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2-12-28 10:59:33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重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难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

  2、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

  二、新授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3、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数学信息?(学生甘居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4、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5、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分析后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核对)

  三、应用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2、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四、总结

  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五教学追记: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我主要联系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

  4/8 6/30 12/18 14/56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

  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

  引导学生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指名学生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灵活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按比分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按比分配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

  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

  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x=15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5)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6)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组有20人。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当堂测评

  练习十第4、12、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请教优秀学生,做到“一帮一、兵强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平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学生回答,回顾平均分的特点。

  3、引出新课。

  师:这是一道平均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问题运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时为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6

  1、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应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新设计

  1、串联信息,整合单元复习内容。

  2、沟通联系,自主搭建知识网络。

  3、聚焦对比,分析说理易混知识。

  4、数形结合,提炼方法优化思路。

  3、学情分析

  厦门市群惠小学六(4)班学生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以学定教,我通过前测,对学生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知识进行查缺:求比值和化简比混淆了;比的应用中,没有掌握解答的关键与诀窍。针对学生学情和复习目标,本课设计融入四元素:激趣+梳理+补缺+挑战,并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建构知识网络图;能够熟练比的化简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2、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同学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

  今天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研讨、交流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局部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局部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起认知抵触。

  2、引导释疑

  在同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统计图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让同学分别说说“其他”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同学认识到: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动身,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8

  难点名称:理解“满100减50”与“五折”的区别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打折销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并不感到陌生,但在促销活动中选择最佳消费方式,要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懂得“满100元减50元”的促销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如打五折实惠;如果总价是整百元的,那两种促销的方式优惠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要得出这种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去分析、交流、比较才能解决。

  难点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表述,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促销方式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要由学生独立完成两种购买方式所要支付的钱,并通过比较来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提问“一件物品打九折出售”表示什么意思?

  2、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优惠都是以“几折”来表示的呢?

  3、购物中优惠的形式有很多种,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小买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板书: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二、教学新知。

  (一)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根据这些信息,学生提问题。

  教师板书: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哪个商场省钱?

  2、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1)结合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哪些是关键的?

  (2)怎样理解“满100元减50元”?

  (3)不足100元的部分呢?怎么办?

  3、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能否解决黑板上的这两个问题?

  4、交流并汇报方法。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算式,并解释。

  5、启发思考,辨析原因。

  (1)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啊,怎么优惠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什么情況下两种优惠是一样的呢?

  6、小结:在今天的折扣问题中,我们知道了优惠的形式有很多种,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的是“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的区别:

  (1)“满100减50”,就是够100才能减50,不够则不减。

  (2)打五折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不满100元的也能按50%计算。

  (3)售价刚好是整百元的时候,两种优惠结果才是一样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做一做。

  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每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学习的折扣问题中,我们知道了不同形式的优惠有很多种,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的是“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的区别。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4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1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篇02-16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篇01-05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1-05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1-05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篇)02-06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15篇)02-07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