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时间:2024-05-31 08:02:23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乘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下面就以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4的乘法口诀》第55页例4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片断一:

  (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课间活动是你们最高兴的时候,对吗?说一说在课间里你们做些什么?

  生1:课间里我都去打乒乓球,体育老师说:“只要好好练,将来还可以当运动员呢!”

  生2:我喜欢踢毽子,课间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真好玩!

  生3:我总是和几个同学一起丢手巾。

  生4:我和几个好朋友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生5:……

  师:你们可真幸福!请看这幅“课间活动图”,屏幕上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生1:有的踢毽子。

  生2:有的丢手巾。

  生3:有的打乒乓球。

  生4:有的做游戏。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你发现了数学问题吗?请说一说。

  生:思考回答

  1、参加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参加丢手绢的一共有多少人?

  3、参加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4、参加老鹰捉小鸡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不断善于观察,而且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反思]

  一个值得提倡的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 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 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

  1、组内研讨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汇报交流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别列式解答

  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

  2、研究其它方案

  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3

  1.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

  只有经历“从头到尾”的探究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因此,本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条件。再进一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果不用分一分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算出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学生交流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后,重点指出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更加简便准确,让学生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先进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去解决例2,加深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方法的理解。

  2.利用直观模型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求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照直观图写出3×( )=12,通过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18页例1情境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弄清题意,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看图并思考:猴妈妈可以给几只小猴分桃?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

  (3)小组合作,交流分的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12÷3的商是多少。

  (2)小组合作,探究解题方法。

  (3)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预设

  生1:用12依次减3,4次正好减完。

  生2:1只小猴分3个,2只小猴分6个……依次累加,4只小猴正好分12个。

  生3:12÷3等于几,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因为3乘4得12,所以12里面有4个3。

  3.揭示课题:同学们的方法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三种方法,想3乘几得12,可以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来解决,更加简便准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引导探究,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并思考: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随之板书。

  ①每屉装4个包子,装了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②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

  ③一共有24个包子,平均分装在6屉里,每屉装几个?

  (4)引导学生列式解决问题,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学生列出算式:4×6,24÷4,24÷6)

  (5)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每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你们是怎么算的?

  (6)学生汇报结果及计算方法。

  (用乘法口诀计算)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4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学生将首次在竖式计算时遇到进位的情况。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是本节课应重视的问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做到了以下几点:

  1、通过多元表征间的转换,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叙述过程,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通过操作,将动作表征(操作)与符号表征(竖式)紧密结合起来,突破“满几十进几”的教学难点。

  2、让学生自主探索,迁移类推新知。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仿照例1写出完整的分步演算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位上数的含义,最后简化中间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迁移类推所学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笔算完成下面各题。

  33×3  432×2

  2、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设计意图: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2情境图,学生仔细看图,思考: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口头表述从图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2、探究算法。

  (1)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操作小棒,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②集体交流。

  a、操作过程:

  先算6根小棒乘3是18根小棒,也就是1捆零8根小棒,再算1捆小棒是10根,3捆小棒是30根,最后算18根小棒加上30根小棒,等于48根小棒。

  b、展示竖式:

  (3)简化竖式,指导写法。(课件演示简化竖式的写法)

  ①计算16×3,先乘哪一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②个位上相乘的积满十怎么办?

  (个位上相乘的积是18,满十应向十位进1,8写在积的个位上,1写在十位和个位中间的横线上,写小一点)

  ③再乘哪一位?(十位)

  ④在竖式计算中,对于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应该把进到十位上的数加上)

  乘法竖式: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二、教学重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重500克的矿泉水一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计算热身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再来一起做一道这样的题好吗? 生:好!

  师出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12×31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结果。

  二、课件导入、初涉新知

  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的非常好,老师把在兔博士网站找到的信息作为给你们的奖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网站内容: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据医学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生读信息。

  师:通过兔博士网站,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水对人生命的重要。

  生2: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画面,仔细观察,通过这个画面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不断滴水的水龙头。生:这是一个不断滴水的水龙头。

  生:我们看到这样的水龙头应该及时关紧它。

  师:是啊!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你知道像这样的水龙头一天要白白损失多少千克水吗? 生:不知道。

  师:像这样不断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生:啊!)照这样计算,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例题出示)生读例题。

  师:能利用你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 生:能 师:谁来说说?

  生1:用每天浪费的12千克水乘2个月 生2:我认为他这样算不对。12千克水是每天浪费的,2是2个月 师补充说:它们两个的单位不一样,我们不能直接计算,是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先算出2个月有多少天? 师:能计算吗?

  生:不能。我们不知道是哪两个月。

  师:真聪明,看大屏幕,老师告诉你们。(课件出示

  3、4月的月历)这下能算了吧?(生:`能)动手试试吧。生试做 全班交流说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每个月浪费多少水,再把两个月的相加,列式为:

  12×31=372(千克)12×30=360(千克)372+360=732(千克)

  师肯定这种算法的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算法”

  生2:我是这样算的:先求出两个月一共多少天,再求共浪费多少千克水。列式为: 31+30=61(天)12×61=732(千克)

  师肯定这种算法的正确并给与鼓励,“能用竖式计算吗?” 生板演,发现问题 1 2 ×6 1————2(理解12是1乘12的结果)2(72是6乘12的最后结果,7是由十位的乘积加个位的进位得来的)

  ————7 3 2 师:通过我们的计算可以知道这样不断滴水的水龙头,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732千克)你知道732千克水有多少吗? 生:不知道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矿泉水瓶,这样的瓶一瓶能盛500克水,想一想732千克水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水瓶。(生感受732千克水的实际意义)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解决了浪费水的问题,这样的竖式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独立做题、练习反馈

  师:像这样的题你会做了吗?(会了)来做一道行吗?(行)58×23 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强调问题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再来一道要不要(要)注意听好要求:第一小组完成69×51,第二小组完成57×92,比一比看哪小组做得又快又正确。

  生完成习题,同桌检查,评出优胜组,是给与鼓励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你知道我们学校每个月用多少水吗?(不知道)屏幕出示学校5月份的用水量47吨,照这样计算,半年大约需要用多少吨水?一年呢?

  生读题,师:你能计算学校半年的用水量吗?(能)在这道题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5月份和半年单位不同。(独立计算)

  四、课后延伸、作业反馈

  屏幕出示练一练第三题,共同理解题意,明确单价、总价、数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布置作业:完成第三题,竖式计算并完成书中表格。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其探究目标是让学生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这个目标能较好的完成并达到了预期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这个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有了一定认识,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牢固掌握。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前一节课的基础知识打得不够实,学生在计算顺序上仍有疑问,而这节课是前一节课的深入,前一节课的知识不牢固直接影响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的实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感数学教学的'层层深入,每一步都要留下坚实的脚印,照顾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相对慢一些的孩子们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照顾的对象。另外在难点突破的环节做得还不够,语言的不够精炼准确、数学用语得不够规范导致了难点的突破,从而使学生在练习反馈的时候出现了做题不够正确的现象。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这一目标我觉得通过兔博士网站的信息传递,使学生更深切的了解到水对人们生命的重要,学生的节水意识更进一步深受启发。同时学生对732千克水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浪费水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节水意识。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6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2.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

  本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了多种算法,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体验、探索,总结出“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最优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彩色纸 剪贴画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把8+8+8+8+8改成乘法算式。(8×5)

  2.把0.5+0.5+0.5改成乘法算式。(0.5×3)

  3.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12×5)

  (2)12个1.5是多少?(1.5×12)

  4.提出问题。

  师: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问题,不仅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1个

  占整张纸条的,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预设

  ①图示法计算。

  把一个长方形纸条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个

  ,是,3份就是3个,如下图:

  3个是。

  ②加法计算。

  求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列式:++==。

  ③乘法计算。

  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结果和其他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3=++===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完整表述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数乘整数。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7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表内乘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本单元是非常重要的口算教学,是可以影响到学生中高年级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灵活性的基础运算。通过口算教学,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直接说出算式的结果,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熟练地掌握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备内容

  7的乘法口诀(1课时)→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1课时)→8的乘法口诀 解决问题(1课时)→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1课时)→9的乘法口诀 解决问题(1课时)→解决两步计算问题

  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测量并记录身边熟悉的.物体及身体各部分的长度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7~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能熟记口诀,并能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习新知。

  2.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尝试编制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乘法口诀的来源。

  2.经历记忆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备重难点

  重点

  1.理解7~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体会乘法口诀的来源。

  2.能编制口诀,并能用口诀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3.能运用所学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熟练记忆和运用乘法口诀。

  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习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

  3.发展练习

  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4.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学情分析

  乘法估算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因而在学生有一定口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估算教学,在教学本课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1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小鸡种禾苗。

  3、

  表示( )个( )相加

  答案:1、花图:4+4+4=12或3+3+3+3=12心形图:3+3+3=9

  买6个这样的苹果共( )元。加法算式为:

  教学准备

  7+7+7= × 6+6+6+6+6= ×

  (1)交流几个几相加

  (2)改写乘法算式

  答案:3×4或4×3;7×2或2×7;3×7或7×3;5×6或6×5。

  设计意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再一次回到情境图,体验乘法的意义,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达标反馈

  1. ☆☆ ☆☆ ☆☆ ☆☆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读作:

  ( )×( )=( )读作:

  2.解决问题。

  (1)每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三轮车一共有几个车轮?

  (2)爸爸买了2个蛋筒,每个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答案】1、4个2,2+2+2+2=8,4×2=8读作:4乘2等于8;2×4=8读作2乘4等于8。

  2、3×5=15(个)或5×3=15(个)答:5辆三轮车一共有15个车轮。2×4=8(元)或4×2=8(元)答:一共用了8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知道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生:我知道几个几等于几乘几。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3+3+3+3=( )×( ) 5+5+5+5=( )×( )

  8×5=40读作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列式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计算解答,再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指出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千克

  100千克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1

  (4)学生列式计算:=′=80

  (5)再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6)练一练: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评讲订正时,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出示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小强身高多少米?

  (1)明确题意,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①要画几条线段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确定谁的身高要画得长一些,谁的身高画得短一些。

  ③第一条线段表示谁的身高?画了第一条线段表示小林的身高,该怎样画第二条线段表示小强的身高。

  米

  小林:

  ?米

  小强:

  启发学生:根据“小强身高是小林的”,要把表示小林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在它的下面画出其中7份的长度代表小强的身高。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思考: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就要把小林的身高看作单位“1”,要求小强的身高,就要求出小林身高的是多少,即求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1

  1

  (米)

  (4)让学生列式计算。

  (5)如果把上题改成下面的题: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问:哪条线段画得长一些?怎样画?

  把谁看作单位“1”为什么?

  怎样列式?

  米

  ?米

  小强:

  小林: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6)教师说明: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这里是带分数,把化成假分数,上题也可以改成“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乘得的积大于原来的被乘数。

  (7)做一做。

  完成课本18页“做一做”的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8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习列式计算后,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练习五的第5题。

  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还可以是整数。

  订正时指名分析。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应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解答。

  五.作业。练习五的第1~4题。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复习的第1—5题。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三、乘除法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然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5题上面4行。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我们发现,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必须熟记口诀,用对口诀。

  四、作业布置:第5题后面的两行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时:复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三维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背乘法口诀。

  2、完成第6题,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9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2、完成复习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3、学生讨论完成第11题,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四、找规律填数。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复习第7题。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5

  教学内容:80页“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3)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4)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5)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多次质疑讨论,激活思维,开拓视角。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5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在端午节那天人们一般的会举行什么活动?

  师:那你们看过赛龙舟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赛龙舟好吗?

  [在多媒体电脑中出示赛龙舟图。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流。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师: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引出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师:我们把9条龙舟分开逐条逐条来看。

  出示一条龙舟:

  提问:

  ①师:一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2条龙舟

  ②师:2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

  ③师:那么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上的人数,分别可以用几个9来表示呢?

  出示:3个9、4个9、5个9、6个9、7个9、8个9、9个9

  3、用袋鼠跳格的图来帮助我们算出龙舟上的人数。

  [出示袋鼠跳格图。

  师: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条龙舟上的人数,请学生独立将袋鼠跳格图完成。学生独立完成袋鼠跳格图。]

  4、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龙舟的条数和总人数。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的?”

  [5、引导学生观察已填完整的数轴,发现每个方框中的数都是连续加9的规律。

  提问:有了这个袋鼠跳格的图,我们现在随便点几条龙舟都能很快答出总人数了,那么9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3条呢?5条呢?8条呢?]

  6、提问:从1个9到9个9,我们可以用什么简便的算式来表示呢?

  师:你们会写吗?请你们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填写出结果。

  指名汇报,教师出示:1个9到9个9的全部乘法算式。

  7、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我们给它们编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编出来吗?

  [同桌的两个学生讨论、交流,将编出的乘法口诀写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有困难的同学可利用课本第80页例4中的表来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编口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清每一组算式、所编的口诀及意义。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纠正。]

  8、质疑:在编口诀的时候你们遇到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9、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出示:9的每一句乘法口诀

  先齐读,再分组读、分男女比赛读。

  [10、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方法记住9的乘法口诀?也就是说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记忆呢?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11、师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我们一边读,一边记忆。

  [学生各自试着记忆9的乘法口诀,自由读、自由背。]

  12、检查学生记忆口诀的情况:

  先全班背,然后指名背:谁能试着给我们背一背?

  13、师:在学生背的过程中询问:背到“五九四十五”“六九……”不会了怎么办?

  小结:是的,根据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我们就能把口诀很快地背出来的。

  14、师:谁能说说“4×9”表示什么意思?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我们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还要会应用,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有信心做出来吗?

  [1、对口令游戏:

  用双手表现出9的乘法口诀,同桌对口令。

  2、列式计算:

  ①8个9相加得多少?

  ②8与9的和是多少?

  ③两个9相加是多少?

  ④两个9相乘是多少?

  指名回答,先独立做,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对这4个小题进行比较。

  3、解决问题:

  ①六一儿童节,每个小朋友要吹9个漂亮的气球,小明、红红、欢欢一共要吹几个气球呢?

  ②一张桌子摆9把椅子,8张桌子要摆多少把椅子?

  ③一本彩色故事书4元钱,一本彩色连环事5元钱,买9本故事书要花多少钱?]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1、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孩子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个人都长了一双数学家的眼睛,发现了那么多藏在9的乘法口诀里的规律,掌握了准确计算乘法的秘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特别高兴,因为你们个个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01-17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05-27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案02-03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案02-08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的教案01-16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必备)05-30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必备]05-30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5篇01-17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