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小银行》教案

时间:2024-06-13 09:00:29 文圣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数学活动《小银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小银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活动《小银行》教案

  幼儿园数学活动《小银行》教案 1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活动准备:

  学具:个人操作材料人民币替代玩具,同色数卡5两张、2五张、1十张同组幼儿玩具不同色

  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若干,大数卡,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投影各面值钱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人民币。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这小的钱币还有什么?

  小结:我们中国只有1、2、5,10、20、50,100这几个数字面值的钱币。不管你要多少钱都要由这几个数来组合。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10以内面值钱币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师提示:我们来玩小银行游戏,你们做银行职员,老师来取钱,试试看你们能否让顾客满意。

  游戏形式:教师出数卡,表示要取多少钱,幼儿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摆放。你用哪几张钱币组合成顾客想要取的钱数?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间有没有不同方法,正确吗?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玩具摆出不同的取钱策略。

  (3)同组幼儿讨论摆放出各种不同的取钱策略,越多越好。

  3、幼儿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教师提示:下面我们来开银行,我们自由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银行柜台可以用桌子或椅子来代替,场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轮流做银行职员和顾客。

  游戏形式:幼儿分组,自主游戏。

  教师指导:

  (1)对能力强的幼儿,启发他们分类整理钱币,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尝试10以外的取钱额度。

  4、总结讲评。

  (1)宣传教师指导中幼儿成功的尝试。

  (2)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大胆运用和尝试。

  活动设计思考:

  本课题来源于南师大出版社《幼儿园滲透式领域课程》(科学·大班下)的一个活动,名称为“自助银行”。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原因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

  本次活动设计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框架;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原则;以提升幼儿自身能力为大目标。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活动的第一环节,保留了原活动中较好的提问,提示幼儿关注1、2、5这几个数字在钱币中的重要用途。活动的第二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学具的提供保证了幼儿个体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独立摆弄操作及尝试。同组不同色的材料要求,方便幼儿的观察和相互启发。幼儿操作材料数量的设定,包揽了10以内所有面值钱币的不同组合。三个层次的安排,提示了教师教学难点的突破步骤,以及阶段目标的把握。活动的第三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目的不在于用的多用的好,而在于大胆得用,合作的好。教师的指导应结合幼儿个体的差异,游戏中突出的问题。指导提示是不出基本问题情况下的提升要求,实施者应灵活把握。

  幼儿园数学活动《小银行》教案 2

  活动目标:

  认识和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如元、角、分)。

  学习简单的货币交易,如存钱、取钱。

  培养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如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理财意识。

  活动准备:

  教具:假币(纸制或塑料的元、角、分硬币和纸币),小猪储蓄罐,银行柜台模型。

  学具:每位幼儿一个小钱包,内含不同面额的假币若干。

  图片或PPT:展示银行环境、不同面额货币的图片。

  游戏材料:

  商品卡片(标有价格),购物篮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老师通过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小银行。在那里,我们可以学会怎样管理自己的钱,还能用钱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呢!”

  二、认识货币(10分钟)

  展示不同面额的货币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游戏“找朋友”:老师说出一个金额,比如“1元2角”,幼儿需要从自己面前的货币中找出相应的组合。

  三、开设小银行(15分钟)

  设置一个简易的银行柜台,由老师或一位幼儿扮演银行职员。

  其他幼儿轮流进行“存钱”和“取钱”的模拟操作,学习使用简单的银行术语,如存款、取款、余额查询。

  在存取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如:“你有5元,存入3元,现在你有多少元?”

  四、购物体验(15分钟)

  设置一个小型市场,展示带有价格标签的商品卡片(如玩具车5元,图书3元)。

  幼儿使用自己的钱包,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购买,练习使用货币和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强调找回零钱的过程,加深对货币价值的理解。

  五、总结分享(5分钟)

  集体讨论:今天我们在小银行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鼓励他们表达如何使用钱和进行计算的过程。

  强调节约用钱和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六、延伸活动

  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设立家庭小银行,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管理,实践所学知识。

  设计“我的储蓄计划”小手册,让幼儿记录自己的存钱目标和进度,培养长期储蓄的习惯。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在游戏中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能初步建立金钱观念和简单的理财意识,为日后的实际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园数学活动《小银行》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银行》公开课教案04-06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大和小教案10-13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04-25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01-31

幼儿园小班《大和小》数学教案02-06

幼儿园小托班活动教案02-06

小班数学活动《小帮手》教案(精选11篇)10-1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活动《大的和小的》含反思04-06

《小猴请客》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优质课教案01-16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圆形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