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19 10:09:3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借助画一画,摆一摆的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段数(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用画线段图来分析问题,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生成问题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了解了一下,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唱歌,现在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幸福拍手歌》好吗?(齐唱:幸福拍手歌)

  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看着老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5,5个手指)

  师: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

  师:对了,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2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

  2.引入

  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有关系,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几幅有关北方沙尘暴的图片,引出植树的话题。

  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经常会出现沙尘天气,你们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生观看

  师: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沙尘天气实际上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惩罚。由于我们人类过去滥砍滥伐,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才造成今天的恶果。

  师:要治理沙尘天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生:植树造林

  师:对,植树造林。你们看,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学生,都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的.活动。看到这一排排整齐的小树,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沙尘暴的图片、视频引入新课,过渡自然、真实,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出示公告:为美化校园环境,现在面向全校学生征集植树方案,择优录取。

  师:你们想不想成为校园环 境设计师啊?请你们认真看看方案设计要求。

  【媒体】需要在一条路的一边种5棵丹桂树。你会怎么种,请设计植树方案。

  (桔色学具代表道路,黄色小棒代表丹桂树)

  学生活动:先独立 思考方案利用学具摆一摆。(利用目测的方法,做到两树之间的距离基本一致)

  再4人小组合作探讨,汇报方案。(看一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1)我是两端都种。(学具演示,板书)

  (2)我是一端种、一端不种。(学具演示,板书)

  (3)我是两端都不种。(学具演示,板书)

  二、共同探讨,感受新知

  师:你们真棒,设计出了三种方案。那我们一起来 讨论第一种情况。

  两端都种,棵数是5 ,道路被分成了几段(段数)?

  (棵数是5,段数是4)

  师:棵数和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棵数比段数多一)

  师:还可以怎么说

  (段数比棵数少一)

  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来表 示棵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

  板书:段数=棵数-1 (棵数=段数+1)

  师:段数多还是棵数多?棵数多(强调)

  师:请同桌小组讨论一下,剩下的两种情况棵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2种情况,只种一端,棵数是5,段数也是5,段数=棵数)

  (第3种情况,两端不种,棵数是5,段数也是6,段数=棵数+1)

  小结:分段有这三种情况,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数学广场分段。

  板书:分段

  师:如果在这条路上装路灯,装8盏路灯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画草图 ,画一条横线代表 道路,画圆代表路灯)

  两端都种 8盏灯 道路分成了7段 段数=盏数-1

  只种一端 8盏灯 道路分成了8段 段数=盏数

  两端不种 8盏灯 道路分成了9段 段数=盏数+1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填空:

  (1)一条路的一边装路灯,从起点到终点都要装,装10盏灯

  有( )间隔?

  师:想想是第几种情况,再回答问题。

  (第一种情况,两端都种。我是从“从起点到终点都要装”看出来的。段数=棵树-1 9个间隔。)

  师:这里的段数、棵数相当于问题里的什么?

  (段数相当于间隔数,棵树相当于盏数。)

  师:所以间隔 数等于什么?(间隔数=盏数-1)

  (2)在一条路的一边插彩旗,从起点开始插,终点不插,共插了11面彩旗,这条路被分成了( )段?

  (第二种情况,只种一端。面数=段数 分成了11段)

  (3)在走廊一边摆花盆,走廊的起点与终点都不摆,把走廊分成了6段,一共需要( )盆花?

  (第三种情况,两端不种。段数=盆数+1;盆数=段数-1 需要5盆)

  (4)把一根木头,锯了11次,这根木头被锯成了( )段?

  (第3种情况 同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一 样。锯子锯的 地方相当于植树处,锯了几次就好比种了几棵树,每段木头相当于树与树之间的间隔 段数=次数+1 锯了11次,锯成了12段。)。

  师:看来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找寻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判断题:

  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

  (1)如果要把一根纸带剪20段,需要剪21次。(X)【第3种情况】

  (2)把一根木头锯了11次,一共锯了11段。(X)【第3种情况】

  (3)体育课上,10位同学排成一排,他们之间有9间隔。(√)【第1 种情况】

  选择题 :

  (1)小胖在一根绳上挂气球,绳子的两端都不摆挂,一共挂了9个气球,把这根绳子分成了( ③ )段? 【第3种情况】

  ①8段 ②9段 ③1 0段

  (2)一根绳子长15米,小胖把它剪成了5段,剪了( ① )次?

  ①4次 ②5次 ③6次 【第3种情况】

  (3)小胖从底楼走到3楼,他走了( ② )层楼梯?【第1种情况】

  ①3层 ②2层 ③4层

  动脑筋:

  (1)小胖在他家的游泳池的池岸边上放了8盆兰花,把游泳池的池岸分成了几段?

  (封闭图形就好比第二种情况,只种一端,盆数=段数)

  (2)如果在每两盆兰花之间再放上1盆茶花,需要几盆茶花?

  (每两盆兰花之间指的就是段数,有几段就放盆)

  (3)爸爸上楼的速度是小明的2倍,如果父子两人同时从底楼上楼,当小明走到3楼时,爸爸已经走到了几楼。

  (小明从底楼走到3楼,一共走了2层楼梯。所以这时候爸爸应该已经走了4层楼梯,到了5楼。【第1种情况】楼梯数=楼数-1)

  四、小结:今天我们所解决的这些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通过动手画、摆、比,找到了植树问题的规律。

  只栽一端间隔数就是植树棵树,两端都栽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两端不栽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1)

  板书: 分 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第2课时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至33页,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克是比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和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课前准备:

  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

  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①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②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

  1.教师: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那么黄豆大家见过吧!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那你估计下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先出示一个橘子,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3.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5.填空

  ( )大约重1克 ( )大约重1千克

  3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7千克500克=( )克 23千克-15千克=( )千克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认 识 克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认识千克后自然要认识一个更小的单位--克,并且知道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关于千克和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学生掌握得还可以,但对于估测能力这一方面的教学还有待加强。由于课前教具学具准备得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完全感知到克适用于哪些物体的单位,教师要在这一方面进一步讲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学目标:

  1. 探索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 理解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与 两位数相乘 的不进位笔算。

  教学重点:

  1. 探索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会用语言描述算法多样性。

  2. 一位数与两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具准备:书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一. 复习引新

  1. 出示:19×6= 3×12=

  师: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题来算一算。

  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2. 小结:计算十几乘几时,只要把十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减几个几可以很方便算出结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

  (出示课题: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二. 探索算法

  1. 出示:第16页的主题图

  师:观察一下主题图,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问:谁会列出算式?

  3×42=?

  师:这道题你们会计算吗?。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

  (1)3×42=42+42+42=126

  (2)3×42=3×40+3×2=120+6=126

  (3)3×42=3×50-3×8=150-24=126

  (4)3×42=3×30+3×12=90+36=126

  ……

  2. 师:真聪明!你 们想出许多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请你们来看看小巧的算法,看得懂吗?

  出示;小巧的算法

  3×42=( )

  3×40=( )

  3×2=( )

  ( )+( )=( )

  师:谁能说说小巧的计算方法?

  把她的算法与你们刚才的算法比较一下,谁的方法更加好呢?

  3. 练习

  1) 模仿练习(16页的第1、第2排)

  53×3= 71×6= 4×24= 3×28=

  50×3=

  3 ×3=

  □+□=

  师:说说你的算法。

  问:在计 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时,都可以怎么想呢?

  小 结:两位数乘数分拆成几十和几,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将两个部分积相加,这样计算又方便又好。

  2) 强化练 习(16页的第3、第4排)

  师:请小朋友选择其中的两题独立的做一做。

  11×7= 23×3= 9×58= 6×86=

  三. 竖式的引入

  1. 师:3×42=?不仅可以用我们刚才学的方法计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你们看小丁 丁和小巧是怎样算的?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书第17页。

  小丁丁:

  3

  × 4 2

  6… 2×3

  1 2 0 … 40×3

  1 2 6

  小巧:

  4 2

  × 3

  6… 3×2

  1 2 0 … 3×40

  1 2 6

  竖式中的`6表示什么?120是怎么得到的?

  师: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

  得到:a. 按数位对齐进行书写;

  b. 一位数乘数分别与两位数乘数分拆得到的几十和几相乘;

  c. 将两个部分的积合在一起得到 答案。

  师:这与我们刚才的口 算方法是一样的。120就是40与3的积,6是2与3相乘的积,最后把两部分的积120和6相加得到126边介绍竖式一般写法,边板书

  (1)一般把多位数的数放在上面。

  (2)注意数位对齐。

  4 2

  × 3

  1 2 6

  (3)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个数相乘,把积写在相应位置上。

  总结

  问:今天学习了什么?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 过数格子来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2、对不同的图形会运用不同的办法数格子。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积。

  教学难点: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三.巩固练习:

  填写身高:

  师:我们 学习的好朋友小巧、小亚、小丁丁很想知道自己的身高用小数该怎么表示,请大家帮助一下?(由于前面回忆了1米是100厘米,所以同学们不难得出他们三人的身高用厘米的表示方法 。)

  一:多媒体展示

  老师说的是:小胖的身高是1米30.

  情景导入:

  师:这位体育老师说的对不对?

  二.探究新知:

  30是什么意思啊?

  1米30厘米。

  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谁还记得1米是多少厘米?

  二.用多媒体出示小丁丁,小巧,小亚的身高。

  小巧:我的身高是1米28。

  ___________cm

  小亚:我的身高是1米33。

  _____________cm

  小丁丁:我的身高是1米37。

  _____________cm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2页,把算好的数据填写在52也上,并完成52页的练习。

  1m65cm= m (1 65cm)

  1m80cm= m (180cm)

  1m76cm= m (176cm)

  新授:

  例题1:

  通过动画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并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长度之间的关系)

  观察蜗牛和蚂蚁赛跑,并回答问题。

  (1)全长是100cm,也是_____m。

  (2)蜗牛已经爬了____cm,离终点还有____cm。

  (3)蚂蚁已经爬了____cm,离终点还有____cm 。

  例题2:

  用这三块图形堆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高度各是多少?

  通过这道题,让同学们知道 ,长度单位不仅仅可以比较长度之间的关系,更能比 较高度之间的关系。

  今天的`学的难不难啊?

  我们试一试自己学的水平好不好呢?

  练一练:

  填写合适的单位。

  (1)铅笔长18( )

  (2)我的身高1( )20( )

  (3)床长2( )

  (4)我用的课桌长45( )宽32( )

  (5)尺长15( )

  (6) 教室长7( )

  (7)游泳池深145( )

  请同学自己说,但要说清换算关系。

  四.比大小:

  21米 ( ) 12米

  20厘米 ( ) 2米

  99 厘米 ( ) 1米

  318厘米( )3米17厘米

  1米92厘米( )1米18厘米

  4米3 厘米( )4m30cm

  5m10cm( )5 米1厘米

  五.用小数来表示动物的身高。

  山羊 斑马 长颈鹿

  68cm 151cm 5m 7cm

  ____m ____m ____ m

  拓展提高:

  1、 师:下面这些长度到5m还缺多少厘米?

  4m 3m 4m80m 2m98m

  2、 小组合作解决。

  总结: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第1课时 平移和旋转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P80~8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模拟示范以及观察图片,加深学生对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移和旋转。数出平面图形平移和的格数,以及画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飞机、溜溜球、各一个;师生都准备一个圆盘、一个指针,学生准备“动手做”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出示美丽的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移

  1.出示例1图

  (1)依次出示3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和国旗的运动)。

  提问:你感觉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沿着直线的运动。

  指出:像图中火车车厢电梯国旗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

  (板书:平移)

  举例: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二)认识旋转。

  1、出示例2图

  提问:你能看出图中表示的是哪些物体的运动吗?

  引导: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做的是怎样的运动呢?你能用手势表示这些运动吗?清小朋友来说一说,并且表示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交流并表示运动方式。

  提问:你知道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吗?这几个物体运动时,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固定在那里而没有移动到另一处呢,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围绕一点转动。

  指出:像图中电风扇叶片、螺旋桨、钟面指针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课题位置板书:旋转)旋转的特点是绕着一点转动。

  (板书: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追问:电风扇叶片绕着哪一点转动?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呢?

  举例:小朋友还在哪里见到过旋转现象?

  2、学生“试一试”。

  (1)做转盘出示“试一试”中的转盘,让学生用事先先准备的转盘面和指针,照样子做一个转盘。

  提问:你是怎样做成这个转盘的?圆面中心为什么用一个掀钮固定?

  (2)动手旋转

  引导:请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做一做:把指针从指向A点旋转到指向B点,再把指针旋转到指向C点或者指向D点。

  提问:刚才指针是什么运动?是绕着哪一点转动的?请小朋友再把指针从指着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周回到A点。

  还可以怎样旋转一周回到A点?请大家做一做。(学生逆时针旋转)

  追问:怎样的运动是旋转?

  (三)比较

  引导:请大家用手势表示平移,再用手势表示旋转。

  比较一下平移和旋转,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小结:我们刚才研究了物体的运动,认识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这就是平移和旋转。沿着直线移动的.运动,是平移,绕着一点转动的运动是旋转。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把通过平移能和绿色树叶重合的图上颜色。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方格图,让学生说一说平面图上的方向,让学生说说两枚棋子各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

  4、完成“动手做”

  指出:不管向哪个方向旋转,只要是绕着一点的转动,就是旋转运动。

  四、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能说说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不同吗?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像火车车厢、电梯、国旗等物体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平移。

  在日常生活中,像电风扇扇叶的运动、飞机螺旋桨的运动、时钟钟摆的运动,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转动的,我们称这种运动方式为旋转。

  教学反思: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的最佳途径则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去获取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去体验、思考、讨论,在教学活动中经历、感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设一切条件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第3课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P93-9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分数里各有几个几分之一。

  3/5 5/8 2/5 4/7 3/8

  2.口答。

  7个1/8是(),3个1/4是()5个1/9是(),4个1/5是()

  引入: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分数,分数也可以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先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学习新知

  1.分数加法。

  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说明:要求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就要把小明吃的5/8和小红吃的2/8合起来,要用加法,算式是5/8+2/8。(板算式)

  引导:这两个分数有什么是相同的?(板分母相同)

  那这个算式结果是多少呢?你能从图上观察5/8和2/8,看看合起来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吗?试试看。

  提问:你从巧克力上看出得数应该是几分之几?

  引导: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这块巧克力看成一个长方形,请每个小朋友把长方形的5/8涂上红色,2/8涂上绿色,看看一共是它的几分之几,然后在上面的`式子里填上得数。

  提问:得数是几分之几?

  引导:同桌小朋友根据图上意思互相说说,为什么结果是7/8。交流:为什么等于7/8,你认为可以怎样想?

  指出:计算时,我们可以想5个1/8加上2个1/8就是7个1/8,就是7/8。

  追问:为什么分母没变?

  说明:计算的结果表示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不要单位名称。 2.分数减法。

  出示“试一试”算式,让学生说说两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请大家看图想一想图上怎样表示3/5-2/5的,计算时可以怎样想,得数是多少,然后填写得数,并和同桌说说是怎样算的。

  交流:你的得数是几分之几?你是怎样算的?

  指出:从3个1/5里面去掉2个1/5是1个1/5,就是1/5。(让学生说说思考方法)

  追问:为什么得数的分母还是5?归纳方法。

  引导:回顾上面的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你能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可以怎样算吗?

  小结:这里学习的是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或相减,计算时都是想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或减几个几分之一算出结果。所以只要把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看图想一想每题的意思,可以怎样算,再填写相应的算式、得数。

  交流:每一题是怎样填的?4/6+1/6是怎样算的?5/6-4/6呢?指出:从图上看,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或相减,平均分的份数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或相减。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题,交流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两个问题,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第(1)题是怎样想、怎样算的?第2题呢?结果要不要写单位名称?

  指出:和+以前学过的实际问题一样,求一共多少用加法,求相差多少用减法,注意分数计算时要正确。

  四、课堂总结

  引导:今天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是用什么办法帮你理解计算方法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怎样算?还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教学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通过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提供了一个已经平均分成了8份的长方形,要求学生把这个长方形的涂上红色,再把长方形的涂上绿色,由此分别引出求和与求差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对加法意义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接着,启发学生借助直观图形以及已经初步获得的对分数的理解,自主探索算法并交流各自的思考与收获,从而掌握算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并关注了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实际测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难点。通过实际测量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米尺,卡片,吸管,铅笔,剪刀,测量单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温故引新。

  1、观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

  师:请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看看在这个数学故事中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数学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

  2、回忆在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你觉得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师带来了现场留下的脚印,谁来测量?

  生:测量并汇报,这个脚印的长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师: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来表示,它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

  师: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吗?

  (二)认识分米(11:00之前必须结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现在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PPT 活动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生汇报

  师小结:借助直尺,同学们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长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个符号来连接,你会选择哪个符号呢?

  师: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分米。

  师:现在,我们对1分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请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这根吸管的长度比1分米长,还是短?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根吸管来继续研究1分米。请看活动要求!

  PPT 活动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长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进行调整后剪下1分米长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长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长约1分米或几分米的物品。

  生汇报

  师小结:在今后的估计中,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别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课桌的高)的长度都可以作为我们估计的标准和依据。

  3、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上学期我们还认识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试着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来研究。

  PPT 活动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真棒!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来比划1分米,还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学们对分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受!

  (三)认识毫米

  1、通过“量一量”,揭示毫米。

  师:请用直尺在测量单上“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生汇报

  师:不是6厘米吗?铅笔的长度比6厘米长,但是又不到7厘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它就是刚刚——毫米,用字母来表示。

  2、通过自学,发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一起对分米进行了研究,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开对毫米的独立学习吧!

  PPT 活动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或几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看来同学的收获可真多,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过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刚我们说一张卡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现在请你将3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现在把5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两个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这时候大约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长度吧。

  师:现在请看,周老师吧20张卡片摞在一起,这就是?30张卡片呢?90张卡片呢?再添10张卡片就是?

  师: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来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来1毫米实在是太短了!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测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帮助下,发现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来就请你带着这些满满的收获,赶快帮黑猫警长找到偷吃红土的小象吧!

  (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测量脚印

  师:你觉得案发现场的这个脚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独自测量

  师:看来确实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红土,可是,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要偷吃红土吗?

  师:红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补充的矿物质铜和盐,但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不劳而获是不对的。

  2、修改日记。

  师:小马虎最近也学习了长度单位,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一起读一读吧!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用70米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来到学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语文课。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师:这两个算式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1( )-9( )=1( ) 1( )-99( )=1( )

  4、全课小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收获了很多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其实长度单位不只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这四个,还有比米更长的单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单位,这些长度单位都等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

  (五)板书

  分米、毫米的认识

  米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认识刻度尺

  2、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3、认识几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具体安排如下页表。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标题

  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

  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上所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把校园体育运动场景作为单元的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移推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入材料,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个年级的学习重点,又注意前后连贯。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拿常见的数学概念来说,在小学阶段,尽管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但低年级采用描述式较多,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因此,具体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标准》,仔细分析教材,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4.本单元可用6课时完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第36——37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听算:

  20+33=35+12=24+37=51+43=

  16+25=36+60=43+20=30+25=

  2.笔算

  56+28=47+39=66+25=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师:笔算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2.教学例1

  (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哪些动物?

  师:狐狸、麋鹿属于哺乳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中国特有动物中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几种?

  (3)列竖式计算。

  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一行独立完成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要注意什么。

  (2)补充: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吃苹果。

  13732436

  +561+475+360

  ------------------------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

  271+122=

  271

  +122

  --------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第37页例2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2.笔算。

  758+207=302+439=286+423=

  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课

  教学例2。

  昨天我们了解了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的种类,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已知动物的种类。(出示统计表)

  你能算出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笔算:271+31=

  271从哪位算起?

  +31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3.小结:列竖式计算时。计算时从个位加起,个位1+1=2,个位上写2,十位7+3=10,满10向前一位进1,在百位右下方靠近横线处写一个小“1”,十位上写0,百位上2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3,百位写3.

  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第二行学生笔算,集体订正。

  2.练习八的第一题。

  3.补充:看谁算得快。

  259+670789+250533+364187+453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71从哪位算起?

  +31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简单的'验算

  教学内容:第38页例3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208+344475+68297+612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课件出示: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师:针对已知种类提出数学问题,并列竖式计算。

  (1)学生提出问题。

  (2)指导列式。

  (3)列竖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

  方法一:445

  +298

  ————

  个位5+8=13,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4+9=13,加进来的1,得14,向百位进1,十位写4.百位4+2=6,加进上来的1,得7,百位上写7。

  方法二:口算

  观察加数中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2来口算。

  445+298=445+300-2

  =745-2

  =743

  师:那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验算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通常检验加法的方法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师:那445+298该怎样验算?

  板书:

  298

  +445

  ————

  2.做一做。38页

  学生独立完成。

  讲评。

  3.小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学生笔算练习八的第4题后,集体订正。

  2.补充:看谁算得快。

  259+673789+254536+364187+493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445+298=743

  445

  +21918

  ------------

  743

  验算:298

+445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第2课时乘法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对倍概念的理解,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倍”的相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关于倍的认识和多位数乘一位数,本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复习。

  2.出示学习要求:

  ①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过哪些内容?

  ②你认为哪些内容较难?易出错?

  ③你还有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翻开书看一看,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把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这两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情况?下面是老师整理的与你们整理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1)大括号形式。

  (2)知识树形式。

  (3)文字叙述。

  2.查漏补缺,突破难点。

  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较难?你容易出错误。(连续进位乘法比较难;进位的数老忘加;有时忘写等式后面的数;对倍的实际问题有时理解不清楚。)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3×()<22 4×()<37

  ()×2<11()×5<38

  (2)教材第110页第1题(4)、(5)题。

  ①填写。

  ②说算理。

  ③集体订正。

  (3)教材第112页第6题。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订正。

  (4)教材第112页第7题。

  ①独立完成。

  ②你是怎样估算的?

  2.提高练习。

  (1)教材第112页第8题。

  ①试做。

  ②说说列式的理由。

  (2)教材第112页第9题。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订正。

  ③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④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大胆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为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在()里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 24×3()24×2 26÷2()26×2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第11课时被除数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是0的都都是等于0” 。

  2、学生经历探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以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学例8(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回答: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子去摘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怎么列算式?

  指名回答,板书:6÷3 = 2(个)

  提问:平均每只猴能摘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算式?

  指名回答,板书:0÷3 =

  谈话:同学们,三只猴子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下到)

  引导:那么0÷3就等于多少呢?(0)(板书:0)

  提问:如果是4只猴子摘桃子呢?9只呢?它们的.得数都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0 ÷4 = 0 0 ÷9 = 0

  引导学生说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9(出示图),提问:要求“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怎样列算式?(306 ÷3)

  2、谈话:306÷3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提问:3 0 6 ÷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1)估计3 0 6 ÷3的商比1 0 0大些。

  (2)3 0 0 ÷3 = 1 0 0 6 ÷3 = 2 1 0 0 + 2 = 1 0 2

  3、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述:这样写比较简便。

  边写竖式边做如下交代: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完,十位上的0除以3直接商0,再除各位上的数。

  提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4、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让学生是计算过程。

  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依次除以除数,遇到0除以除数直接商0,除得的商写到被除数的上面。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

  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

  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0一定要商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回忆图形名称。同桌交流,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观察,说出图意。

  要求6 0 5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就是求6 0 5米里面最多有多少个3米,余下的米数不够做一套。

  独立列式解答,教师评价小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被除数上有0的除法

  306÷3=102(个)

  在计算三位数(某一位上有0)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前一位上能整除,后一位是0的,就直接在后一位上商0。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也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并不陌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起来比较轻松。在教学中,鼓励同学独立思考,体验探究的真正乐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画图的策略理清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解决的策略,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什么策略?

  列表。

  师:大家体会到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那么,这节课再学习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观察情景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用的信息。

  学生讨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个已知条件:

  (1)绿花有12朵。

  (2)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3)红花比黄花多7朵。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2.分析问题。

  要求红花有多少朵,首先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求出黄花的朵数,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

  根据线段图所示,可以很容易解决“红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了。

  3.解决问题。让学生列式,想一想怎样算,指名板演。

  (1)黄花朵数:12×2=24(朵)

  (2)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4、教学“想一想”。

  出示问题: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

  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再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列式解答。

  12×2=24(朵) 24-7=17(朵)

  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比较、小结。

  谈话:刚才的两个问题,都是从条件想起,再解答问题的。这两题的解答过程, 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小结:

  (1)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2)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线段图,小组交流,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从条件想起,用的时间少代表跑得快,用的时间多代表跑得慢。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先求杜鹃花和茶花的总盆数,再求这个总盆数的2倍也就是月季花的盆数。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独立列式,说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全班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黄花朵数:12×2=24(朵)

  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可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运用画图的策略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10分米=()米

  6000米=()千米1千米=()米+400米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7—10题。

  2、完成“练习六”第1—3、5、9、11题。

  3、完成“练习五”第6及练习六“第6、7、12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调查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及应用

 三、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

  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1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1-26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02-2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1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28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范文11-2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01-25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15篇)02-10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精选15篇)02-1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