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25 12:58:3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1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2

  教学内容:第114页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和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的口算以及接近整百数的数乘接近整十的数的估算,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能应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里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能力,会求出字母式子的值,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在计算中的应用,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以及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以及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转眼又到了期末,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的知识一定丰富了不少吧!你们能回顾一下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2、请同学们先独立填写书上113页上的表格,填好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3、小组交流。

  4、班内交流:你学得最好的内容是什么?

  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

  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及“用字母表示数”。

  二、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1、整理与复习第1题。

  (1)学生任选一组题独立进行计算,并在计算后组织比较;

  (2)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有关乘除法的简便笔算方法,巩固对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整理与复习第2题。

  让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并沟通估算方法与笔算方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

  3、整理与复习第3题。

  (1)让学生仔细观察每道题的特征,说说分别打算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集体核对,纠错并说明原因。

  三、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整理与复习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其中,第(1)题要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式子,第(2)题要提示求字母式子值的书写规范。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困难吗?

  教学内容:第115页5—8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这一节课,我们来复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律,以及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小组交流:在这几个单元中学会了什么?

  班内介绍┄┄

  提问:在这些单元中,哪些内容你们觉得有困难呢?(自由发言)

  引入: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大胆提问,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二、复习混合运算

  整理与复习第5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

  4、小结: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注意点。

  三、复习乘法分配律

  整理与复习第6题:

  (1)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指名板演;

  (2)集体核对,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3)小结: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规律的方法(a+b)×c=a×c+b×c。

  四、复习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1、整理与复习第7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2)集体核对,说说列式的想法;

  2、整理与复习第8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扳演;

  (2)集体核对。

  3、小结。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在复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3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4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活动一:量一量

  解释与运用

  活动二:量身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和原来的想法比较,加深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多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正确熟练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6、引导学生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出示)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板书: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引导学生认识: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

  3、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的解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过以上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比怎么样?

  5、第17页“试一试”第1题。

  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9-21

四年级下册《优化》数学教案12-12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3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03-13

【热】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3

【推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3

【精】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3-1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