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03 13:04:1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的认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将为后面的分数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原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引导学生从现实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学会合作,与人分享收获,并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原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制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学法上谈一谈。

  教学教法:

  我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探究体验、参与合作、互动讨论。

  教学学法:

  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小明和小红在手工课上折纸鹤)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提问,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引出算式1/2+1/4(板书算式)

  此环节抓住切入点生成本节课的问题,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怎样计算让学生体会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确实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因猜想而紧张的沉思,从而达到风起云生的效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

  1、独立思考——投石问路

  在提出1/2+1/4得多少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全体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己的通过画图、折纸、探索计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曲径通幽

  算完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

  3、汇报交流——水到渠成

  小组说完后,哪组的同学起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其他还有别的想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请况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这种想法,我都不会急于表态,而是把问题抛回去:请同学们想想,你同意那种意见为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不仅说出得多少,更应结合图形、画图说明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

  出示提出的问题:你能计算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吗学生独立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出示试一试两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小结计算方法

  观察算式,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让学生思考、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优化,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吗引导学生总结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项。

  此环节抓住问题的的着力点讨论,让学生探究有实效,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汇报交流抓住知识的突破点,以求达到由“投石问路——曲径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我会设计基本练习(课本练一练1—3题)、提高练习(练一练第4题)、综合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先看清题意,再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关注有什么不一样的或是不对的

  此环节抓住盲点练习,让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学到的知识,还有情感体验。

  此环节抓住新知识增长点,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更深刻地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2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

  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一、创设情创设“打电话”的情境,

  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境

  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二、自主探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究,创建数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

  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学模型

  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

  化为已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

  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巩固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与应用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

  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补充练习: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笔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三、巩固与应用

  呈现中国银行20xx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练一练:P71/1,2,3,4

  第1题: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07,

  四、总结。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纪末2元,因此11元港币不够。

  第2题: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还需要去乘100.第3题: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2.请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

  二、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

  (1)请同学报出你们学号的所有约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

  ①每个约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

  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①有一个约数的数是:xxx。

  这些数中

  ②有两个约数的数是:xxx。

  ③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xxx。

  (4)再观察。

  ①有两个约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举手,点两名同学板演学号,大家检查。

  ③请学号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同学举手并报出学号,大家检查。

  ④学生看书第59页,读书上的小结语。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写出后讲所写的数为什么是质数(或合数)。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1)按要求去做后看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第59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3、做练习十三的2、4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合数——两个以上的约数

  1——只有1个约数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3题。

  2、“你知道吗?”

  课题二:分解质因数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②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回答: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2.填空:1~12的质数有xxx,合数有xxx。

  3.观察:2、3、5、7、11……等质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4、6、8、9、10、12……合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

  下面我们学习每个合数能否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把6、28、60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6=2×3 28=4×7 60=6×10 60=2×30 60=4×15 …

  (2)写出的两个数中如果还是合数的,再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写下去。

  6=2×3

  28=2×2×7

  60=2×2×3×5

  (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什么来?

  师生归纳: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学生口答。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

  如把6、28、60分解质因数右以写成:

  6=2×3

  28=2×2×7

  60=2×2×3×5

  书写格式说明: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把它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写在等号的右边。质因数按从小往大的顺序排列。

  2.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介绍短除法。

  它是笔算除法的简化“ ”叫做短除号。

  除数…2 6 …被除数

  3 …商

  (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 28 2 60

  2 14 2 30

  7 3 15

  5

  28=2×2×7 60=2×2×3×5

  (3)学生小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后看教材第62页的结语。

  (4)再让学生讨论一下:分解质因数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让学生说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名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名数之间的互化的实质理解.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课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课件2]

  12÷35=( )/( ) ( )÷( )=4/7

  ( )÷( )=a/b 8÷( )=( )/9

  ( )÷17=7/( ) 1÷( )=( )/d

  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课件3]

  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

  5,填空.[课件4]

  30分米=( )米180分=( )小时

  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

  1,教学P91 .例4: (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2)17分是几分之几时

  思考:A,这两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

  B,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怎样计算

  板书: 3÷10=3/10(米)

  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怎样求得

  板书: 17÷60=17/60(时)

  ※ P91 .做一做

  2,教学P92 .例5: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

  (1)提问:A,用谁作标准该怎样计算

  B,与复习题对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2)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 P92 .做一做

  习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1,P93 .4

  §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

  2,P93 .6

  提问:这两个问题中的标准量相同吗请说说标准量分别是什么

  3,P93 .7

  四,全课小结,抽象概括

  1,本节课所学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什么

  2,你还有问题要问吗

  五,家作.

  P93 .5,8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5

  教材学情:

  《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上一个单元里又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

  教学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教学学法:

  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具体学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等。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复习导入,铺垫孕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课堂评价,师生小结等五大环节。

  一、复习导入,铺垫孕伏

  我通过设计“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和“口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目的是为学好新课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的“手工折纸”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创造性地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学环节是主要环节,我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我放手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算一算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师生验证、讨论交流等形式,逐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故意出错题让学生判断,以此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第二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由于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所以在此环节中,我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第三步,算法优化。在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过程中,学生分别用了折纸、画图和计算的不同解法,我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更好、更方便,引导学生在算法多样化中选择算法化。

  第四步,讨论归纳计算法则。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归纳。通过发挥学生合作交流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计算法则。

  四、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如“看图填一填”。旨在展示计算全过程,给差生“拐杖”,力保“双基”。

  2.综合练习,如“计算”。完成这一层次的练习不仅要用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要综合运用“通分”、“约分”、“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等知识点,设计意图在于强化算理,提高计算技能。

  3.应用练习,如“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五、课堂评价,师生小结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6

  一、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学生38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五(1)班共有学生38人,相比之下,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成绩也不好;近10名成绩过差,勉强达到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欠账过大,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长方体

  (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和总复习,共计7个单元。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生活”、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有: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2.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针对分数应用题);3.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5.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有:1.整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之间的联系;2.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4.感受1立方米(m3)、1立方分米(dm3)、1立方厘米(cm3)以及1升(L)、1毫升(mL)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能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结构,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并运用所学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

  3.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

  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在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和题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的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5.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选择使用;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4、抓好每月一次的单元测试,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要点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法(二)(整数乘分数)、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练习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能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和证明等数学活动,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分数乘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有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借助分数乘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从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单元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四、单元教学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五、单元课时划分

  共7课时

  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分数加减运算题。(临时定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

  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1/5×3=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1/5×3表示什么(表示求3个1/5的和是多少)?该如何计算?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1/5×3=1/5+1/5+1/5=3/5;

  学生2:1/5×3=??

  教师和学生总结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2、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五、布置作业:

  课本2页3题;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5×3=1/5+1/5+1/5=3/51/5×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整数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7

  课题:练习一课题:练习一

  内容:练习

  课时: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

  数等概念。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游戏、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一、基本练习

  1、倍数和因数。练习第一题,找出15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15的全部倍数。你认为对于倍数和因数有哪些值得注意?

  2、第2题,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加强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

  3、第3题,分一分。

  4、1——20以内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进行分类;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奇数优势合数,这个数可能是几?

  二、数学游戏:猜猜我是谁

  1、(1)我是比3大的奇数。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2)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乘积是18。

  (3)猜数游戏:一行6、7人到前面,给大家看出谜底,象上面一样,让下面同学给出谜面,这几个人可以抢答,直到给出的谜面足以确定这个数且有人猜到这个数为止。

  教学反思:

  这里的练习课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在3、4题学生一点难度都没有,但在1、2题上学生还是有点费力气,尤其是第二题,这里有好几个答案,对他们进行方法法的指导,学生终于可以顺利的找到全部的答案。

  三、运用知识模型

  1、第13页第5题。独立思考,全班讨论,明确实际上就是找90的因数。

  2、第6题。中间的数其实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因此它们的和必然是3的倍数。

  四、总结,阅读。

  阅读《你知道吗?》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阅读材料。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8

  一、主要教学内容

  ㈠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九个活动情境: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除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知道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掌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找规律”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大小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也为后续理解、掌握通分的方法打下了基础;在“去少年宫”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一知识,会正确地通分与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㈡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2、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

  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情境活动: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重点介绍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计算组合图形的分割方法;在“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中,主要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形成解答组合图形的基本能力。

  ㈢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在三年级时,他们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大小的出现是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

  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三个领域的内容,并进一步加强课堂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集中性的专题综合应用内容:在“数学与交通”的专题综合应用活动中,安排了“相遇”、“旅游费用”以及“看图找关系”三个小专题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在“尝试与猜测”的专题综合应用活动中,安排了“鸡兔同笼”与“点阵中的规律”的两个小专题,通过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能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分析与解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课时安排:(见附表)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打电话”的情境,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活动,掌握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能够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4.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重点与难点说明

  小数的除法,分为三种情形分别进行探索:一是小数除以整数,二是整数除以整数;三是小数或整数除以小数。

  小数除以整数的情形,结合实例,探索并理解可以把被除数当成整数,变成整数的除法求得商后,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整数除以整数的情形,在以往学过的整数的除法中,只能求得整数的商及余数。但在小数的除法中,整数的余数可以化为更小的单位(小数单位),因此可以继续平均分(做除法),得到的商是小数。所以,今后遇到整数除以整数的情形,可以把被除数(整数)的末尾添上小数点,在这个小数点后面可以添上所需要的“0”。这样,整数除以整数的情形又转化为上述小数除以整数的情形了。

  除数是小数的情形,应用商不变规律,根据把除数变成整数的需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就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上述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了。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复杂的小数的乘法或除法运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且会根据要求,取积或商的近似值。

  认识循环小数,结合竖式除法的过程,体会出现了什么情况,不用再除下去,就能知道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目标: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01-24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23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8篇01-03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教案(8篇)01-03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3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02-0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01-18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倒数》12-17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15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