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时间:2023-01-25 11:13:06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4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

  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2、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每天上午几时开始上课?每节课多长时间?

  二、合作探究。

  1、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

  从上午早读课是8:00开始,读20分钟,休息5分钟,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课间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钟。根据这些信息填写68页的作息时间表。

  2、小组的同学合作制定作息时间表。教师巡视,参与制作过程。

  3、学生到展示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师生共同修正,并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对照。对有特色的作息时间表给予表扬鼓励。

  4、提出问题并解答。

  (1)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2)从第二节课到第三节课下课,这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3)从上午7:40到上午放学,经过了多长时间?

  (4)让学生根据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指定同学解答。教师巡视并加以引导。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从9:00到11:00,经过xxx时。

  (2)从10:00到10:00,经过xxx分。

  2、从3:00到4:30。

  (1)经过了xxx时xx分。

  (2)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6:30起床,25分钟后,6:55用早餐,过了35分钟,7:30去上学。

  4、实践活动:说一说今天几时从家出发上学,几时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建立规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规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表格的设计和文字格式的设置。

  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化。

  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到校呀?为什么你们会按时下课,按时来上信息技术课呢?什么时候你们回家呀?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学校运转是有规律的,同学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回家。引导同学们找出学校是怎样有规律的运转的。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一:创建表格

  老师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电子版和打印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看看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有几行几列。老师提问同学回答,一致通过后,由同学们自己来制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师巡视指导。

  任务二: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请同学们参照老师给出的学校作息时间表填写表格。

  任务三: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问: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老师制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学们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样哦?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更漂亮一些呢?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单元格”对齐命令。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不明显的差异,以此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力并且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同学们既然会制作作息时间表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制作出你们班的课程表呢?希望同学们课下的时候证明给我看,下节课的时候展示给老师看好不好?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同一班的同学做出好的作品,对全班同学都是一种激励,老师就是要以此来激发所有同学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制作表格,向好的同学看起。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制作规范表格的方法,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制作的表格相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同学们的还不太一样,是哪不一样呢?这个问题留作课下讨论,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解决一下,看能不能达到老师的水平。

  五、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3、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校作息时间表,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

  学具钟,纸片

  教学方法:

  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

  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

  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二、制作时间表,探究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可制作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请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并用学具钟拨一拨。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2、体展示汇报:请每小组选代表把你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选出来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仔细看看这张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上午10点同学们在干什么?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

  谁设计的最合理?

  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完成书上68页的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

  1、投影书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拨钟,时针走了2圈,就经过了2个小时。

  2、投影第2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上指针有什么不同?

  时针和分针指的地方不同。

  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1小时30分(90分钟或1个半小时)

  引导学生说一说: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三副图的意思,先估计一下,每幅图发生在几点钟?

  再联系图意认读钟面时间,填写在书上。

  最后借助学具钟拨一拨,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订正,相互批改,给能干的小伙伴画上一颗☆。

  四、拓展性学习

  1、估一估:你上学时,路上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2、实践活动:请你在上学的时候,记录一下你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再算算路上经过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并比较一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确。

  五、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通过知识的系统复习,沟通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发现并整理乘法表中的规律,能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在经历整理、找规律、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3.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规律美。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与复习。人教版教材第101页第2题主要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借助乘法数表巩固乘法口诀,使得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二是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发现乘法数表中的规律,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并感受其中的思想方法。三是运用规律。应用发现的规律完成一些变式练习。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已系统地学习完了表内乘法,对乘法口诀基本上都已熟悉,学生基本上已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的含义,也进行了关于乘法口诀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发现乘法表中的规律

  难点:

  运用乘法表中的规律进行填数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建构乘法数表

  1.出示1、4、9、16、25、36、49、64、81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9个数宝宝,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这些数。

  生读

  师:这些数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乘法口诀、乘法算式

  2.揭题:今天我们要对表内乘法进行复习,板书:表内乘法复习

  3.沟通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出示空的表格

  师:你看得懂这张表格吗?如果现在要把9填在表格中,你知道它在哪儿吗?为什么填在这儿?

  生可能有:1×9=9?????9×1=9?????3×3=9

  师:1×9=9?和?9×1=9都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3×3=9呢?

  师:9我们找到了3个位置,那16呢?你又能找到几个位置呢?

  指名上来指一指

  师:猜他可能想到了哪句口诀?

  根据生的交流板书:四四十六????二八十六

  师:看来有时候看到一个数可以让我们想到两句不同的口诀。

  师:那你知道二八十六可以计算哪两道算式吗?四四十六呢?为什么二八十六可以计算两道算式,而四四十六只能计算一道算式呢?

  生:四四十六是同数相乘。

  师:二八十六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画图表示它的意思吗?

  生画图后展示

  师:看来二八十六既可能表示2个8相加,也可以表示8个2相加。

  4.指导填表

  师:1、4、25、36、49、64、81这7个数宝宝,它们的位置又在哪儿呢?你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师:看到25,让你想到了几和几?看到36呢,你又想到了哪句口诀?

  指名指一指,师课件演示7个数宝宝的位置。

  师小结:看来想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些数宝宝的位置。

  5.独立填写表格

  出示要求:

  ①想一想,怎样填又对又快。

  ②查一查,是否已全部填对。(同桌检查)

  ③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师:你觉得怎样填可以填得又对又快?

  指名交流,生交流师课件演示

  师:我们可以一行一行地填,也可以一列一列地填。

  师:现在你能独立完成这张表格吗?我们来比赛看谁填得又对又快,计时开始。

  生独立填写后同桌检查。(预计4分钟)

  师出示完整的口诀表

  师:说说你是怎么填得那么快的?引导学生说出口诀和顺序。

  师小结:看来乘法口诀非常重要,想口诀可以快速完成表格。

  活动2【活动】二、探究规律

  1.自主探究规律

  师:刚才在填表格的时候,有很多小朋友发现了许多秘密,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谁找的规律多。

  活动规则:

  ①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与同桌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2.反馈:

  预设:①横着看,第一行逐渐加1,第二行逐渐加2……

  追问:你知道为什么第二行为逐渐加2吗?

  生:第二行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

  师追问:第5行会逐渐加几?

  师小结:横着看,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所以就多几。

  ②竖着看,第一列逐渐加1,第二列逐渐加2……

  追问:你知道为什么第四列为逐渐加4吗?

  生:第四列都是与4有关的口诀。

  追问:第8列会逐渐加几?

  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演示

  师小结:竖着看,第几列就是几的乘法口诀,所以就多几。

  师:原来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是一样的(课件将两张横看竖看的表格合并在一起)

  师小结:不管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第几行或第几列就会多几。

  ③斜着看,1、4、9、16、25、36、49、64、81都是同数相乘的积。

  生说出相应的口诀。

  师:这些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为什么?

  师:斜线上的这些数都是由两个相同的乘数相乘得到的积。像这样的数叫做正方形数。

  师:1、4、9、16、25、36……都是正方形数。?想一想,还有哪些数也是正方形数?

  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正方形数。

  3.师:认识了这些特殊的正方形数宝宝,我们再来看看这张表格,如果以这些正方形数为界线,仔细观察斜线两边的数,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4、9、16、…、81这一斜行两边的数是相同的。

  课件演示把它沿着这一斜行对折,引导学生观察重叠在一起的数都是相同的。

  师:原来,斜线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是一样的,那这张表只要记一半就可以了。

  4.出示乘法口诀表,沟通乘法数表与乘法口诀表的联系。

  师:其实这和乘法口诀表是一样,同样我们只要记住这45句口诀,就可以计算81道算式。

  活动3活动】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我们先由数想到了乘法口诀表,并在乘法表中找到规律,并应用规律填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01-25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01-31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01-09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01-08

小学数学上册复习计划0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7篇02-2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7篇)02-2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3篇01-31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