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

时间:2024-08-16 12:52:44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1

  游戏目标:

  1、能有兴趣地跟着歌曲学做动作。

  2、知道不同动物相匹配的食物,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游戏准备:

  动物头饰及相应食物

  游戏过程:

  老师边表演边唱。"小狗肚子饿得厉害吗?"(幼儿学念:肚子饿得︱咕咕︱叫-︱),重点指导这一句。

  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找到相应的食物。引导幼儿把小动物找食物的故事唱出来。开始时提供的食物是一一眼对应的,之后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百科:饿(è),基本字义是肚子饥饿,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是长时间没吃饭自然发生的身体需求。如:我不饿,你吃吧!饥饿。饿殍(饿死的人)。有使受饿的意思:注意别饿坏了。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2

  目标:

  1、学习歌曲,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学习创编歌词,巩固小动物爱吃食物的知识。

  3、以愉快的情绪参加活动。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准备:

  音乐磁带

  过程:

  一)、韵律活动:小小鼓乐队

  二)、、学习新歌曲《谁饿了》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哑剧。

  提问:谁知道这个哑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辅助提问:谁来了?它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小结:有节奏地朗诵歌词一遍。

  3、幼儿学习朗诵歌词一遍,教师配以动作。

  4、引出歌曲名称,教师清唱一遍,完整范唱一遍。

  5、玩游戏“点大猫”

  1)、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逐一点幼儿的头,最后被点到的幼儿就是“大猫”,该幼儿就学两声猫叫。(4次)

  2)、师幼唱,教师点。(2次)

  3)、一个幼儿点,其余幼儿唱。(2次)

  三)、学习歌曲的创编。

  1、师:大猫吃了那么多的已经够饱了,现在又来了谁?(教师表演小狗的动作)

  2、讨论歌曲的创编方法。在“大猫”处改成“大狗”,在“小”处改成“肉骨头”。

  3、集体演唱新的歌词,然后表演。

  4、以同样的方法创编“兔子”的歌词。

  四)、听音乐自由扮演各自的小动物走出教室。

  师:小动物门都吃饱了,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听着音乐走到外面去玩吧!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3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尝试创编简单的歌词并进行演唱,培养初步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小猴、小鸡等木偶各一只。

  活动过程:

  1、幼儿律动入场。

  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走路呢?我们一起来学它们好吗?

  2、组织幼儿练声。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猫怎么叫吗?我们来学学小猫叫。老师还要问你们其它小动物是怎么叫的,不过你们要唱着告诉我行吗?

  3、出示木偶小猫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一只大猫出来了)它怎么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你们猜它看见谁了,那么高兴?(看见了小)大猫将怎么了?(啊呜,啊呜吃完了)

  4、师范唱歌曲。

  小朋友,老师唱一首歌给你们听,你们注意听唱了谁?它怎么了?看见什么?结果怎么样?

  5、幼儿讨论。

  刚才听到老师唱什么?

  6、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唱《谁饿了》这首歌,你觉得它饿了会有什么表情呢?

  7、出示木偶(小兔、小猴、小鸡)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并演唱。

  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还有谁饿了?怎么唱呢?

  8、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

  小朋友,你们想想,还可以创编哪些小动物饿了?怎么唱呢?

  9、活动结束。

  小朋友,我们现在一起来模仿这些小动物边唱边表演好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唱歌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从目标看,幼儿基本能达成。绝大多数的孩子们始终以愉快、饱满的情绪参加整个活动,注意力也较集中。每一个活动的成功必然有它的原因。那么,这个活动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首先,在选材上,歌曲短小、节奏明快,音域适中;歌曲的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并适合幼儿的创编。

  从环节设计来看,紧凑、有趣是这个活动的特点,且层层递进。

  在歌曲开始的设计上,我采用了哑剧表演的形式。这个形式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它使表演者在时空方面与观众最为贴近,更容易相互吸引与交流;另外,教师也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但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们一下就了解了歌曲的内容,并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为幼儿用肢体表现歌曲作了铺垫。

  从单纯考察倾听范唱遍数对正确再现的影响来看,中外都有人做过专门的'实验:一般情况下,6遍倾听才能保证即时的最好反应。但让幼小的孩子在集体情况下多次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是很容易导致他们的疲劳与厌烦的。因此,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运用“点兵点将”的方法,让游戏贯穿整个的倾听过程,保证了幼儿倾听的兴趣。这种在游戏情况下的听觉输入,往往有很好地形成听觉表象的作用。

  这个活动中的欠缺是教师对个别幼儿的关注还不够。如有两个幼儿经常不认真听讲、还推来推去的,但教师一直没有进行干预,这对一个老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特别是在这种公开活动时。我想这在以后是要更加重视的。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4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尝试创编简单的歌词并进行演唱,培养初步的创造性。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小猴、小鸡等木偶各一只。

  活动过程:

  1、幼儿律动入场。

  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走路呢?我们一起来学它们好吗?

  2、组织幼儿练声。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猫怎么叫吗?我们来学学小猫叫。老师还要问你们其它小动物是怎么叫的,不过你们要唱着告诉我行吗?

  3、出示木偶小猫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一只大猫出来了)它怎么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你们猜它看见谁了,那么高兴?(看见了小)大猫将怎么了?(啊呜,啊呜吃完了)

  4、师范唱歌曲。

  小朋友,老师唱一首歌给你们听,你们注意听唱了谁?它怎么了?看见什么?结果怎么样?

  5、幼儿讨论。

  刚才听到老师唱什么?

  6、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唱《谁饿了》这首歌,你觉得它饿了会有什么表情呢?

  7、出示木偶(小兔、小猴、小鸡)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并演唱。

  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还有谁饿了?怎么唱呢?

  8、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

  小朋友,你们想想,还可以创编哪些小动物饿了?怎么唱呢?

  9、活动结束。

  小朋友,我们现在一起来模仿这些小动物边唱边表演好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5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学习创编歌词,巩固小动物爱吃食物的知识。

  3、以愉快的情绪参加活动。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小小鼓乐队

  二)、、学习新歌曲《谁饿了》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哑剧。

  提问:谁知道这个哑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辅助提问:谁来了?它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小结:有节奏地朗诵歌词一遍。

  3、幼儿学习朗诵歌词一遍,教师配以动作。

  4、引出歌曲名称,教师清唱一遍,完整范唱一遍。

  5、玩游戏“点大猫”

  1)、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逐一点幼儿的头,最后被点到的幼儿就是“大猫”,该幼儿就学两声猫叫。(4次)

  2)、师幼唱,教师点。(2次)

  3)、一个幼儿点,其余幼儿唱。(2次)

  三)、学习歌曲的创编。

  1、师:大猫吃了那么多的已经够饱了,现在又来了谁?(教师表演小狗的动作)

  2、讨论歌曲的创编方法在“大猫”处改成“大狗”,在“小”处改成“肉骨头”。

  3、集体演唱新的歌词,然后表演。

  4、以同样的.方法创编“兔子”的歌词。

  四)、听音乐自由扮演各自的小动物走出教室。

  师:小动物门都吃饱了,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听着音乐走到外面去玩吧!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6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学习创编歌词,巩固小动物爱吃食物的知识。

  3、以愉快的情绪参加活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小小鼓乐队

  二)、、学习新歌曲《谁饿了》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哑剧。

  提问:谁知道这个哑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辅助提问:谁来了?它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小结:有节奏地朗诵歌词一遍。

  3、幼儿学习朗诵歌词一遍,教师配以动作。

  4、引出歌曲名称,教师清唱一遍,完整范唱一遍。

  5、玩游戏“点大猫”

  1)、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逐一点幼儿的头,最后被点到的幼儿就是“大猫”,该幼儿就学两声猫叫。(4次)

  2)、师幼唱,教师点。(2次)

  3)、一个幼儿点,其余幼儿唱。(2次)

  三)、学习歌曲的创编。

  1、师:大猫吃了那么多的已经够饱了,现在又来了谁?(教师表演小狗的动作)

  2、讨论歌曲的创编方法。在“大猫”处改成“大狗”,在“小”处改成“肉骨头”。

  3、集体演唱新的歌词,然后表演。

  4、以同样的方法创编“兔子”的歌词。

  四)、听音乐自由扮演各自的小动物走出教室。

  师:小动物门都吃饱了,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听着音乐走到外面去玩吧!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在角色扮演和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

  2、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大胆交往,创编简单的歌词并进行演唱,体验互动的乐趣。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1、PPT图片若干(小狗、小猫、小鸡、小兔、肉骨头、小、小虫子、胡萝卜等)。歌曲伴奏带,幼儿半圆形围坐。

  2、幼儿已有小动物爱吃什么的`知识经验和“过大桥”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倾听乐曲熟悉旋律,练习十六分音符节奏。

  1、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看看我是怎么欢迎客人的(配合肢体动作学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欢迎欢迎欢迎︱︱你—︱︱),让我们一起欢迎小动物吧

  2、看PPT,师:谁出来玩了?(大猫)我们都来学大猫出来玩一玩。

  3、在歌曲音乐中,师生一起模仿猫动作。(熟悉旋律)

  二、学习歌曲。

  1、欣赏第一遍。

  师:(PPT音效)咕噜咕噜什么声音?大猫的肚子为什么会叫?(大猫饿了)

  突然,它看见了一样好吃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教师对幼儿答案不置可否)让我们来听一听它看见了什么好吃的。(倾听歌曲第一遍)

  2、欣赏第二遍,熟悉歌词。

  (1)理解记忆歌词。

  师:大猫肚子饿得怎么样?(幼儿学念:肚子饿得咕咕叫)

  大猫看见什么好吃的?怎么吃小的?(幼儿学念:看见了小,啊呜啊呜吃掉了)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

  3、幼儿跟着音乐伴奏演唱,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三、在游戏中巩固歌曲。

  师:我这只大猫刚才也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也要找小吃。教师清唱歌曲并表演,唱到到歌曲最后一句时教师张开双臂“吃”(拥抱)小(幼儿))请幼儿数一数有几只被大猫吃了,并由被吃掉的幼儿来扮演大猫继续游戏。师:大猫的肚子还没有吃饱呢!我请几只小猫跟着大猫一起去找食物吧!

  “过大桥”游戏:两名幼儿两手相连搭高,其他幼儿一个拉着一个从桥下钻过,唱到最后一小节搭桥的幼儿将手放下捉住小,大家数一数大猫捉住了几只(游戏反复几遍)

  四、集体仿编歌曲。

  1、仿编小狗饿了的歌词。

  师:大猫吃饱了,可是还有小动物也饿了,看看谁饿了?(小狗)一只小狗出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小狗会看见什么?(肉骨头)小狗吃肉骨头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2、幼儿分组扮演不同动物角色自由仿编歌曲,体验仿编的快乐。

  师:还有许多动物也饿了,它们会找到什么食物呢?(出示动物图片)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看说说,为幼儿的仿编做下铺垫。

  3、播放音乐,幼儿分组玩“过大桥”游戏

  师:那请你们就变成小动物,来编编唱唱小动物饿了的歌。

  教师给幼儿戴上头饰,鼓励幼儿分组创编并游戏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8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学习角色间的对话,能用重复句式复述故事。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观察饼。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饼?这块的、圆圆的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一块很的饼,累的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发现了什么?

  二、观看课件,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书,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1)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一口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小猪很着急,他找到了三个动物,是谁?(出示图片)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幼儿相互讨论。

  (3)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师:小猪接来下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饼怎么了?为什么饼会被咬掉一半?

  (6)这么的饼,只剩下一点点了,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啊呜,她也在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它一边嚼着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饼?

  (7)小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咬了饼吗?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四、活动延伸:玩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幼儿自主结伴、快乐游戏。

  思《谁咬了我的饼》小猪的形象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好像那只小猪就生活我们身边一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根据绘本,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与中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该文本我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入与透彻,对于剖析文本角色的内心把握的很不到位,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的时候也没有能够比较正确的引导幼儿,因此与幼儿的互动不是很好,整节活动显得很平,幼儿情绪也不是很高。另外在出示第一个动物朋友小鸟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让孩子说说还有什么动物的嘴巴是三角形的……这样整个活动会更生动。

【中班音乐教案谁饿了】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谁饿了教案03-17

托班音乐《谁饿了》的教案01-30

小班音乐谁饿了教案6篇03-17

幼儿园小班音乐谁饿了教案02-02

小班音乐公开课谁饿了教案12-04

小班艺术教案:谁饿了02-10

“饥饿营销”饿了谁05-01

(热门)小班艺术教案:谁饿了4篇01-09

中班数学谁吃谁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