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19 11:49:0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 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小鬼当家“这一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学习为父母服务,通过买东西,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不但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水到渠成地让幼儿掌握了仿编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会仿编和解答4的加减应用题。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据水果卡片自编4的加减应用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 幼儿去买东西,使幼儿了解一个买与卖的过程。

  2、物质准备: 准备各种水果卡片,人手4个替代物作钱。

  活动过程:

  一、以“帮农民伯伯摘果子”引入。

  “小朋友,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农民伯伯想请你们帮他摘水果,你们愿意吗?”(愿意)

  二、游戏“摘水果”: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

  三、分类活动:分水果

  1、引导幼儿将自己所摘的水果跟同伴之间进行交流。

  2、交代任务:将各种水果分别放在筐里。

  四、歌表演:《摘苹果》

  “果园大丰收了,我们多高兴啊,让我们来唱首庆丰收的歌吧!”。

  五、师通过情景表演仿编4的加减应用题。

  1、仿编4的减法应用题。

  “摘完水果了,我觉得真渴啊,我该怎么办?(买水果吃啊!)可农民伯伯已经把水果卖给老板了,我得去买水果吃了。大家看,我有多少钱?(4块钱)我只有四块钱,这些钱啊只能买两次水果,我得好好的想想看该买什么水果吃了。”

  ①师买了一个苹果,提问题。

  “刚才老师做了什么事?(买苹果)我原来有几块钱,(4块钱)买1个苹果花了几块钱,(1块钱),仔细听老师给你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②引导幼儿了解仿编减法应用题的条件。

  “给你们提了什么问题?”(还剩下多少钱?)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还剩下3块钱)

  “你们是怎么知道还剩下3块钱的?”(因为老师原来有4块钱的,买苹果花了1块钱,就还剩下3块钱。)

  ③才出示算式卡:4—1=3,引导幼儿了解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学过了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减法)

  2、仿编4的减法应用题。

  “还剩下的钱我想买什么呢?”

  ① 师买了3根香蕉,提问题。

  “陈老师买苹果花了多少钱?(1块钱)那买香蕉又花了多少钱?(3块钱)仔细听,老师又给你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②引导幼儿了解仿编加法应用题的条件。

  “刚才老师给你们提了什么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一共花了4块钱)

  “你们怎么知道一共花了4块钱啊?”(因为老师买苹果花了1块钱,买香蕉花了3块钱,一共就花了4块钱)

  ③出示算式卡:1+3=4,引导幼儿了解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六、幼儿仿编4的加减应用题。

  “爸爸妈妈不在家,没时间去水果店买水果,我们来当家,帮爸爸妈妈到水果店买水果吧,请小朋友看看,爸爸妈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几块钱?”

  1、提出编题方法。

  4块钱只能买两次的水果,买一次水果后,问同伴一个问题;把剩下的钱买第二次水果后,再编一个问题,考老师。

  2、请个别 幼儿进行仿编,师指导。

  七、游戏:“水果店”

  1、分配角色,2个女售货员,2个男售货员,编2+2=4的应用题。

  2、交代游戏规则:

  ①水果摊的任何水果只能1元1个。

  ②顾客买了一次水果以后,就得问同伴一个问题,剩下的钱买第二次水果后,再问老师一个问题。

  ③强调最后的一句话不能说出答案,应该提问题去考别人。

  3、幼儿游戏,师指导。

  八、集体小评,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编的问题。

  九、结束。

  “小朋友摘水果摘得这么棒,另外一个果园的农民伯伯也想请你们帮他摘果子,愿意吗?(愿意)那就快跟老师去果园吧!”

  活动反思: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小鬼当家“这 一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学习为父母服务,引导幼儿通过买东西花掉用去的钱、一共花掉的钱为条件将运算溶入到游戏中,刚开始发现幼儿对加法的理解较好,能通过组合算出最后结果,但有个别幼儿对较难的加减不太清楚,在数过手指后才明白相加的道理。在买东西的游戏中,边算边练习找钱是对减法运算的培养,并且引导幼儿用比多少的形式,找到各数字间的关系,在游戏中溶入了数学教育,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观察幼儿活动,还要指导幼儿在学习时游戏的渗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小棒,回形针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萌发热爱北京,向往北京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自制城市地图,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儿童形象

  2、小棒,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儿童,小朋友你猜猜看她们

  是哪个民族的人,可以从她们的衣着,长相来猜哦。

  2、教师:你知道她们的家乡在哪吗?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在地图上找

  找看,好吗?

  3、教师小结:她们是来自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孩子们,她

  们分别居住在南京,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和长春这几个城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居住的这些城市在地图上的哪些地方。(出示自制地图)

  二、测量这些城市到北京的距离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北京是中国的什么吗?(首都)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2、提问:每个地方的小朋友都想到北京去看一看,玩一玩可是他们想知道在这个地图上她们的家乡离北京有多远,小朋友,你们愿意来帮助她们吗?

  3、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来帮助她们测量这些距离呢?(小棒,回形

  针)

  4、教师:我们首先用直尺来量一下她们家乡到北京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

  同时我们知道两个地方之间一直线是最短的距离,首先我们看一下南京到北京最短的距离是多少呢?(注意它们的头和脚是连在一起的哦,这样才能测出它们的最短距离)下面我请小朋友自己用直尺来测量一下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长春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

  5、教师:下面我们用回形针来测量一下好吗?并且要记录下来哦。

  6、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用直尺和回形针测量了各个地方到北京的距离,并

  且记录了下来。

  三、交流测量结果,比比之间的距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远的?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近的?

  四、游戏:《送各地娃娃上北京》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送她们上北京吧。

  活动反思:

  一、活动轮流,资源共享。

  原本本次活动安排在周四的,由于未收集到每组一张共七张中国地图,而且考虑到其他大班班级中也收集了几张中国地图,于是我们将活动调整到周五,周三大四班开展,周四大二班开展,采用资源共享的形式将各班的中国地图收集起来轮流使用,既不浪费,还运用得恰到好处。

  二、愉快交往,自主操作。

  中国地图较大,占满整张桌子。所以我将场地安排两块。七张桌子分开放前面,幼儿的小椅子全部放后面,幼儿听清要求后到前面操作测量,再到后面小椅子上记录测量结果。操作中我主张自主,尽量让幼儿自己主动探索,遇到困难也可以请同伴协助,在这样一种自主轻松的氛围中,整个活动圆满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练进行7以内数数,复习几何图形。

  2,体验元宵节里的节日气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7幅房屋图片、(如图一)门内各有礼物一件(如图二)。

  2,灯笼底版(如图三)、灯笼(如图四)。

  3,色纸、剪刀、胶水、线等。

  活动过程:

  1,找礼物:

  –“新年已经过了,小朋友收到的礼物是什么?”

  A,出示小房屋,幼儿观察并回答:

  –“一共有几幢房子?”“有什么不同”?“每种房子各有几幢?”

  (引导幼儿从屋顶的形状、房子的颜色、窗的数量等进行观察、数数。)

  B,请幼儿打开房门,找出礼物并数数:

  –“你找到什么礼物?”“你的礼物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各有几个?”

  –“哪些礼物的图形和数量一样多?”“哪种礼物的'图形数量最多?哪个最少?”

  2,做花灯:

  –“元宵节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看花灯)我们也来做花灯吧?”

  A,幼儿每人一张灯笼底版图,去寻找形状、点数均对应的灯笼:

  重点指导幼儿正确数数,同时正确辨认几何图形。

  B,正确配对以后进行粘贴。穿上线,并用彩纸剪成流苏,装在灯笼上。

  3,玩花灯:

  –“让我们提着灯笼互相拜年吧!”

  –幼儿寻找灯笼形状一样或点数一样的朋友,互相问好,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目标:

  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

  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

  准备:

  操作材料

  过程:

  1、欣赏与引疑: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一)

  ——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办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

  2、讨论与尝试: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办法?

  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

  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

  3、实践与思考: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二)

  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比比哪个人数得快。

  操作实践,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相互启发。

  4、迁移与创造: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三):

  ——“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拨一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3.感受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活动难点:

  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

  活动准备ppt课件、教师钟面模型、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呢?

  2.师:谜底是什么呀?小朋友们见过没?在哪里见过?它是让我们干什么的?

  二、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和它变成好朋友吧!(教师出示钟面模型)

  师:小朋友们来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数字、时针、分针)

  师:钟面上的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结:每个钟面上会有1-12这些数字,12在最上面,6在最下面;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时针和分针都是绕着数字1-12转动的,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

  三、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时针和分针是是怎样绕着数字转动的呢?从哪个数字开始走?

  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引导说出答案

  师小结:时针和分针像龟兔赛跑一样,把12作为起点,开始赛跑,从数字1开始到12顺着跑,时针跑的慢,分针跑的快。

  四、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1.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针、分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当分针指向12时,指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报时间,请个别幼儿演示拨指针,其余幼儿检查,初步理解整点的意义。

  2.认识半点

  (1)出示两个半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半点时针、分针的特点。

  师: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远?(半圈)。

  师: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走半格,在两个数字中间就是半点钟。

  (2)教师请个别幼儿拨出半点钟。

  五、 巩固认识,了解钟与人们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

  1.小朋友们认识了时钟,谁能说一说时钟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师:时间与我们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时间能告诉我们早上8点上幼儿园,中午11点30分吃午饭)

  师小结: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的本领很大,它会告诉我们学习、睡觉、吃饭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时间是很宝贵的,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时间。

  活动总结

  幼儿的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大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过程。

  数学活动的建构,其活动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坚持师幼互动原则。

  整个活动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教师在活动中一直以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角色身份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13

大班幼师数学教案02-14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_大班数学教案07-08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09-08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01-02

大班数学教案加减01-02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