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初中教案

时间:2023-03-21 11:41:09 初中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初中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初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初中教案集合15篇

数学初中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引入

  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习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

  ①几何意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

  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

  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

  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

  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解:∵|2|=2,|-2|=2

  ∴这个数是2或-2.

  五、巩固练习

  练习一:教材P641、2,P66习题2.4A组1、2.

  练习二:

  1.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是____.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

  3.已知|2x-1|+|y-2|=0,求代数式3x2y的值。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几何与代数两个方面说明了绝对值的意义,由绝对值的意义可知,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P66习题2.4A组3、4、5.

数学初中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及其此判定方法的证明.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体会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法寻求证明题思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2.难点:等腰梯形判定方法的运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的例题与练习较多,可供老师们选用.

  例1是教材P119的例2,这是一道计算题,讲解时要让学生注意,已知中并没有给出等腰梯形的条件,它需要先判定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然后再用其性质得出结论.

  例2、例3、例4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2是一道文字题,这道题在进行证明时,可采用“平移对角线”或“作高”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讲解例2,可以再次给学生介绍解决梯形问题时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例3是一道证明等腰梯形的题,它需要先证明其四边形是梯形,即先证出EG∥AB,此时还要由AE,BG延长交于O,说明EG≠AB,才能得出四边形ABGE是梯形.然后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选讲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步骤与方法.

  例4是一道作图题,新教材P119的练习4就是一道画梯形图的题,此例4与练习4相同.通过此题的讲解与练习,就是要加强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并了解梯形作图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知道梯形的画图题,也常常是通过分析,找出需要添加的辅助线,先画出三角形或四边形,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所要求的梯形.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它的性质定理是怎样证明的?

  (3)在研究解决梯形问题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常用的辅助线有哪几种?

  我们已经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又如何来判定一个梯形是否是等腰梯形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出问题】:前面所学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基本上是性质的逆命题.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什么?

  命题: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问:这个命题是否成立?能否加以证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启发:能否转化为特殊四边形或三角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求证.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

  求证:AB=CD.

  分析:我们学过“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因此,我们只要能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命题就容易证明了.

  证明方法1: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F,得到△DEC.

  ∵AB∥DE, ∴∠B=∠1,

  ∵∠B=∠C, ∴∠1=∠C. ∴DE=DC.

  又∵AD∥BC, ∴DE=AB=DC.

  证明时,可以仿照性质证明时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DE.

  证明方法二:用常见的梯形辅助线方法:过点A作AE⊥BC, 过D作DF⊥BC,垂足分别为E、F(见图一).

  证明方法三: 延长BA、CD相交于点E(见图二). 图一 图二

  通过证明:验证了命题的正确性,从而得到:等腰梯形判定方法

  等腰梯形判定方法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几何表达式:梯形ABCD中,若∠B=∠C,则AB=DC.

  【注意】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①先判定它是梯形,②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19的例2)

  例2(补充) 证明: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对角线AC=BD.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证明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对角线相等的条件来构造等腰三角形.在ΔABC和ΔDCB中,已有两边对应相等,要能证∠1=∠2,就可通过证ΔABC ≌ΔDCB得到AB=DC.

  证明: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又 AD∥BC,∴ 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 ∴ DE=AC .

  ∵ AC=BD , ∴ DE=BD ∴ ∠1=∠E

  ∵ ∠2=∠E , ∴ ∠1=∠2

  又 AC=DB,BC=CE, ∴ ΔABC≌ΔDCB. ∴ AB=CD.

  ∴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说明:如果AC、BD交于点O,那么由∠1=∠2可得OB=OC,OA=OD ,即等腰梯形对角线相交,可以得到以交点为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结论虽不能直接引用,但可以为以后解题提供思路.

  问:能否有其他证法,引导学生作出常见辅助线,如图,作AE⊥BC,DF⊥BC,可证 RtΔABC≌RtΔCAE,得∠1=∠2.

  例3(补充) 已知: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CF⊥BE交BD于G,F是垂足.求证:四边形ABGE是等腰梯形.

  分析:先证明OE=OG,从而说明∠OEG=45°,得出EG∥AB,由AE,BG延长交于O,显然EG≠AB.得出四边形ABGE是梯形,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它为等腰梯形.

  例4 (补充)画一等腰梯形,使它上、下底长分别4cm、12cm,高为3cm,并计算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梯形的画图题常常通过分析,找出需添加的辅助线,归结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作图,然后,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所要求的梯形.

  如图,先算出AB长,可画等腰三角形ABE,然后完成 AECD的画图.

  画法:①画ΔABE,使BE=12—4=8cm.

  .

  ②延长BE到C使EC=4cm.

  ③分别过A、C作AD∥BC ,CD∥AE,AD、CD交于点D.

  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的等腰梯形.

  解:梯形ABCD周长=4+12+5×2=26cm .

  答:梯形周长为26cm,面积为24 .

  六、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

  (B)等腰梯形的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C)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都等于90度

  (D)等腰梯形的四个内角中不可能有直角

  2.已知等腰梯形的周长25cm,上、下底分别为7cm、8cm,则腰长为_______cm.

  3.已知等腰梯形中的腰和上底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和一腰垂直,求这个梯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1=∠2,A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略证 ,AD=BC, ,∴ AB∥DC)

  5.已知,如图,E、F分别是梯形ABCD的两底AD、BC的中点,且EF⊥BC,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七、课后练习

  1.等腰梯形一底角 ,上、下底分别为8,18,则它的腰长为______,高为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2.梯形两条对角线分别为15,20,高为12,则此梯形面积为_________.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B与CD不平行,且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4.如图4.9-9,梯形ABCD中,AB∥CD,AD=BC,CE⊥AB于E,若AC⊥BD于G.求证:CE= (AB+CD).

数学初中教案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

  2.进一步熟悉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定理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成比例的线段中比例线段的确认

  教具学具多媒体 三角板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问题: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推论是什么?

  2、如何用几何语言描述?

  3、定理结论用比例尺如何表述?

  二、新课

  1、议一议

  如图DE∥BC

  (1)如果 ,那么 等于多少?为什么?

  学生定理内容,用几何语言描述定理并用比例表示

  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得出对应结论。为新课作铺垫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如果 ,是否也有 呢?为什么?

  (3)如果把条件改为 那么 是否还与 相等?为什么?

  教师进行简单说明。

  2、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如何描述?

  这个比例关系还可以怎么表示?为什么?

  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DE∥BC,AD=4,DB=3,AC=10,求AE、EC的长。

  学生概括用几何语言表示:

  DE∥BC

  应用比例性质完成比例变式

  学生完成一步推理:

  DE∥BC

  学生思考,自己尝试解题

  复习比例性质,灵活运用定理

  帮助记忆、加深印象

  加深定理理解

  解题过程:略

  练习:

  选择课后习题练习

  学生练习

  灵活运用定理

  小结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

  注意把对应线段写在对应位置

  板书设计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

  1、定理 2、例1 3、练习

  布置作业同步练习节选

  课后自评

数学初中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负数的引入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生活实例引入,观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半小时、四元八角七分、……,我们需用到分数1/2和小数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又如,某仓库昨天运进货物 吨,今天运出货物 吨,“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筒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运进纲物 吨,记作+ ;运出货物 吨,记作— 。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

  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2,7, , ,—8,12, — ;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此例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注意加上省略号,说明这是因为正(负)数集合中包含所有正(负)数,而我们这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后,指出不仅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课堂练习

  任意写出6个正数与6个负数,并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四、课堂小结

  由于实际生活中存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

  五、作业布置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用负数表示这个温度

  2。在小学地理图册的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到亚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个死海湖,图中标着—392,这表明死海的湖面与海平面相比的高度是怎样的?

  3。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6,0,004,+ ,— , ,25,8,—3,6,—4,9651,—0,1。

  4。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

  5。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记作—0。2米,那么比正常水位温0。1米记作什?

  6。如果自行车车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毫米记作+2毫米,那么比标准长度短3毫米记作么?

  7。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问:

  (1)向左移动12米应记作什么?(2)“记作8米”表明什么?

数学初中教案5

  教学目标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②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副弹簧秤和挂件,一根绳子。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面的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小时) 1 2 3 4 5

  s(千米)

  2。已知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那么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为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人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画面积为20cm2的圆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注:(1)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2)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动手实验

  1。在一根弹簧秤上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

  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填入下表:

  悬挂重物的质量m(kg)

  弹簧长度l(cm)

  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重物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用10d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的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用表格表示)。设矩形的长为xdm,面积为Sd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注: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探究新知

  (一)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1。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上面的问题和实验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时间t、里程s、售出票数x、票房收入y等)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也有些量是始终不变的,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票价10(元)等,我们称之为常量。

  2。请具体指出上面这些问题和实验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3。举出一些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注: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

  (二)函数的概念

  1。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生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惟一确定的值。

  2。分组讨论教科书P。7 “观察”中的两个问题。

  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表示函数关系的表达方式的印象。

  3。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例如在问题1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数。t=1时,其函数值s为60,t=2时,其函数值s为120。

  同样,在心电图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

  在人口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1999时,函数值y=12。52。

  巩固新知

  下列各题中分别有几个变量?你能将其中的某个变量看成是另一变量的函数吗?

  1。右图是北京某日温度变化图

  2。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长为4,BD的长在变化,设BD的长为x,则菱形的面积为y= ×4×x

  3。国内平信邮资(外埠,100克内)简表:

  信件质量m/克 O

  邮资y/元 O。80 1。60 2。40

  注:巩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许多问题中的变量关系都存在着函数关系,初步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总结归纳

  1。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2。函数的定义;

  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注:通过总结归纳,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8 习题11。1第1题。

  2。选做题:教科书P。18 习题11。1第2题。

  3。备选题:

  (1)下图是某电视台向观众描绘的一周之内日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图象表示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

  ②这周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低?大约是多少度?哪天的日平均温度最高?大约是多少度?

  ③14、15、16日的日平均温度有什么关系?

  ④点A表示的是哪天的日平均温度?大约是多少度?

  ⑤说说这一周的日平均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如右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x,下底的长是15,高是8。

  ①梯形面积y与上底的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②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③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

  ④当x=0时,y等于多少?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

  (3)研究表明,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施肥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①上表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函数。

  ②当氮肥的施用量为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③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为多少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④简单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设计思想

  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因此,设计本课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变量与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同时在引导学生探索变量之间的规律,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让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姿多采的数学问题,并能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索、研究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初中教案6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天山六中裴焕民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不同类别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所谓分层教学(同班、同年级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对同一个班内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优、中、差生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合讲分练,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思有所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分层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各得进步。

  二、分层教学必要性分析

  1、教学现状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学习,这样,在同一班里,学生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应试教育留下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减轻部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实施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社会培养各种层次的有用之人。

  2、新课程改革呼唤分层教学的实施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包括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教”到

  “引”;知识技能掌握理念的转变——从“满堂灌”、“书山题海”到“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强调自我的情感体验;教材观的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材变成我们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工具之一;评价机制的转变——从“唯分数论”到“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但也是现今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

  在新课改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大优生的学习面。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采用针对性的矫正和帮助,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及时反馈,从中探索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3、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是存在的,特别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及环境、教育条件都有所不同,还有社会因素(即环境、教育条件、科学训练),这些原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学生所表现出的数学能力有明显差异也是正常的。

  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个体差异

  (1)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钝,有的人形象思维强;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人记忆力超人,但推理能力较差;有的人记忆力较差,却推理能力过人。

  (2)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状况不一样:有的学生数学十分优秀,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本还没入门,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3)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认真,有一套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数学学得十分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

  4、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教参,在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产全“顾中间、丢两头”。如不因材施教,就使部分学生就成了陪读、陪考。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能力稍差的学生就可能变成了后进生。有研究结果表明:教师、

  家庭、社会、学生、学校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是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其中有50%的原因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我们的基础教育既要注意确保学生的共性需求,又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进行分层教育确有必要。

  5、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

  按照教育家达尼洛夫关于教学过程的动力理论之说,认为只有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与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才可能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从而加快学习成绩的提高,而这两者的统一关系若被破坏,就会造成学业的不良后果。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由他们生理和心理的一般发展水平与对某项学习的具体准备状态所决定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构成因素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因素,又有易变的因素。相对稳定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范围,决定了学业不良学生要取得学业进步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易变的因素,使学生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实际可能性水平,从而促进或阻碍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之间矛盾的转化,加快学习成绩提高或降低的速度。由此可见,分层次教学是着眼于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的一种极好的手段,使它们之间能相适应,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

  三、分层教学研究的目的意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

  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2、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选择一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分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

  3、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

  五、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首先,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

  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的使用:

  ①水平相近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②差别模糊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且分层结果不予公布;

  ③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使学生跳一跳,才可摘到苹果为宜,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④零整分合原则:教学内容的合与分,对学生的“放”与“扶”,以及课外的分层辅导都应遵守这个原则;

  ⑤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止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

  ⑥积极激励原则: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性为主。教师通过观察、反馈信息,及时表扬激励,对进步大的学生及时调到高一层次,相对落后的同意转层。从而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措施

  (一)分层建组

  把学生分层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基础。学生的分类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

数学初中教案7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数学初中教案8

  教学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 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7页习题1.1 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 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数学初中教案9

  教学目的: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对策:

  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解方程(练习一第6题的.第1、3小题)

  4x+12=50 2.3x-1.02=0.36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评,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习

  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出示:30x÷2=360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7题。

  (1)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2。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口答。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量关系适合列方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板书:1.3x÷2=0.39。

  第⑵题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板书:3x+18=19.8。

  (2)学生独立计算,并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全班核对。

  小结: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2、练习一第8题。

  学生读题后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如列表,作标记等)

  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最后核对解方程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数量关系,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4、练习一第10题。

  教师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及时交流,教师及时讲评。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在本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写设句时要注意什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小亮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练习一第12题。

  提问:你能看懂这张发票上所提供的信息吗?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

  7、练习一第13题。

  学生阅读第13题,理解后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教师再补充几题,如:98.6、212华氏度相当于多少摄氏度等。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及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习题。

  教后反思:

  本课时是一节练习课,练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是借助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课前,我学习了高教导的“课前思考”,在今天的练习课中补充了两组题目,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题目是这样的:(1)果园里有桃树60棵,比梨树的3倍少6棵,梨树有多少棵?(2)果园里有梨树60棵,比桃树的3倍少6棵,桃树有多少棵?课堂上,我先请学生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学生们经过分析、比较,发现类似第1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方程解,类似第2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另一组补充的题目是:(1)王老师买了3个足球,付了200元,找回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2)水果店运进5箱苹果,卖出56千克,还剩34千克。每箱苹果多少千克?对于这两题,我请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而且如果是列方程的话,试着列出不同的方程;如果是用算术方法解的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出了不同的方程或算式。

  通过本节练习课,我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指导学生关注怎样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关注怎样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在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获得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深学生对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数学初中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数学思考目标

  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

  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情感态度目标

  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题情境】

  摸球游戏

  三个不透明的袋子均装有10个乒乓球.挑选多名同学来参加游戏.

  游戏规则

  每人每次从自己选择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放回,搅匀,重复前面的试验.每人摸球5次.按照摸出黄色球的次数排序,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其次为第二名,最少的为第三名.

  【师生行为】

  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 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活动二>

  【问题情境】

  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 00°C时,水沸腾;

  2.姚明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命中;

  3.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5. 经过城市中某 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7.太阳东升西落;

  8.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 00天;

  9.正月十五雪打灯;

  10.宇宙飞船的速度比飞机快.

  【师生行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问题 , 使问题情境更具生动性.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夯实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在比较充分的感知下,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教师在学生完成问题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大量地存在着随机事件.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经历由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重新认识实践问题的过程, 同时引入一些常识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是认识客观世 界的重要工具.

  <活动三>

  【问题情境】

  情境1

  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地抽取一根纸签.

  情境2

  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

  在具体情境中列举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和随机事件.

  【师生行为】

  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观点和小组其他同学交流,并提炼出小组成员列举的主要事件,在全班发布.

  【设计意图】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活动四>

  【问题情境】

  请你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师生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热烈讨论.

  【设计意图】

  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到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进一步深化对随机事件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五>

  【问题情境】

  李宁运动品牌打出的口号是“一切皆有可能”,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生行为】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设计 意图】

  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初步感悟辩证统一的思想.

  <活动六>

  【问题情境】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摸球游戏,要求对甲乙公平.

  【师生行为】

  学生 反思、讨论. 学生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随机事件的特点.作业 的开放性为学生创设了更大的学习空间.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采取学生反思汇报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作业使课堂内容得以丰富和延展.

  教 学 设 计 说 明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随机事件的一门学科.本课是“概率初步”一章的第一节课.教学中,教师首先以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 戏为背景,通过试验与分析,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有些是不确定的、有些是不可能的,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然后,通过对不同事件的分析判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 件的特点.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设计提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相当的开放度,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做游戏是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之一,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教师设计了摸球游戏,力求引领学生在 游戏中形成新认识,学习新概念,获得新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游戏中参与数学活动,在游戏中分析、归纳、合作、思考,领悟数学道理.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自然达成,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初中教案11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领略数学隐藏在生活中的迷人之处;

  2、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小游戏

  教具安排:

  多媒体、剪纸、小剪刀三把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在跟数学打交道,能说说大家对数学的感受吗?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不管以前你们喜不喜欢数学,但老师要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很有趣,它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课本,更隐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它在我们的周围闪着迷人的光,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喜欢数学,与数学成为好朋友,好好领略好朋友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事不宜迟,现在我们马上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首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请大家拿出笔和纸,根据下面的步骤来操作,你会有惊人的发现。(PPT演示)

  [1]首先,随意挑一个数字(0、1、2、3、4、5、6、7)

  [2]把这个数字乘上2

  [3]然后加上5

  [4]再乘以50

  [5]如果你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把得到的数目加上1759;如果还没过,加1758

  [6]最后一个步骤,用这个数目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公元的)

  师:发现了什么?第一个数字是不是你一开始选择的数字呢?那接下来的两个呢?如无意外,就是你的年龄了。是不是很有趣呢?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课后大家仔细想想自然就明白啦,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了。接下来我们来尝试帮助格尼斯堡的居民解决下面的问题(PPT演示):格尼斯堡建造在普蕾尔河岸上。7座桥连接着两个岛和河岸,如图所示:

  网路图

  居民们的一项普遍爱好是尝试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7座桥而不

  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想法吗?拿出纸和笔设计的路线。

  学生思考设计。

  师:同学们行吗?事实上,著名数学家欧拉已经证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别急,我们继续看下去。

  1944年的'空袭,毁坏了大多数的旧桥,格尼斯堡在河上重新建了5座桥,如图:

  B

  现在请同学们再尝试一下,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5座桥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这次行得通了吧?那么为什么呢?有没有同学可以说一下他的想法?

  其实,我们的欧拉大师经过研究大量类似的网络,证明了这样的事实(PPT演示):要走完一条路线而其中每一段行程只许经过一次,只有当奇数结点的数目是0或2时才是有可能的,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不走回头路,就不能历遍整个网络。

  他还发现:如果有两个奇结点,那么经过整个路线的形成必须从一个

  奇结点开始,到另一个奇结点结束。

  师: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第一个图奇结点的个数为3,第二个图奇结点的个数减少到2个了,看来真的是这样的。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PPT演示)

  下面是一幅农场的大门的图。如果笔不离纸,又不重复经过任一条线,有没有可能画成它?

  学生思考讨论。

  师:我们看到它的奇结点个数为4,由欧拉的证明我们知道不能一笔画成。

  那如果农场主将门的形状做成这样呢?(PPT演示)

  学生尝试。

  师:是不是可以啦,为什么呢?

  生:奇结点个数为2.

  师:这种不用走回头路而历遍整条线路的情况,不仅仅具有趣味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性,比如,我们的邮递员和煤气抄表员,不走回头路意味着可以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看来,数学并不像

  某些时候想的那样没什么用处了吧?

  下面我们继续我们的奥秘之类吧。

  今天我们班有同学生日吗?如果你生日,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一个正方形的蛋糕,你要把它切成不同形状的平均大小的7块,怎么切?能行吗?尝试一下。

  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把正方形的周边(即周长)分成7个等长,定出蛋糕的中心,从周边划分等长的标记切向中电,(如图所示)即可。

  为什么呢?这里我们用到三角形等高等底面积相等的性质。

  吃完了蛋糕,我们来观赏一下百合花。(PPT演示):

  一个乡村的池塘里种了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生长得很快,使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30天后,长满了整个池塘,那么池塘只被百合花覆盖一半时是多少天呢?同学们,你知道吗?

  学生讨论。

  师:答案是29天,多么神奇,是吧?潜意识里我们很难接受答案就是29天,只与30天差一天。但用数学我们很容易很清楚地知道是29天,奥秘就在“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这句话里面。你看,数学是多么聪慧、多么神奇的家伙!

  其实,除了以上我们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数学影子外,我们的日常生

数学初中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 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难点:对 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媒体:大屏幕。

  四、教学设计简介:

  因为这是初三总复习节段的复习课,在这之前已经复习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象,而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没有涉及实际应用。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我开门见山,直接向学生展示 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 联想回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图象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 纠正 。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 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 (其中k,b 为常数且k ≠0 ),那么y 是x 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 ,当b=0, k ≠0 时,有y=kx, 此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k 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 )从解析式看:y=kx+b(k ≠0 ,b 是常数) 是一次函数;而y=kx(k ≠0 , b=0) 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 )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 ≠0) 的图象是过原点(0 ,0 )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 ≠0) 的图象是过点(0 ,b )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一:

  1、指出下列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①y = x +1 ;②y = - x/5 ;

  ③y = 3/x ;④y = 4x ;⑤y =x (3x+1 )-3x ;⑥y=3 (x-2 );⑦y=x/5-1/2 。

  2、下列给出的两个变量中,成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是:A、少年儿童的身高和年龄;B、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宽;C、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D、匀速运动中速度固定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对于函数 y = (m+1 )x + 2- n ,当 m、n 满足什么条件时为正比例函数?当m、n 满足什么条件时为一次函数?

  3、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k,b 的符号与直线y=kx+b(k ≠0) 的位置关系:

  k 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k ≠0 );b 的符号决定了直线y=kx+b 与y 轴的交点。当k>0 时,直线; 当k<0 时,直线。

  当b >0 时,直线交于y轴的;当b <0 时,直线交于y轴的。

  为此直线y=kx+b(k ≠0) 的位置有4 种情况,分别是:

  当k>0 , b >0 时,直线经过 ;当k>0 , b <0 时,直线经过 ;

  当k<0 ,b >0 时,直线经过 ;当k<0 ,b <0 时,直线经过 。

  基础训练二:

  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 3 )的函数解析式为 。

  2、直线y =- 2X - 2 不经过第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 。

  3、如果P (2 ,k )在直线y=2x+2 上,那么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

  5、过点(0 ,2 )且与直线y=3x 平行的直线是 。

  6、若正比例函数y = (1-2m )x 的图像过点A (x1 ,y1 )和点B (x2 ,y2 )当x1 <x2 时,y1 >y2,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 = ax+b 的图像过一、二、三象限,则ab 0 。

  8、若y-2 与x-2 成正比例,当x=-2 时,y=4, 则x= 时,y = -4 。

  9、直线y=- 5x+b 与直线y=x-3 都交y 轴上同一点,则b 的值为 。

  10、将直线y = -2x-2 向上平移2 个单位得到直线 ;

  将它向左平移2 个单位得到直线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这学期做的一节汇报课。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最后剩下一道综合训练题没来得及探讨,留作了课后作业。从本节课的设计上看,我自认为知识全面,讲解透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讲练结合,训练到位,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什么漏洞。因为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展示给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多,训练题也比较多,所以我选择在多媒体上课。应该说在设计之初,我是在两种方案中选出的一种为学生节省时间的复习方法,课前的工作全由教师完成,教师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可没想到,在课的进行中,我就听到有的教师在切切私语,都是初三学生了,怎么好象没有几个学习的。我也感觉到这节课确实有一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致于面对简单的问题都卡,思维不连续。纠其原因,是我没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态。

  课后我找到了学委和科代表,请他们协助我一同反思本节课的优缺点,并把在以往的章末复习时曾采取过的另一种复习方案阐述给他们听,就是课前先把所有的复习任务都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查阅资料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并收集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自己编题,同时要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做出来,尽量要一题多解。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汇编,在汇编过程中要去粗取精。课堂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主角,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成果共享,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收获着自己的收获。台上他们是主角,台下他们也是主角。

  但是在初三总复习时,我理解学生的忙,所以能包办的我就一律代做,以为这就是帮学生减轻负担,学生自己去做的事是少了,可是需要学生被动记忆的知识多;教师把一节设计的井井有条,想要学生在这一节课里收获更多,但被动的学生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中去,降低了课堂效率,又把好多任务压到课下,最后教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的想法还是落空了。

数学初中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3.掌握应 用数学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

  (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画图、讨论、 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公理.

  ●教学难点

  推理过程的规范化表达.

  ●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引导发现与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五张

  第一张:定理(记作投影片§6.3 A)

  第二张:议一议( 记作投影片§6.3 B)

  第三张:定理(记作投影片§6.3 C)

  第四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6. 3 D)

  第五张:小结(记作 投影片§6.3 E)

  ●教学过程

  Ⅰ. 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平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 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 行呢?

  上节 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 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 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公理.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第三节:为什么它们平行.

  Ⅱ.讲授新课

  看命题(出示投影片§6.3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根据题意,可以把这个文字证明题转化为下列形式:

  图6 -12

  如图6-12,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 ,求证:a∥b.

  那如何证明这个题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师生共析]要证明直线a与b平行,可以想到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来证明.这时从图中可以知道:∠1与∠3是同位角,所以只需证明∠1=∠3,则a与b即平行.

  因为从图中可知∠2与∠3组成一个平角,即∠2+∠3=180°,所以:∠3=180°-∠2 .又因为已知条件中有∠2与∠1互补,即:∠2+∠1=180°,所以∠1=180°-∠2,因此由等量代换可以知道:∠1=∠3.

  好.下面我们来 书写推理过程,大家口述,老师来书写.(在 书写的同时说明:符号“∵”读作“因 为”,“∴”读作“所以”)

  证明:∵∠1与∠2互补(已知)

  ∴∠1+∠2=180°(互补的定义)

  [∵∠1+∠2=180°]

  ∴∠1=180°-∠2(等式的性质 )

  ∵∠3+∠2=180°(1平角=180°)

  ∴∠3=180°-∠2(等式的性质)

  [∵∠1 =180°-∠2,∠ 3=180°-∠2]

  ∴∠1=∠3(等量代换)

  [∵∠1=∠3]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这样我们经过推理的过程证明了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我们把这个真命题称为 :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这一定理可简单地写成: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注意:(1)已给的公理,定义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以后都可以作为依据.用来证明新定理.

  (2)方括号内的“∵∠1+∠2=180°”等,就是上面 刚刚得到的“∴∠1+∠2=180°”,在这种情况下,方括号内的这一步可以省略.

  (3)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在初学证明时,要求把根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

  好,下面大家来议一议(出示投影片§6.3 B)

  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出了平行线,你认为他的作法对吗?为什么?

  图6-13

  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直线平行的另一个判定定理:(出示投影片§6.3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说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刚才我们是应 用判定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证明这一定理的.下面大家来想一想(出示投影片§6.3 D)

  借助“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公理,你还能证明哪些熟悉的结论呢?

  同学们讨论得真棒.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熟悉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190随堂练习

  (二)看课本P188~ 190,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由角的大小关系来证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再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关系;而应用这些公理、 定理时,必须能在图形中准确地识别出有 关的角.

  注意:1.证明语言的规范化.

  2.推理过程要有依据.

  3.“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 条直线互相平 行”这个真命题以后证.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91习题6.4 1、2

  ●板书设计

  §6.3 为什么它们平行

  一、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6-19,∠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证明: 略

  3.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已知,如图6-20,∠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 .且∠1 =∠2.

  求证a∥b.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数学初中教案14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学生参与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背景:】我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的应用教学时,处理定理时,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

  例题:课本p123证明两个角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他们可能出现的情况。

  【活动过程】师:谁能总结一下判定两个角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闫家衔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前面,度量,而刚才第一条,第二条的叠合法。(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别同学在讥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那你准备应该怎么做呢?生:嗯,(一下子来劲了):接着这位同学上黑板画了图,写出自己度量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

  师:刚才闫家衔同学真的不错,不但提出了新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说理,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来总结一下菱形的证明方法。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得出了这些方法。

  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闫家衔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

  生:??以前我不敢发言,我怕说的`不对会被同学们笑话,而今天的他的方法恰好是我前几天才预习过的,所以一下子??我今天才发现不是这样??我今后还会努力发言的??

  【理念反思】: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1、活动、合作是现代课程中的新的理念,只有参与,才能合作创新。

  2、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

  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

  3、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有几种方案等问题?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

  4、在课堂上,老师应不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特别是发现到一个学困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

数学初中教案15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明确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学习重点: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二次根式计算的结果要是最简二次根式.

  三.过程

  知识准备

  1.满足下列条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2.回忆有理数,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3.回忆并整理整式的乘法公式.

  方法探究1

  ⑴(512+23)×15 ⑵(3+10)(2-5)

  归纳: .

  尝试练习:

  ⑴(3+22)×6 ⑵(827-53)6 ⑶(6-3+1)×23

  ⑷(3-22)(33-2) ⑸(22-3)(3+2) ⑹(5-6)(3+2)

  方法探究2

  ⑴(3+2)(3-2) ⑵(3+25)2

  归纳: .

  尝试练习:

  ⑴(5+1)(5-1) ⑵(7+5)(5-7) ⑶(25-32)(25+32) ⑷(a+b)(a-b)

  ⑸(3-2)2 ⑹(32-45)2 ⑺(3-22)(22-3) ⑻(a-b)2

  ⑼(1-23)(1+23)-(1+3)2 ⑽(3+2-5)(3?2?5)

  例题解析

  1. 计算:(22-3)20xx( 22+3)20xx. 2. 若x=10-3,求代数式x2+6x+11的值.

  3. 若x=11+72, y=11—72,求代数式x2-xy+y2的值.

  内反馈

  1. 计算12(2-3)= .

  2. 计算⑴(2+3)(2-3)= ; ⑵(5-2)20xx( 5+2)20xx= .

  3. 计算:

  ⑴12(75+313-48) ⑵(1327-24-323)12 ⑶(23-5)(2+3)

  ⑷(5-3+2)(5+3-2) ⑸(312-213+48)÷23

  4. 已知a=3+2 ,b=3-2,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a2-b2 ⑵1a-1b ⑶a2-ab+b2

  5. 若x=3+1,求代数式x2-2x-3的值.

【数学初中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 教案02-24

数学初中教案11-06

初中数学实数教案01-06

初中数学《圆 》教案12-30

初中数学矩形教案12-30

初中数学教育教案03-31

初中数学教案08-12

初中数学命题教案02-23

初中数学《梯形》教案08-26

初中数学圆教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