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简单的数据整理》

时间:2024-04-04 10:48:37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简单的数据整理》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简单的数据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简单的数据整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简单的数据整理》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会把原始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编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看统计表分析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数据分类、整理的方法,今天继续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课题)学会怎样把收集到的数据分段整理,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2。

  2.提问:根据这张记分单,你能不能很快地看出某报社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成绩大多数在什么范围?

  指出:从这张记分单中很难看出某报社这次环保知识竞赛成绩总的状况,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如果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把这些成绩进行整理后,就能清楚地看出这次环保知识竞赛成绩的总的状况。怎么整理呢?

  3.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师边讲边板书示范)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从记分单中看出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55分。

  (2)根据统计的需要,把数据的范围划分成几段。把分段情况按一定顺序排列后,再用划“正”字的方法整理各段中的数据。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某报社环保知识竞赛的成绩划分为以下几段:

  100分90—99分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

  教师完成以上板书后,提问:“每段中又各有多少人呢?”

  ①指导学生将记分表中l~6号学生的考试成绩用划“正”字的'方法进行整理。

  ②请学生在书上用划“正”字的方法继续整理7~36号学生的分数,并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另请一名学生上黑板完成,最后集体校对。

  (3)编制统计表,并把整理出的数据填人统计表内。

  教师边板书边指导学生,先确定将统计表分成分数和人数两栏,再根据以上各段找出的数据范围,将分数栏分成六段。然后用直尺画出表格,填写栏名;并在表格的上面写明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再把各段起止分数的数据按照从高到低的/顷序填人“分数”一栏内。(如下表)

  让学生填写第104页表格。

  最后填上制表日期。

  指出:上述统计表还可以绘制成竖式表。(如下图)

  环保知识竞赛决赛成绩统计表

  年 月

  分数

  100分

  90—99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60分以下

  指名一学生把表格填完。

  4.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1)90~99分的有多少人?60~69分的有多少人?你能按顺序说说每个数段的人数吗?

  (2)这次竞赛,哪个分数段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指名学生口答。

  5.讨论:

  (1)制成的统计表,和原来的成绩单相比,有哪些优点?

  (2)竞赛组织者想设置一等奖5、6人,二等奖10人左右,其余的为三等奖,上述数据该怎样分类?

  指出:根据得奖需要,可以把成绩分为以下三段:

  100分~96分,95,·90分,90分以下。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1)请大家看表,体重分为几段,是哪几段?

  请大家用划“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谁来说一说,每一段各有多少人?

  (2)大家把统计出的数据填在表里。

  (3)提问:制成的统计表,和原来的记录单相比,有哪些优点?

  分析表中每段的人数,你想到些什么?

  2.练习二十一第1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整理和填表。

  出示表格集体订正。让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男同学的跳远成绩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怎样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简单的数据整理》2

  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能把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你家有几口人?”

  “我们班有多少学生?其中多少男生?多少女生”?

  这些问题太简单了,通过数数就可以实现.但全市有多少人?全国有多少人?是怎样知道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统计表.

  出示例1.学生住家的分布挂图(例1图).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巷有这班学生.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巷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巷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将各街人数分别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

  街巷名称

  学生人数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

  3.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然后将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街巷名称

  合计

  和平一巷

  和平二巷

  胜利一巷

  胜利二巷

  东大街

  学生人数

  41

  7

  8

  6

  9

  11

  4.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5.教学条形统计图.

  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并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6.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条形统计图.

  7.看条形统计图,回答:住和平一巷的'比住胜利二巷的少几个人.

  8.反馈练习:

  下图中是同学投垒球的成绩.

  姓名

  小芳

  小丽

  小玉

  小红

  小梅

  成绩

  14米

  16米

  12米

  18米

  15米

  (1)左图每格代表多少米?

  (2)用图表示每人的成绩.

  (3)谁投的最远?

  (4)谁投的最近?

  带领学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绩的长方形条.其他人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并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四年级一班同学,每人从家里带来一本课外书,办起小小图书室.共有连环画13本,故事书15本,科技书6本,其他书5本.把书的本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种类

  合计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

  数量(本)

  同学们一共拿来了多少本书?根据本数制成条形图,画在下面的方格图上.

  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格代表多少本?

  (2)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

  (3)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4)故事书是其他书的几倍?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马拉松比赛的路程是42千米195米.一名运动员用2小时25分跑完全程.这名运动员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提示:先统一单位,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整理数据,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用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有什么好处?(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整理数据.好处是清淅,直观)

  五、布置作业.

  活动性作业:调查一下四年级各班的人数,填入下面统计表.

  班 别

  合计

  一班

  二班

  三班

  人 数

  (1)哪个班人数最多?

  (2)二班和三班比,哪个班人数多?多多少?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简单的数据整理》】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08-2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设计08-2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设计2篇01-3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03-13

数学教案:数据的波动08-27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02-11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教案01-0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精选7篇)03-16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数据收集整理》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