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初中教案

时间:2023-06-20 15:36:09 初中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初中教案(集锦2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初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初中教案(集锦20篇)

  数学初中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主要为习题处理,由浅入深,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主要由学生完成,老师引导。

  习题3。1中,1。2。3都是基础知识题,让学生到黑板上做几道有代表意义的题,然后老师对错的给与纠正,让学生对基础知识题的正确把握。

  主要针对学生比较难懂的应用题来讲解;

  习题5,把1400元奖学金按照两种奖项奖给22名学生,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X人,由已知条件得:

  X×200+(22—X)×50=1400

  本题要让学生理解这种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的思想,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X人,那么二等奖的人数就是22—X。

  习题6,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树苗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少6棵苗,有多少人种数?

  分析:两种方法种树苗,等式就是总树苗相等,设有X人种树,

  那么:10X+6=12X—6

  所以找到等式就是列出方程的重要一步。

  习题7,一辆汽车已经行驶了12000千米,计划每月再行驶800千米,几个月后这辆汽车将行驶20800千米?

  分析:由已经行驶了12000千米,计划每月再行驶800千米,最后达到20800千米,我们设X个月后达到目标,列出等式

  12000+800X=20800

  总之,找出他们之间存在的相等关系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对拓广探索中的'题目老师要细心讲解,因为学生对这些题的理解有困难。

  四、课堂总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五、作业布置

  习题3。1第7、8题。

  数学初中教案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

  2.进一步熟悉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定理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成比例的线段中比例线段的`确认

  教具学具多媒体 三角板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问题: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推论是什么?

  2、如何用几何语言描述?

  3、定理结论用比例尺如何表述?

  二、新课

  1、议一议

  如图DE∥BC

  (1)如果 ,那么 等于多少?为什么?

  学生定理内容,用几何语言描述定理并用比例表示

  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得出对应结论。为新课作铺垫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如果 ,是否也有 呢?为什么?

  (3)如果把条件改为 那么 是否还与 相等?为什么?

  教师进行简单说明。

  2、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如何描述?

  这个比例关系还可以怎么表示?为什么?

  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DE∥BC,AD=4,DB=3,AC=10,求AE、EC的长。

  学生概括用几何语言表示:

  DE∥BC

  应用比例性质完成比例变式

  学生完成一步推理:

  DE∥BC

  学生思考,自己尝试解题

  复习比例性质,灵活运用定理

  帮助记忆、加深印象

  加深定理理解

  解题过程:略

  练习:

  选择课后习题练习

  学生练习

  灵活运用定理

  小结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定理;

  注意把对应线段写在对应位置

  板书设计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

  1、定理 2、例1 3、练习

  布置作业同步练习节选

  课后自评

  数学初中教案3

  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9,则=;如果2 =9,则=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如:

  (5)如果,则(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都是0 D、,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B、C、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25=310 B、+(+25)=310 C、2 [+(+25)]=310 D、[+(+25)]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B、C、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B、C、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的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9,则=;如果2 =9,则=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如:

  (5)如果,则(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都是0 D、,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B、C、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25=310 B、+(+25)=310 C、2 [+(+25)]=310 D、[+(+25)]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B、C、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B、C、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的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数学初中教案4

  教学目标 :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 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 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 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 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 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2)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3)总结概念

  现在,同学们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

  其实,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同学们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 、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5)折线段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 ,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7)画线段

  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反馈:要求非常准确。(进行认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

  2、数 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

  3点能连几条线段?

  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

  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

  演示:一样长。(生活中经 常用到这样 的数学知识。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 胖一些等)

  四、总结

  这节课,同 学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

  认识线段

  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

  教学反思:

  数学初中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不等式的复习和具体实例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2.通过例题教会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教会学生通过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考虑多个不等式联合的解法。2.通过例题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并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数轴的表示不等式组的解,让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的作用的理解,使他们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2.在对例题的讲解中,使学生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即每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从而渗透“交集”的思想。

  3.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解题的直观性和简洁性的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 的情况。难点 :1.弄清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之间的关系。2.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请学生观看购物街转转盘游戏.(在看之前先让学生看一看游戏规则:转轮上平均分布着5、10、15一直到100共20个数字。每位选手最多有两次机会。选手转动转轮的数字之和,最大且不超过100者为胜出,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选手每次必须把转轮转动1圈才有效.)

  设第三位选手第二次转的数字为x,他要胜出应满足什么条件? 预设学生

  1x?10?75,预设学生2

  x?10?教师提出问题:这两个条件只需满足一个还是缺一不可?

  预设学生:同时具备??x?10?75

  x?10?100?教师活动:

  1、讲解联立符号的作用,并引入课题.2、给出定义:由几个含有同一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一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设计意图】从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探究性,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本课题.学生活动

  用心找一找:下列不等式组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x?4?2x?x?2?1?2y?7?6?x?2?2a?7?1?(1)?(2)?(3)?1(4)?(5)??5x?3?4x?1 3x?3?1x?33a?3?0?1????7?2x?6?3x??x?预设学生1:(2)(3)(4)(5)预设学生2:(2)(4)(5)预设学生3:(2)(4)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

  二、探索过程

  问题一:??x?10?75这两个不等式的解分别是什么呢?

  x?10?100??x?65 ?x?90?问题二:怎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呢?

  什么是不等式组的解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得出不等式组的解法和不等式组的解的表示方法.文字语言:大于65小于或等于90的数.图形语言: O***0

  数学式子:65<x≤90 学生活动:探究不等式组的解

  问题: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并找出其中的规律(1)??x?3?x?2?x?3?x?3(2)?(3)?(4)? ?x?7?x??5?x?5?x?7学生预设1:通过数轴,能求出不等式组的解

  学生预设2:找不出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数轴寻找不等式组的解,并表示出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善于现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

  (1)不等式组??x??5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____________则不等式组的解为 x??2??x??5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_______________则不等式组的解?x??2(2)不等式组?为

  (3)不等式组??x??1的解为 x?2??x??1的解为 x?2?(4)不等式组 ?2.选择题:(1)不等式组??x?2的解是()x?2??2 ?2 C.无解 ?2(2)不等式组??x??2的负整数解是()x??3?A.–2,0,-1 B.-2 C.–2,-1 D.不能确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准确找出不等式组的解,在找不等式组的解的过程中引入整数解.四、合作小结,课外探索 学生活动:

  1每位同学写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同桌的两个不等式组在一起叫做什么?三位同学的不等式组在一起呢?

  3、每位同学把你所写的不等式解出来;

  4、同桌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在生生、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和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五、布置作业

  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每天生产量相同),按原先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1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有效地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x?10?75??x?10?100?x?65 文字语言:大于??x?9065小于或等于90的数.图形语言: O***0数学式子:65<x≤90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并找出其中的规律(1)??x?3?x?7(2)??x?2?x?3?x??5(3)??x?5(4)规律:大大取大,小小取小;

  大小小大中间找

  大大小小为

  数学初中教案6

  教学目的: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重点、难点

  1、 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2、 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二、新授。

  例1、如图(课本第10页)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克,45克食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月盘内,才能两盘所盛的盐的质量相等?

  先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结合填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学会探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主要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

  分析:设应从A盘内拿出盐x,可列表帮助分析。

  等量关系;A盘现有盐=B盘现有盐

  完成后,可让学生反思,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

  (盘A现有盐为5l-3=48,盘B现有盐为45+3=48。)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例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疏理已知量和未知量:

  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

  (1)参加搬砖的初一同学和其他年级同学共65名。

  (2)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

  (3)初一和其他年级同学一共搬了400块。

  2.求什么?

  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搬砖?

  3.等量关系是什么?

  初一同学搬砖的.块数十其他年级同学的搬砖数=400

  如果设初一同学有工人参加搬砖,那么由已知量(1)可得,其他年级同学有(65-x)人参加搬砖;再由已知量(2)和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

  6x+8(65-x)=400

  也可以按照教科书上的列表法分析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1、2、3

  第l题:可引导学生画线图分析

  等量关系是:AC十CB=400

  若设小刚在冲刺阶段花了x秒,即t1=x秒,则t2(65-x)秒,再

  由等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

  6(65-x)+8x=400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最后写出答案。

  五、作业

  数学初中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引入

  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习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

  ①几何意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

  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

  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

  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

  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解:∵|2|=2,|-2|=2

  ∴这个数是2或-2.

  五、巩固练习

  练习一:教材P641、2,P66习题2.4A组1、2.

  练习二:

  1.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是____.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

  3.已知|2x-1|+|y-2|=0,求代数式3x2y的值。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几何与代数两个方面说明了绝对值的意义,由绝对值的意义可知,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P66习题2.4A组3、4、5.

  数学初中教案8

  设计思想:

  这堂课为章节复习课,教师可以先从总体知识结构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回顾所学的知识,要知道本章主要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利用二次函数及其表示方法、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即二次函数的应用。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二次函数;

  掌握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会用数表、图像和表达式三种表示方法来表示二次函数,并会相互转化;

  会画二次函数,能利用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灵活应用二次函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认识二次函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从特殊函数到一般函数的过渡,注意找函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树立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尝试、猜想和发现的精神;

  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改变过去只利用数式,而忽略图形的思想。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y= 的图像及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式。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Ⅰ.知识复习

  师:这堂课是这章的总结课,下面我们来看这章整体知识框架图:(幻灯片)

  观看这章的知识整体框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你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2.日常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样子?

  3.你知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吗?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同学们,想想你们学习本章的收获是__________。

  同学们相互讨论,然后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上面的问题。

  Ⅱ.典型例题

  例1:某农场种植一种蔬菜,销售员张平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对今年这种蔬菜的销售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情况如图2-1,图中的抛物线(部分)表示这种蔬菜销售价与月份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你能得到关于这种蔬菜销售情况的哪些信息?

  要求:(1)请提供四条信息;(2)不必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1)2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3.5元;(2)2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0.5元;(3)1月到7月的销售价逐月下降;(4)7月到12月的销售价逐月上升;(5)2月与7月的销售差价是每千克3元;(6)7月份销售价最低,1月份销售价最高;(7)6月与8月、5月与9与、4月与10月、3月与11月,2月与12月的销售价相同。

  (注:此题答案不唯一,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只要是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并且叙述正确即可)

  讨论:

  生:对于这类问题,我常感到无从下手。

  师:要重点看一下横轴与纵轴分别是哪一个变量,然后再看一下它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例2:(北京石景山)已知:等边 中, 是关于 的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若 分别是 上的点,且 ,设 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 的最小值。

  解: 是等边三角形, 。

  不合题意,舍去, 即

  又 ,

  又 ∽

  设 则

  当 ,即 为 的重点时, 有最小值6。

  讨论:

  生:这个题目包含的内容较多,我感到难度很大。

  师:本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生:对于这样的题目如何入手呢?

  师:要认真分析题目,明确每一条件的用处。

  例3:某校初三年级的'一场篮球比赛中,如图2-2,队员甲正在投篮,已知球出手时离地面高 ,与篮球中心的水平距离为7m,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m时到达最大高度4m,设篮球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篮圈距地面3m。

  (1)建立如图2-3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问此球能否准确投中?

  (2)此时,若对方队员乙在甲前面1m处跳起盖帽拦截,已知乙的最大摸高为3.1m,那么他能否获得成功?

  解:(1)

  根据题意:球出手点、最高点和蓝圈的坐标分别为 。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代入 两点坐标为

  将 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左=右;所以一定能投中。

  (2)将 代入解析式: 盖帽能获得成功。

  讨论:

  生:此球能否准确投中,与二次函数的知识有何联系,我不大清楚。

  师:篮球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蓝圈可以看成一个点,所以此球能否准确投中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看一下该点在不在抛物线上即可。

  例4:如图2-4,一位篮球运动员跳起投篮,球沿抛物线 运行,然后准确落入篮框内,已知篮框的中心离地面的距离为3.05米。

  (1)球在空中运行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

  (2)如果该运动员跳投时,球出手离地面的高度为2.25米,请问他距离篮框中心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解:(1) 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为(0,3.5)。

  ∴球在空中运行的最大高度为3.5米。

  (2)在 中,当 时,

  又 。

  当 时, 又

  故运动员距离篮框中心水平距离为 米。

  讨论:

  生:我对运动员距离篮框中心水平距离有点迷惑。

  师:运动员距离篮框中心水平距离,就是过蓝框向地面做垂线,垂足与人的站立点的距离。

  例5:已知抛物线 。

  (1)证明抛物线顶点一定在直线 上。

  (2)若抛物线与 轴交于 两点,当 ,且 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2)中所求抛物线顶点为 ,与 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轴脚于点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点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过点 作 ⊥ ,垂足 在线段 上,试问:是否存在点 ,使 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

  ∴顶点坐标为( )∴顶点在直线 上

  (2)∵抛物线与 轴交于 两点,∴ 。

  即 ,解得 。

  ∵ 或 当 时, (与 矛盾,舍去), 。

  当 时, 或 。

  (3)∵抛物线与 轴交点在原点的上方,∴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设 ,则

  解得 。

  当 时,

  当 时,

  ∴ 或

  讨论:

  生:抛物线顶点在直线 上如何证明?

  师: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求出吧?

  生:只要用公式即可。

  师: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如果适合直线的解析式,则点在直线 上;否则,点不在直线 上。

  Ⅲ.课堂小结

  我们这堂课主要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利用二次函数及其表示方法、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即二次函数的应用。

  板书设计:

  小结与复习

  一、知识回顾 例2 例3

  二、典型例题 例4 例5

  数学初中教案9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或中心对称的本质:就是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而成.

  2、掌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利用两种不同方式作出中心对称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中心对称的特征作出某一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确定对称中心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日常生活与中心对称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

  【重点】

  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难点】

  中心对称与旋转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如图,△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 转后的三角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作法:(1)

  (2)

  (3)

  (4)

  即:△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实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用透明纸覆盖在图上,描出其中的一部分,用大头针固定在O处。旋转180°后,你有什么发现?

  (1) (2) (3)

  发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 旋转 ,如果他们能够与另一个图形 ,那么就说这 个图形 或 ,这个点叫做 ,这两个图形中的 叫做关于中心的 .

  2、组内交流

  在图5中,我们通过实验知四边形A B C 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对称。

  (1)你知道它的对称中心、对称点吗?

  (2)连接A A'、 B B' 、C C' 、D D'你有什么发现?

  (3)线段AB、BC、CD、DA的对应线段是什么?AB与A'B'的关系是怎样的?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三)、归纳总结:

  1、默写中心对称的概念:

  2、中心对称的性质:

  1)

  2)

  (四)自我尝试:

  (1)、已知点A和点O,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

  (2)、已知如图△ABC和点O,画出与△ABC关于点O的对称图形A'B'C'。

  二、教师点拔

  1、 中心对称与图形旋转的关系?

  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

  轴对称中心对称

  有一条对称轴---( )有一个对称中心---( )

  图形沿对称轴 (翻折180°)后重合图形绕对称中心 后重合

  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对称点连线经过 ,且被对称

  中心

  三、堂检测

  1、已知下列命题:①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不全等; 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③两个全等的图形一定成中心对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下列图形即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是( )

  A B C C

  3、已知,△ABC与△DEF成中心对称,请找出它们的对称中心。

  4、如图,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成中心对称,则它们的对称中心是______,点A的对称点是______,E的对称点是______.BD∥______且BD=______.连结A,F的线段经过______,且被C点______,△ABD≌______.

  4题图

  5、如图,点A'是A关于点O的对称点,请作出线段AB关于点O对称的线段A'B'

  四、外拓展

  1、如图,在△ABC中,B=90°,C=30°,AB=1 ,将△ABC绕定点A旋转180°,点C落在C'处,求CC'的长为多少?

  2、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

  1)画出与△ACD关于D点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

  2)找出与AC相等的线段;

  3)探索:三角形中AB与AC的和与中线A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4)若AB=5、AC=3,则线段AD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数学初中教案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也随之增长和变化。我校进行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而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教案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教学目标的制定

  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先要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的要求。

  2教法学法的制定

  制定教法学法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对C层学生则要求要低,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学重难点的制定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也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4教学过程的设计

  4.1情境导向,分层定标。教师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学习的内容。

  4.2分层练习,探讨生疑。学生对照各自的目标分层自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4.3集体回授,异步释疑。“集体回授”主要是针对人数占优势的B层学生,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而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为那些来不及解决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分先后在层内释疑即“异步释疑”。

  5练习与作业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数学初中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2、根据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方法:

  讨论与启发性。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1、引例: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各小组讨论如何求出它们的平均分:

  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

  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2、92

  甲小组:X==91(分)

  甲小组做得对吗?有不同求法吗?

  乙小组:X=×××××××

  =91(分)

  乙小组的做法可以吗?还有不同求法吗?

  丙小组:先取一个数90做为基准a,则每个数分别与90的差为:

  5、9、-3、0、0、-4、……、2、2

  求出以上新的一组数的平均数X=1

  所以原数组的平均数为X=X+90=91

  想一想,丙小组的计算对吗?

  2、议一议:问:求平均数有哪几种方法?

  (1)X=(X1+X2+…+Xn)

  数学初中教案1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3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贯穿整章,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尝试检验法”求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习准备】

  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1)3

  (2)1;

  (2)x31;

  (3)3x5;

  (4)2xy4;

  (5)x31;

  (6)3x14.

  2.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

  【课本导学】

  思考一阅读并解答课本第114页“合作学习”的三个问题,思考:

  1.列方程就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原价为50元的衣服,按8折销售,售价是多少元?原价若为x元呢?

  (2)你能举例说明你对“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米,物体承受的压力就增加

  (3)张明投进x个,那么“小杰投进的球的个数”可以怎样表示?“3人一共投进的球数”怎样表示?

  你是怎么理解“三人平均每人投进14个球”这句话的?

  思考二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思考:

  1.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这些方程进行观察呢?说说你的想法。

  2.具有“合作学习”中所列方程一样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说这个名称中“元”和“次”的含义吗?[练习]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

  1.『归纳』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应抓住哪几个关键特点?

  思考三阅读课本第114页倒数3行至第115页正文结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1)如果一个数是方程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一个数是方程350应该是多少?

  (3)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3m?2?1?m的解,你会怎么做?2.对方程2x12

  14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与14 3 1

  x500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10 2x12

  14进行尝试求解时,你认为x必须是整数吗

  x可以取21吗20呢?x可以取10或者比10还小的值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练习]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

  2.『归纳』1.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步骤有哪些?

  2.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你觉得关键的步骤有哪些?【盘点收获】

  【学习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是等式(b)x1是方程(c)方程是等式(d)等式是方程

  2.下列式子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5x 1

  (b)ab8(c)1257(d)5x82x9 3

  3.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求该数的方程:

  (1)某数加上1,再乘以2,得6.

  (2)某数与7的和的2倍等于10.

  (3)某数的5倍比某数小3.

  4.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己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设还需租用x辆,则可列出方程44x+64=328.

  (1)写出一个方程,使它的解是

  2.【作业布置】略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总是在“预设”与“生成”间交融进行,如何根据学情做好充分的预设,又根据课堂生成灵活应变,这既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能展示教师的教学功底.反刍本课,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反思与改进:

  1.忽略课堂“火花”,错失追问良机

  在交流对方程的共同特征探讨的环节,有一个同学直接说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名称.【片断实录】

  师:讨论好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所归纳的特点.生8:这些等式都含有未知数的,用x或y来表示.师(板书):嗯,都含有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呢,有的地方是x,有的地方是y.还有呢?生8:还有黑板上的所有等式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师(惊喜):嗯,你都知道了所有的等式都是我们今天接下来要具体研究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呢.我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归纳了:都含有未知数.那么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

  不难看出,笔者在这里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的课堂即时生成资源,用一句“嗯,……,这位同学已经预习了呢.”轻轻带过,仍然拉着学生回到了预设的轨道“……,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如果当时直接问她“那么请你讲讲什

  数学初中教案13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明确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学习重点: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二次根式计算的结果要是最简二次根式.

  三.过程

  知识准备

  1.满足下列条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2.回忆有理数,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3.回忆并整理整式的乘法公式.

  方法探究1

  ⑴(512+23)×15 ⑵(3+10)(2-5)

  归纳: .

  尝试练习:

  ⑴(3+22)×6 ⑵(827-53)6 ⑶(6-3+1)×23

  ⑷(3-22)(33-2) ⑸(22-3)(3+2) ⑹(5-6)(3+2)

  方法探究2

  ⑴(3+2)(3-2) ⑵(3+25)2

  归纳: .

  尝试练习:

  ⑴(5+1)(5-1) ⑵(7+5)(5-7) ⑶(25-32)(25+32) ⑷(a+b)(a-b)

  ⑸(3-2)2 ⑹(32-45)2 ⑺(3-22)(22-3) ⑻(a-b)2

  ⑼(1-23)(1+23)-(1+3)2 ⑽(3+2-5)(3?2?5)

  例题解析

  1. 计算:(22-3)20xx( 22+3)20xx. 2. 若x=10-3,求代数式x2+6x+11的`值.

  3. 若x=11+72, y=11—72,求代数式x2-xy+y2的值.

  内反馈

  1. 计算12(2-3)= .

  2. 计算⑴(2+3)(2-3)= ; ⑵(5-2)20xx( 5+2)20xx= .

  3. 计算:

  ⑴12(75+313-48) ⑵(1327-24-323)12 ⑶(23-5)(2+3)

  ⑷(5-3+2)(5+3-2) ⑸(312-213+48)÷23

  4. 已知a=3+2 ,b=3-2,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a2-b2 ⑵1a-1b ⑶a2-ab+b2

  5. 若x=3+1,求代数式x2-2x-3的值.

  数学初中教案14

  课题:12.3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

  任课教师:东湾中学李晓伟

  设计理念:

  教学的实质是以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或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探究互动过程,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思想方法,达到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意识的创新。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和尺规作图的基础上,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的重要储备,我们常常利用它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两直线垂直,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另外,本堂课通过“活动探究”、“观察—猜想—证明”等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本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堂课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堂课,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展示我国今年举办的精彩绝伦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图片中的等腰三角形,结合云南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图形的和谐美、对称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景引入等腰三角形定义,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通过动手剪等腰三角形、对折等腰三角形等活动,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再经过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得推理证明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伸,有机地将等腰三角形的认识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结合起来,从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在例题的选取上,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目标及其解析

  ㈠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经历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3.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发展学生几何直观;

  2.经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1.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的应用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2.在小组活动和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并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运用等腰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

  ㈡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㈢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㈣解析

  本堂课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堂课,所以对于本堂课的知识目标的定位,主要考虑如下: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本堂课中要达到如下要求:⑴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知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腰和底边;⑵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一条对称轴,即: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

  2.经历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鼓励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言语表述证明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堂课要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

  1.在这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发现,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这一性质,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主要借助等腰三角形对称性的研究,并引导学生理解“重合”这个词的涵义。

  2.这堂课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学生刚接触几何证明不久,对数学语言表达方式还不熟悉;这一困难,并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而要在以后学习中帮助学生增强数学语言运用的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堂课中我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鼓励学生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使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提升;第二是添加辅助线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在证明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借助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让学生理解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即作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第三是证明等腰三角形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一性质,要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先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一性质,为学生搭一个台阶,更好地解决这个难点。

  3.这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这一性质的应用;所以我在设计

  课堂练习时,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练习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法、学法:

  教法:

  常言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水平,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并作了精心的安排,充分体现数学是源于实践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效率。本堂课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为中心,让学生亲自尝试,接受问题的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堂课的设计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采用发现式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学法:

  学生都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可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团队的精神力量,增强集体意识,所以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情景问题?实践探究?证明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从活动中去观察、探索、归纳知识,沿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学生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产生对结论的感知,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堂课中,准备利用长方形纸片、剪刀、圆规和直尺等工具,剪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通过对折、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方法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实际动手操作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基本流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初中教案15

<meta/><title>从不同方向看</title>

  教学目标:

  1 .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 .会画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3 .会画直棱柱(仅限于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掌握部分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几何体与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空间 想像 观念。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实物观察、空间 想像

  设置: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方块,搭建如课本图 4-1 的立体图形,让同学们画出三视图。而后,再要求学生利用手中 12 块正方形的方块实物,搭建 2 个立体图形,并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观察、作图。

  议一议

  1. 下图中 ( 课本图 4-2) 物体的形状分别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些几何体,它们的形状各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 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2) 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3) 在侧面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

  三个视图 (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 合起来简称为三视图.

  2. 在下图中 ( 课本 4-3) 找出上图中 ( 课本 4-2) 各物体的.主视图。

  学生观察、动手、动脑,同桌交流。

  3. 教师总结

  练一练:

  二、观察实物、小组活动

  观察: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三棱柱、直四棱柱,根据你所摆放的位置经过 想像 ,再抽象出这两个直棱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绘制:请你将抽象出来的三种视图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

  拓展:当你手中的两个直棱柱摆放的角度变化时,它们的三种视图是否会随之改变?试一试。

  学生观察自己所摆设的两个直棱柱实物。 想像 ――抽象――绘制――比较――拓展

  注意:在画视图时,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通常画成虚线。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发展大家的空间 想像 能力。在画实物的视图时,必须首先对实物进行合理的抽象,即把实物抽象成相应的几何体,在此基础上再画其视图。通过观察――绘制――比较――拓展,来完成学习内容的。在学习中注意 想像 和抽象,即把实物抽象成相应的几何体,在此基础上再画其视图。

  数学初中教案16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习的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掌握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预习提纲:

  1、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统计图?

  2、这几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3、概率的知识有哪些?

  二、展示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

  1、(出示问题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指名回答)

  2、师:先独立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

  3、四人小组交流,整理出你们小组都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实施的'3个问题。(小组汇报、交流、整理)

  4、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师罗列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调查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班选择其中有价值又能实施的问题进行调查。(师根据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

  1、师:调查这几个问题,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么样收集这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2、师:开展实际调查的话,如何进行调查比较有效?在调查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三)开展调查

  1、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先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2、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样分工,怎么样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指名汇报)

  3、全班汇总、整理、归纳各小组数据。(板书)

  4、师: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5、师:根据整理的数据,想一想绘制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

  6、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回顾统计活动

  1、师:在刚才的统计活动,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师板书: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2、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告诉人们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听,并指出这个同学举的例子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3、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题中收集来

  的实例)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2)师归纳: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查阅资料、询问他人、调查实验等。

  4、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对这些统计图,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数学初中教案17

  分式(2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一、复习要点

  1、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2、分式的定义域

  3、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二、复习过程

  1、求代数式的值:①化 ②代 ③算

  例:①已知x+y=5;xy=3,求x3y+2x2y2+xy3

  ②已知a=-1,b=-3,c=1,求 a2b--3abc

  ③已知a= 求 ÷( - )+

  ④已知x= y= ,求 +

  2、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1)通分最简公分母:小;高

  (2)约分:注: 与 和

  3、分式的定义域

  ①分式 (1)何时有意义(2)何时无意义(3)何时值为0

  4、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①1- ÷ +

  其他例题见复习用书13页5(6、7、8、)6

  三、小结 1、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2、分式的定义域

  3、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四、练习:略

  五、作业:

  见复习用书

  分式(2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一、复习要点

  1、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2、分式的定义域

  3、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二、复习过程

  1、求代数式的值:①化 ②代 ③算

  例:①已知x+y=5;xy=3,求x3y+2x2y2+xy3

  ②已知a=-1,b=-3,c=1,求 a2b--3abc

  ③已知a= 求 ÷( - )+

  ④已知x= y= ,求 +

  2、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1)通分最简公分母:小;高

  (2)约分:注: 与 和

  3、分式的定义域

  ①分式 (1)何时有意义(2)何时无意义(3)何时值为0

  4、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①1- ÷ +

  其他例题见复习用书13页5(6、7、8、)6

  三、小结 1、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2、分式的定义域

  3、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四、练习:略

  五、作业:

  见复习用书

  数学初中教案18

  1、指名朗读

  2、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辙兄。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3、《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4、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6、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赤壁》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对:黑出:来对:去出:美对:丑出:是对:非出:蓝天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作者邮箱:xxx

  数学初中教案19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的方程;

  2.初步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能够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4.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5.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降次”的数学方法,进一步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掌握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种是直接开平方法,另一种是配方法。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未知数的`平方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或完全平方式,如方程,和方程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在开平方时注意取正、负两个平方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的形式来求解。配方时要注意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两个关键步骤。

  (2)熟记求根公式和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在使用求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做到、之间没有公因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整数,这样代入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2)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代入公式时,注意它们的符号。

  3)当时,才能求出方程的两根。

  (3)抓住方程特点,选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零,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这时只要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我们共学习了四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要认真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二、教法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2.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数学初中教案20

  教学背景:

  配方法是初中数学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在中考中频频出现,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数学能力。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因式分解,解特殊方程,有关最大或最小值题目,代数式求值中有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配方法的定义;

  2、理解并掌握配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

  视频教学、例题讲解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什么是配方法?

  配方法是指通过配、凑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形式,再利用完全平方项是非负数等性质,达到增加题目的条件等目的。

  二、 学习新知

  展示配方法的四个方面应用:

  (一)、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用配方法解方程3x2+8x-3=0.

  步骤: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4.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

  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重点讲解第一和第三步骤

  (二)、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例2:已知x是实数,求y=x2-6x+10的最值.

  分析:配方成顶点式即可求出函数最值.

  (三)、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值

  例3:证明无论x为何实数,代数式2x2-3x+10的值恒大于零.

  分析:将这个二次三项式配方,就可判断其最值是什么.

  接着提问:你能求出此代数式的最值吗?

  (四)、配方法解特殊方程

  例4:已知方程x2 -10x +y2-8y+41=0.求x+y值.

  分析:先解方程求出x和y值,将41拆成25+16,等式左边配方凑成两完全平方式,于是可化为两数平方和为0的式子,从而分别求出x、y的值.

  三、 回味无穷

  1、配方法的应用

  一、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三、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值

  四、配方法解特殊方程

  2、思考:上面配方法的四个应用中,哪些是“配”,哪些是“凑”呢?

  第一、二、三方面关键在“配”,第四方面关键在“凑”.

  四、作业设计:见进阶练习

  五、教学总结:

  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数学初中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 教案02-24

数学初中教案11-06

初中数学教案08-12

初中数学教育教案03-31

初中数学实数教案01-06

初中数学《梯形》教案08-26

初中数学矩形教案12-30

初中数学《圆 》教案12-30

初中数学圆教案04-17

初中数学命题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