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28 22:30:10 剑锋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16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教学目的:

  1、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与不等底等高的圆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1/3Sh

  拿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进行实验。为什么倒3次不能刚好倒,和刚才不一样呢?

  强调:“等底等高”。

  问: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1/3?

  练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说明:不要漏乘1/3,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②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③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教学设想:

  《 圆柱的体积 》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

  (2)讨论后汇报

  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

  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

  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

  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

  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

  师:(课件显示)如果要求某些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能用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积的问题的欲望]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

  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1)教师首先提出具体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

  生2: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生3:说明圆柱和我们学过的圆和长方形有联系

  师:请同学们想想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生2:不是吧,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知。]

  (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

  配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联系,通过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再现,为实现经验和方法的迁移作铺垫]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启发猜想:我们要解决圆柱的体积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并通过讨论得出:反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反圆柱切开,再拼起来,就转化近似的.长方体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

  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的份数越多,形体中的 越接近 ,也就越接近长方体。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体验。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

  (3)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 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出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用教具进行演示。

  (4)概括板书: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联想建立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初步建立转化的雏形,然后再通过实践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学生的发现,从学生的认识和发现中,围绕着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 公式)]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火眼金睛判对错。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

  (2)圆柱的高越大,圆柱的体积就越大。( )

  (3)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则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设计意图:加深对刚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4厘米。

  (2)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2米。

  (3)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实践练习。

  提供在创设情景中圆柱形接水容器的内底面直径和高。

  这个圆柱形容器,内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12厘米,水面高度1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课堂作业。

  为了美化环境,阳光小区在楼前的空地上建了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花坛。花坛的底面内直径为4米,高为0、6米,如果里面填土的高度是0、4米,这四个花坛共需要填土多少立方米?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反思回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从生活的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运用已有的知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经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解决新的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巧妙的利用想象、课件演示将圆和圆柱有机的联系到一起,使学生想象合理、联系有方。在探究新知中,通过想象和操作,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较抽象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必要而有效的感性材料,加强了实践与知识的联系,并创造性的补充了一些与学生身边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

  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按折扣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2、教学例9。

  学生自己读题。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口答。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3.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二、导入新课

  利用反义词来导入今天研究的课题。今天研究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三、进行新课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

  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每

  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独立观察,思考。

  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写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乘积(路程)一定。

  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当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

  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

  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

  4.反比例意义

  引导小结:都有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画出相关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方法。“实际测量”是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实际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

  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的内容中,先学习在地面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再用卷尺或测绳分段测量出相应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内容中,介绍了得到步长的方法以及用步测的方法测定一段距离;目测重在介绍目测的'方法。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会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⑵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空间观念。

  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卷尺、标杆、50米跑道。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⑴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实际测量。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⑵了解测量工具。

  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测量工具;预设:卷尺、测量仪、标杆等。

  ⑶明确学习内容。

  测量地面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

  二、了解测量知识,为实践活动作准备。

  ⑴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

  理解测定直线的意义:如果不先测定直线就去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分段测量时容易偏离两点间的连线,从而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

  理解测定直线的方法: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连线分成若干小段,以便于工具测量;

  观察教材上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怎样在A、B两点间测定直线的?(2根以上的标杆成一线时)

  掌握测定直线的.步骤:测定直线;分段量出;记录计算。

  ⑵学习步测的方法。

  理解步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在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要求不十分精确是,可以用步测。

  掌握步测的方法:用步数×每一步的距离。

  理解步测的关键:确定平均步长。

  掌握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形成一般测定平均步长的过程,量出一段距离(50米),反复走几次,记录数据,计算步长。

  理解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测定平均步长;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

  ⑶学习目测的方法。

  观察黑板,说说黑板的长和宽,交流得到黑板的长和宽的思考过程。预设:一米一米数出;比较得到;等等。

  目测较短距离:人书本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等等;

  理解目测较长距离的方法:先量出一段距离(50米),每隔10米插上标杆,观察、理解;用目测发方法测定教学楼的长度。

  三、实践活动。

  ⑴测定直线。

  ⑵确定平均步长。

  ⑶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

  ⑷目测教学楼的长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意义建构

  1、看一看

  下面几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庆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在纸上,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说一说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0)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倍。

  3、议一议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样表示呢?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图】数学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自己发现特征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经历知识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有时,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只有3.5毫米,画在一张图纸上是70毫米,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图上的比例尺用线段来表示。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900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米。(在学校正西方向900米。)

  3、这位老师从广州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广州到北京实际距离是1920千米。

  五、总结新课,整理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9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根据上学期“比的认识”,怎样的两张图片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相除关系,且它们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

  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比值相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究。

  回顾

  产生疑问

  二、互动解疑

  1、比例的意义

  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要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

  (1)写出每个图片的长与宽的比

  (2)求出各比的比值

  (3)观察特点,写出规律

  板书:

  图片A:6:4=3:2=1.5

  图片B:3:2=1.5

  图片C:8:3=2.66……

  图片D:12:8=3:2=1.5

  图片E:12:2=6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这种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结论:像12:6=8:4, 6:4=3:2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巩固练习:

  (1)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教师巡视指导且批阅。

  (2)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题,完成后由教师批改。

  2、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该比例的项。

  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12:6=8:4中12和4是比例6和8是比例

  观察

  先独立思考

  指名汇报

  共同发现、小结

  理解

  自主思考

  小组内交流探究

  汇报交流

  独立填写

  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三、启思导疑

  1、同学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比值相等)

  2、这节课我们一直类比着比学习比例,比与比例仅一字只差,它们会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两个数相除,是一个算式;比例是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

  指名谈发现

  理解

  识记

  四、实践运用

  (一)填一填。

  1、在4:7=48:84中,4,7,48,84,叫比例的( ),其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用6,3,9,8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下列那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为什么?

  (1)4:5和8:20

  (2)15:30和18:36

  (3)0.7:4.9和140:20

  (4)1/3:1/9和1/6:1/8

  (三)按要求写一写。

  1、先写出比值是3的两个比,再组成比例。

  2、根据1.2×25=0.6×25写出两个比例式。

  独立思考

  指名汇报

  评价订正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自由小结

  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

  12:6 = 8:4

  6:4 = 3: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类似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王芳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1/3,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全校的.三好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二、教学例3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题,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从“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这句话中你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谁的1/6呢?那么应该把什么时候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教师再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请你试着把这道题做一下。

  教师找出不同的解法进行板演,并让学生说说思路。

  三、完成”练一练“

  1、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看线段图分析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做第2、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2、练习十三第4题。

  3、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五.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5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单元目标:

  1、使同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使同学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使同学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局部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同学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同学回答,使同学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平安、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外表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身手中圆柱的外表,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同学考虑: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丈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同学操作分析,得出丈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同学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生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身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生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生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论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生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和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安排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2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40=3/2

  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教学反思

  复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求比值出现知识遗忘。特别是对于如何求两个小数或两个分数的比值,而这部分知识是本课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关键,所以在复习中必须舍得花时间,夯实基础后才能继续推进新授学习。

  在总结比例概念的时机上,我对教材稍做修改。因为仅从一个例子就要求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含义,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我在教学完2.4:16.=60:40后,请学生们把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也根据比值相等的组成等式.在此基础上再提问“怎样的式子叫做比例?”明显感觉学生们能够根据实践经验较准确地抽象出概念。同时,建议在巩固练习中补充概念的判断题,如:6:10和9:15,(虽然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但因为没有组成式子,所以不是比例。)

  做一做第2题隐含着初中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教参给出了4个比例,“2∶4 = 1.5∶3、4∶2 = 3∶1.5、2∶1.5 = 4∶3、1.5∶2 = 3∶4。”其实应该共可写出8个比例。交换等号两边的比,还可以组成4个不同的比例1.5:3=2:4、3:1.5=4:2、4:3=2:1.5、 3:4=1.5:2。为什么仅仅相换了等号两边的比,就应该算作不同的比例呢?(必须结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来解释)怎样才能将4个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写出8个比例来呢?(我觉得在学习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更容易理解)。因此,将此题下移至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完成。

  练习六第1题必须特别关注,因为其中第2、4小题体现了正比例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求学生判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还补充要求他们回答相应两个量的比值表示的含义。如第2小题,有的学生用箱子数量:质量,那么比值的含义应该为每千克的箱子是多少个。也有的学生用质量:箱子数量,那么比值的含义则为每个条子的质量。通过练习,强化数量关系,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练习六第2题,如果将4个数两两排列求比值,有12种情况,再从中找出比值相等的组成比例太麻烦,有没有比较方便快捷的方法呢?有!孩子们发现:将的数与第二大的数组成比;将剩下的两个数也按大数比小数组成比,就能够较快判断出所组成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

  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3/5);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等。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1)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1/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

  追问:50朵的1/10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1/10 “,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 。

  指名列式。

  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计算。

  2、学第(2)小题。

  出示: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2/5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2/5?

  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3、做”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三、巩固训练

  1、做练习五第10题。

  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

  2、做练习五第11、12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13-15题。

  教学反思: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练习五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8、9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教学目标: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文字描述在图上正确找出指定位置

  2、能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图形中指定的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光盘

  教法写学法:

  可以先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由学生说出一种是用数对,一种是用方向和距离,由此引出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的复习。

  然后出示课本上的街区平面图,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街区图的内容,特别是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以提问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为例,如果学生回答: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都应认可。当说出行进距离时,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由此可以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使学生明确通常是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有了这个统一的约定,一般可要求六年级学生将图上距离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 mm之内。

  复习时,也可以先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的对话内容,再请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在学生说出街区图的内容时,由回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的提问,引出图上测量的问题。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搞清楚该怎样量,然后再看着第106页上面的街区图,提出问题,或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对话中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期初复习第7~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比较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圆的'知识。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圆,在图中表示出圆心和圆的半径、直径。

  2、指名说说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3、学生做期初复习第7题,在课本上做。

  三、复习应用题

  1、做期初复习第8题。

  学生读题,弄清每小题都有哪三个量。

  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师板书。

  2、做期初复习第9题。

  学生读题,师问: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在哪里?题里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指名板演,列出算式或方程。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版式或议程。

  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

  2.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

  3.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汇总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牢固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及进率,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有关计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教师板书课题)

  二、归纳整理.

  (一)启发学生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量的'计量?

  教师板书:

  长度 质量 时间

  面积

  体积(容积)

  (二)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1.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个长度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个面积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

  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讨论: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都是100?

  师生归纳:面积单位是根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0.

  3.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思考: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

  教师说明: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都是依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计量时做到准确无误.

  4.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一枝铅笔长176( ) 一个篮球场占地420( )

  一张课桌宽52( )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1( )

  一间教师的面积是48( ) 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 )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3)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长?

  (三)复习质量单位.

  1.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填写下表)

  2.练习.

  ①10麻袋大米约1( )

  ②l个鸡蛋约6.5( )

  ③1棵白菜约2.5( )

  ④1名六年级学生体重是40(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7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02-11

【推荐】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2-17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02-17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2-17

【热门】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7

【热】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