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时间:2024-05-31 13:24:1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热门】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天天在学校喝的圣澳特牌桶装纯净水。仔细观察和思考,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

  生:装纯净水的桶是一个近似圆柱体。

  生:从标签中可以知道纯净水的厂址、送水电话。

  生:整桶水是18.9升。

  师:这桶纯净水已经喝了一部分,谁来猜猜看,还剩下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生:1/4。

  生:1/5,也可能是1/6。

  二、归纳建构

  师:1/4、1/5和1/6这几个数,你能化成小数和百分数吗?现在请各小组分工完成,然后把自己的转化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生计算,并交流转化方法。)

  师:通过计算知道:1/4等于0.25,也等于25%。那么这桶纯净水已经喝了一部分,还剩下整桶水的1/4这句话中的1/4能改成0.25或改成25%吗?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净水是整桶的1/4,也就是25%,也有的同学说剩下的纯净水是整桶的1/5或1/6,你们有办法证明自己猜对了吗?

  生A:可以先量出原来整桶水和剩下的水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再计算还剩下几分之几。

  生B:可以先测出剩下的水的质量或体积,再计算出剩下的占整桶水的几分之几。

  师:那现在就请A同学去测量,然后再告诉大家。

  (生A 操作后得出:整桶纯净水的高度是35厘米,剩下水的高度是8厘米,剩下的占这桶水的8/35,大约是22%。)

  生B:因为桶口部分细一些,所以A同学测出的不是很精确,要想得出更精确的数据应该用我的方法。

  师:那就请你更精确地测量一下。

  (生B演示,测出剩下的`是3.78升。)

  生B:还剩下3.7818.9=1/5=20%。

  师:你还能知道什么?

  生:知道喝了的是整桶水的百分之几。

  师:怎样计算?

  生:1-20%=80%。

  生:也可以用(18.9-3.78)18.9。

  师:通过刚才的解答,你认为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三、回归生活

  1、提供材料:

  公司最近总共生产了20xx桶纯净水,有4桶不合格,纯净水去年每桶成本5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20%,现以每桶6元的单价销售了生产总量的95%。

  师:如果你是公司的生产销售经理,你能知道什么?请你们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分析材料:

  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知道最近生产的合格率是多少。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是1-42000=1-0.2%=99.8%。

  生:我们小组知道了公司现在能节约成本多少元,(5-4)20xx=20xx(元)。

  生:我们小组求出公司现在赚了(6 - 4)200095%=3800(元)。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2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

  2、计算:

  问: 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

  (1) 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被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2) 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新授

  教学例1。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块)

  用乘法算: (块)

  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数表示什么意思?

  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和的简便运算。学生齐读一遍。

  练习:说一说下面式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做一做第3题。)

  问:那么分数乘以整数方法应该是怎样算?(通过观察例1,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三、巩固练习。

  1.第2页做一做。

  2.练习一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投影出示)

  1、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引导学生说出: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2、出示课本第77页情境图,让学生圈出其中的数字,初步感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

  (一)教师讲解像98%、60%、6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二)自学探究

  1、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

  (3)会读、写百分数。

  2、学生自学课本第77、78页。

  1)教师巡回视察,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以有目的的讲评。

  2)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

  3、全部逐步汇报。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3)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4、教师写出一个百分数让个别学生读出。

  (1)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2)教师出示数个读作让学生写出如:

  (3)百分之九十写作:90%;

  (4)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5)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4、同桌互说、互写百分数。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30分)。

  1)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二十四点七

  2)百分之一百二十

  2、读一读下面百分数(30分)。

  1)35% 、74.8% 、56.03% 、102.3% 9、8% 、66.8%

  3、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40分)。

  1)2% 、15% 1、20% 、98% 、100% 、0.0001%

  (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2)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3)只要同学们认真听讲,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

  (4)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5)我校学生的近视率高于()。

  (6)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看,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

  (7)小组内讲评、订正。

  (8)教师对学生进行用眼保健、专心听讲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一)游戏

  请这节课学会的同学举手,(全班48人),谁能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说明现在同学们举手的情况。(这节课学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现在四个组的人数同样多,如果其中一组同学举手,举手的人数可用什么百分数表示?(25%)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两组同学举手呢?三组呢?

  (二)设计意图:

  1、本堂课,我从三个层次入手。第一层: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第二层: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第三层:教学百分数的读写。三个层次,思路清晰,教学层次明显。其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上,并及时与分数做了比较,教学结构较为严谨。

  2、当堂测评及时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对其进行教育。

  3、提倡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4

  设计说明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一些特殊规律。(板书课题)

  (1)(出示课件)先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18=

  ÷=  ÷=  21÷=

  ÷=  ÷=  ×=

  ①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②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③生独立计算。

  ④观察左边两列算式,你能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乘法与除法是互逆运算)

  (2)结合×和×18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结合÷和2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②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并说一说算理。

  +++

  15×

  +3÷

  3.7×+1.3÷

  ÷

  0.5×

  2.复习倒数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1)什么叫倒数?0为什么没有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0没有倒数)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5    1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一个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真分数大。(  )

  ②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

  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3.复习比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1)(出示课件)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

  2∶5    0.6∶0.3

  (2)结合上题,复习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复习比值的意义及求法。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复习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对比复习。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除法中的商)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P45-46

  教学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经历利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过程。

  ⑶通过活动体会数学和生活得联系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看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众说纷纭)

  看来关于营养的知识真是丰富,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种主要的营养物质。板书课题。

  2、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他们的资料。注意看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发现。

  出示资料。

  板书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2、探索新知:

  (1)分析每一百克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得到结论: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肉、蛋、豆制品;含有脂肪较多的是豆制品、牛肉、鸡蛋;含有碳水化合物较多的是米饭、薯类、面粉。

  出示“选一选”,练习从统计表中读取有价值的信息

  算出小明的用餐中共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少克?

  (2)出示小明的用餐选择,学生填写各种营养素的含量

  出示12岁儿童所需的营养标准: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并分析小明的用餐选择好不好?也就是分析小明的营养成分是否全面而充足。

  提出自己的建议。

  3、应用提高实践活动

  出示2008年奥运会图片,体会到不同的.运动员需要不同的配餐,

  出示举重运动员午餐所需营养,小组合作制作午餐餐谱

  经检测,有一举重运动员午餐所需的蛋白质为50克、脂肪为32克、碳水化合物为160克。

  设计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食物,为这位运动员设计一份午餐。

  2.计算你设计的午餐中共含有营养成分含量,判断出你们组的设计是否符合这一运动员的用餐标准。(出示食物)

  学生按组合作完成,老师巡视。第一小组汇报,第二小组汇报……

  4、知识拓展

  不但运动员需要重视配餐营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除了配餐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课件出示)

  5、小结: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来看,看完后说说你的想法?

  生观看图片(胖和瘦)

  师: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生1:他们有的太胖有的太瘦了

  生2:他们有的营养不良,有的营养过剩

  生3:他们的营养不均衡

  生4:他们应该注意饮食的营养

  师:看来呀,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营养配餐》。板书:营养配餐

  师:根据大家平时的了解和查找的资料,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营养的知识?

  学生汇报,

  师:(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你了解的很仔细,看来大家对营养了解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营养的影像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师板书:主要营养成分

  师:你了解到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

  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三类主要的营养成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100克 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统计表,请看大屏幕,观察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豆制品,(师补充100克食物中);

  生2:我发现蔬菜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不高;

  生3:我发现米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

  生4:……

  师:那么老师要想多补充碳水化合物,需要多食用哪些食物?

  生:米饭、薯类、馒头。

  师:看来老师应该多食用面食类的食物。大家桌子上也有这一统计表,请大家拿起来,根据它选择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

  (出示)猪肉50克,

  生1:选择B

  师:同意么?

  生:同意

  (出示)碳水化合物3.0克

  生2:选择c

  师:同意么?

  生:同意

  师:大家对这个读取统计表的信息已经很熟练了,下面是我们学校某一周的餐谱,这是六年级学生小明选择的午餐,四人小组合作算出小明午餐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开始。

  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结果?

  小组1:蛋白质是27.45克,

  师:同意么

  生:同意

  小组2:脂肪3.25克,

  师:同意么

  生:同意

  小组3:碳水化合物41.65克

  师:同意么

  生:同意

  师:那么根据你的感觉,你认为小明的午餐营养合理么?

  生:不合理

  师:我们来看看专家的意见。]

  出示:(12岁儿童营养成分需求量)

  师:思考下列问题(出示问题)

  生1:蛋白质量大致符合、脂肪、碳水化合物出入较大

  师:他分析的很合理,假如是你的午餐,你会怎样来调整呢

  生2:多食用一些米饭、馒头等

  师:你调整的很好,又可能将来是一位了不起的营养师。现在呢,我们全班同学都来过一把瘾,做一次小小营养师,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08年有举行(奥运会)。在奥运会上项目很多,你看这是什么项目?出示(体操、举重)。他们的配餐能相同么?

  生:不能

  师:下面是经过检测一位运动员午餐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大概含量。小组合作按照要(1、2、)配餐。音乐声开始,设计开始,音乐声结束,停止活动,听清要求了么?(听清了)开始活动

  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站台上)

  小组一:我们小组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组设计的很好,营养搭配很合理,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自己的设计

  小组二: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组设计也很合理,营养更加合理了,有没有哪个小组没有搭配蔬菜。

  蔬菜的这三类营养不丰富,我们能不食用么?

  生:不能,它含有维生素、矿物质,

  师:(板书:矿物质、维生素等)这些也是我们食物中必不可少的。那么除了配餐,我们用餐时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来听专家的建议。

  (出示录像)

  师:要愉快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健康的身体,祝大家天天都能够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你看好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营养配餐。下课。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6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

  复习目标: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倒数、比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和比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口答(课本第130页复习第1题)。

  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4 4× 4×0。75 4÷

  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5题中的.1、2题。

  2、复习倒数的意义。

  口答(课本第130页总复习第3题。)

  下面各题做得对不对?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3的倒数是,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4,0的倒数是0。

  讨论:什么叫倒数?0为什么没有倒数?

  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3题,第5题中的3、4题。

  3、复习比的意义。

  什么叫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求比值(课本第130页总复习第4题。)

  思考:怎样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化简比(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4题。)

  讨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复习分数四则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的第1题。)

  口答得数后提问:

  怎样计算1+3

  怎样计算0.5+1,1-0.15

  怎样计算×

  怎样计算4 ÷5,20÷2

  2、复习百分数、分数、小数互化。

  问题:百分数、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是什么?

  3、练一练。

  课本第132页练习练习三十五第2、6题。

  4、讨论(课本第132页练习三十五第5题的5、6、7、题。)

  5、小结。

  课本第130页总复习第2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7

  教学内容: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1、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2、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

  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

  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试一试解决。

  二、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三、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o方向

  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o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8

  设计说明

  鉴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学情实际,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设计通过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复习前面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2.培养合作意识,体会数学情感。

  本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在同学交流和教师总结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到的各种美丽图案。

  学生准备:花瓣图案方格纸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美。(课件出示图案)这是五环旗,由圆这个基本图形组成,再看盘子底部的花纹、摩天轮、铁栅栏、窗花,还有这个以花瓣为基本图形组成的紫荆花图案,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们。

  师:你们知道这些图案美在哪儿吗?这么美的图案,艺术家是怎样设计出来的?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想呢?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和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美丽的图案,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图案本身的美,还能感受到轴对称、平移或旋转在其中的应用,激起学生探究美丽图案的欲望,唤起学生制作美丽图案的兴趣。在指导学生欣赏美丽图案的同时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为接下来的自主设计做准备。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观察、分析图案。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花瓣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明确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2.小组相互交流并汇报。

  (1)教师要求学生拿出手中的花瓣图案,在自己的方格纸上动手摆一摆,并提问:图案A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得到花瓣图案的'?

  (2)学生讨论、操作,然后请几名学生展示。

  ①图形A连续旋转得到花瓣图案。

  ②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再利用旋转或轴对称得到花瓣图案。

  (利用课件展示学生总结的两种方法)

  (3)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变化过程)

  方法一:先旋转后对称。

  先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再以图形A和图形B为基本图形,以点O所在水平直线为对称轴作图形A和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

  方法二:先旋转后平移。

  先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A向右平移3格,然后向下平移3格;最后将图形B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

  方法三:先对称后旋转。

  以点O所在竖直直线为对称轴作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以图形A和图形B为基本图形,绕点O将图形A和图形B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

  方法四:先对称后平移。

  以点O所在竖直直线为对称轴作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将图形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3格;将图形B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

  方法五:先平移后对称。

  将图形A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形C;以点O所在水平直线为对称轴作图形C的轴对称图形B;以点O所在竖直直线为对称轴作图形C的轴对称图形D,得到花瓣图案。

  方法六:先平移后旋转。

  将图形A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形C;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将图形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得到花瓣图案。

  师:在经历了动脑、动手相结合的设计过程后,我们发现图案的设计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方法,便可以自如运用这些知识制作出美丽的图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折扣”的具体含义,能熟练地进行“折扣”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进一步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折扣》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意义以及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折扣”是在商品经济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由于几折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因此,折扣也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折扣的含义,知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难点是 “折扣”的有关计算。

  对象分析:

  《折扣》这个内容是现实生活商品买卖中经常遇见的“数学现象”,无论是聋人还是健听者对它并不陌生。虽然这样,但据了解、调查,我们的聋生对它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虽然学生在此之前学过百分数应用题,但对聋生来说,其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却比不上折扣问题的应用。为此,本节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百分数的应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的百分数应用的另一种既普遍又实在的生活形态——折扣。

  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折扣》其实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我就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提供丰富而带有折扣的生活图片创设情境,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不同的场合去认识折扣,将实际生活融入教材,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的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媒体:

  主要是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折扣现象,创设情景,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场合去认识折扣,将实际生活融入到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与用的相对统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PPT出示生活中打折的图片。

  教师:我们经常在商场看到把商品按“几折”出售。如上图中的“5.8折”、“五折”、“3.8” 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打折销售,也就是我们今节课要学习的“折扣”。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明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及时发现社会需要与所学知识的直接联系,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我要学”的强烈要求。】

  二、分层探究,掌握新知。

  (一)折扣的具体含义。

  1、思考

  (1)商品为什么要打折出售?(工厂和商场,为了促销或处理积压商品等多种原因,有时将商品价格降低进行销售,这就是平常说的“打折”销售。)

  (2)“几折”表示什么意思?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商品打“八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八折=80℅,表示现价按原价的80℅出售。)

  (4)原价、折扣与现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原价 ×折扣数= 现价 )

  2、把折扣数和百分数进行互化。

  三八折=( )% 五折=( )%70%=( )折 68%=( )折

  承上启下:折扣数和百分数可以互化,那么你认为折扣应用题也就是什么应用题呢?会解答吗?

  二、“折扣”应用题的教学。

  1、准备题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1)学生读题。

  (2)师问: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学生口答。)

  (3)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怎么计算?(原价×折扣数=现价)

  (4)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师生板书订正。

  330×90℅

  = 330×0.9

  = 297(元)

  答:现价297元。

  2、教学“例7”。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学生读题)

  (1)例7与准备题有何异同?(已知条件相同,所求问题不同。)

  (2)“要求便宜多少元?”怎样解答?(原价-现价=比原价便宜的钱数)

  (3)原价和现价题目中都给出了吗?没有给出的话怎样求?

  (4)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30-330×90℅

  =330-297

  =33(元)

  答:比原价便宜33元。

  思考: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打九折出售是297元,原价多少元?

  (比较这题和准备题的异同,并让学生说说它的数量关系。)

  小结:分析折扣应用题和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一样,要先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然后确定算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提供一个向上攀登的“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这里,前一教学步骤都是后一教学步骤的基础,让学生理解了“折扣”的意义才能掌握计算商品折后价钱的方法;掌握了计算商品折后价钱的方法才学习计算商品折后与折前差价的方法就容易掌握了。】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通过绕一绕、滚一滚等活动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合作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初步体会转换思想,学到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师:课件(U盘)、表格、卷尺。

  学生:线或卷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1、根据“8里面有几个2,8就是2的几倍。8里面有4个2,

  8就是2的4倍,要求8是2的几倍,用8÷2。”填空。

  6是3的( )倍。 20是5的( )倍。

  22是7的( )倍。

  2、把倍数关系句改写成等式。

  ①6是3的2倍 ( )

  ②20是5的`4倍。 ( )

  ③22是7的22/7 倍。( )

  ④C是d的a倍。( )

  3、 数学是一门关系学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

  C=4a

  正方形的周长 是 边长的4倍

  (2)新授过程。

  自学课本第62页,思考

  1、什么是圆的周长?

  答: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2、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演示动画。

  3、你认为 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4、课本里介绍了几种度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围绳法 滚动法

  5、动画演示滚动法

  6、哪个圆大?哪个圆的周长大?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周长

  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猜想、判断。周长与直径比哪个长?周长是直径几倍?

  8、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其实,很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 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1592653……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π≈3.14。

  9、投影展示π的前900位,体会π的小数数位的庞大。

  10、圆周率前6位谐音记忆

  π=3.14159…… 山 巅一寺一壶酒 巅 diān

  11、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写成等式是:c=πd

  c=2πr。

  12、对比 : c=4 a c=πd

  (三)知识应用。求下面圆的周长

  (四)课堂作业。《课本》P65 练习十四 1题、2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方便。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授新课

  1、活动一:整理房间

  (1)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

  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

  课件演示整理过程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2

  教学内容:课本P15页例2,及练习四的6—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辨析两次判断单位“1”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香蕉的筐数是苹果的。

  2)香蕉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黄牛只数的等于水牛的只数。4)水牛的只数相当于黄牛的。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2。

  2、读题,分析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思考:要画几条线段?5/6和2/3分别是谁的5/6和2/3?单位“1”分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

  4、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1)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思路: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2)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思路同上。注意认清单位“1”

  5、指导列综合算式解答。

  6、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和昨天的异同。

  7、练习

  1)完成课本P15页下的“做一做”。

  2)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三、新课小结。

  1、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P16练习四6、7。

  五、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折叠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3.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容积等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4 折叠〗

  这部分是有关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识别与判断,因此,本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极有益处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内容。

  本问题安排了“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三个步骤。首先,想像一下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其次,动手操作,将放大的图纸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最后,可以先通过叠出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矩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和第四个矩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练一练〗

  第1题 ①长方体;②正方体。

  第2题 图形(1)对应(a)。

  图形(2)对应(c)。

  第3题 图形①和②都对应(b)。

  建议学生先看图想像和思考,然后再用附页4中的图折一折。这样,既验证了自己的.判断,又练了折叠技能

  第4题窗户、烟囱和小鸟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由于门的位置已经给定,所以,窗户、烟囱和小鸟的位置就大概确定下来。

  第5题让学生自己做立体图形,教师不必作太多的限制,比如可做立方体、长方体或根据教科书上的一些平面图去做相应的立体图形。但不管怎样,做立体图形的步骤都应该是先画出平面图形再折叠。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2、 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图。

  3、 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5、 通过生活实例、工艺设计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从生活中引入圆

  1、 出示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找“圆”。

  2、 除了刚才这些图形,你还能举出哪些圆形的物体?

  3、 师: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小到手表里面的零件,大到宇宙飞船的制造都要用到圆的知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的研究就有伟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

  (感受数学之美,板书“圆的认识”)

  二、在画圆过程中认识圆

  1、 你会画圆吗?你能借助哪些工具来画圆?

  (圆规、硬币、有圆孔的三角板、瓶盖)

  2、 说说各种画法的不同特点。

  3、 介绍圆规,用圆规画圆。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失败案例,请成功同学介绍经验,教师总结。

  4、 教师示范画一个圆。请学生上台画一个和老师一样的圆(同一地方、同样大小)。

  5、 师:你是怎么做到的?揭示圆心、半径。

  6、 认识圆的特征和圆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一起操作进行。

  (1) 认识圆心

  取出圆纸片,先对折,打开,换方向后再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

  问:像这样折可以折多少次?(无数次)

  问:这些折痕意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这些折痕意是在圆中心这一点相交)

  老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指导学生在自备圆中心标出圆心,用字母O表示

  (2) 认识半径

  指导学生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用直尺连一条线段,老师讲解并板书,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

  问:量一量,半径长几厘米?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3) 认识直径

  指导学生把圆形再对折然后打开,让学生把这条折痕用直尺画出来,看看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口答后教师指出同时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

  问:量一量,直径长几厘米?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4) 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问:刚才我们量了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长度,谁能说出同一个圆里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做课本第58页上面的“做一做”中的题。

  (2) 判断题

  (1) 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 ( )

  (2) 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3)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 ( )

  (4)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四、小结

  今天学了哪些知识?

  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各是什么?

  圆的特征是什么?

  怎样画圆?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P42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5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20xx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2 +20xx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2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____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 〉6,但是-8〈 -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第2页的练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1-11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11-13

小学六年级教案数学教案01-05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4-04

小学六年级数学经典教案05-1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05-29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01-04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01-12

认识比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