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1-14 15:20:42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学具

  准备好5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刚才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悉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迎它。第二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老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继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 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顺序是重复出现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宝贝;喜羊羊带来的是智慧星,送给爱动脑筋的宝贝;美羊羊带来的是快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老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10天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漂亮啊,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具体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

  3、想一想:这最后一面彩旗应该选什么颜色的?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第88页,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题1,铅笔握在手,按照自己发现的规律在书上选一选,圈一圈。

  4、指名订正并说一说:最后一朵彩花你选什么颜色的?灯笼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有规律的挂彩花、灯笼和彩旗呢?

  6、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涂一涂。

  1、喜羊羊问小朋友: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89页的例题3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吗。

  2、学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订正。如果从右往左观察第5行图形,你会发现规律……变了。

  2、小结:看来啊,同一行图形,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规律也会不同

  (二)摆一摆。

  1、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来。比比看,哪两个同学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战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仔细看,下一个是谁?

  2、每次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同学来当评委,用yes或no表示意见。答对一个一颗星,答对两个两颗星,答对三个三颗星。要说完整话。

  3、学生抢答,师随机介绍圆形和方形排列的规律。

  (四)笑一笑。

  1、师:我们胜利了,灰太狼被打败罗,它现在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

  2、想一想:你们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欣赏规律的美:条纹衣服,床上用品、、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规律在哪里?规律美不美?)

  2、课堂小结。小朋友,规律美吧,今天你学会找规律的本领之后,你就多了一双会找规律的眼睛。陈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定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规律。

  3、请小朋友拿出3颗小星星,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你会了吗?你开心吗?你做到几样就摘下几颗星贴在数学书上。

  4、学生诚实评价自己。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2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和节俭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会付币,在合作学习中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进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出示“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都要用到它。”

  生它是钱。

  师那么中国的钱叫什么呢?

  生它叫人民币。

  师对,人民币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全班齐读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二、自主体验,探究新知

  相互介绍,认识人民币

  师请你说一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生买东西,在超市、在商店、在菜市场……

  师小朋友们,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尖,平时家里的大人在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压岁钱,你是怎么安排这些零花钱的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打算把存下的钱做什么(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零花钱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教育。)

  师相信大家都认识人民币吧,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介绍你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学具,介绍完的小朋友把学具放好坐好。

  重点认识1元纸币

  师谁认识老师手中的这张人民币,谁来介绍给大家听(师出示1元纸币)引导学生从颜色、图案、大小和上面的数字来介绍。

  师这位小老师介绍的可真不错,我们看壹是大写的汉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成元。(师板书元)

  师(课件国徽放大)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这是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我们爱护人民币就表示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那么我们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生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能损坏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情感教育。)

  师让我们一起来爱护人民币,老师这里还有一张1元钱(出示红色旧版1元纸币)这是一张旧版1元钱,现在市面上较少见了,这儿还有一枚1元钱,这是1元的硬币。人民币分两种一种是用纸做的叫纸币;一种用金属做的叫硬币。1元纸币和1元硬币面值是相等的。

  区分1元和1角的纸币同时认识其他面值人民币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张1元,大家仔细观察,老师说的对吗

  生不对。

  师这里明明有数字1啊

  生1后面是角,大小比1元小,颜色也不同……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1后面是角,它是比元还要小的人民币单位,它叫角。(师板书角。)

  师出示2角、5角这两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之前合作学习认识这两种面值的人民币。除2角钱的纸币外,1角、5角、1元都有对应相同面值的硬币。(师课件展示后让学生加以认识和区分)。

  师这几枚硬币你们认识吗(出示1分、2分、5分硬币)。这是比元、角要小的人民币单位分。(师板书分)。不过现在很少用了,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它们的影子了。

  活动3【活动】三、合作学习,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2个信封,其中一个里面有1张1元钱,另一个信封里面有许多1角钱,你们能帮老师数一数并说一说哪个信封里的钱多吗

  出示演示课件,学生们边数边发现10个1角是10角,也就是1元,所以1元=10角,2个信封里的钱数一样多。(师板书1元=10角)。答对的给予奖励。

  师好,老师奖励给你一根棒棒糖这根棒棒糖5角钱,如果让你用手中的钱来买,该怎么付呢请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一下,再找生上前面展台来演示,演示正确的还奖励棒棒糖。

  师我这儿有一个1元钱的本,如果让你当顾客,你来怎么付钱呢再找生演示。

  从而让学生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或几张2角;或几张5角,甚至更难一些的付钱方法。(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发现换或付钱的方法,突破难点。)

  师既然大家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完后,老师直接板书1角=10分。同时根据三者的关系和进率,渗透1元=100分,再板书。

  活动4【练习】四、快乐练习,实践运用。

  律动60秒,快乐1分钟。

  师看出大家一定有些累了,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吧!课件出示歌曲《一分钱》,

  快乐练习,实践运用。

  写出上面显示的人民币的钱数。

  元、角、分的单位换算练习。

  出示商品,让学生说一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

  活动5【测试】五、回顾总结,当堂检测

  一、填空

  1、1角可以换成()个1分硬币;1角可以换成()个2分硬币;1角可以换成()个5分硬币。

  2、一张1元币可以换()张1角币;()张2角币;()张5角币。

  3、()张1元币可以换一张10元币。

  4、1元=()角=()分

  5、10元6角=()角

  6、26角=()元()角

  二、判断

  一条围巾要5元7角,请你在简单的付钱方法后面打“√”。

  1、5张1元,7张1角。()

  2、2张2元,1张1元,1张5角,2张1角。()

  3、1张5元,1张5角,1张2角。()

  三、在○里填上、或=

  1角○9分9角○8元1元○1角10分○1角40分○4角3元○30分4角○4分7元○70分6角○6分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活动6【作业】六、走进生活,快乐作业

  回家和家长一起玩买东西的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②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③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④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4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第一册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掷双色片,学习用“|”和数字来表示所统计的红蓝双色片数目。

  2、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3、对投掷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可能性的猜测。

  教学准备:

  红蓝水笔各1支,同桌一个一次性杯子,10个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会表达

  1、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掷双色片”(板书课题)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规则:你们的桌上有一些圆片,圆片的一面是红色的,另一面是蓝色的,当你们看到红色的圆片就用红笔记录圆片的个数,当你们看到蓝色的圆片就用蓝笔记录圆片的个数,明白要求了吗?

  2、学习记录

  (1)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图片,学生记录(边记录边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也可以用数字来记录,当哪一种颜色的圆片没有时,我们用0来记录。

  (2)这些题是什么意思呢?(书16页题1)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练习并反馈

  想不想自己掷、自己记?同桌一人掷一人记,圆片任意拿,每人两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动手动脑,发现新知

  活动一: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1、同桌合作,一人掷一人记(第1、2组掷3个圆片,第3、4组掷4个圆片)

  2、学生汇报各种情况,教师板书于可移动的卡片上。

  3、观察并整理

  这么多的情况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学生整理汇报,教师移动卡片。

  4、你们能把这些全都记住吗?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方法

  (1)左边一列的数字越来越小,右边的一列数字越来越大。

  (2)两个好朋友一块记,如:1和3、3和1都组成4。

  5、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6、对口令:拍拍手,我出3,你出几?(师生、生生)

  活动二:独立尝试,整理记录

  1、如果有2个或5个双色片,会有哪些不同的投掷情况呢?你能有规律的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板书。

  3、小结。

  4、对口令。

  活动三:深入探究,有序思考

  1、小丁丁在掷7个圆片时,总会遗漏几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不重复、不遗漏的好办法,你们看:(出示8行同色的双色片,师翻转第二行的第一个圆片;翻转第三行的第二个圆片),接下来他会怎样翻呢?

  2、学生上台翻转圆片。

  他翻得对吗?有什么秘密?

  3、请你们为小丁丁记录刚才的结果。

  4、如果没有图,你能记住吗?学生尝试记忆。

  三、回顾总结,提出要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想知道10个双色片的投掷情况吗?回家后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四、故事激疑,猜测验证

  1、听故事,想原因

  从前有个穷人,他只有10枚硬币,财主十分看不起他。穷人说:“我出10枚硬币,你也出10枚硬币,你掷3次,落地后如果硬币的正反面相同,那我的硬币就送给你,否则你的硬币就送给我”财主答应了,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输了很多钱,而穷人却得到了很多钱。小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探索原因

  小组4人,共20个双色片,每人掷1次,并记录结果。

  师生统计各种结果出现的次数。

  3、观察,比较:哪些掷的结果经常出现,哪些掷的结果很少出现?

  得出结论:同一色的情况较少出现,中间几种情况出现的较多。

  师小结:全部是红色的和全部是蓝色的结果很少出现,所以那个财主总是输。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奥的秘密,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揭开这个秘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珠子。

  师: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珠子?

  生:两种,红色和黄色

  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学生猜。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多?

  生:数一数

  生:摆一摆

  师:怎么摆?

  (指名演示)——“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12个红的,8个黄的

  师:现在呢?(红的多)

  那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

  生:多4个

  师: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开(指名演示)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吗?

  生:能

  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说

  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的分成了几部分?

  哪两部分?

  (和黄色一样多的这部分及多出来的这部分)

  师:谁听明白了?

  生重复说

  师:那你看,把这些一样多的拿走,剩下来就是比黄色的多的几个。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

  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我们知道了:从红色珠子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减法计算。

  2、下面我们来摆一摆,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的多。

  学生操作。

  展示反馈:你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较

  求……比……多几与求……比……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只是问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样。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4、揭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三、巩固深化

  1、松鼠弟弟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几个呢?谁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个)

  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

  34-30=4(本)

  还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3、P74T1

  4、这是一个班里4个小朋友的作业情况,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想一想,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知识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b、6+40=c、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价,集体纠正。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

  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2、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如图:

  先摆摆出

  再摆拿走

  一共□○□=□还剩□○□=□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

  1、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2、小结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7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学懂、学透是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

  虽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教材的安排,先教学整十数的读写,再教学一般数的读写,然后是特殊数的读写,最后是100的读写。这样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有梯度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发挥教具的作用。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位的意义,将摆小棒与拨计数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熟练地操作小棒和计数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出示一捆和一根小棒:谁能说说这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请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学生写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

  4.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复习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20以内数的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例3情境图。

  (1)观察一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纽扣,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数完后汇报交流。

  (黄色纽扣有四十粒,绿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师:这些数都比20要大,又是100以内的数,该怎样写呢?又该怎样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读写)

  (2)尝试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40,然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40这个数用小棒怎样表示?用计数器呢?

  学生操作后进行展示。

  (3)讨论40的写法和读法。

  师:根据我们以往的写数和读数的经验,你认为40该怎样读写呢?

  引导学生先说出40的组成,然后分别说出40的写法和读法。

  (40是由4个十组成的,应该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读作:四十)

  师:能用刚才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70吗?能写出来并读一读吗?

  (学生操作后交流、订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P4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难点: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在纸上写一个数字,由一个学生当小老师点几个学生的学号来回答老师问题,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回答来引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 、少得多表示数的大小程度的词语。

  (二)讲授新课

  1、说一说,对比感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写字吗?今天动物王国里面有几个小动物也在写字(分别是小青蛙、小老鼠),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要我们解决的。

  小青蛙写了14个字,小老鼠写了12个字,谁写的多?谁写的少?你知道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么样的吗?(在这里引出多一些、少一些的知识点)

  小青蛇看见他们在写字也加入他们的队伍,它写了72个字,那现在小青蛇和小青蛙、小老鼠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这里引出多得多、少得多的知识点)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交流,加深了解

  动物王国里面的国王看见他们那么爱好学习,于是给他们颁发了奖品(彩笔),奖品设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让学生根据提示来说出答案,理解词语(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意思。

  (三)举一反三,巩固应用

  1、出示课本43页做一做

  2、课本45页第4题

  (四)闯关(运用知识)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老师看见你们表现很棒,给你们设了两个个难关,你们相信自己能闯关吗?

  第一关 比较时间

  第二关 比较价格

  (五)做一做课本45页 数学游戏

  (六)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说一说身边的事物吗?

  五、板书设计

  ( )比( )多一些 ( )比( )少一些

  ( )比( )多得多 ( )比( )少得多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9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页~第11页,及练习二的第1--3题。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十几减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算理,并形成的算法,形成运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

  《十几减9》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合作探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同伴交流15-9的计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体会15-9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对比分析,会选择优化的方法,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运用十几减9正确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破十法”的计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十几减9》名师教学课件、《十几减9》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拍手游戏:10的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组成10。

  …………

  9和几可以凑成10?看到9想到几?8和几凑成10,看到8想到几?

  2.复习十几的组成

  师:比一比,看谁抢答的快。16可以分成10和几?12可以分成10和几?19可以分成10和几?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这是游园会活动,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导观察方法:观察图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顺序,结合具体的每项活动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师:咱们一起看小丑卖气球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活动项目很多,数学信息很零碎,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收集信息和提出与信息相关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找与对应信息相关,并提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2.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1)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

  师:要求“气球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板书:15-9=

  (2)操作与思维、表达相结合,理解算理,提升算法

  师:15个气球,拿走9个该怎么拿呢?先想一想,再拿一拿,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

  学生活动汇报预设:

  方法一:从15根小棒的下面先拿走5根,再从上面一行拿走4根,还剩6根。

  师:刚才这个同学是怎么拿的?谁听清楚了,谁能上来边说边拿?

  教师结合情况边说边逐步形成板书:

  师:刚才我们是先从下面拿走5根,再从上面拿走4根,实际上是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里面的5-5,再算15里面的10-4=6.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结合刚才拿的方法来说一说15-9可以怎么算?

  (一生照样子说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谁还有不同的拿法吗?

  方法二:从上面一并拿走9根,还剩1根,和下面的5根合起来是6根。

  师:谁能结合他的拿法来说一说15-9可以怎么算?

  (同桌相互说一说,找个别学生汇报)

  生:先把15分成10和5,从10里去掉9,剩下的1与5合起来是6。

  板书:

  师:“10”表示哪些小棒?为什么把15分成5和10?“1”表示哪根小棒?“5+1”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能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吗?

  动手操作重点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画出15个圆,左边10个,右边5个。

  (2)从中圈出9个,想一想怎么圈。

  结合画图过程,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完成下面括号的填写。

  15-9=()因为()-9=(),()+5=()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

  师:刚才我们在计算15-9=?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想加算减,有的是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是先算5-5=0,再算10-4=6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操作辅助到离开学具操作进行表象操作,从结合操作活动到分析算理,到逐渐脱离操作说明算理,教学过程的展开“扶得合理,放得适度”,思维层次不断提升,知识不断内化。

  3.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师:怎么计算12-9=?先圈一圈,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10-9=11+2=3

  师:不操作,你能直接说说怎么计算14-9=?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闭眼想象、归纳,将操作、语言和算式充分地联系起来,从而将多种表征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用“破十法”计算15-9的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独立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第1题。

  (三)课堂

  全班交流,今天你学会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你更喜欢哪种计算方法?

  (四)课时作业

  1.练习二第2题送信。

  先让学生进行游戏,游戏完之后把信件按顺序:11-9、12-9、13-9、14-9、15-9、16-9、17-9、18-9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

  师:十几减9的差为什么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呢?

  师: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9=13-9=16-9=18-9=17-9=

  师巡视,观察学生选择的计算方法,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答案略

  解析通过游戏形式练习,了解学生对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接下来按顺序摆放让学生发现规律,并说出十几减9的差为什么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编一道用“16-9”解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十几减9的应用。

  答案略

  解析通过学生编题,让学生发现计算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积累数学素养。

  3.看图列式。

  (1)(2)

  知识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学生看图列式的能力。

  答案18-9=915-9=6

  解析这两道题都是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都用减法计算。此题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解决问题。

  一共有17人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多少人?

  知识点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出算式。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7-9-1=7(人)

  解析结合生活中排队做操的情境,用总人数减去小红右边的9人,再减去小红1个人,就是小红左边的人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0

  教学内容:

  十几减5、4、3、2

  教材第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计算方法时培养学的`计算能力和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5、4、3、2

  难点:掌握“破十法”。

  教具学具: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课件出示第一棒:打地鼠游戏口算。

  12-8=11-9=13-7=

  14-8=15-9=13-6=

  17-8=18-9=14-9=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课件第二棒:

  12-5=11-4=

  12-4=11-3=

  12-3=11-2=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十几减9、8、7、6,计算十几减9、8、7、6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1:“破十法”。

  生2:“想加算减法”。

  生3:“平十法”。

  怎样运用“破十法”、“想加算减法”和“平十法”计算12-5这个减法算式呢?

  (2)举例计算12-5=。

  ①用“破十法”计算。

  先用12中的10减去5,等于5,再把5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来就是7,所以12-5=7。

  ②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因为5+7=12,所以12-5=7。

  ③用“平十法”

  把5拆成2+3,12先减2等于10,再算10-3=7。

  (3)你会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其他几道算式呢?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①计算12-4=。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②计算其他几道算式。

  学生自己算,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算法。然后统一订正,老师给出答案。

  ③这些算式已经全部算出来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三棒:1、出示课件:请你当个小医生。

  14-5=1111-3=413-4=7

  2、出示课件:摘苹果游戏。(把相同得数的算式连起来。)

  3、出示课件:生活中的数学。(树上有4只小鸟,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生:11-4=7(只)

  4、做课本上做一做。

  课件出示第四棒:小组合作找出得数相同的算式卡片。

  学生到展示台来展示刚刚小组合作摆的算式卡片。

  第四棒结束了,到了终点,掌声响起来。

  四、课堂作业设计

  1.数学书第18页第4题

  2.数学书第19页第6题。

  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1

  1教学目标

  能够独立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对计数单位“个(一)”、“十”、“百”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及对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的估计,感受100以内各数的意义。

  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数的兴趣及估数的意识。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数数过程中,接近整十数时的数数。

  3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比20更大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数数、掌握不同的数数方法

  通过数老师的手指个数,复习10个一是十。通过数3个同学的手指个数掌握4种常用的'数数方法,并渗透在数数时要根据实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数数方法。

  (二)画圆建立数数的模型、掌握数的组成

  1、让学生用点数的方法数出班级学生人数,并渗透在点数时,不能快,也不能慢,一定要手口一致。

  2、让学生画圆表示出班级学生人数

  (1)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圆表示班级学生人数。画之前思考,画出的圆怎样摆,能让老师和学生不用数就能看出圆的个数。

  (2)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在几种有代表性的画法当中自己观察比较出那种画法最容易看出圆的个数。

  (3)(展示10个10个画的作品)你知道34当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吗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圈出3和4所对应的圆)34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出示老师画的圆每行10个,共9行,再多3个。

  (1)让学生观察老师画了多少个圆是怎么看出来的93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老师接着画圆,请学生帮老师数一数,画了多少个。画到99个的时候,故意停下来,现在有多少个圆老师再画一个是多少个你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吗几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数数和数的组成巩固练习,渗透估算的同时感受100的实际意义。

  1、引导学生估计出书上第33页小羊的只数,然后再10只10只的圈起来数出小羊的只数,教学中渗透估算方法。

  2、展示100枝铅笔。让学生估计有多少枝铅笔,再带领学生10枝10枝、5枝5枝、2枝2枝、1枝1枝的数出铅笔的枝数。并相机的说出相应数的组成。

  3、通过观察比较100枝铅笔、100根小棒、100粒米和100枚硬币,渗透估算的同时感受100的实际意义。

  4、展示生活中的100及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

  四、课堂小结和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习了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在书上第33页进行自我评价如果你认为本节课自己做到

  1、能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请给自己画一个笑脸。

  2、知道100以内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请再给自己画一个笑脸。

  3、认真听别人发言,积极思考,请继续给自己画一个笑脸。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2

  设计说明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不同比较方法的交流。

  在教学中,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例如有的学生是借助小棒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借助计数器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对于学生能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要给予肯定。

  2.注重对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当学生一一呈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有重点地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在比较81和18时容易出错,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如“都有8和1,为什么81比18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些数谁大谁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

  ⊙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1.比较两个十位不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1)摆数,写数。

  师:用小棒怎样表示四十二和三十七这两个数呢?你能把这两个数写出来吗?

  (2)比较42和37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这两个数谁大谁小吗?怎样比较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

  生1:42比37大,因为摆42用的小棒比摆37用的小棒多,所以42大于37。

  生2:42比37大,因为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4个十大于3个十,所以42大于37。

  生3:42大于37,因为数数的时候42在37的后面,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所以42大于37。

  生4:42大于37,因为42十位上的数是4,37十位上的数是3,4大于3,所以42大于37。

  (师板书:42>37)

  师小结:十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比较两个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1)课件出示教材42页例5的计数器图。

  (2)指导学生看图写数,并说说是怎样写的。

  (学生汇报后,师板书)

  (3)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23和25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

  (4)探究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怎样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

  (5)总结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小结:十位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让学生随时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使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生成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

  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

  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

  (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

  自己观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

  (1)34和56

  (2)78和45

  2、完成41页“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4

  1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期已经接触过简单比多少,但一年级学生语言基础并不丰厚,理解能力有限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不能正确区分,因些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区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

  3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难点

  弄清“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四个词语间的差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开课。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瞧!

  师出示两包星星(一包多、一包少)

  师仔细观察这两包小星星,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后发现一包多、一包少

  2、回忆简单比多少。

  师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话吗

  生根据两小星星数量进行比较。

  (评价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

  3、多媒体出示闹钟图进一步比较多少。(师作相机评价)

  过渡同学们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比较多少。(板书课题)

  【讲授】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1、呈现问题情境。

  师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瓶彩色的小球,仔细看图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出示书中43页例题)

  生根据例题中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谈话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出示问题蓝球比黄球( )

  红球比黄球( )

  生根据信息回答。

  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吗蓝球比黄球多红球也比黄球多,那它们多的数量一样吗

  2、探究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过渡为了帮助同学们感受它们的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数数数。

  师把学生分成两队,一队从10一个一个地数到15,一队从10一个一个地数到58.

  师提出要求两队一起数看哪队数得快。

  师我想问问这边的孩子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数完了呀

  生可能会说(数的数少、10到15离得近……)

  师引导得出结论由于10到15之间的数很少所以就数得快,像这样我们也可以说是由于15和10之间相差得少,所以这里的蓝球和黄球之间相差了一点,蓝球只比黄球多一点在数学中多一点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呢

  生自由发言。

  师得出结论并板书多一些。

  过渡如果反过来黄球比蓝球呢(多媒体出示)

  生自由发言。(师板书少一些。)

  (板书后再读一遍,师再质疑什么是少一些呀让生再次明白少了一点就是少一些)

  3、探究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过渡那这边的孩子们你们刚才怎么数了那么久呢

  生可能说到(数的数多、58比10相差得多……)

  师引导得出结论所以我们也可以说58比10多了很多,像这样多很多又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呢(板书多很多)

  师反过来黄球比红球又怎样呢你又想用哪个词来描述

  (板书少得多)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在数学中我们不仅可以用“”“”或“=”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语言来更准确的描述出两个数量之间相差的多少,是相差很多呢,还是相差很少。

  三、提升练习。

  1、连一连

  出示动物图。

  师仔细看图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回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看看这些小动物的比较你想用哪个词来描述呢

  师作相应引导。

  2、说一说

  过渡瞧!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好吃的水果。

  出示书中43页做一做。

  师图中又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生回答找到的信息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来说话吗

  (先让学生小组内说互相之间评价,再全班汇报)

  3、生活中的比多少

  过渡孩子们学习这么认真,奖励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1分钟音乐)

  师刚才这首歌好听吗告诉大家这首歌播放的时间刚好是1分钟,那一节课有多长时间(40分钟)你能用1分钟和40分钟来比比吗

  (生描述1分钟比40分钟少得多,40分钟比1分钟多得多)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也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比一比呢

  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比。

  四、升华提高。

  过渡聪明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话,现在我们提高难度,你能根据这几个词来判断数量吗瞧!

  1、出示小青跬图

  师请生分别说小绿和小豆的话。

  师小豆的话中你觉得哪个词很重要呢(多得多)

  师引导出比谁多得多让生明白是比35多得多。

  生根据多得多这个词选择数字80。

  全班齐读小跳的话。

  生找出重点词少一些。

  生根据少一些来判断小跳吃了28只害虫。

  2、出示小松鼠图

  分男女分别读两只小松鼠的对话。

  师引导同学们从对话中找到重点词。(多一些)

  生根据少得多找到合适的数字32。

  3、出示松树图

  生自己读题理解找到合适的数字。

  师引导时注意让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

  4、判断题

  先请一名同学判断再请一名小老师来评价。

  五、结束全课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生自由发言。

  师哇!短短的40分钟孩子们就有了这么多收获,你们可真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最大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15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1-27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1-0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02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5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02-14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13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27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