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时间:2021-05-02 18:38:37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三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解释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斜面、木板、小车、棉布、毛巾、象棋、直尺、惯性小球装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收集与教材P44图12.5-1中内容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

  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同学们看书12.5-2内容,先了解古人的思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光靠思辨不能回答,同学们可以自己探究,通过实验来求证.

  二、进行新课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

  2.演示实验:

  (1)毛巾表面(2)棉布表面(3)木板表面

  现象:(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

  (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

  (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

  3.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

  (二)物体的惯性

  1.惯性

  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现象

  【演示1】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解释: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

  【演示2】惯性小球实验,解释:木片被弹出去之前,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落在原处。

  ——解释惯性现象的要领:①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运动或静止)②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③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④所以……。

  【演示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

  教师: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初三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相关文章:

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01-21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案11-08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案范文01-15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高一物理教案10-28

运动的描述初三物理教案10-31

关于初三的物理教案人教版11-07

关于初三的物理教案半导体11-09

长度的测量误差初三物理教案11-07

电流的磁场的初三物理教案设计范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