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21 12:17:13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2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2、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认识算盘,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努力,激发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准备:

  算盘、多媒体课件、算筹、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新授

  (一)、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1)远古的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的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表示数和计算。算筹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与远古计数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就是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课件出示:算筹表示多位数。

  (2)你知道这些用算筹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吗?

  课件出示题目。

  3、算盘:

  (1)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盘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

  (2)出示新式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3)课件出示由老式算盘衍生出的形态各异的算盘。

  4、计算器:

  现在,算盘因为笨重、不方便携带,逐渐被更轻便的计算工具所取代。

  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电子计算机:

  (1).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出示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2)现在人们人手一部的手机,也具备了微电脑的功能。

  6.简单认识计算器比较重要的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三)、计算器的应用

  1、学生自学教材26页的例题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并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四)、巩固练习

  1、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

  2、老式算盘上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盘上方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每颗珠子表示()。

  4、我见过的计算机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页的做一做

  三、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

  作业设计: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

  5.计算机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名数的改写--教材第82页例1-2,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十九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为学习复名数和小数的相互改写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米=()厘米1千米=()米1平方米=()平方厘米

  1公顷=()平方米1吨=()千克1时=()分1分=()秒

  二、新课

  1.教学名数的概念。

  “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等的时候,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3米、20平方米、1吨100千克、4分5秒......等。通常我们就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板书名数的概念。注意强调名数概念中的关键词“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同时还要指出,这里的单位名称更准确地说是计量单位名称。

  “只带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单名数,如3米、20平方米等。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复名数,如1吨500千克,4分5秒等。”

  “在实际中,常常需要进行不同单位的名数改写,如上1吨500千克可以改写成1500千克、245秒可以改写成4分5秒,等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进行‘名数的改写’。”

  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板书题目。

  “我们先来看第一问。要将3米改写成厘米数,先想想:1米是多少厘米?”

  学生答出1米=100厘米后,进一步提问:

  “3米是几个100厘米?”

  “3个100厘米又等于多少厘米?”(等于300厘米。)

  学生答出3米是300厘米后,再问:“从这道题可以看出,要把米数改写成厘米数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后指出:把米数改写成厘米数要乘进率100。

  “再看第二问。要把2吨50千克改写成千克数。这里的50千克还用不用改写?”

  “需要改写哪个数?”

  由此引导学生想出2吨50千克中的千克数不用变,只要把2吨改写成千克数,再加上原有的千克数就行了。

  “那么,吨数怎么改写成千克数呢?请大家自己先算算。”

  学生完成后,指出:把吨数改写成千克数,要乘进率1000。

  教学完例1后进行一下小结:“从刚才的计算可看出,由米数改写成厘米数,吨数改写成千克数,都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都要乘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这条结语。)

  3.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2页“做一做”左栏的题。

  让一学生填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直接填写在教科书上。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教学例2。

  板书题目。

  “要把50000平方米改写成公顷数,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

  使学生明白首先需要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答出进率是10000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那么,50000平方米里有几个10000平方米?”(有5个。)

  “也就是说,50000平方米里有几个1公顷?”(有5个。)

  “那么,50000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呢?”(等于5公顷。)

  “所以50000平方米=5公顷。”(板书此式)

  “由此我们看到,要把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只要将平方米数除以进率10000就行了。”

  “下面我们再看看怎样将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

  “请大家先想一想,应该怎样将分数改写成小时数?”

  启发学生想:1小时等于多少分?375分里有几个60分?

  先让学生计算,发现除不尽,再提示:“除得的余数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后,再请一、两名学生叙述一下自己的改写思路。

  “从上面可以看出:由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分数改写成小时数,都是‘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都要除以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此结语。)

  5.小结。

  引导学生说出“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

  板书上面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82页“做一做”右栏的题。

  让一学生填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直接填写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九的第1、2题。

  先做第1题,集体订正后,再做第2题。

  让三名学生填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直接填写在教科书上。教师注意巡视。

  集体订正时,教师可以挑选三张投影片中做得不太好的一份让大家进行判断。

  第1题,特别要注意2千克80克=()克,学生易错。

  第2题,注意1070毫米=()米()厘米,这种形式在例题里没讲,提示学生考虑应先改写成什么单位的数。

  第4教时(总第44教时)

  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教材第83页练习十九3-5题。

  教学目的

  通过名数的改写和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投影片:

  1千米=()米150厘米=()米()厘米

  1吨=()千克1公顷=()平方米

  1平方米=()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公顷180分=()时

  5分=()秒7日=()时

  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的第3题。

  这道题需要说明播种机的作业宽度,作业宽度和行进距离与播种面积的关系,因为学生抽象理解播种机的工作效率要比名数的改写更加困难。

  2.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教师要注意巡视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千克和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

  3.做练习十九的第5题。

  这道题要从分变成几日几时几分,两次用进率去除用的进率不同。从分到时除以进率60,得到小时后再除以24才能得到几日;如果有学生先算出日与分之间的进率,用该进率求出有几日后,再用余数求得几时几分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算法难度较大。这里要先让学生独立想办法做,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三、思考题

  第83页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其计算方法是:把所求的那个月的日数和表中那个月份下的数加起来,减去1以后用7除。看余下的数是几,就表示那天是星期几。如果加、减后所得的数比7小,那么得数是几,这天就是星期几。如果能整除,余数是0,这天就是星期日。

  以上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并且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编制一个当年的表,放在铅笔盒里,便于随时查看。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

  复习目标: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倒数、比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和比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口答(课本第130页复习第1题)。

  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4 4× 4×0。75 4÷

  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5题中的1、2题。

  2、复习倒数的意义。

  口答(课本第130页总复习第3题。)

  下面各题做得对不对?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3的倒数是,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4,0的倒数是0。

  讨论:什么叫倒数?0为什么没有倒数?

  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3题,第5题中的3、4题。

  3、复习比的意义。

  什么叫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求比值(课本第130页总复习第4题。)

  思考:怎样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化简比(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4题。)

  讨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复习分数四则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的第1题。)

  口答得数后提问:

  怎样计算1+3

  怎样计算0.5+1,1-0.15

  怎样计算×

  怎样计算4 ÷5,20÷2

  2、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互化。

  问题:百分数、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是什么?

  3、练一练。

  课本第132页练习练习三十五第2、6题。

  4、讨论(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5题的5、6、7、题。)

  5、小结。

  课本第130页总复习第2题。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能制作统计表。

  2.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作出分析、预测或判断和决策。

  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方法。

  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难点:如何实际收集数据,如何根据统计表作出预测或决策。

  教学过程:

  一、统计本班学生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1.请同学们分享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整理出活动清单:体育运动、玩电脑、学音乐、看书学习、外出旅行。

  2.了解大家最喜欢的活动,我们需要进行调查和统计。(板书课题:简单的统计)

  3.讨论如何进行统计。可以采用举手数、划正字等方法。

  4.请小组推选出统计员,统计每种情况的人数。通过数一数举手的人数,统计员得出每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做收集数据。为了科学准确,收集数据时需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5.各组汇总出每种情况的人数,并进行分类整理。让全班统计员整理并合计各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做整理数据。(板书:整理数据)

  6.将统计出来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里,这张表格叫做统计表。请同学们给这张统计表命名:“XX班星期天最喜欢做什么的情况统计表”。填好每种情况的人数,并填好合计人数。制表时间也需要注明。这个过程叫做制作统计表。

  7.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刚才我们对这张统计表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断、预测和决策。(板书: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8.我们通过统计了一个班的情况,得到了相关的信息。我们是否已经得到足够的准确信息呢?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我们需要继续进行其他班级的情况的统计。统计的数据越多,我们得到的情况就越准确。

  【分析与探究:如何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统计】

  一、引言

  统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学生在周末最喜欢做什么活动,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到统计存在于他们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本文将会探究如何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统计。

  二、统计双休日活动情况

  今天有许多听课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考虑到了一个问题:老师们在周末最喜欢做什么活动?我们要如何进行统计呢?

  以下是我们的统计流程:

  1.请每个小组打开信封,看一遍,了解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2.请每个小组合作,商讨如何进行统计。

  3.学生们汇报说他们将会如何询问老师关于这个话题,着重要求学生有礼貌。

  4.学生们调查记录老师们的喜好,收集数据。

  5.填写统计表并汇报统计结果,我们得出了什么预测?

  6.把同学们和老师们周末活动情况的两张统计表合并在一起,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学生们将会把他们所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之中,实践中学习、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会投入到活动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学生们可以分享他们所学到的统计方法,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最后的数据对比分析中,学生们预测得到了准确的结果,并且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推理,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应用多种统计方法

  实际上,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南京地铁造地铁时,颜色选择调查统计表,我们发现选择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蓝色;在第十四届亚运会前四名获金牌情况统计表上,我们发现中国、韩国、日本和伊朗获得了最多的金牌。

  通过展示这些统计表,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应用统计方法的场景和机会。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到统计的实际应用场景,并且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知识。

  四、结论

  通过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统计,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方法。在学生参与的统计过程中,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并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判断力,使得课堂成为一个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

  第三部分:选取实际情景,引导学生分析

  1.选举班长情况统计表分析

  2.南京旅游人数情况统计表分析

  【评析:这些例子与学生实际情况切合,使学生更有兴趣去分析,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民主精神。】

  第四部分:自学课本(100页101页)

  a)思考提纲

  i.原始数据表与数据统计表的区别是什么?

  ii.教材上的三个问题:

  (1)观察统计表,说出每种球类活动的喜欢人数分别有多少。

  (2)估计一下,在这个班级里组织哪个球类比赛最受欢迎?

  (3)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iii.制作统计表需要注意什么?

  b)学生合作讨论上述问题。

  c)学生汇报并补充。

  【评析:这种用教材教学的方式很生动活泼,让学材有生命力,尤其是对原始数据表和数据统计表区别的讨论,增强了学生们对统计过程的认知。同时也通过比较,强调了每种方法的优越性,并提示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要选用最适合的方法。】

  第五部分:统计公路上汽车通过情况(场景)

  i.这是车辆通过情况,请统计一下。(学生统计失败)无法统计?你有什么感觉?(太快了)

  ii.要计算车辆通过情况,需要怎么做?

  1.需要分类。(确定要统计的车辆种类)

  2.如何收集数据?

  3.如何整理数据?

  4.如何制作统计表?

  5.对结果进行分析。

  iii.讨论如何快速统计。(如何分工)

  iv.汇报分工情况,对活动有什么感想?

  v.从统计表中你想到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例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空气污染等)

  【评析:本节课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通过生活背景导入新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过程,最终通过应用解决问题,达到了数学教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适度介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是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多,通过学生们互相启发,引起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点评: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从一开始带领学生观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观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点评: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对数感的建立、符号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课上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包括一句话,一个思考……)

小学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教师提问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知识的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演示动画圆柱体的体积1)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2)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①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②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③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1)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2)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3)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1)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

  例4.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1米=210厘米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2.反馈练习

  (1)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是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形罐头盒的内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15厘米,它的容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

  例5.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水桶的底面积: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水桶的容积:

  31425

  =7850(立方厘米)

  =7.8(立方分米)

  答:这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7.8立方分米.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公式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7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三个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这三个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在"试一试"和"练一练"的活动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物体体积的一些特征(形状改变,体积不变)。教材的编写者意图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学生分析】

  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容积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童话故事和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童话故事和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及语文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话故事情境

  1.谈话

  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中乌鸦还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喝水问题呢!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中也有数学问题?这个故事的呈现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童话故事联系起来。二是这个故事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是石子占了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为下一步学习作了铺垫)

  2.师生欣赏《乌鸦喝水》动画片

  二、提出问题,理解体积的含义

  1.提出问题

  (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

  (2)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升高了?

  (3)小乌鸦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

  (设计意图:概念中往往都包含有关键词。对关键词理解的程度决定着对整个概念的理解。因此相对于"关键词",教学概念时就要有"核心问题"。"体积"概念中关键词是"占空间"、"大小",与其相对的核心问题就是"水面为什么升高了?"和"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对问题核心的思考和理解)

  2.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交流。板书关键词:占空间 大小

  (设计意图:联系故事情境和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生活语言叙述事件表象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

  3.联系生活,理解问题

  (1)提问

  在的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

  (2)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占空间"、"大小"这些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对日常所见事物的表象和感受)

  4.提示体积的概念

  教师利用智慧老人的身份提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故事情境中乌鸦所用的`数学方法原来是体积的知识)

  三、在实验中,理解容积的含义

  1.提出问题。

  液体,比如水。气体,比如空气,是否有体积呢?

  (设计意图: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瓶子里装满水,空间被水占了;吹气球,气球鼓起来了的现象说明它们是有体积的。)

  2.实验中理解容积的含义。

  (1)教师出示类似教科书P41"想一想"的两个杯子,提出;两个杯子装满水,哪个杯子装的水多?哪个杯子装的水少?

  (2)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并进行交流。

  (3)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案,师生共同做实验验证。

  3.提示容积的概念。

  教师利用智慧老人的身份提示体积的概念:容积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四、区别容积和体积

  提问:容积和体积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教师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领会容积和体积的区别与联系)

  五、小结

  本节学习了什么?你所学最深的什么?

  六、习题设计

  1.

  (设计意图:既可以让学生亲手搭一搭,通过操作来试一试。也可以让学生看图体会体积的大小。通过"各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问题的引导和交流,孕伏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提出,展开辩论,动手操作,顺势深化,理解道理。教师准备量杯,在学生辩论不下时,设计解决方案:可以采用乌鸦喝水的方法来解决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动手实验,并对橡皮泥任意变形,再次实验,深化对"形状改变,体积未变"的认识。)

  3.用枚数相等的硬币分别垒成下面的形状,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

  4.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体积的2倍。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对体积的体验。领会形状相异,但体积可能相等,在操作中进行必要的数学思考,增长智慧)

小学数学教案8

  《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运算。看黑板:814+1142=?

  1956-814=

  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前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谢谢,请坐。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956和1142。同学们说这个答案对吗?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看来同学们以前学习的都很扎实,值得表扬。

  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新授

  同学们看大屏幕:小明今天放假了,想去姥姥家玩。由于姥姥家比较远,他需要做火车去,所以他今天就登上了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到拉萨的火车。大家看这列火车,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我们先来看第(1)个问题:那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为了方便,老师为大家画图表示一下。同学们谁思考出答案了?请举手。最后面那位同学说一下。谢谢,请坐。他说用:814+1142=1956(km),同学们说这样做对吗?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大家都很聪明,答案是对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式子:814+1142=1956。

  这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了一个数,这样的运算,我们就把它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我们再来看第下面两个问题: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谁来答一下?右边那位穿白衣服的同学。好,请坐。他的答案是:1956-814=1142;1956-1142=814。

  同学们,与第(1)题相比较,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给大家10分钟,4人一组讨论一下吧。我看大家都讨论出来了。老师找同学起来说一下讨论结果。前面第一组先说。请坐,这位同学的逻辑很清楚,说的很不错。他说,这个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减法。

  那在减法中,已知的和我们叫它什么呢?

  我听到有同学说叫做被减数,这位同学说的很正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已知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同学们现在我们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一起来总结一下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吧。请看着大屏幕,大家一起说:

  加法各部分间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练习

  同学们,根据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现在就来应用一下吧。,同学们看黑板上的题,练习一下: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3043-575=

  3043-2468=

  嗯,做完了吗?同学们都很快做完了,第一个题目的结果是2468,第二个题目的答案是575!真棒!看来我们能利用它们的关系不用计算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4.小结

  同学们,愉快的一节课马上要结束了,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

  第一排的男生,你来说,哦,你说你学会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还有它们各部分的关系,嗯,不错!谁再来补充一下呢?你的同桌吧,哦,你说利用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可以不用计算就找到对应的结果!嗯,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呢!

  5.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回去做一下课本58页的练习题,另外,同学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和作用呢?大家也可以回去跟爸爸妈妈聊聊今天我们探讨的新知识。

  同学们,下课!

小学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顺次写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大因数是谁?

  8的因数:1、2、4、8

  12的因数:1、2、3、4、6、12

  (生完成,师点评)

  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怎么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生找,师总结

  (2)思考: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结: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三、对应训练

  1、把6和24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再圈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总结: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4、⑴分别写出1,2,…,20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

  ⑵找一找1,2,…,20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四、拓展延伸

  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

  24 = 2×2×3×2

  36 = 2×2×3×3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2×2×3= 12

  释疑解难

  1.几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理解求最大公因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做一做

  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6和9(2)15和12(3)42和54(4)30和45

  (5)5和9(6)34和17(7)16和48(8)15和16

  答:(1)3(2)3(3)6(4)15(5)1(6)17(7)16(8)1

  2.按要写出两个数,使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两个数都是质数: ____和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 ____和____。

  (3)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____和____。

  答:(1)2、5(2)4、9(3)13、8

  3.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7和9也是互质数。

  课堂小结

  1.第一部分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第二部分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学案例: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

  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0+0= 0÷100=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0-42+12 480÷60×2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 )按顺序计算。

  (2)75-15×4 40÷4+6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3)(12+4)×2 200÷(40-15)×2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 )、( )、( )、( )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出示:96÷12+4×2

  (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汇报讨论结果。(指名说,师板书。)

  2.变式:96÷(12+4)×2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介绍中括号“[ ]”,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

  板书:96÷[(12+4)×2]

  (1)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2)指名板演后,师生共同订正,明确运算顺序,并在书上找出来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2.一个车间在4月份的前八天生产了320台洗衣机,以后每天生产45台。4月份(按30天计算)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扩展提高: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4)32×800-400÷25先乘,再减,最后除。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96÷12+4×2 96÷(12+4)×2 96÷[(12+4)×2]

  =8+8 =96÷16×2 =96÷[16×2]

  =16 =6×2 =96÷32

  =12 =3

小学数学教案12

  这局部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局部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局部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需学好。教学中我充沛利用学具让同学先动手摆,教学中我充沛利用学具让同学先动手摆,让同学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局部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主要引导同学动手操作,协助同学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

  首先,让同学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形成认知抵触,发生学习需要。让同学把10根小棒,每人分2根、3根、4根、5根、六根,可以分给几个人?同学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让同学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同学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的,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时同学就发生了认知抵触,萌发学习需要,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教学活动水到渠成,教师顺势揭示课题。

  接着引导同学以10根小棒,每人分得3根,还剩1根这种情况为例,讲述怎样写成除法算式,使同学知道剩余的1根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概念。

  然后让同学“试一试”,把分小棒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分别用除法表示,在模仿中继续体会有余数除法中的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逐步完善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概念。

  最后是借助学具操作,加深印象。完成 “想想做做”时,让同学借助分圆片、分三角形等活动,比较概括地知道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假如没有正好全局部完,也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同学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再得出结果,从形象到笼统,便于同学掌握。能为同学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同学面对数学问题,用自身的智慧去探求数学的奥妙。虽然在摆的过程中,同学交流中,课堂有点乱,但同学自身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到当平均分有剩余时,需要用一种新的算法来解决,那就是有余数的除法,而剩余的局部就是余数,凸显了有余数除法的的概念与意义,让同学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同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案13

  一、复习:

  昨天的课上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谁来说说解决问题具体的策略有哪几种?

  (列表,画箭头,画线段图等)

  用这些方法,都可以使信息看得更清楚就更方便我们的解答了。

  其实,昨天解决的问题主要分两类:归一和归总

  老师补充练习(略)解释归一和归总的意思和解决方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里提到了几种树?

  根据问题依次把信息填入表格。

  问:根据第一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怎么求?这个算式写在哪里更合适?

  (因为是求桃树的棵数,所以该算式就写在第一行边上更为清楚。)

  同样的,根据第2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算式写在哪里更合适?

  指名读问题,说说怎么求该问题?

  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综合算式的方法。)

  指名说说这题的解题步骤。

  2、和刚才一样,自己尝试着解决“试一试”

  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读题后要求学生自己画出表格来整理,再解答

  教师巡视,做一些具体的指导

  再全班交流表格的设计和解答的方法

  2、读题后问:这份表格需要设计几行?

  根据每一行的.信息,分别能求出什么问题?写在相应的行。

  再回答书上的问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选几个学生的问题让大家解答。

  3、边读题边整理表格,整理完之后再解答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还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二年数学上:《第六单元-9的乘法口诀》设计。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重点、难点: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复习出示口算卡片

  生:开火车口算

  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

  看84页的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2、师:(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

  生: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3、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

  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4、口诀记忆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出示83页3题

  生:独立圈出9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

  巩固练习

  1、教师口述:五九( )

  指名填、抢答。

  2、练习十九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几个几是多少,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3、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

  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 ?体验它的含义。

  教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小学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上:《第六单元-9的乘法口诀》设计》。

  教学过程:

  复习:

  看图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1)( )

  (2)( )

  导入新课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探究新知

  1、根据2题小组摆一摆,讨论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用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1)做一做9、题,订正时重点说说式子的含义。

  (2)同桌讨论8题的做法。

  师:引导学生观察10棵树几个空?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看11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总结评价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具准备:

  小组准备全部乘法口诀卡片

  导入课题

  生: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师:引导学生回答

  提问:(1)学过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小组为单位用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2、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师:出示乘法口诀表

  探索规律

  师:1、引导学生观察这张乘法口表。(横看、竖看、斜看)

  生:小组讨论整理,全班交流。

  应用拓展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 )=( )

  课堂小结

  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快来看,多么漂亮的图画呀!(出示教材第78页情境图)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个?你想提些什么数学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数一数。

  谈话:比一比,看看谁先数出手拍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的.数量?(学生回答相应的数量,教书板书)

  小兔()只木桩()根夹子()个

  蘑菇()只篱笆()块手帕()块

  2、说一说。

  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各是怎样排列的?

  (1)小兔和蘑菇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木桩和篱笆也是。

  (2)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每两根木桩中间有一块篱笆。

  (3)每组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

  3、比一比。

  比较每排两种动物的数量,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小兔、篱笆和木桩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1)小兔的只数比蘑菇多1。

  (2)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4、合作交流,体会规律。

  谈话:三组图有无共同的特点?你发现每两组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最后余下的是什么?把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也分别看成一组呢?先圈一圈,再说一说。

  只要学生有所发现,表达意思完整、清晰、正确都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1、口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20只小兔排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2、(1)把一根绳子剪4次,最少能剪成几段?

  (2)如果把这根绳子剪成8段,最多需要剪几次?怎样剪次数最少呢?

  3、用小圆片和小正方形探索规律。

  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十个,●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学生分析讨论。

  汇报:

  ■●■●……■● ■的个数等于●的个数●有10个

  ■●■●……●■ ■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一个●有9个

  ●■●■……■● ●的个数比■的个数多一个●有11个

  在小组里摆摆,再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结:一一间隔两种物体排成一行,两端相同,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学生在经历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等简单规律的摆放后,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思维不断深化。让学生多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多让学生通过举例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10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2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13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