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时间:2023-08-28 19:26:0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42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42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时间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基础上进行教学。单位的换算,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给出数目较小的,用加减法计算就能进行的单位换算。时间的简单计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 )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 )秒 600分=( )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地复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思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时间计算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课件出示: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7.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8.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9.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2.做一做。

  引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9:00怎么减8:40呢?9时相当于8时几分?8时60分减8时40分你会计算吗?结果正确吗?答语写完整了吗?

  3.课本第7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晚点是什么意思?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梯度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单位换算和时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简单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同时获得新发现:起点时间 + 经过的时间 = 终点时间。】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

  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过年的时候有没有观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啊?主持人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会让观众一起倒计时,现在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热闹的场面好吗?

  放映课件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你们已经认识时和分了,有谁认识秒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秒是一个比“分”小的时间单位,计量很短的时间时解药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放映课件,展示钟、表模型

  这些钟表可以表示秒吗?哪一部分表示的是秒?(秒针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你觉得1秒有多长?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课件演示1秒)你有什么感觉?

  走一小格就是1秒,钟面里一共有几小格?(板书:一小格--1秒)

  生:60小格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吗?(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

  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出示课件: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

  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师:看了这么多的介绍,你觉得1秒的作用怎样?(作用很大、很广泛、一秒很有价值)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看这短短的一秒!那么现在你们对时间有什么新感受呢?谁来说说(珍惜每一秒、珍惜时间)对了,鲁迅爷爷说得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画面演示)同学们要珍惜分分秒秒。刚才我们了解了一秒钟能创造那么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我们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从哪走到哪也是10秒?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秒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也就是5小格,就是5秒。(板书:一大格-5秒)那钟面里一共有这样的几大格呢?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小组活动:我们就来小组活动,每小组2人,可以一人做事;一人当裁判,喊“开始”、“停”;同时用钟表计时;计时时要看清秒针的起点和终点。

  汇报交流

  2.探究分、秒之间的关系。

  (1)探索1分=60秒

  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数数,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一起来估算这段音乐大约是多少秒?(播放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时间,或点头估算,或拍手估算,或没有声音的在心里数数等等)(学生汇报)

  刚才这一段音乐播放的时间就是1分钟,1分钟是多少秒呢?我们一起来看电脑演示。(画面演示:刚才的1分钟音乐作背景,伴着“嘀哒”声音,钟面上秒针走了60小格,分针同时走了一小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呢?仔细观察,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学生同步数到60)师生一起得出结论:板书1分=60秒

  (教师板书1分=()秒)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2)体验1分的长短。

  我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积少成多后就比1秒钟干的事情多多了。

  看看这些小朋友1秒钟能干些什么事啊!(播放课件)

  三、巩固内化,应用新知

  1、估计时间

  全班深呼吸用了()秒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用了()秒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系红领巾大约20()煮饭大约25()

  3、填上合适的数

  1分=()秒90秒=()分()秒

  180秒=()分5分=()秒

  4、小刚和小强读一篇文章,小刚用了115秒,小强用了2分05秒,谁读得快?

  5、趣味智力题:

  (1)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全班合唱呢?全校合唱呢?

  (2)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呢?(学生汇报,教师肯定)

  (3)拓展延伸,感受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

  (画面演示:秒的悄悄话,呈现秒表的实物投影,让学生了解有比秒更小的单位。)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让我们再一次倾听新年的钟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放映课件:全体倒计时,新年的钟声敲响)

  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这一课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认识很多了,所以这一节课的教学不像是新授课,反倒像复习课,因此如何挖掘本节课的深度是比较困扰我的,越是简单的课就越是需要老师去充实它,深入挖掘潜在的知识,学生能学到多少就看你老师有多少水平能给予多少。

  一、导入部分

  以进入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引入秒,在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轻松地引出秒,再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对秒的认识,这样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就可以在学生原先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免重复简单知识,让学生得以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将自己会的知识再学一遍,原地踏步了一番,没有太大意义。

  二、新授部分

  主要是让学生感受1秒以及几秒的长短,重点是知道1分=60秒,感受时间的长短可以很快地让学生体验一下,然后说说感受就,我也添加了许多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时间的长短,比如我就现场让同学们写字、画画、自由活动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让学生感受几秒之余,还让学生自由发挥讲讲从哪走到哪也是10秒,走一小格就是1秒,有这样的60小格(为1分=60秒做铺垫)。走一大格5小格,就是5小格,也就是5秒,有这样的12大格。充实课堂,让课堂尽可能地变得丰满。

  1分=60秒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关键是使学生掌握分和秒之间的转化,特别是几种变式的题目,如:80秒=()分()秒115秒和2分05秒哪个时间长,若学生能掌握此类变式题,那么分秒之间的转化就基本没有问题了,所以需要提供学生充足的独立练习的时间。

  三、练习部分

  一堂好的数学课一般都要保证15到20分钟的练习时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让学生去做,这样才能使其掌握地更加扎实。当然练习一定要有层次性,从易到难,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但是最后的拓展可以适当地加大难度,这样也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开动脑筋。

  这一节课学生的课堂气氛和效果都不错,但是也还是有一些遗憾,我一直想要充实这堂简单的课,巴不得把我想要将讲得内容全都安排进去,所以显得有点凌乱。我虽然一直在挖掘,但是总觉得还是没有抓住本质,没有挖掘到深入的东西,还是比较表层的没有透,如何能做好可能还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自我的反思总结吧!如何把握充实课堂的度?还是需要我不断地去思考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的换算,在活动中探究简单的经过时间的的计算方法。

  (2)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齐读小口诀:分针长,时针短,1到12团团坐。伸出手指数一圈,大格共有12个。1大格,5小格,一圈小格60个。1时等于60分,珍惜时间别挥霍。

  2.学生读完口诀后,教师出示判断题,让学生抢答,比比谁的眼睛亮:

  (1)时针从8走到9,经过1时

  (2)分针从3走到4,经过1分

  (3)秒针从5走到6,经过5时

  (4)在钟面上秒针走1圈,分针走1个小格。

  (5)在钟面上分针走1圈,时针走1个小格。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①60+60=120分

  ②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3)教师小结。

  2.时、分、秒单位换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师:这几位好朋友想考考同学们,看谁能很快知道答案。

  出示:1时=()分1时40分=()分

  2时10分=()分80分=()时()分

  学生抢答,讲解方法。(交流想法后小结)

  3.出示例题2:

  (1)教师投影情境图,学生说图意: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你们知道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吗?(钟面演示)

  (3)学生讨论回答,归纳计算时间的方法:

  ①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②45-30=15(分钟),是15分钟。

  (4)师补充小结。(多种方法,只要算对即可)

  (5)请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其他同学帮忙算一算。

  4.出示课本第5页“做一做”,请同学交流讨论并作答。

  (三)练习巩固

  1、出示课件:

  师:你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钟表王国的国王,今天国王里要举行盛大的比赛,邀请你们去参加,想去吗?走吧!

  (1)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师出示课件钟表,同桌组合,一个同学说出两个钟表的时间,一个同学计算出经过时间(7:30到8:30 11:30到11:45 7:15到7:50 2:55到3:25)

  (2)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学生交流讨论并作答)

  (四)布置作业

  第4页例1“做一做”。

  第6、7、8页练习一,第4题至第11题。

  (五)教师总结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2时=()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时间的计算。(教材第4~5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使学生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钟表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老师操作钟表模型,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引导学生观察并点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时,分针从一个小格走到下一个小格是()分,分针走一圈是()时,秒针走一圈是()分。

  (3)1时=()分1分=()秒

  我们已经学会了看时间,那么如何对各种时间单位进行换算呢?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4页例1。

  师:1时等于多少分?(学生齐答)

  师:那么2时又等于多少分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学生想法: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60+60=120(分)。

  师:回答得很正确,1时等于60分,当把时化成分,“时”前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当把分化成时,“分”前由几个60相加组成,就是几时。1分等于60秒,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2、教学教材第5页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情境图)

  师: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点名学生回答)

  师:如何计算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小组交流,点名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给出方法一:直接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

  学生给出方法二: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每格5分,一共15分。

  学生给出方法三:因为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是15分。

  学生给出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

  师:同学们给出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

  师:刚才我们计算的这道题中,几时离家,几时到校,这里的时间我们称作“时刻”,而计算得出的经过时间,我们叫做“时间段”。时刻,只需要看钟表就可以知道,而时间段需要经过计算。

  师:刚刚我们计算了小明从家到学校的用时,同学们还记得今天早上你是几点出门上学,又是几点到校的吗?请大家计算一下上学路上一共花了多长时间?(点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反馈

  1、拨表小游戏。(老师说出两个时刻,学生按要求在钟表模型上拨出两个时刻,然后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完成教材第4页下方“做一做”。(点名学生回答)

  1 180 100

  3、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还要等20分才开门。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是什么?你对时间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例1:1时=60分2时=()分2时=60分+60分=120分

  教学反思

  1、借助模型教学,让课堂不再抽象。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时间单位的换算,难点是关于时间的计算。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常我们计算的进率都是10,而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对于初学者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钟表模型,让学生找准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通过数格子,化抽象为具体,就总结出了时间的计算方法。

  2、设计体验中教学、参与中学习的教学形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多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的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出示幻灯片)

  钟表上最长最细的'针是(),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作单位。

  秒针走一圈是()秒,分针走一圈是()分,时针走一圈是()时。

  所以1分=()秒,1时=()分。

  二、探究新知

  1、时间单位的换算

  2时=()分

  想:1时是60分,2时有()个60分。

  2、出示题目。

  120秒=()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4分=()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个60秒。

  5时=()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三、练习巩固

  1、填一填。

  3时=()分

  1时25分=()分

  3分=()秒

  150秒-30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1分15秒() 65秒

  3时()200分

  1时30分()90分

  四、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7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素材准备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

  “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大家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课堂小结:

  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板书设计: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2时=(120)分 修 改

  课题时、分、秒的巩固练习课型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

  录像、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

  (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1秒和几秒。

  (一)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

  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

  (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又细又长的那颗)。

  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生自由回答。

  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1秒有多长。

  (1)(钟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2个字、点一下头)

  (3)你感觉1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师小结:1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三)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

  1、体验10秒。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长。当你觉得到10秒了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钟。

  学生活动,然后反馈。

  2、感受15秒。

  师:还想做这个游戏吗?提高一下难度,感受一下15秒行不行?那秒针要从12走到几呢?

  学生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

  3、游戏活动

  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现在同桌两人,自己定时间来感受,一个同学看钟面,另一个同学感受,交换进行。互相帮助,调整好节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体验探索,发现1分=60秒。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鼓励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乐来轻松一下,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乐“梁祝”。)

  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师: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不过这一次,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60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12开始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

  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分针走了1小格呢?

  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钟。

  师:我知道这段音乐是60秒,现在又说是1分钟。到底是1分钟还是60秒?

  生:1分=60秒。

  板书:1分=60秒

  课堂小结: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感受了1秒有多长,还知道了1分=60秒。

  三、练习、感受,加深认识

  如果给你10秒,你觉得能干什么?学生交流。那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和一些口算题,还有半张空白的纸。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件事来作实验。

  四、课堂小结

  10秒我们有这么多收获,那如果只给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学生交流。你们认为1秒干不了什么?是这样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结:汽车1秒能行20米,火车1秒能行30米;飞机1秒能飞行250米;地球1秒大约能自转4100米;卫星1秒约行7900米。

  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的1秒,在一些国际比赛中,往往成败就在这短短的1秒之内,(出示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视频)这是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精彩画面,冠亚军之间相差连1秒都不到。

  难怪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就是时间的价值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祝贺大家今天收获可真不少,相信小朋友们今后都能珍惜分分秒秒,好好利用,做时间的主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

  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时、分、秒

  二、展开新授:

  (一)认识钟面

  1、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面,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上面分成12大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面一样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仔细,一大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

  那么2小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几小时?

  4、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小时里能做些什么呢?

  5、1分钟和1小时比要短得多,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用1分钟做的事呢?

  (集体做1分钟口算,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

  6、我们了解了时、分,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还有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吗?

  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揭示1分=60秒

  1秒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5秒内拍手,算出大约每秒拍几下手。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秒来计算?

  (二)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时零5分,说说你是怎样看的?8时05分还可以表示成8:05。

  6时20分,你又是怎么看的?还可以怎样表示?

  9时55分。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分别说出自己是怎样看的。

  现在有两种答案,究竟谁对谁错,请你找出对方错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学生讨论、交流)

  选择不同答案的小朋友有反驳的意见吗?

  2、遇到类似的情况确实很容易犯错,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要看清楚时针,时针没有过8,说明是7时多。

  老师这儿有一个钟面,它只有时针,你能只看时针,说出它是几时多吗?

  3、通过刚才大家讨论、交流,现在看钟面上的时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看钟面说出所表示的时刻:8:30

  10:05通常不满10分钟,我们用零几分来表示。

  9:55

  2、我们不仅要会看,还要会正确书写,行吗?(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

  6:205:4010:10

  3、1时=()分1分=()秒

  3时=()分4分=()秒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时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0

  一、教材简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重难点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四、课时安排

  1课时认识东西南北方向

  2课时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

  3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验算的习惯,在练习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验算的习惯。

  教学对策:

  在对比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以此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各题。

  80÷4= 60÷2= 46÷2= 82÷2=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结果,指名说出口算思路。

  完成第1题剩余部分的题目。

  集体核对。

  2、算一算,比一比。

  (1)64÷2 = (相同点:首位能整除

  63÷2 = 不同点:有否余数)

  (2)52÷4 = (相同点:首位不能整除

  54÷4 = 不同点:有否余数)

  (3)30÷3 = (相同点:首位能整除

  32÷3 = 不同点:有否余数)

  二、教学第4题。

  1、先让学生算出每种书的单价。

  先指名说说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完成。

  2、再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三、教学第5题。

  1、说出已知条件:1枝圆珠笔5元,1本笔记本4元。小明拿出50元。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能买几枝圆珠笔? 50÷5= 10(枝)

  (2)最多能买几本笔记本?

  能买几本笔记本?还剩几元?

  (3)两种物品都买,并且钱全部化完。

  2枝圆珠笔和10本笔记本。

  6枝圆珠笔和5本笔记本。

  四、课堂作业。

  第3题、补充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2

  教学内容:

  第9页例5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关键:

  能熟练八个方向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简单的路线。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说说今天的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作业:课堂作业本

  板书:认识简单的路线

  东、南、西、北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3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建立观念。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四、课时安排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2课时

  千米的认识 2课时

  吨的认识 3课时

  分 米 的 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第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 厘米 毫米)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 ) 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 厘米 )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生: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教师直接指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新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3、提出学习目标:

  1)1分米有多长?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2)1分米等于几厘米?1米等于几分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展示内容

  1、 小组内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2和“做一做”

  2、全班展示

  (1)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2) 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米与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米等于1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

  (3)、汇报课桌的长、宽、高。

  (4)举例说明长1分米的物体,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二)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收集信息(优生的创新做法,学困生的错例)

  2、组内合作,质疑问难。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适时调控合作时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书本第6页第5题。

  2、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3、书本第6页第6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

  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

  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

  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

  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

  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

  (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

  二、拓展练习

  1、想想做做9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收集题中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班级交流汇报。

  2、P14思考题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讨论。

  对学生正确的'解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3、商业大厦的牛奶,原价每盒7元,现降价为每盒6元。人民商场同样的牛奶每盒7元,买4盒送1盒。小华要买5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

  4、校园美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不过,一些非法广告到处张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队员们积极地清除乱贴乱画,请观察下面的数据。

  三年级 以每分钟清除18张的速度,共清除252张广告。

  四年级 清除乱贴乱画387张,共用9分钟。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⑴ ⑵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1、对想想做做6、7两题进行质疑,对困难学生进行启发。

  2、作业:P14.6、7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5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关键:

  熟练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作业:课堂作业本。

  板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6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交流

  1厘米=10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7

  教学目标:

  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想想做做1

  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讲。

  2、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

  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

  3、想想做做3

  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

  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

  先估计,再要求计算。

  4、想想做做4

  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5、想想做做5

  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

  二、课堂练习

  1、同学们栽树,上午栽了524棵,下午用了4小时栽了488棵,下午平均每小时栽多少棵树?

  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个油壶够吗?

  三、全课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8

  教学内容:

  例4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关键:

  能有八个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学生说说)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五、课堂作业本。

  回家跟家里人说说八个方向词语描述家里的东西摆放情况。

  板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19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前两节学习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

  教学难点: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方法。

  教学对策:

  在练习中提高计算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在分析中逐渐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列各题。

  (1)选取22÷2 = ?

  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例:20 ÷2 = 10 2 ÷2 = 1 10 + 1 = 11

  (2)用开火车的形式口算各题。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先让学生练习后组织交流。

  (2)指名说一说笔算方法和验算。

  二、教学第3题

  1、先让学生先自己算一算,填一填。

  6 9 ÷3 = 2 3 8 4 ÷4 = 2 1 6 6÷3 =2 2

  2、通过比较回答问题。

  哪个组平均每人收集节数多?

  (第一组)

  三、教学第4题

  1、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

  2、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

  (1)4 8 ÷4 = 1 2

  口答:

  平均每组有12人

  (2)4 8 ÷2 = 2 4

  口答:全班要24张课桌。

  四、教学第5题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和反馈。

  2、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想:要求“平均每辆车要坐多少人?”

  只要把总人数÷汽车的辆数。

  “汽车的辆数”已经知道,“总人数”还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总人数”。

  五、教学第6题

  1、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想:要求“需要多少根水管?”

  只要把总米数÷每根水管的米数。

  “每根水管的米数”已经知道,“总米数”还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总米数”。

  2、列式计算:2 4 + 31 = 5 5 (米)

  5 5 ÷5 = 1 1 (根)

  六、学习思考题

  师出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3=23……□

  □□÷□=21……1

  学生尝试自己填写,然后交流。

  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入手。根据除数科学确定余数可以填哪些,同样根据余数也可以知道除数可以填哪些,再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被除数是多少。

  七、课堂作业

  练习一:

  第2、6、7、8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一

  想: 要求( )。

  只要把( )÷( )

  ( )已经知道,( )还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 )。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0

  学习目标:

  1. 结合“买文具”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2. 能认、读、写小数。

  学习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学习难点:

  1. 小数意义的理解。

  2. 小数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说说你对元、角、分有哪些认识?

  2.你会读出下列小数吗?

  例: 每支铅笔0.50元(读作:零点五零元)

  每支钢笔 8.00元 每把尺子1.06元

  每个笔记本3.50元 每盒水彩笔 16.85元

  3. 你能用小数表示下列的'数吗?

  5元4角=﹙ ﹚元 15元9角=﹙ ﹚元

  二、自主学习新知

  1.认识小数

  ﹙1﹚教师出示“买文具”具体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多少。

  ﹙2﹚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每个笔记本﹙﹚元﹙﹚角 每把尺子﹙﹚元﹙﹚分

  每支钢笔﹙﹚元 每支铅笔﹙﹚角

  每盒水彩笔﹙﹚元﹙﹚角﹙﹚分

  ﹙3﹚学生自主认识这些小数

  ﹙4﹚师随机说明:像3.50,0.50,8.00,1.06,16.85……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5﹚同桌合作交流:观察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特点?

  ﹙6﹚交流反馈小数特点。

  2.小数读法 ﹙1﹚ 自己试读小数16.85。

  ﹙2﹚ 学生合作互读小数:3.50,0.50,8.00,1.06

  ﹙3﹚ 学生自主归纳小数读法的要求。

  ﹙4﹚ 自我检测:读小数。

  0.02读作: 20.00读作:

  3、小数的写法。

  ﹙1﹚师随机提出问题。

  ﹙2﹚学生互相探讨小数的写法。

  ﹙3﹚反馈小结小数的写法。

  ﹙4﹚学生互读互写。

  三、老师根据学生互动结果进行课堂总结。

  四、检测达标

  1.基础达标题。

  找小数。﹙在小数下面画横线﹚

  2 3.2 0.02 1.00 50 10.00

  读小数。

  0.7 读作: 0.09读作: 10.02读作: 10.00读作:

  2.巩固提高题

  2元1角=﹙ ﹚元 7.52元=﹙ ﹚元﹙﹚角﹙﹚分

  50.50元=﹙ ﹚元﹙﹚角﹙﹚分 8分=﹙ ﹚元

  10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五、拓展迁移

  小熊的妈妈带小熊到超市购物,他们买一支牙刷1.23元,一盒牙膏3.46元,聪明的你能否用你所学的知识算出小熊的妈妈一共花了几元几角几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8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 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 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 厦门在北京的____方向

  (2)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平面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车。

  师: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泛洋嘉年华游玩,可以乘坐几路车?首先要学习如何认识路线。(出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引入:师出示路线图。

  北 会展中心(嘉年华)

  椰风寨

  厦大

  厦大西村

  黄厝

  厦大医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学 白石炮台

  认识29路车的行车路线。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生:胡里山站在学校的西面……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29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厦大出发向 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3、出示泛洋嘉年华的导游图。

  4、师:我们乘坐29路车来到泛洋嘉年华,这里的游乐项目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游乐项目?

  5、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它在游乐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问:奇遇木马在奇趣谜宫的什么方向?

  动感电影在惊天动地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入口出发去玩惊天动地、奇趣谜宫、海盗船、奇遇木马,再从出口回家,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习:

  自己阅读课本第9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为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3

  【教材、学情分析】

  《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后面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早就已经对面积有了初步的体验,只是还没有将生活体验转化为知识体系,学生对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活探究面积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的事物认识面积的直观含义。

  (2)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面积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比较课本和黑板的面积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面积的直观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关联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再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比赛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想请同学们帮它们涂上颜色,谁愿意帮这个忙呢?

  2、设问:想想看,到底谁涂得快呀?为什么?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树叶涂色比赛作为导入,一是缓解课前紧张气氛,鼓励学生以轻松的心态上课;二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探究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摸一摸叶子,引导出“表面”。

  (2)谈话:教室里有许多物体,你去摸摸看这些物体的面。

  师;你摸到了那些物体的面呢

  (4)教师示范摸物体的面,学生动手摸数学书封面,感受封面的大小。引导学生体会各种物体都有面,并且让学生体会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2、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摸课桌面和凳子面,体会这些面的大小,并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3、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

  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揭示面积的含义,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对熟悉的事物的表面进行比较,使学生首次感受面积的含义。学生在说的同时通过模仿、迁移可以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从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

  (二)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

  1、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师:如果我们把桌面和黑板表面画在纸上,得到了两个什么呀?

  这两个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呢引出平面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所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揭示完整定义: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平面图形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面积对于小朋友来说也很难想象。为了进行直观教学,将平面图形从物体的表面“请”下来,通过物体表面的面积很顺利地迁移到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了清楚的认识。】

  2、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情景再现,判断大小

  学生用“面积”的概念表述导入的桌面和黑板表面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2)探索方法、比较大小

  出示某学校的平面图

  先讨论,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差别大平面图形(小结:观察法)

  比较生活区和办公楼的面积

  先让学生猜测,再同桌互相合作动手操作。

  指名演示方法(小结:重叠法,测量法)

  出示不规则图形(探究出:数方格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用观察法比较面积大小到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大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会合作,是新课程对当代小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所必须的。通过集体的智慧,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3、教学“试一试

  (1)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汇报等方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我会想:“想想做做”第4题。

  完成后追问:图形上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分辨面积和周长)

  2、我会看:“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是居世界第三位。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什么吗?你能从图中看出那个省份面积最大,哪个省份面积最小吗?引导学生说说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3、我会数:“想想做做”第3题。

  这里还有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数格子)

  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自主学习汇报,集体交流)

  这个图形你是怎样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不同图形的面积的比较理解,体会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请小朋友来谈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面积的含义

  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数方格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4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的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机、投影片、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

  教师出示动物园篮球场平面图,提问:动物园篮球场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有几条边?有什么特征?

  二、诱发

  投影:例1动物园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小狗花花绕篮球场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课件展示:小狗花花围着篮球场走一周。教师: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计算出来?(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26+14+26+14=80(米)

  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

  三、释疑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和。教师板书:长方形四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比划周围一些长方形的周长。例如:黑板、桌面、课本等。

  3、展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教师: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我们能不能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其他方法。学生推导出下面的计算方法(利用对边相等)。

  26X2+14X2=80(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X2+宽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个长,再走一个宽。提问:这时它走了多少米?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着走完全程。教师提问:剩下的路程是长方形的多少?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学生进一步观察后,推导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第三种方法。

  (26+14)X2=14(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板书几种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以上几种计算方法,比一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最简便。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5、让学生议一议: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6、教师出示例2(投影),学生独立解答。

  7、教学例3,学生读题后,教师操作:拿一段长50厘米的铁丝,先量出一个长,用铁钳拧成90度角,再量出一个宽,用铁钳拧成90度角拧成一个长方形后,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铁丝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此题。

  8、投影:(让学生在课堂独立做两道题)

  四、转化和应用

  投影:

  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2、量一量各个长方形的边长,计算各个长方形的周长。

  课件:展示黄、红、蓝三个长方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5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6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4、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人民币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自己买过东西?买过什么?花了多少钱?(让学生自由发言)

  星期六,淘气也去超市买文具,却看不懂标价牌上的价格,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1)说一说。

  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初步感受每个标价牌上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2)填一填。

  让学生动笔填写每种文具的.价格,然后集体交流。

  2、认识小数的特征。

  (1)师介绍小数。

  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这样的数叫小数。

  观察一下,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小数点)

  小数都有小数点,小数的读法也和以前的数不同。比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师边介绍,边板书)

  (2)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单价,再指名读。

  (3)师生共同小结小数的读法。

  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的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读出小数就可以,不要求学生背诵。)

  3、试一试。

  认真看图,图中一共是多少钱?既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认真想一想,填一填。

  (1)独立完成,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

  (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应用。

  1、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讨论“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统计所有教科书的价格,并填一填,与同伴说一说。 3、思考讨论:

  售货员阿姨把一件商品的价格写错了,原来是3.50元,她写成了0.35元,会出现什么结果?

  四、评价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一下,你自己和同学。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小数

  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例如画出如下的图: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评移,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平移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位置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移后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怎样判断物体或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板题:图形的平移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方法,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三、出示学习指导

  1、认真看书例3,弄清题意后,思考怎样移,注意顺序,重点看黄色字体。

  2、认真看例4,思考:这四个图形能一次移到图(2)吗?应该怎样移,有几种移法?

  四、先学

  师:看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开始看书自学。

  (四)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

  师:看完的请举手,下面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出示检测题2名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完成

  (五)做一做

  练习六第3题

  要求:要看清题中黄色字体的'要求

  1、指名板演

  2、生独立完成

  五、后教

  (一)更正

  师:认真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和你的答案不一样的请举手。(指名上台用红笔纠错)

  (二)讨论

  1、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师:谁能说说怎样画平移图形?师强调:(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平移前,先要确定图形中某一点的位置,画新图形中的每条线段长度与原图形每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2、评正确率、板书

  3、师:对照黑板上的答案,批改自己的。

  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在方格纸上画评移图形的方法……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好。

  六、当堂训练

  练习六第4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29

  学习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9÷3   5×3

  20×4   80÷2

  400÷2   30÷3

  2、计算并且验算

  56÷4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展示

  三年级(1)、(2)两个班共捐书256本,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

  (1)、齐读题目,并指名说已知条件与问题。

  (2)、要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书应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256÷2)

  (3)、教学用竖式计算256÷2

  ①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在本子上试算。

  ②师指名板演并尝试说计算过程。

  (4)、师生共同交流算法

  ①除。用2个百除以2,商1一个百,1写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诀“一二得二”算出商1个百乘除数2等于2个百,写在2个百的'下面。

  ③减。用2个百减去2个百等于0,后面还没除完,不写0。

  ④查。检查余数0是否比除数小。

  ⑤放。把被除数十位上的5放下来继续除

  (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5)、指名2-3名学生讲算法

  (6)、师;这样计算正确吗?请你在练习本上验算一下。(指名板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口答。

  (二)、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①、②并验算。

  432÷2   522÷3

  (请二个同学板演并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小结计算方法。

  (四)、出示课件(第二条信息与问题)

  三年级5个班捐了857本书,那么每个班平均捐了多少本?还余多少本?

  1、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2、比较与前面几题的不同点。

  3、师:算式857÷5=171……2,这个结果对吗?我们用前面的方法进行验算行不行?,大家来试一试。

  指名板演并交流汇报。

  4、148×4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

  要怎样才能等于被除数呢?(加上余数2)为什么?

  5、师小结①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和除数的乘积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②没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在对除法验算时,一般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加上除数。)

  6、口答。

  (五)、练一练

  课本第17页的“做一做”④并验算。

  635÷3

  生独立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后老师讲评。

  (六)、总结: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0

  一、设计说明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各项教学内容全部贯穿于活动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组织活动,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体,我组织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数学思考。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4页。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中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五件衣服(出示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三)、课堂实践,巩固新知。

  1、破密破。(课件出示课件密码门)

  (1)学生用数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记下结果。

  (2)学生汇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展示密码)

  (3)生生相互评价。

  2、早餐搭配。(课件出示情境图)

  (1)老师提出要求: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2)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连一连。

  (3)学生汇报早餐搭配方案。

  3、路线选择。降件展示游玩景点图)

  (1)师引导观察: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有几条路线?从百鸟园去猴山有几条路线?

  (2)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交流

  (3)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4、评选小小节目主持人活动。

  师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学与一名女同学搭配,每小组根据男、女生人数设计搭配方案,由组长作好活动记录。

  (1)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2)各小组展示记录方案

  (3)师生共同评价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1

  教学目的: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位数时商111间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32:8 45:5 63:7 4296 54:9 25:5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760:4 405^2

  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时怎么办?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⑵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⑷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92 525:5

  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

  ⑶集体订正

  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

  ⑴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2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四、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五、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

  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难)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听算20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18X6=108 46X7+3=325

  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帅板书:商X除数二被乘数

  商X除数+余数二被乘数

  二、新授

  1.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帅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教帅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 — 2 = 98 984-7=14

  3.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练习内容:26-27页第4—7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4

  教学内容:

  课本第4至5页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4至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识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具准备:

  一把米尺、1米长的小棍、一盘卷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子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三、新授

  1、认识米。

  (1)、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1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2、用米量。

  (1)、教师出示一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一盘卷尺,用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校长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指名两个学生用卷尺去量教室黑板的长度是几米几厘米。

  四、巩固练习

  1、做课本练习一第4题第

  1、3两小题。

  2、1米=( )厘米100厘米=( )米5米=( )厘米200厘米=( )米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米的认识和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还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六、作业设计

  1、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

  2、1米=( )厘米100厘米=( )米

  3、5厘米+30厘米=( )厘米70米-7米=( )米

  4、在下面的( )里填上米或厘米。

  (1)电线杆高8( ) (2)教室长8( ) (3)钢笔长15( ) (4)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100( ) (5)量篮球场的长度用( )作单位(6)一张课桌长1( )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时钟、篮球、秒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孩子们,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请你听一听,猜猜它是谁?那它在生活中可以做什么?

  2、师:看时钟老爷爷欢迎我们来了!仔细观察你认识钟面上的什么?

  同学们喜欢过年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过年时新年倒数钟声敲响的那一刻。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4、观看秒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视频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一)认识秒针和1秒

  1、认识秒针(课件播放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出示钟面)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认识1秒

  思考:在一秒钟的时间里你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3、小游戏:拍拍手

  4、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几秒。

  5、知识应用

  (二)认识1分=60秒

  1、探究1秒钟与1分钟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思考:当分针走1小格时,秒针走多少?

  验证:同学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2、玩游戏

  写数字、口算练习、拍篮球等。

  三、巩固练习

  1、知识根据地

  2、数学高速路

  3、一分高下

  4、小法官

  5、火眼金睛

  四、自主评价,总结全课

  1、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打算今后怎样珍惜时间呢?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一分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展示时间的名言)

  五、拓展延伸,深化升华。——欣赏时间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六、作业

  1、第4页“做一做”第1题。2、第6页练习一第1、3题。3、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七、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1秒

  走1大格———5秒

  1分=60秒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6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描述具体的事情。

  2. 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时刻,会画时针分针,会根据具体情境计算所经过的时间。

  3. 感受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会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四、教学具准备

  一段音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故事《一分钟》 :

  班杰明接到年轻人的求救电话,向他诉说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他约年轻人到房间好好谈一谈,当年轻人赶到班杰明房间时,里面乱七八糟,狼籍一片。班杰明让年轻人在门外等一分钟,一分钟后,门打开了,房间整理的.井然有序,而且还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没等年青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话题说出来,班杰明就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你进来已有一分钟了。”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能做许多事,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道理呀!”说完,便开心地走了。小结:班杰明知道一分钟能做许多事,也能让别人知道一分种的内涵,正如古人所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育我们即使一分一秒也要珍惜。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分钟虽然那么短暂,但是集少成多。所以,我们应该灵活运用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还要向班杰明学习,让我们身边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的格数认法

  在图上指出一大格,一小格,并知道共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整个钟面共有60小格,

  通过简单乘法得出为什么钟面会存在60小格。

  (2)认识分针(感受1分钟)

  会看:较长的针是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安静一分钟!感受!或者让学生们在这1分钟内能做什么?

  (3)认识时针

  会看:较短的针是时针,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说出时针与分针、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

  分析:时针走1大格,分针会走几小格。

  1分=60秒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4)及时练习:

  ①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②分针走半圈是()分,秒针走半圈是()秒。

  ③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答案:①60 ;60 ;1 ;1 ②30 ;30 ③ 5 ;300 ;1 ;1 ;1

  2. 认识时间(要求写法)

  ①从8:40到9:30经过了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时()分;从6:10到6:45经过了()分。

  ②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 )跑的最快.

  答案:① 50 ;2 ;10 ;35 ②小英

  (三)拓展延伸

  1. 在( )里填上时间单位。

  一节课40( ),课间休息10( ),写15个字大约2( ),唱一首歌大约3( ),拍5下皮球 6 ( ),淘气跑50米用了15 (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

  答案: 分 ; 分 ;分 ; 分 ;秒 ; 秒 ; 时 。

  2. 时间换算

  1分10秒= ( )秒 1时30分=( )分

  76分= ( )时( )分 95秒= ( )分( )秒

  答案:70 ; 90 ;1 , 16 ;1 , 35

  3. 经过时间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答案:3时 ; 15分 ; 15 秒

  4. 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分○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 5分○500秒 240秒○4分

  答案:< = >

  = < =

  5. 连线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8小时 1 5

  妈妈每天上班 30分钟 2 6

  看一场电影 5分钟 3 7

  做眼保健操 1小时40分钟 4 8

  6. 解决问题

  1. 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

  答案:4时10分=3时70分 3时70分-3时30分=40分

  2.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答案:7时40分-15分=7时25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7

  【教学内容】

  时间的计算

  教科书第4页例1,第5页例2。

  【设计说明】

  1、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2、重视直观教学,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通过数格、拨钟面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单位的转换及经过时间的计算。

  2、培养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让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

  【重点难点】

  1、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2、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课件。

  一、引入新课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跑不停。

  出示谜底:时钟

  2、教师拿出钟面并提问。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1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1圈的时间是多少?

  (3)1时=( )分? 1分=( )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如:9时15分 、7时3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教师课件展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2、老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呢?

  3、同桌互相交流。

  4、小组汇报:

  (1)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2)两个时间在同一个小时内,所以45-30=15,是15分钟。

  5、做一做:出示超市情境图,营业时间 早9:00开门,晚8:00关门,现在是早上8:40,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汇报

  6、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方法。

  老师总结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1)看钟面,数格后计算;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

  1、达标测评: 星期六小红9:10做作业,到9:40完成。算一算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巩固深化: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2、 算一算,填一填。

  3、想一想,说一说。

  一列火车本应 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习寄语。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看钟面,数格后计算。

  2.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8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安排自己课余时间的活动,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时间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准确地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时间单位有哪些?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时=(60)分1分=(60)秒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2时=()分

  学生自由说一说括号里应该填多少,是怎么想的?

  归纳:1时等于60分可以推出2时就是2个60,等于120分。

  (2)练一练。

  3时=()分

  4分=()秒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3)1分30秒=()秒

  80秒=()分()秒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第一个题目要先把1分转化为60秒,再用60秒加30秒得90秒。第二个题目要看80秒里面有几个60秒还剩多少秒,有1个60秒就是1分,还剩20秒。

  (4)生生之间互相出题,进行抢答比赛。

  2、学习例2。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上给出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图上告诉我们小明在早上7∶30从家出发去学校,7∶45时就到校了。

  提出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3)小组讨论,看哪个组想到的办法好。

  交流:①钟面上数格:从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②列算式:45 — 30 = 15(分)

  (4)练一练。

  ①学校春游,7∶30出发,8∶50到达。路上用了几时几分?

  ②同学们去春游,路上用了1时30分,9时到达。他们是几时几分出发的?

  ③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3、合理设计时间表。

  起床离家到校放学睡觉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份表格。

  (3)小组内学习。

  ①了解推荐表格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请你在作业纸上提出三个问题。

  ③组内同学相互交换解答。

  此处放手让学生组内学习,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大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简单的时间计算,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有趣。

  三、学以致用,实践创新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为自己每日的学习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时间计算,你有什么体会?

  课后反思:

  本节课有两个主要的知识点,一是简单的单位换算,另一个是会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段,尤其是第二个则更是难点,找时间段的方法很多,如正着数时间,用后边的时刻减去前一个时刻等,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不好统一处理。但格式上还要有统一的要求,个别学生学起来很困难。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3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秒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课

  1、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

  2、填空。

  4时=()分

  3分=()秒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

  读一读,说一说。由于让学生课前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还了解哪些类似的信息?

  如: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

  2、第4题。(实物投影仪出示)

  让学生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又要计算一段时间。注意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5题。

  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

  4、第6题。

  穿衣服需要多长时间?刷牙需要多长时间?吃早点需要多长时间?整理书包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们不能浪费时间,要节约时间,把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指名说。

  5、第7题。学生交流。

  6、第9题。

  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使自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综合练习课,关于时间段的计算还是本节课的难点,比如;后边的时刻是9:00,前边的时刻是8:45。求中间的时间段,0分不能减45分,怎么处理?要让学生弄清不够减时,要从9:00借1时当60分,60减45等于15,这样中间的时间段就是15分钟,在这部分教学里,书写格式是个难点,不知道怎么写才合适,是个不好把握的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40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与体验活动,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体会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适时向学生渗透学会珍惜时间的理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对1秒的时间观念,经历体验秒长短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动的一刻。现在,我们开始倒计时:十、九、八、七……

  我们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呢?对,是一秒。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秒的认识。

  二、观察探究,建立认识。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先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闹钟,然后小组内交流,回答问题。

  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长的有什么特点?

  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走一大格又是几秒?

  秒针从几开始走的?

  2、认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1是几秒?秒针从1走到3走了几秒?从2走到5走了几秒?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

  你还想让秒针从几走到几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知道1分=60秒

  师问: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可先进行大胆猜测,发表不同意见。

  组织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

  小结: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所以1分=60秒,60秒=1分。

  (二)实际感受,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1、1秒的时间你能做什么呢?多媒体课件上倒计时一秒,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秒能写一个数字,1秒能深呼吸一次,1秒能眨一下眼睛

  2、感受15秒

  从1数到15,从中感受一秒的节奏和15秒的长度。

  3、学会估计时间

  听一段30秒长的音乐,让学生估计这段音乐用了多长时间。

  (三)建立1分钟的时间概念

  学生根据体验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写字、写数、画画等,让学生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体会1分钟的价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很珍贵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

  三、巩固应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煮饭大约要20( )

  爸爸每天需要工作8( )

  刷牙大约需要2( )

  用钥匙开门大约要用5( )

  2、我会计算

  1分=( )秒 2分=( )秒 120秒=( )分

  2分30秒=( )秒 90秒=( )分( )秒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关于秒你还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一秒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知道了1分=60秒,还知道了1秒虽然很短暂,但却十分重要。时间是从一秒一分中积累起来的,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一秒的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4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字、大格数、小格数,知道1时=60分。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并养成节约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秒针,知道钟面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1时=60分。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怎么辨别时针走了几时,分针走了几分的方法;钟面上12的作用,可看成起点0,也可以看成终点。

  四、教具、学具

  钟表,钟面,练习本,多媒体ppt,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由于是第一次课和孩子接触,所以首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分组教学:本次课把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一小班,二小班,三小班,四小班。上课不随意讲话,随意走动,并且回答问题积极的,老师会加上1颗“星”,最后得星最多的小组,会得到老师的1份奖励。

  2、创设情境:(ppt展示)

  师:懒洋洋遇到一个问题,同学们能帮它解决吗?猜谜语:兄弟三人齐上路,有快有慢不停步。走了三百六十日,没有走出玻璃铺。

  生:时间(不对) 答案应该是:时钟 或 闹钟

  师:非常好!那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生活中所见过的时间:……钟面有标了数字的,有没标数字的,有闹钟,有怀表,有秒表……等,那大家认识时间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就可以认识时间了,就可以戴手表了!大家要不要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

  生:要

  师:2010年 10月 1日 18时 59分 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看谁先观察出来,这里边有哪些是时间单位?

  生:年、月、日、时、分、秒

  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时、分、秒的认识!

  3、探究新知

  师:说说看,这是几点钟

  生:1时,4时半,刚过6时(大约6时),快9时(大约9时)

  师:强调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不能说“1点半”“4点半”等

  师:总结我们以前学习的认识时刻的三种方法:刚过几时,快几时,大约几时。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时、分的认识,请大家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看谁的小眼睛,最仔细! 生:短粗一点的是时针,细长一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师:非常好,我们以前就学习了时针和分针,今天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秒针。但我们今天暂时不学习秒针,看看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钟面一共有12个大格。

  师:总结,钟面上每两个数之间,叫做1个大格,例如:1—2,3—4,7—8 判断时针走了多少个大格,用减法,例如:3—8,走了8 - 4=6时

  生: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师:数12比较特殊,可看成起点0,也可以看成终点。

  数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根据5的乘法口诀,5×9=45,45+5=50,50+5=55,55+5=60

  师:非常好!孩子们太聪明了,那我们再来看看时针是怎么走的,有哪个小朋友知道,时针走1大格表示走了多少时间?

  生:时针走1大格表示1时。

  4、边讲边练(方法,用减法)

  (1)时针走3大格,走了 时?

  (2)时针从2走到4,走了 时?

  (3)时针从12走到5,走了 时?

  5、师:那分针走1小格表示走了多少时间?

  生:分针走1小格,表示走了1分。

  师:那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多少分? 5分

  师: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多少分?15分

  师: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多少分?30分

  师:分针从12走到9,走了多少分?45分

  师:分针走一整圈,走了多少分?60分

  师:观察屏幕上的钟面,分针在走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时针走了多远? 生:分针走1圈的同时,时针走1个大格。

  师: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生:1时=60分

  师:还可以用英文简单表示为:1h=60min

  强调进率:我们以前学长度单位时,进率是:10,例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那在时间的应用上同学们可不能记混淆了,能不能写1时=10分?1时=100分?

  生:不能,1时=60分

  6、反馈练习

  (1)钟面上有 个大格,有 个小格?

  (2)时针走1个大格是 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分针走1大格是分,分针走1圈是分。

  (4)分针走3圈,时针正好走 大格,是 时。

  (5)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正好走圈,是分。

  7、总结提炼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秒针。

  (2)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时间是:1时。

  (4)时针走1小格时间是:1分。

  (5)1时=60分或1h=60min

  8、布置作业

  6班:口算书的63页,64页

  4班:口算书得61页,62页

  9、今天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得分最高,老师有小礼物!

  孩子们的`表现太棒了,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时间的儿歌,“时间像小马车”结束我们的课堂!

  七、教学后记(李老师指导)

  1、课堂准备充足,ppt展示完整,思路连贯,清晰,但讲得不够清楚,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语速过快,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课堂习惯非常重要,不能抢时间,特别是讲重点知识,方法时,更应该放慢语速进行强调。

  3、课堂上,数学用语还不够规范,如时间的说法不对,应叫 时钟。如乘法口诀里,没有“乘以”的说法,都叫“乘”。

  4、对于重点知识,没有及时总结,归纳出最优化的方法,突破难点, 如:复习以前我们认识时钟的三种方法:刚过几时,快几时,大约几时。 如:时针从2走到5,走了几时?不用数大格,用减法,5-2=3时 如: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用乘法口诀,5×9=45

  如:12可看成起点0,也可以看成终点。

  5、课堂的组织不够简洁明了,有点罗嗦,过于担心孩子会听不懂,物极必反。

  6、对学生的及时鼓励还把握得不够,当学生回答到点上时,应大力表扬,以便让全部铭记知识点,或掌握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 4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

  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1)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精选11篇)08-19

2022小学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5篇)08-17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09-02

小学开学第一课教案02-28

2022年小学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2篇)08-19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3篇)02-07

数学开学第一课优秀教案(精选18篇)02-20

有关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1篇)09-02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2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