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P35例9及练习八第12~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
教学方法:
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
教学准备:
师:计算器、多媒体。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 63.79÷5.2=
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2.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 7÷11= 8÷11= 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四个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的整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不变,第一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与第二个因数的整数部分有变化而且数位相同。因数有几位数,积的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小数部分就有几个1,再根据规律试着写出后两题的积。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并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的整数部分就有5个几,小数部分万分位是O,其余的数都是9的那个倍数。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最后用计算器验算。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
1.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
2.观察得到规律,不用计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结果。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计算器:省时、省力、精确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结合现实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易混点、易错点: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认知基础:生活中见到过负数。
时间分配学20讲10练10
教法学法
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自学例1
1、通过查资料了解“℃”和“℉”的含义,并学会看温度计的方法。
2、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
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
4、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
二、自学例2
1、了解海拔的意义。
2、思考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3、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
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学生汇报预习情况。第二板块:根据预习情况,学习例1
(1)交流“℃”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并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
(2)交流: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
(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
(5)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或4℃,零下4摄氏度﹣4℃)
第三板块: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根据课本要求,记住读写方法。
学生看温度计,选择合适的卡片表示各地气温。
第三板块:交流学习例2
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共同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计作+8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计作﹣155米。
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知识把这些数分类。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先指名读一读,再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图中数据。
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三幅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
根据学生的预习,共同学习交流认识新知。
(4)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以0摄氏度分界,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2.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4”读作正四,“+4”的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把“+4”写成“4”。“﹣4”读作负四。
3.指导完成“试一试”。
(卡片上分别写有+11℃、﹣11℃、19℃、+19℃、﹣7℃、+7℃)
二:教学例2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
三: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
⑴出示+4、﹣4、﹣7、﹣11 、19、+8844.43、﹣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高度。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⑵小结:像+4、19、+8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⑶提问: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四:练习
做“练一练”1,2题
2.做练习一第1题。
3.做练习一第2题。
4、练习一4、5、6题。
五:作业
练习一第3题。
交流认识新知。
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根据课本要求,记住读写方法。
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课后反思
得:
首先,对教材的编排作了重新的审视。在教材编排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经历“具体情境中的数——解释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盈亏、收支、增减及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
失:
《认识负数》单元的教学看似简单,教起来似乎觉得轻松,学生学习起来也看似轻松,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
由于正负数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下的正负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思考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存在,不得不想一些办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2.初步学会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3.能用方程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
4.在探究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 了21支铅笔。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
1.根据 题意说出它的等量关系。
2.交流:
①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②小巧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③一共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
④一共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
[说明:本题是较简单的一步计算应 用题,学生很容易用算数法解出。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寻找等量关系上,鼓励学生根据三个数量之间的 关系说出不同的等量关系,有利于新知的引入。]
3.选择其中一个等量关系列出算式。
4.交流:
数量关系 一共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
对应算 式 21-7=
5.如果选择其他的等量关系,你能 列出对 应的算式吗?
6.小结:如果把未知数假设为x,那么我们就能利用其余三个等量关 系列出相对应的方程。
[说明:让学生自主选择等量关系写出对应的算式,他们会借助原有的知识 结构选择等量关系④,由此也 就凸显出了“利用前三个等量关系列式必须有未知数参与”的感悟。]
二、探究新知
例题: 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了21支铅笔。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
1.以等量关系①为例,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格式。
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解:设小巧买了x支铅笔。
7+x=21
X=21-7
X=14
答:小巧买了14支铅笔。
2.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3.归纳解题步骤,揭示课题。
4.从 等量关系②、③中任选一个,模仿解题。
[说明:在师生的探究、交流过程 中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并在模仿练习中进行及时内化。]
5.尝试练习。
小巧买了14支铅笔,是小丁丁买的铅笔数的2倍,小丁丁买了多少支铅笔?
[说明:通过尝试练习,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列出不同形式的方程,并能阐述相对应的等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果园里有橘树326棵,比梨树多37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2.学 校有科技书48 6本,是故事书的3倍,学校有故事书多少本?
四、全课总结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哪些注意点?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4)重视良好学 教学重、难点:(1)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 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师:黎明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
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
(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
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生:X=150(课件显示:X=150)
师:是的,黎明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把掌声送给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师:(课件显示X=150的)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
师:100+X=250 100+X-100=250-100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课件显示:解:)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精神。]
(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学生独立学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师: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板书:验算:方程的左边=6+3=9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 解方程:3x=18?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交流,指生说,然后课件演示。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做一做:
身高问题
小明去年的身高+比去年长高的8cm=今年的身高
小明今年的身高-小明去年的身高=8cm
小明今年的身高-8cm=小明去年的身高
小红高165cm,比小华高10cm,小华高多少cm?
我们用桶接水接了30分钟水,一共接了1.8KG,每分钟接水多少克?
三、巩固应用
1、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
(3)比x多5的数是10。列方程为( )
(4)8与x的和是56。方程为( )
(5)比x少1.06的数是21.5。列方程为( )。
2、你能说出下列方程的解是多少吗?
X+19=21 x-24=15
5x=10 x÷2=4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比x多3的数。
(2).X的1.5倍。
(3).每枝铅笔x元,买30枝铅笔需要多少钱?
(4).小明13岁,比小红小x岁,小红多少岁?
4、练小结:解含有加法方程的步骤。(口述过程)
四、拓展延伸。
1、挑战501 -- 502
五年级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是34人,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的2倍少6人,参加文艺小组人数有多少人?(写出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
师:看来,解加法方程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老师得提高一点难度,敢挑战吗?
生:敢。
师:谁愿意读读这个方程? [学生都争着读这个方程,可激烈了]
师:这是一个含有减法的方程,你能根据解加法方程的步骤,尝试完成。
(指名王欣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单行纸完成) [学生试着解方程并进行口头验算] 2、集体交流、评价、明确方法。
师:王欣同学做对了吗?生:对。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加几?
生: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6,使方程左边只剩2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由板演
王欣同学面向大家回答)
3 、提炼升华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和减法的方程的步骤?(随着学生,课件显示全过程。)
生: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c)求出X的值。
d)验算。
4、全课小结,评价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 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对老师的表现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去想去说,去回味知识掌握过程的舞台,这样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解方程例1:书本图X+3=9验算:X-2=15解:X+3-3 =9-3方程左边= 6+3=9解:X-2+2=15+2 X=6方程右边= 9 X=17方程左边=方程右边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P29例5及练习七第2、4、6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除。
【教学方法】
讲解法。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 )÷12 2.38÷0.34=( )÷( )
5.2÷0.32=( )÷32 161÷0.46=( )÷( )
指定一个小组学生轮流回答。
教师: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吗?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向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靠拢,并回忆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
教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现在就更进一步地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2)]
二、探索新知
1.教学第29页例5。
(1)教师出示第29页例5:12.6÷0.28=
(2)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
学生计算时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结果:
(3)教师:你们认为哪一个计算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应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再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将错误的计算擦掉。
2.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师:一个数除以小数应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归纳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一看,二移,三算)学生在教材第29页填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
(1)教师出示第2题。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判断计算得对不对,错在哪里,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指名回答问题。
(3)教师:正确的计算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己算一算吧!
学生在练习本上重新计算这些题。
2.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4题。
(1)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然后汇报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组算式,使学生明确: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多少,商就乘以多少;除数乘以多少,商就除以多少(0除外)。
3.列竖式计算。
621÷0.003= 72 8÷0.56= 5.04÷0.012= 2.7÷0.7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4.小明帮李奶奶买西红柿,每千克2.98元,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5.1元。他买了多少千克西红柿?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灵活地运用呢?
五、作业: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2、6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6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0——51页,是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组合(质疑)
教材通过让学生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能有哪些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根据前面所学的"组合"知识,学生可以把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所有情况列出来。
2、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实验)
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不可能是1和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验证)
虽然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教材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探索、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由于学生还不会求掷出每个和的确切"概率",所以只是通过实验粗略地比较一下。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
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
教学难点: 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骰子 、表格、统计图、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设置悬念
1、老师讲述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的故事。(课件出示阿凡提图片)。
当时有个地主巴依老爷,十分狡猾奸诈,经常欺压百姓。有一天,巴依老爷又想出了个诡计,想要再一次提高穷人的田租,这次阴谋如果让他得逞,穷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在这危难时刻阿凡提来了,他代表穷人跟巴依老爷进行谈判,谈判决定,双方利用掷骰子比胜负,如果巴依老爷输了,他将不再加租,比赛方法是:准备两颗骰子,双方每人掷骰子10次,将每次的两颗骰子朝上的数字相加得到“和”,把这些“和”分为两组,一组是“5、6、7、8、9”五个数字,另一组是“2、3、4、10、11、12”这六个数。双方各选一组“和”。掷出来的“和”在哪一组里就算这一组赢一次,掷完后,看谁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
同学们,你们想让哪方获胜?的确,聪明的阿凡提战胜了巴依老爷,取得了胜利!
2、猜一猜:阿凡提选了哪组“和”?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猜想,那到底阿凡提选了哪组“和”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谜底,而是为大家准备了两颗骰子,我们一起动手验证一下。
3、揭示课题
师: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时,动手试一试是很不错的办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掷一掷。(板书课题:掷一掷。)
(二)学生代表游戏,感知体验
1、你们都玩过骰子吗?(出示“骰子”)一颗骰子中藏着哪些数学知识?(骰子上有6个数、有6个面,是个正方体……)
2、掷一颗骰子,掷出的数可能是哪些?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相等吗?(相等)
3、列举“和”的可能
同时掷两颗骰子, 得到的两个面朝上的点数之和可能有哪几种呢?想一想,写一写,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1)同时掷两颗骰子,得到两个数的“和”可能有哪些? (2、3、4、5、6、7、8、9、10、11、12)
(2)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1或13吗?为什么? (因为两颗骰子最小是1和1,所以最小的“和”是2,不可能是1。)
现在我们把可能出现的11个“和”分成A 、B两组,A组5、6、7、8、9五个数字,B组2、3、4、10、11、12六个数字。
4、游戏:掷一掷
A、B两组各派一名代表,进行掷骰子比赛。
游戏规则:每人轮掷两颗骰子10次,如果和是“5、6、7、8、9”算A组赢,否则算B组赢。
双方代表进行掷骰子游戏,其他同学在记录表中记录。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A组选的“和”种数明明比B组少,怎么会是A组获胜呢?)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 A组选的“和”种数明明比B组少,怎么会是A组获胜呢?想不想知道
其中的奥秘?那你们就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1、同桌合作,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
(1)两人一组,轮流掷。一人同时掷两颗骰子并算出两数字和。一人根据掷出的“和”完成“统计图”(横线上的数据表示掷出的“和”,竖线上的数据表示掷出的次数。)“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
(2)边掷边想:掷出哪些“和”的次数比较多?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活动,把结果记录在统计图上,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2、分析记录表,提升猜想(选择几组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
师:已经涂满其中一列的同学,请仔细观察你们的统计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生1:我们组出现较多的和是5、6、7、8、9
生2:我们组掷出的和中2和12特别少
生3:发现掷出的和在靠近中间位置的`次数较多,而靠近两端位置的次数较少……
师:那有一个小组12一次也没掷出来,是不是说不可能掷出12呢?
师:那现在如果让你们再掷一次,要想胜率大一些,你们选择哪组“和”?(和“5、6、7、8、9”这一组,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为什么掷出和是5、6、7、8、9的可能性较大?里面藏着什么奥妙呢?想不想继续探究探究?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学习纸,最上面和最左边表示两个骰子上的点数,请你们同桌合作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和算出来,再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 反馈交流,展示结果:
6+1
5+1 5+2 6+2
4+1 4+2 4+3 5+3 6+3
3+1 3+2 3+3 3+4 4+4 5+4 6+4
2+1 2+2 2+3 2+4 2+5 3+5 4+5 5+5 6+5
1+1 1+2 1+3 1+4 1+5 1+6 2+6 3+6 4+6 5+6 6+6
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掷出的“和”一共有36种情况。 “和”是“2、3、4、10、11、12”的情况只有1+2+3+3+2+1=12种,而和是“5、6、7、8、9”出现的次数共有4+5+6+5+4=24次。24次比12次大得多,出现的可能性也要大得多。
师:现在你认为阿凡提选的是哪组“和”?为什么? (和“5、6、7、8、9”这一组,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3、摸奖活动:
好消息:凡在本商场购物满880元的顾客,可到抽奖箱抽两个数字球,根据两个球上数字的和领取相应的奖品。
摸奖规律:箱内放十二个球,每两个球上分别写着1~6六个数字,每次摸出两个球。
奖项设计:摸出两球之和是“1”为特等奖 ,奖励手机一部。 摸出两球之和是“2”或“12”为参与奖,奖励矿泉水一瓶。
师:看了这个摸奖规则你有什么要说的?
(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小课题研究
这节课我们利用骰子,经历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研究了骰子“和”中的奥秘。其实,关于骰子中的数学远不止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些。课后大家可以再去研究研究 。
(1)同时掷2颗骰子,计算出朝上面的2个数的差。你能发现哪些差出现得多?哪些差出现得少?
(2)同时掷3颗骰子,计算出朝上面的3个数的和。你能发现哪些和出现得多?哪些和出现得少?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7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植树问题。
本单元内容由原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2.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题材更为丰富。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本次修订后的“植树问题”新增了一些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如例3探讨在一条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另外,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增加了 “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马拉松比赛设置饮水点”“项链上的水晶”等实际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多角度、有效地体会和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突出线段图的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植树问题”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模型思想,而如何让学生理解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教学“植树问题”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突出了线段图的教学,通过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例1先画出形象的线段图,然后抽象成线段图表示两端都栽的情况,例2通过迁移呈现出两端都不栽的线段图, “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迁移画出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线段图,最后例3让学生理解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线段图的画法以及沟通它和一条线段上植树中的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联系。教材通过突出线段图的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不同情况下植树棵树、分割点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由此理解和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具体编排
1.例1: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
植树问题教学的重点是解决点和间隔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模型。但是当数据比较大时,不利于学生发现规律,所以教材编排上体现了化繁为简和建模的思想。
例1是关于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1)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话“100m太长了,可以先用简单的数试试”渗透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的编排渗透了“猜测-探索-归纳-应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点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材呈现学生用画示意图或线段图的方法帮助思考,通过观察两端都栽树的示意图或线段图,把分割点和栽树的棵树一一对应起来,发现并初步总结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在30m、35m上加以验证,从而建立起一条线段两端都栽这类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例2: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
例2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即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况。教材继续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找出一般规律来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
有了例1的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然会想到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教材呈现学生画线段图进行分析,发现当两端都不栽树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然后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例题的问题。
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情况放在“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画线段图,可以与例1、例2的对比来获得对这一基本模型的理解,同时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要求的问题。
3.例3:封闭曲线上植树。
(1)突出画图的策略。
例3是在一条首尾封闭的曲线上植树的问题。编排思路和例1相同,继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和画图的策略。借助图示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2)注重模型的对比与沟通。
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找出这种植树问题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树正好等于间隔数,也就相当于一条线段上植树的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情况,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建议
1.经历建模的过程,感悟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到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例1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归纳、推理的过程,渗透简单的化归、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模型、推理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突出画图(线段图)的策略。
几何直观是课标的核心概念之一,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单元通过画示意图或线段图来解决植树问题,可以更直观理解、更好地发现规律,建立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将两端都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弄混。事实上,学生不用记每种模型的结论,遇到问题,只要画个线段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体会到画图策略的价值。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8
解决问题(1)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性
过程与方法:学会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乘加、乘减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出示例8主题图
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妈妈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2、 引导学生读题,列表整理题中的数学信息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肉 26.5 0.8
鸡蛋 10 1
20 1
3、 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 ,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二、分析与解答
1、自主尝试解答
学习要求
(1) 请大家独立解答这个问题,在解答完之后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解题方法给同学们讲清楚。
学生独立完成
2、 交流分析
列举学生的解法,学生可能出现。
? 30.6×2=61.2(元)26.5×0.8=21.2(元) 61.2+21.2=82.4(元)
100-82.4=17.6(元)因为10<17.6<20,所以够买一盒10无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 1袋米不到31元,2袋一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第一种方法大家读懂了吗?
生解释想法。
师:第二种方法呢?
学生阅读,并进行解读交流。
小结: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师: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汇报:我喜欢估算这种方法,因为它使计算更加的简单。
3、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2袋大米的价钱 + 0.8kg肉的价钱 + 一盒鸡蛋的价钱
30.6×2=61.2(元) 26.5×0.8=21.2(元)10元或20元
三种商品的总价:
(1)买10元的鸡蛋:61.2+21.2+10=92.4(元)
(2)买20元的鸡蛋:61.2+21.2+20=102.4(元)
因为
? 92.4<100,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 102.4>100,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所以估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三、回顾反思
师:回顾这个解题过程,我们都做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的同时教师板书。
第一步:理解整理(表格);
第二步:分析解答;
第三步:验证反思。
师总结:大家总结得很好,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过程解题的,这的确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四、巩固提升
1、出示:有5种商品,它们的平均价格是9.86元,期中前4种商品的平均价格是5.37元,第5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钱?
2、学生运用刚才的过程解题,然后交流想法
分析:根据5种商品的平均价格是9.86元,可以求出5种商品的价格和。同理,根据前4种商品的价格和。用5种商品的价格和减去前4种商品的价格和便可求出第5种商品的价格。
3、 汇报解答方法
9.86×5-5.73×4
=49.3-22.92
=26.38(元)
答:第5种商品的价格是26.38元。
4、完成练习四,第2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或把25、125这样的特征数看成整百、整千数,或把这个两位看成两个数相加,再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根据另外一个因数的特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
预设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性质
能口述运算定律或性质。
1、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教师板书字母表达式)
2、请学生根据字母表达式说出定律或性质的内容。
3、议: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适用于连加:
a+b=b+a
(a+b)+c=a+(b+c)
2、适用于连乘:
a×b=b×a
(a×b)×c=a×(b×c)
3、适用于乘加或乘减:
(a+b)×c=a×c+b×c
(a-b)×c=a×c-b×c
4、适用于连减:
a-b-c=a-(b+c)
a-b-c=a-c-b
5、适用于连除:
a÷b÷c=a÷(b×c)
a÷b÷c=a÷c÷b
4、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异同?
二、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巧妙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三、巧算一个数乘两位数
1、自学例4,说说12×25求的是什么?是怎么简便计算的?
2、议:方法一为什么要把12拆成3×4?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书:25×4=100,乘法结合律
3、议:方法二把25看成了多少计算?为什么要÷4?
4、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能把12看成8+4计算?试一试。
4、同练(左)
5、议:这里为什么要把12拆成4+8?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25×8=,乘法分配律
6、议:还有哪些特征数可能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板:125×8=1000
7、:进行简便计算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四、应用性质
1、例4余下的两个问题。
2、P47-5
3、P47-6
1、解决余下的两个问题(先练再评)。
1)25×32
3)330÷5÷2
2、完成P47-5,说说错在哪里?
3、完成P47-6,怎样简便能怎样算。(指名板演,再讲评)
五、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0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观察、试验、合作的能力。
1、注重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
本节教案侧重于逆向思维题目的设计与训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推断物体数量的多少。学生的思维在自然的过渡中顺势转换,使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和提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在设计中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肯定和赞扬,保护学生幼小的创新思维萌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10张扑克(其中梅花1张、方块3张、红桃6张)
学生准备
1个纸盒、10个红球、3个黄球
教学过程
⊙游戏活动,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师举起扑克牌)
预设
生:扑克牌。
师:现在老师想利用手中的10张扑克牌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谁愿意参加?
师指出21名同学参加,其中一名同学在统计表中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其余20名同学每人依次抽取一张扑克牌,记录后再放回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交流实践,探索发现
1、讨论交流,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间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得到了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这张统计表显示了每种花色的扑克牌被抽出的次数,同学们能从这张统计表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红桃被抽出的次数最多,梅花被抽出的次数最少。
师:能用我们学的可能性的知识说一说吗?
(红桃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大,梅花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小)
师:说得很准确,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种事物对应总数中的数量越多,它被摸出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可能性越小。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统计表上的结果,猜一猜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哪种花色的多?哪种花色的少?
预设生:因为红桃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大,梅花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小,所以一定是红桃最多,梅花最少。
(师把手中的扑克牌举起,让学生看清楚每种花色的扑克牌的数量)
师:同学们真聪明!红桃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数量最多;梅花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小,所以数量最少。这又一次证明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2、实践操作,深入探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规律性。
(师出示教材46页例3情境图)
(1)小组活动:盒子里装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每个小组的盒子里装的球都是一样的。从中摸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去摇匀,重复20次并记录下球的颜色。
(2)分8组完成汇报,教师出示表格并进行填写。
(3)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猜测一下,盒子里是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1
认识负数的意义
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谈话:你知道今天的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2、讲解: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3、学生认一认: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4、谈话: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5、谈话:你知道江都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6、认识课本中三个城市的温度。
7、议一议: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城市的温度你的感受。
8、尝试读一读、写一写。
9、提问:+20与-20相同吗?
三、学习例2:
1、谈话:介绍课本中的情境图。
2、在小组内说说:知道些什么。
3、全班汇报交流。
4、小结谈话:关于海拔通常以海平面为标准,比海平面高多少米就是海拔正多少米;比海平面低多少米就是海拔负多少米。
四、归纳:
1、谈话:通过例1和例2大家应该知道了正是和负数在生活中的用法了,你能举例吗?
2、汇报交流。
五、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第二衣蛾的“练一练”。(强调0)
2、完成练习第一题。(强调负数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3、完成练习第二题。(顺便介绍一下这两个湖的相关情况)。
3、完成练习第三题。
4、完成练习第四题。
六、全课总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呢?教后修改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2
1、教学设计
学科名称: 折纸(小学数学五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所任班级五3班共有学生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 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学习主动性比较强,上课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但有个别学困生学习采取应付态度,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3.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课是北师大版第九册 第四单元 《分数加减法 》折纸 的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就是先通分然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是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几张用来折纸的纸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5、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怎么计算吗?
2.先看书上的折纸活动
师:要知道他们两个人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要怎样列式
二、新授
1.估一估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再算一算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重点教学加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计算的算理。
口算。
2/7+3/7= 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两个同学也像那两个同学一样折一折纸,并列出算式:
1/2+1/4=
通过折纸来估计
小组讨论书上两幅图的计算方法,理解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的办法。
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折纸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学习必要性。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不是简单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的相加。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5.自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
Ρ65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学生讨论刚才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第(2)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根据加法的法则自己总结法则。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在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折纸
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内容:倍数与因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教材情境图,从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9×4=36(人) 5×7=35(人)
说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及所表达的意义。
2、认一认。
以9×4=36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校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倍数和因数)
二、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1、师: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又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2=9,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根据算式说一说。
出示25×3=75,20×5=100.
师:25和3是75的什么?75是3的什么?也是25的什么?(抽生答)
师:如果我们说25是因数,75是倍数对吗?为什么?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你随便说一个数,我能马上判断出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学生说数,老师判断。
师: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33页,这是一张百数表,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把5的倍数用红笔圈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师:观察百数表中和同学们圈出的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个位上要么是0,要么是5。
2、解释与验证。
师:那是不是所有5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或5呢?你能举出一个个位上是0或5的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举例验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验证,你们能说说5的倍数的特征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我们在百数表中探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找到2的倍数,探究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吗?
学生自主探究
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2的倍数都是双数,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等等
师:我发现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2的倍数都是一位数或两位数。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呢?你们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码?
学生举例验证
总结:无论是几位数,只要个位上的数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那么判断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哪一位就行了?
生:个位
师:2的倍数与十位上的数有关吗?
生:没有
4、认识奇数和偶数
师:在自然数中,像2、4、6、8、10、12这样的数,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双数。而像1、3、5、7、9、11这样的数,不是2的倍数,叫做奇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单数。
师:同学们观察奇数和偶数各有什么特征?
小结: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吗?指名说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3的数就是3的倍数
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你们的猜想对吗?在书上的百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3、建议学生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看
4、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53 87 36 65 60 128 453
三、试一试。教材第36页第1题。
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36 17 54 71 45 48
四、练一练
1、准备卡片:3、0、4、5 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 )是3的倍数。
(2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 )同时是3和5 的倍数。
(4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
2、在书上第36页第4题。
1)在百数表中找出9的倍数,观察9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
2)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
3)如果这个百数表扩充到200,并找出99后面是9的倍数的数,它们将在表中的什么位置?做一做,检验你的答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找因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难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 教师巡视)
1、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
(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2、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4、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12共有几个因数?
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指名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大家思考: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组内交流,小组汇报。
三、引导学生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地找,这样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找出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桌交流。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介绍教材第37页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用除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找质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自主探究
(一)拼一拼,填一填。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2、师:下面我们用不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来拼长方形,学生边拼边汇报,教师填表。
(二)找一找。
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组内交流
2、为什么2、3、5、7、11只能拼一种长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师:(指着合数说)为什么它们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呢?它们有什么相同
点吗?(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因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小组讨论
(三)认一认,填一填。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出示: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判断。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1。
师生小结: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 。
三、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1。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假分数和整数互化、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掌握它们互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会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出示几道口算题,让学生回答.
通过出示几道口算题,明确分数的意义,为下面整数化假分数作铺垫.
1.口算.
0.45÷15;1.53-0.7;0.4×0.8;
4.8×0.02;0.3÷1.5
2.口答.
(1)各表示什么意义?
(2)2个是几分之几?
5个是几分之几?
12个是几分之几?
二、整数化假分数
1.提出“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交流结果.
教师提出问题,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确解答的过程.
师: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学生思考,自主尝试,然后教师在标有1、2、3、4、5的直线上表示出来.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里面有3个,是,2里面有(2×3)个,是。
……
2.
教师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结论.
师: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师:以指定的分母作分母,分母与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3.练一练
熟练掌握转化方法。
(1)把2、4、7分别化成分母是3、2、3的假分数;
(2)把3、4、5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师引导学生:整数(0除外)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的假分数。
三、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1.出示例题
教师出示例题,师生一起解决.
指导学生写出假分数和带分数,再让学生观察,讨论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对应的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学习.
问题:把下面直线上的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出来.
(展示图片:例题二)
师生一起解决.
师:直线上同一个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是怎样的?
2.假分数化带分数
1.师:怎样把化成带分数?
(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
2.练习:把、、化成带分数。
方法: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
3.带分数化假分数
师:怎样把、、化成假分数?
(教师用课件“分数的再认识(二)”演示)
方法:用带分数的分母乘以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所得的积再加上分子即得假分数的分子,假分数的分母与带分数的分母相同。
4.试一试
列出式子,让学生解答.
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问题: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生:=15÷7=2……1
=24÷8=3
……
四、练一练
让学生自行练习.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然后自己完成,再全班交流.
第3题,是试一试的变式练习.指导学生弄懂题目要求,再自己涂色.
板书设计: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5
情况分析:
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书上安排让学生选择一组梯形剪下来,想想选择两个怎样的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已有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经验,学生不仅能顺利选择,而且也能自然认识到“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儿难点是引导学生讨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从而探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节课关键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与方法,运用并解决到新的问题中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准备:剪下书后的梯形(学生用)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话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出示画有梯形的小黑板)这是什么图形?想一想,怎样的图形称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你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谁愿意来指着黑板上的梯形说一说?(师在学生指出上底、下底、高后随机标出a、b、h)
1、 那么怎样 计算梯形的面积呢?你准备怎样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同桌交流)
师可以适时启发: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的呢?
对!我们在研究一种新图形的时候,都是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求出新图形的面积。
2、 今天我们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有一些什么想法,能把你心里想到的东西跟大家说说吗?(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可以先想办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
设计意图:这里为学生的学习作了一些铺垫,一是基础知识方面的,回忆梯形的有关知识为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知识上的准备,二是解题策略方面的,突出“转化”思想的重要性,并提示学生在研究梯形时可以怎样思考,这样可以降低一些学困生的学习难度;直接引出话题,更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师继续启发:你准备用几个怎样的梯形来研究?(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为什么?(因为它们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师及时鼓励:你的猜想够大胆!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想到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了。好,那么任何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究竟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如果能的话,又该怎样拼呢?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剪好的梯形,看看哪两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先拼一拼,再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梯形的面积,填好表后在小组里交流。
2、(出示例6)学生动手拼,并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填表、交流。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 形
底(cm)
高(cm)
面积(cm2)
上底
(cm)
下底
(cm)
高
(cm)
面积
(cm2)
3、小组讨论: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学生汇报结果: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2个梯形是完全相同的。
(2)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就是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则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教师随机板书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梯 形 的 面 积 =(上底+下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有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独立尝试,指名板演:字母公式:s=(a+b) ×h÷2)教师再次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什么?
5、试一试:P20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思考过程与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如何选择图形——动手操作——观察、交流、讨论——汇报得出公式的系列过程,使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一步步向前探索的需要,这个让学生经历“建立猜想、实际操作、观察发现、抽象公式”的过程,既使学生理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锻炼了数学揄能力,又能使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了由建立猜想到实验验证,再到归纳发现的全过程,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0练一练 第1题
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完成P20练一练 第2题:
(1)提问:你能准确说出每个图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吗?
(2)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3、完成P20练一练 第3题
结合题意,使学生先读懂题目,并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
(2)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
(3)再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练习,让学生在观察直观图形中进一步加深梯形与相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的理解,以及利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从而巩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试一试。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2-29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04-25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02-16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04-09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02-08
数学上册教案01-15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2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2-08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5-24
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单元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