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 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乐园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下面学习乘法做背景。
二、探究新知
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提出问题:坐碰碰车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20×3=
提出问题:要怎样计算呢?
预设1: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预设2: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
提出问题:那200×3=多少呢?
预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提出问题: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呢?
预设1:12+12+12=36。
预设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预设3: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1乘3等于3写在十位,就是36。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3写到十位上呢?
预设:因为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就是3个十。
提出问题:想一想,12×4=应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2乘4等于8写到个位上,1乘4等于4写到十位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 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 200×7 = 700×2=
21×4 = 23×2= 32×3=
2. 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多少钱?
3. 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预设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乘一位数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理清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图片内容是:
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盒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课本第70页例2主题图:三年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算式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申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49×5218×4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用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应尽可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乘法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
(1)口算。哪类题目可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2)笔算。哪类题目要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里的两位数我们指的是一般的情况,不包括整十数
(3)估算。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把两位数看成是很接近它的整十数来估算的。估算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
2、关于乘法,我们这一课要学什么,有谁知道吗?
板书课题: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探究:
1、其实末尾有0的乘法也就是我们前面口算中出现的那类题,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口算,今天要笔算。
(1)、谈话:今天我们仍然到奶牛场去参观,看看奶牛场一天能生产多少牛奶。(出示主题图)
(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2530=
2、学生用已有的笔算知识列出竖式计算
交流:板书: 3 0 或 2 5
观察两个竖式,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3、注意看老师的竖式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板书:
问: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0没有和什么数位对齐)
猜: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在算的时候先不要考虑它)
遮去0,现在的竖式变成几乘几?(25乘3)
一起来算一算:75。
好了吗?(没有,还要添上0,得数是750)
把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竖式?为什么?
说说这种简便竖式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指出:它其实和口算差不多,先不看0,最后添0。
4、即时训练。
想想做做1。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学生计算时,注意提醒学生积的末尾0的处理。
说说做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算简便?
5、学这个简便写法有什么用呢?
大家来看这道题:3804500
这是一道三位数乘四位数,你能不能用新学的办法来计算?
随学生回答并板书,结合板书指出:先不看0,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
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样就会了,不过最后还要加上3个0。
看来学了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更难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3
问:题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你能想到什么?
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2、想想做做4
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式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
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
3、想想做做5
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收集到哪些信息,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算
式,如果学生独立计算有困难,教师重点提问:20人正好租4条船能推
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后,先观察平面图,找到方向标,确定图中的'方向,再
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想想做做2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例题先让学生按照竖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口算方法算出结果,然后介绍简便的笔算方法,这样安排可以减少计算的错误,并使学生产生学习笔算简便方法的需求.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4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14~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两位数、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乘法。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能力与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乘法问题。
2、在诸多素材中选择合理条件进行列式。
教学策略:
通过模拟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和学生间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教具准备:
配套软件平台,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双休日爸爸妈妈经常会带着我们一起去大卖场买东西,你有自己购物的经历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经历)
2、出示P14、15主题图,大卖场里真热闹!今天让我们和小胖一起去购物吧!
小胖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买一份礼物,你知道他要买什么吗?你能把小胖要买薯片的事说成一个数学故事吗?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生:小胖要买3箱薯片,每箱4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怎样列式
3×42或者42+42+42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3个42
3、师:像这样的问题用乘法解答比较方便。在大卖场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乘法问题,让我们一起去解决。出示课题:大卖场中的乘法
[从学生交流自己去大卖场购物的经历引入学习,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小胖购买薯片的故事描述,让学生再次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从而为接下去的练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尝试
1、提问:你还能找到大卖场中其他的乘法问题吗?
学生举例:小胖要买3箱薯片,每箱12罐,一共有多少罐?列式:3×12 尝试比较刚才的两个小故事的异同之处。
小结:根据故事描述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师:大卖场中到处都有乘法故事、乘法问题,我们来比一比谁找到的乘法问题最多,在小组里和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
2、小组活动:找大卖场中的乘法问题,边说边记录算式。
3、全班交流
(1)小亚家买了4箱猕猴桃,36只装一箱,总共有多少只?
4×36
(2)小亚家买了4箱猕猴桃,68元一箱,需要花费多少钱?
4×68
(3)矿泉水23元一箱,买4箱需要多少钱?
4×23
(4)矿泉水24瓶一箱,买4箱有多少瓶?
4×24
(5)每台微波炉329元,买4台给福利院,共要多少钱?
4×329
(6)每袋大米37元,5袋大米需要多少钱?
5×37
你还可以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其他有关大米的故事吗?
(7)每包腰果29元,买3包腰果要花多少钱?
3×29
你还可以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其他有关腰果的故事吗?
4、师小结: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列出了这么多的乘法算式,你能给它们
分类吗?(分成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乘三位数两类)
[在示范性的提出问题之后,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物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条件入手,提出不同的有关乘法的问题。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的创设,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的寻找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总结汇总的时候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为下面学习新的乘法做好铺垫。]
三、总结交流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注意观察,发现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探究作业
找一找教室里,校园里,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并把算式记录下来。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整捆和单根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例1的情境图。画外音: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如果没有电脑设备,也可板书。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略)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学情分析
乘法估算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因而在学生有一定口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估算教学,在教学本课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观察、分析6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能通过合作、交流编制乘法口诀,且能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并养成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在交流、合作中整理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口诀的.记忆;在解答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前留用六块三角形拼图的作业,展示作品。其中,有六人贴的是小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
二、编写口诀:
1、贴黑板上,一幅图是几块三角形?二副图呢?……六幅呢?将结果填在书上格子里。
2、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一格表示一个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3格、6格呢?在书上写算式。
4、看着算式编口诀,写书上。
三、记忆口诀:
1、仔细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1)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是口诀前2个数,积是最后一个数。
(2)两个因数,小的在前面。
(3)口诀从“一六”开始,第一个数字每次增加1。
(4)提问:为什么会相差6?相邻两句口诀得数相差几?
2、读一读6的乘法口诀,并记一记。
3、师生问答,同桌问答。(对口令游戏)
四、巩固提高
1、书上做一做,练习题十四。
2、数蚂蚁游戏。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同桌同学互相提问回答1~5的乘法口诀、
2、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新授
1、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问:在没有学习6的乘法口诀之前,请大家先猜测一下,你觉得老师要怎样来将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2、出示P33准备题
(1)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6
(2)问:每次加6,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6,第一个格是1个6,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6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6,并板书:1个6、2个6、3个6、4个6、5个6、6个6、
3、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一六得六”(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一只蝉的实物图(也可以将实物图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这是一只蝉,每只蝉有6条腿、)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1只蝉有6条腿,也就是1个6,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6×1=6,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教师板书:6×1=6一六得六
(2)学习口诀:“二六十二”(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一只蝉的实物图,问:现在有几只蝉,是几个几?(现在有2只蝉,是2个6、)
问:2个6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6×2=12二六十二)
(3)学习口诀:“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
教师再依次出示四只蝉的实物图,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
教师板书四个算式和四句乘法口诀、
(4)问:看一看这六个算式和六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6的乘法口诀共有6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6,后半句都表示得数、
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6、)
4、熟记口诀
(1)教师给出一定得时间,要求学生们在此时间范围内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开火车(找出一组学生,顺次回答问题),师生对口令(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没回答问题的学生击掌判断正误(回答正确,击掌;回答错误,立即举手纠正、)、
巩固练习
1、完成P33、做一做、1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要求学生也用小棒动手摆1个六边形、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
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2、完成P33、做一做、2
归纳质疑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是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比如说:2的乘法口诀就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就有三句,依此类推,一直到9的乘法口诀,肯定就有九句、是几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两句乘法口诀的积就相差几、)
布置作业(略)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10×6 8×60 12×2
700×8 12×4 6×500
2、笔算:12×4 180×3 105×7 832×9
3、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购物的经历吧。在购物的时候,你帮助爸爸、妈妈算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看这里的购书情境。(课件出示例1购书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口算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引出新知;通过情景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为:24×12。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提出要求:
①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要把计算过程说清楚。
②要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想一想他这样算有没有道理。
③把正确的方法确定下来。
3、组织沟通。
(1)口算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多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2)同学们会口算了,会用竖式计算吗?试着算一算。师巡视辅导。
(3)学生展示汇报,据生答完成板书。再现竖式,理清笔算过程及算理:先用个位上的2乘24,得48;再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设问:这个24表示……接着,边叙述边书写:它表示24个十,是240,是24乘10的积。个位的0不写,4要对着十位。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算出两个因数相乘的积。
边叙述、对话,边书写成: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积
2 4 ……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2 8 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老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写算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研讨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法,再现笔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做到数位对齐,数位应该如何对齐。
4、小结,笔算乘法的方法。先请多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口算,使学生明白算理,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笔算,使学生掌握算法,重点说数位如何对齐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笔算乘法方法的理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重点辅导后进生。
3、判断并改正:
21 13 34 23
×12 ×22 ×11 ×12
42 26 34 46
21 26 34 23
252 52 374 69
( ) ( ) ( )( )
4、我会解决: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去植树,一共种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请问同学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检测,综合测试自己,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地方,有利于及时改正错误,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算法,又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沟通。
2、老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当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精确处置进位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48 = 288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积
2 4……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2 8 8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10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
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
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
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计算下列各题。(课件出示)
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饮料每箱24瓶,共9箱;所求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学生独立列式。(24×9)
(1)学生估算9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
方法一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方法二 因为24比20 大,比30小,20×9=180,30×9=270,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
3.课件出示24×9,24×4两个笔算竖式。
(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
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
(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5.学生尝试笔算137×6。
(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
(1)比较137×6和24×9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
(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
(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巩固练习
1.计算。
69×8= 76×4=
164×5= 245×3=
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
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26页,9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6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139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6、7、8题。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24×9=216(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1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学生将首次在竖式计算时遇到进位的情况。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是本节课应重视的问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做到了以下几点:
1、通过多元表征间的转换,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叙述过程,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通过操作,将动作表征(操作)与符号表征(竖式)紧密结合起来,突破“满几十进几”的教学难点。
2、让学生自主探索,迁移类推新知。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仿照例1写出完整的分步演算过程,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位上数的含义,最后简化中间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迁移类推所学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引导学生笔算完成下面各题。
33×3 432×2
2、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设计意图: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2情境图,学生仔细看图,思考: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口头表述从图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2、探究算法。
(1)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操作小棒,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同时用竖式记录操作过程。
②集体交流。
a、操作过程:
先算6根小棒乘3是18根小棒,也就是1捆零8根小棒,再算1捆小棒是10根,3捆小棒是30根,最后算18根小棒加上30根小棒,等于48根小棒。
b、展示竖式:
(3)简化竖式,指导写法。(课件演示简化竖式的写法)
①计算16×3,先乘哪一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②个位上相乘的'积满十怎么办?
(个位上相乘的积是18,满十应向十位进1,8写在积的个位上,1写在十位和个位中间的横线上,写小一点)
③再乘哪一位?(十位)
④在竖式计算中,对于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应该把进到十位上的数加上)
乘法竖式:
小学数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01-17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案01-28
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01-20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11篇01-17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案4篇01-28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03-23
数学口算乘法教案01-09
数学笔算乘法教案02-16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