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项目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
(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可以知道三名运动员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情况图,并提问:根据刚才的数据,你能判断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根据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很多,所以距离应该相对远一些。
因此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情况。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①让学生观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况表”。
②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讨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
(出示:8.2÷5 15.9÷15 7.42÷7 25.6÷8)
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做一道,集体订正
师小结:在计算小数除法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引入:同学们对上一节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你们真是一群爱学习的学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博
物馆参观,看看在博物馆里你能发现什么数学知识。(出示课题:参观博物馆)
二、新课探究
师:最近,博物馆里举办了一次恐龙化石展览,淘气和他的同学一起去看展览。看着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四人的车费、门票费一共花了26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师板书)
师:不用计算,先估一估每人大约花了多少元?说一说你估的理由。
师:到底结果是多少呢?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算好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展示学生计算过程,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典型错例。交流后,全班展示。
教师板演,边板演边总结:26除以4,商4余2。如果要继续往下除,怎么办?在添“0”之前要注意
先点商的小数点。这里的20表示什么?(20个十分之一)继续用4除,得到的商是5个十分之一,所以5要写在十分位上。得到26÷4=6.5(元)
师:刚才我们估计的结果是平均每个人6元多一些,计算出的准确结果是6.5元,和我们估计的结果比较吻合。
师:淘气在参观了恐龙化石之后非常喜欢,他便想买几个恐龙模型送给朋友们。
课件出示第二题:买16个恐龙模型共花了12元,每个恐龙模型多少元?
师:能列出算式吗?师板书12÷16
师:先估一估,12除以16,大约商几?
生:估计每个不到1元。
师:先自己算一算,算好后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板演,小结:12除以16,个位不够商1,要用0占位,在被除数后面点上小数点添0,表示120个十分之一,再点上商的小数点,用16除,商7个十分之一,得到112个十分之一,余8个十分之一,继续除,在8的后面添0,表示80个百分之一,商5个百分之一。除尽。(师生配合说)
师:观察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先写可0占位,然后在整数后面加上小数点补0继续除。
三、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继续走入了美丽的蓝鲸展厅,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大家赞叹不已之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课件出示)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只蓝鲸的'体重相当于36头大象的重量。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吨?
师:你能算算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
2、师:饲养员叔叔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蓝鲸,想送给同学们一些蓝鲸卡片,你们想要吗?快在你的书桌里找一找,你发现什么了?(书桌中的蓝鲸卡片)你们喜欢吗?要想得到它,要先回答对叔叔的题才行。(4÷25 610÷16)选择你喜欢的一到题来做。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参观了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学习到了关于小数除法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小数除法的其他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设计说明
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
方程
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
①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②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用点表示乘号或直接去掉乘号,如a×b可以写作a·b或ab;a×a可以写作a·a或a2。
③当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可以写作a。
(2)填一填。
①小明的身高是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的身高是( )厘米。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③一堆煤有a吨(a>5b),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 )吨。
④在自然数中,与自然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它们三个数的和是( )。(a>1)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判断。
①a×b×8可以简写成ab8。( )
②a2和2a相等。( )
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等。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
2、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36厘米=36/100米=0.3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0厘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二、填一填: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三、试一试:
强调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学生在由米换算到厘米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米换算成分米今儿换算成厘米。
四、作业:
第5页练一练2、3、4、5
五、板书设计
1米=1 0分米=100厘米
1厘米=0.1分米=0.01米
1千克=1000克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设计说明
四边形分类是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的基础。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既重视知识本身的构建,又重视课堂结构的构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分一分”“想一想”“填一填”“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其特征,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数学既是一个主动探究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的过程。本课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学习兴趣盎然,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图片 剪刀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一组图形。
师: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是一组四边形)
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四边形的特征给它们分分类。(板书课题:四边形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指认学过的四边形,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分类探究
1.简单四边形分类。
(1)让学生说说如何将上面的6个图形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①学生分类后交流、汇报分类过程和结果。
这些图形可以分成两类:①③⑤为一类,它们都有两组互相平行的边;②④⑥为一类,它们都只有一组互相平行的边。
②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明确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请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哪些。
学生分别指认6个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复杂四边形分类。
(1)在上图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四边形⑦和⑧。(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们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
(2)自主探究,尝试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把上面的8个图形分类。
(3)汇报、展示分类的结果。
分类完成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分类结果。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没有平行的边:
(4)为什么这样分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汇报是根据四边形的对边是否互相平行和有几组对边互相平行进行分类的。
师: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学生汇报分别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比较,根据边的特点,可以把四边形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任意四边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一、谈话导入。
1、上周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学得怎么样,老师出几道题考考你,敢不敢接受挑战!
2、复习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和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卡片出示:
0.12×50 2.6×0.5 1.2×60 2.13×4
0.02×7 4.8×0.33 1.3×2.2 9.6×0.8
3、快速说出下面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并列竖式计算2.13×4和 9.6×0.8
4、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乘法计算。(板书课题:小数乘法)
二、创设情境
1、收集信息,生成问题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有关地球上动物爬行速度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的收集情况。
学们汇报,教师向学生介绍动物的相关知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什么吗?
老师课前收集的资料,同学们看一看。
出示信息: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的2.15倍。
师:资料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生答,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多少米?和三蛞蝓在地面上每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两个数学问题。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根据板书的问题,你会列式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1)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多少米?
①列出算式:2.2×2.15=
②学生独立估计每分钟大约爬行多少米?并说出估计的'方法。
然后再全班交流
③探索计算方法
独立列竖式计算,小组交流,重点交流以下内容:
(1)独立计算时遇到的问题
(2)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3)竖式的书写格式
一人板演并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积为什么有三位的小数?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米4.73米。答:
2. 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式:2 .2×60=
(2)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进行交流。
(3)独立列竖式计算,同时一人板演。
(4)由学生评价,并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检查得数是否在估计的范围内。
得出: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小时大约爬行132米。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做课本47页第四题。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班内回报交流,集体订正。
2、做课本47页第五题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班内回报交流,集体订正。
3、做课本47页第三题
请你给下列得数点上小数点,使计算正确。
4.8×1.3=624 9.32×1.4=13048 1.87×2.3=4301
4.8×0.9=432 9.32×0.7=6524 0.15×0.63=945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说一说做题方法,同时观察前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在Ο里填上“?”“?”“=”
0.3×1.2〇0.3 0.5×1.8〇1.8
0.3×0.2〇0.3 1.5×1.8〇1.8
0.3×1〇0.3 1×1.8〇1.8
(通过计算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四、内化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64-P65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三、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生已学会了加与减的互逆关系、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积累的数量关系的学习经验。
四、教学设想
将数学概念“嵌入”数学学习背景与结构之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的概念位于数学背景的“哪个”位置,这对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是极其重要的。
五、教学思路
关系——数量关系——等量关系
六、教学过程:
1、制造冲突,聚焦“数量关系”
⑴课件出示
⑵根据这两个已知的`数量,同学们猜猜要求的数量可能是什么?
⑶学生找出求和、求差、倍数三个问题?
⑷展示淘气问题,鸭的质量有多少千克?
⑸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算不出来?
⑹教师小结,已知数量与要求数量之间没有关系。
2、辨别比较,引入“等量关系”
⑴教师提问,如果有关系是不是就能算呢?
⑵分别出示两种关系
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⑷这个关系能确定鸭有多重吗?
⑸学生交流、讨论
⑹教师小结:上面两个关系不能确定鸭有多重,但是能确定鸭的质量的范围。
⑺教师:你觉得什么样的关系就能确定鸭的质量呢?试着用手比划一下。
⑻课件出示:
3、自由创造,感知“等量关系”
(1)出示学习单,学生自主填写相等的关系。
(2)分别展示以下三种情况
鸭鸭鹅鸡鸡鸭鸡鸭鹅
(3)学生根据相等的关系分别算出鸭的质量。
(4)小结:在数学里我们把这样相等的关系叫做等量关系。
4、自主尝试,表示“等量关系”
(1)出示
(2)这个等量关系,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3)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
(4)小结:鸭的质量×2=鹅的质量
(5)有不同的式子表示吗?
(6)小结,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量关系式。
5、数形结合,感悟“等量关系”
(1)出示
(2)请看,这三个人的身高有关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请你表示出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4)学生自主完成。
(5)交流表示方式:等量关系式、线段图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笑笑身高
……
(6)对比线段图和式子,发现用图表示更直观。
(7)展示下面的等量关系,进行交流和讨论
6、走进生活,寻找“等量关系”
(1)课后练习
(2)动画中寻找等量关系
(3)寻找教室里的等量关系
七、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直观)
鸭的质量×2=鹅的质量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妹妹身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认真观察、思考归纳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习难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填空:含有_______的_______叫做方程。
判断:下列这些是方程吗:
1.x=10 ( )
2.32+x ( )
3.16+4=20 ( )
二、自学指导。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课本左边主题图 )
提示:
(1)现在的天平处于什么状态?_______,说明两盘的质量_______。
(2)从左往右观察每组两幅图片,天平的左右两盘有什么变化?天平有什么变化吗?现在你能把天平的规律描述出来吗?换成等式呢?
2.现在再来观察一组,和上面的 一组有什么不同吗?(课本右边主题图。)
对比上面一组 天平图片的规律,你能说出这 一组图片中有什么规律吗?用一句话来描述等式的规律。
请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对这个规 律进行举例说明。
三、实践应用。
利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求出方程中的x。
x+2=10
思考:在这个方程里,未知数x属于这个加法算式的哪部分?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能想到这个方程的不 同解法吗?试一试吧。
练习巩固:
解方程:y-7=12 23+x=45
四、课堂小结。
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 了什么内容呢?
1.会解一些方程了。
2.注意算数准确。
五、目标检测。
1.通过研 究我们明白了:等式两边都_______(或_______)同一个数,等式_______。
2.解方程:x-12.3=3.8。
3.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编一道题,列出方程并解出来。
六、作业布置。
课本P69页第2题、第5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一、在猜数情境中列方程(进入情境,明确目标)
1、“前两节课我们学习解方程,就好象一个小孩刚刚学会了走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解方程,就好象一个小孩要学习跑步了。你们想学吗?”
2、我们先来做一个猜数游戏:老师今年的年龄乘上2,再加上20岁,等于100岁。猜猜老师今年多大年龄?(40)
问: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1)老师今年的年龄×2+20=100
2)老师今年的年龄×2=100—20
3)(100—20)÷2=老师今年的年龄
4、如果我们用方程来解这道题该怎么办呢?需要设哪个数为X?
5、我们把老师的年龄假设成x岁,就可以写出方程:
师板书:解:设老师的年龄为x岁。
2x+20=100
2x=100—20
6、列的这个方程表示什么意思?
7、怎样解这个方程呢,这就是我们本届可要学的(板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你有什么办法解这个方程呢?
1、自己试根据以前所学知识解答。(指名板作)
2、组内交流解答的方法,注意:说明白解答的根据是否合理。
三、讨论释疑,总结升华:
1、板演同学汇报:
生1:根据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特点,我先两边都减去20,把20消掉,变
成2x=80,然后两边都除以2,就得到x=40
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2x+20=100
2x+20—20=100—20
方法一:2x=80
2x÷2=80÷2
x =40
师生小结:这个方法用的是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生2:我先把2x想像成一个数,这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就是2x=100—20=80,然后再求x,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的道理,x就等于80除以2,结果x等于40。
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2x+20=100
2x=100—20
方法二:x=80÷2
x =40
师生小结:这是用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2、怎么检验结果是不是正确?
生:把得数放进方程里计算,就是:2×40+20=100,对了
两种方法都能够求出x。
3、对于第一种方法,我们把思考的过程都写下来了,而通常情况下,书写可以更加简便些,(教师把省略的部分用红色圈出,强调写“解:设”)现在你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了吗?
方程:2x=100—20方法同上。
4、小练:老师生日的号数乘5,再减去10,得40。猜猜看老师的生日是几号?
你会写方程吗?学生独立列式并解答。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
解:设老师的生日是x号
5x—10=40
5x=50
x=10
你们的生日是几号?谁想出题让大家猜猜?(列式计算)
5、小结:通过刚才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
1)解方程的两种方法:性质、各部分间关系
2)列方程、解方程应该注意什么?
6、质疑。
四、在实践中应用新知:(应用提高,拓展延伸)
1、试一试:
第95页第一题
到黑板上板演:
2、第95页第二题:
3、练一练:
第一题:列方程求x。
第二题:看图列方程。
这道题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线段图”,列出方程。
4、拓展延伸:
1)解方程:4x+14×20=986。4 27x —125×4=554
2)高尚今年12岁,他的妈妈今年36岁,多少年前妈妈的年龄是高尚的5倍?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 1 ?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当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点评: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一、教材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
三、学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登封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探索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强调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
3.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
请同学们将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四组不同长度的小棒拿出来,同桌两个相互合作,看看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哪组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2.小组汇报
3.小组讨论:
同样是用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为什么有的能摆成,有的却摆不成呢?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组实验结论,你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全班交流
(1)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
组1:三根长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2:两边长度加起来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3:…………
根据学生回答,举出反例:引导学生辨析,逐步完善学生认识,达成共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2)这边的各组小棒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呢?(强调“任意两边的和”)
5.教师小结
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索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
(三)看书巩固自己看教材第27页的内容
(四)拓展应用
1.教科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出示小明上学的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上学可以怎样走?有哪几条路线?在这两条路线中,走哪条路线最近?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集中分析,总结汇报
3.课本第28页练一练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课本28页练一练第3,4小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小数天地
[复习内容]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习重难点] :
1、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方法]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
一、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零点零八二230.9
一点零二三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每块9.80元
薯条每包5.50元
可乐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小数的意义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小组交流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5+1.5= 7.8-1.8= 3.5+2.5= 6.4-1.4= 100-84=
3.3+6.7= 85+15= 45+35= 4.5+2.6= 0.49-0.27=
2计算
3.54+5.26 368-269 18.32+27.57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比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情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 估计谁的总分会比较高呢?
小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1)8.65-8.55=0.1 0.88-0.40=0.48 0.48 大于0.1
(2)9.43-(8.65+0.40) 8.65+0.40=9.05 9.43-9.05
(3)9.43-8.65-0.40
这样的小数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算一下。
组内交流
刚才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谁做得比较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5、练习
试一试1
6、小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四、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xx.10.14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面包 1(个) 5.40元 5.40元
酱油 1 (瓶) 4.5元 4.5元
醋 1 (代) 1.5元 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计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15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2-27
四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2-25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6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20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20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1-15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5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03-06
四年级下册数学的设计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