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1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自学P43内容
指导方法自学P43
思考:
1、底面积是什么?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怎么求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怎样?
尝试练习试着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统一。(完成P43内容及P45第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并会灵活地应用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通过预习你观察到到了什么?
生:图中画阴影部分的那一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师强调:这个面是由摆放的方式决定的。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即S=ab)怎样求正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即S=)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统一
思考:我们能不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公式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练习:
完成P43“做一做”第2题。讲解:“横截面”通过实物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他的实际意义,懂得一个物体平放,立体图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横截面,如果竖起来,横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巩固练习:完成P45题8。
四、练习拓展:
1.计算:
2.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5,长2m。5根这样的木料体积一共是多少?新课标第一
3.有100块底面积是42,高6cm的立方体石块。这些石块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的和是48cm,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建立关于体积大小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问:你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什么知识呢,谁来介绍一下好吗?你们还想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什么知识呢?生:想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引导探究
1、教学体积概念。
(1)教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请大家注意观察。看能发现什么新知识。
教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出示有杯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第二步: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
第三步:拿出石块后,再放入一大些的石块,在水面处做绿色记号。
观察思考:在水杯中两次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汇报归纳: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向上挤,水面向上升。
石块大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
石块小占据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讨论、归纳: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
(2)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一个火柴盒,一个工具箱、一块水泥板。
教师:观察这幅图,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一些?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小一些?
指名让学生回答。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3)做一做。
请一位学生读题。指名让学生回答:哪堆的体积大?哪堆的体积小,为什么?
教师:通过做这道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先让几位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总结
(4)你们能举出几种体积大小不同的物体吗?说说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2、教学体积的单位。
(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带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比一比,你们能确切说出它们的体积大小吗?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根据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吗?
根据学生发言,逐次板书: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量一量它们的棱长各是多少。
板书: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身边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估量大约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拼起来有1立方分米。
认识立方米。
先让学生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教师用棱长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请8位学生钻进架子里,半蹲着,充满棱架。让全班同学体会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3)巩固体积单位的认识。
“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用体积单位计量体积。
小组活动,同组的同学合作,任意取几个1立方厘米小方块拼起来,说出拼成的图形体积有多大,再用1立方分米的方块拼起来,说出拼成的图形体积有多大。
“练一练”第3题,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结: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
三、反馈练习
1、填空(第2题)
2、摆一摆(第4题)
3、摆一摆、想一想。(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用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把你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你能发现什么?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体积(立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把这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一下,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3
教学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具运用: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二、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相关文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01-22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02-12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02-17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案优秀08-29
大班数学有趣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教案02-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