机引导幼儿观察电话的外形构造,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师:电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手机没有电线。

  小结:电话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但都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等组成,这样才能相互通话。

  3、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你们家有电话吗?(有)你打过电话吗?(有)师:你给谁打电话?是为什么事打电话?(问候、祝贺、询问、联系、请求帮助)4、遇到危急时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

  (1)当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坏人,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10出示)(2)当你发现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电话?(119)(3)当家里有人病了,晕倒时,要打什么电话求救?(120)5、玩配对的游戏:应该打什么电话(发给幼儿人手一份卡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应该打什么电话求救,帮他们正确连线。

  6、模拟急救现场打电话求救,初步学会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110、120、119(2)会简单明确地回答现场的问题,会完整的`表达事情7、知道不能随便乱打急救电话。

  8、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今天我们学会了打求救电话110、120、119,也知道这三种求救电话是在危急的时候才能打,没有危急时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记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2.认真观察图片上提供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物质准备:豆干、鸭子、萝卜、白菜、鸡蛋、马铃薯、青瓜7中食物的幻灯片、图片、操作卡。

  活动过程:

  1.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猜猜这是谁的家。

  师:这是谁的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我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师:你从那里看出是南瓜爷爷的家。

  幼:我觉得房顶上有个南瓜爷爷,所以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是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的。通过引导和提示帮助孩子从人物的特征上得到了验证,知道这是南瓜爷爷的家。)

  2.播放幻灯片,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

  师: 南瓜爷爷家来了许多客人?你们数一数有几个客人?

  幼:七个客人。

  师:你从哪里开始数的?

  幼一:我是从正方形开始数的。

  师:正方形还可以数吗?

  幼一:数过了不能再数了。

  幼二:我是从鸡蛋开始数的,也是数七个。

  幼三:我是从鸭子开始数的,一共有七个。

  师:这些客人围成了个圆圈,数圆圈我们以前都学会了,所以大家都会数了。数圆圈时要怎么数了。要先记住一个物体,然后从它开始数,数到这个物体就要停下来不能数了。

  (评析: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找一个有特征的物体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帮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一个新知识。)

  3.观察影子,猜猜它们是谁?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老师给它们标上数字,你们说说这些影子可能是谁呢?

  幼一:找到一号是正方形。

  幼二:二号是小鸭。

  幼三:五号是鸡蛋。

  师:小朋友把这些影子都猜出来了,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小朋友猜的对不对。

  (将七位客人逐一进行验证)

  (评析:通过观察影子图让孩子学会了“数一数、猜一猜”,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

  4.借助操作卡,找找哪些是蔬菜?

  (1)帮助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是蔬菜,并在对应的格子上打钩。

  师:今天南瓜爷爷家请了这么多客人,要做什么了?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南瓜爷爷一个人住,觉得很孤独,他想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想一想,他的七位客人谁是蔬菜了?等下老师让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自己帮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操作卡。操作卡上有南瓜爷爷家的七位客人,第一位是谁?

  幼:第一位是豆干、第二位是鸭子、第三位是萝卜……

  师:南瓜爷爷要找的是蔬菜邻居,等下小朋友就从这七位客人中,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红色的笔画个圆圈,第二格不能画。

  (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操作)

  师:你觉得谁是蔬菜了,小朋友要自己动脑筋。(进行个别指导)

  师: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为南瓜爷爷找的蔬菜邻居是谁。

  幼一:我觉得南瓜爷爷的蔬菜邻居是: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旖旎小朋友,你要记住你第一次选择的哦.再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分享。

  幼二: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幼三:白菜、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你为什么觉得鸭子和豆干不是蔬菜了?

  幼四:白菜、萝卜、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评析:让孩子们自己通过以往的经验和认识,观察、思考、猜测什么是蔬菜。)

  (2)播放种植蔬菜的视频,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蔬菜。

  师: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都帮他找了好多蔬菜邻居,那到底对不对了。

  师:你觉得蔬菜是从那里来的?你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蔬菜?

  幼一:超市场买的。

  幼二:蔬菜店买的。

  幼三:路边买的。

  幼四:种出来的。

  师:那里种出来的。

  幼四:幼儿园种出来的。

  师:对了,我们幼儿园种了许多蔬菜,老师还经常带小朋友去观察了。那我们来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我们现在来看图片,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

  幼:蔬菜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师:老师看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老师再说一遍,蔬菜时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这句话听懂了吗?都听懂了吗?那没问题啦,我们现在再一次帮助南瓜爷爷找邻居,小朋友看看这七位客人谁是种出来的。你刚刚选的`食物是不是有的不是种出来的。如果不是种出来的就不是蔬菜,我们就不要选它了。

  师:现在请小朋友找一只黑色的笔,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黑色的笔画个圆圈。

  第二次是不是跟第一次不一样了。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它是种出来的吗?

  (评析:通过幼儿的经验思考,老师借助播放图片,蔬菜的种植环境,使幼儿的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提升,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的特征——就是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3)验证操作卡上哪些是蔬菜?

  师:豆腐干是蔬菜吗?

  幼:不是。

  师:对了,它不是直接种出来的,它是大豆加工的。

  师:胡萝卜呢?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鸭子呢?

  幼:不是,它是鸭妈妈下蛋然后孵出来的。

  师:对了,它是肉类食品,我们叫荤菜

  师:大白菜呢?是 因为它是种出来的 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鸡蛋 呢?

  幼:鸡蛋不是蔬菜,它是鸡鸭妈妈生的。

  师:它是母鸡生的,它叫蛋类食品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个别验证、集体验证、共同验证等方法层层递进,使幼儿进一步明确:蔬菜是种出来的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4.延伸活动。

  南瓜爷爷家只有三间房子,可是有四种蔬菜,那么多蔬菜怎么住呢?

  师:我们现在来数一数,我们帮南瓜爷爷找了几样蔬菜啊!

  幼:1、2、3、4,一共有四样蔬菜,那我们来看看南瓜爷爷家旁边有几间房子?

  幼:南瓜爷爷家有三间房子。

  师:三座房子,四样蔬菜,小朋友觉得那该怎么住啊?现在小朋友想办法啊?

  幼一:我觉得红萝卜和青瓜可以住在一起。

  师:为什么呢?

  幼一:因为红萝卜和青瓜它们两个都是瘦瘦长长的。

  幼二:我觉得白菜和青瓜在一起比较好,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幼三:我觉得马铃薯和南瓜爷爷住一起,因为都是圆圆的。

  幼四:我觉得白菜和土豆住在一起,因为它们两个比较小。

  师:老师觉得马铃薯和黄瓜也可以住一起,为什么?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分房子住,让孩子学会从蔬菜的颜色、外形、种类、大小等特征对蔬菜进行分类、合理匹配。)

  活动反思:

  这个教材是结合班级主题“秋天的蔬菜”而选择开展的,内容及创意是来之名师的教学课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猜猜从影子里看出它会是谁,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的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儿经常在区角玩找影子的游戏,所以幼儿很快就从影子中找出各种实物。在数南瓜爷爷家来了几个客人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围合的数数方法。让幼儿学会了围成圈的东西也可以数的。并从中得出个结论:数圆圈时,要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无形中又让孩子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在南瓜爷爷想找蔬菜邻居这个环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物体来选择蔬菜时,在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后,幼儿对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讨论成了一个难点。最后老师通过提供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得出一个概念:蔬菜是种在地里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儿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得出了结论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选择中,大部分幼儿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对蔬菜认识不够透彻,还没有清晰的辨认豆干和鸡蛋不是蔬菜。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两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分别在概念出现的前后,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第一次操作表现出来的是幼儿的经验,第二次操作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了,由经验上升为知识。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先让幼儿猜想:南瓜爷爷家旁边只有三间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种,它们要怎么住?幼儿在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基础上,将蔬菜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进行了分家。最后我把马铃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把土豆和黄瓜放一起住?(因为它们都要削皮)这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经验性的分类方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

  小百科:邻居,指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皮球的动态——蹦、跳、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2、充足气的皮球若干、瘪皮球一个、气针一枚。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对皮球的动态产生兴趣。

  难点:知道皮球里面装的是空气。

  活动过程

  1、出示皮球,说说并玩玩会蹦、会跳、会飞的皮球。

  (1)教师出示皮球,问:你们喜欢玩皮球吗?谁来说说你平时会怎样玩皮球呢?(拍皮球)师:嗯,你会拍皮球,那你能上来拍一下皮球给大家看好吗?师:你们说这个皮球除了可以拍之外,还可以怎样玩呢?谁来说说?分别请小朋友来说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刚才这些小朋友都很会玩皮球,真不错!

  (2)启发幼儿说出玩皮球时,皮球的运动方式。

  这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的时候,你们观察到皮球它是怎样动起来的呢?这时老师可以边拍边问?引导幼儿说出皮球会蹦,会跳,会滚,会转等。哦,皮球能跳,能滚,能飞……

  (3)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用你的身体来模仿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跳,蹦,转)的动作吗?让我们一起学学皮球运动的样子。问:皮球什么形状的?(圆形)来,让我们把自己变成一个皮球,现在我们先来学学皮球跳的样子,再来学学皮球滚。分别让幼儿模仿。

  2、欣赏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师:刚刚小朋友模仿的真好,可你们知道为什么皮球会蹦,会跳,会滚,皮球很硬,一定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呢?

  现在我也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播放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1)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师问:现在故事看完了,你们说说皮球里到底住着谁呢?

  (2)师: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吗?教师启发幼儿互相讨论,幼儿之间互相讲述皮球里住着什么?

  3、了解是空气住在皮球里。

  (1)猜测、验证皮球里住的是空气。

  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探索皮球里住着什么?幼儿互相想办法,讲述自己想的办法并做给其他幼儿看。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用挤一挤、敲一敲、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摇一摇等方式,探索皮球里住着谁?

  请部分幼儿讲讲自己的探索过程。

  教师将气针插入气门芯,将皮球里的气体放出来,保持适度距离并朝向幼儿脸上,问幼儿感觉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刚刚我们放出来的就是空气。

  (2)将充满空气的皮球与瘪皮球进行比较,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师问:如果皮球里没有空气会怎么样?请幼儿猜想。

  教师出示瘪皮球,演示拍、滚、踢皮球,验证幼儿的猜想。

  (3)教师总结:原来皮球只有充满了空气,才能运动起来,它就像兔子那样蹦,像轮子那样滚,像喜鹊那样飞起来。空气真了不起!

  4、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球,感受皮球的运动状态。

  教学反思:

  程序上出现错误,但幸好有图片教具,后面的提问环节达到预期效果。在刚讲故事时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想法没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误。目标的定制对本版孩子稍浅了些,应可以在提问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时还可增加除了兔子会跳还有谁会跳等,扩散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认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书的环节,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因没能提前交代,孩子们在自己看书时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没能巩固加深,又是一失误。总体上本课时的目标预期效果都达到了。但在过程中对孩子没出现的不在预期中的反应利用与操作得不是很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科学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17

幼儿园中班影子科学教案10-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17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科学教案03-1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04-03

幼儿园中班《小蜘蛛》科学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1-23

【热】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