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二、整体感知
1、 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间(jiān)关 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2、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讲析小序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提示注意以下词句。
左迁:贬官降职。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把贬官降职叫"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然有京都声:音调清脆动听,有京都流行乐曲的声调。铮铮,金属相击声,这里形容弦声清脆。
倡女:"倡"通"娼".这里指歌妓。
命酒:吩咐摆酒席。命,动词,叫,吩咐,命令。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憔悴:脸色黄瘦。
转徙:不断转换地方,迁移居处。
恬然自安:心境平静,自觉安适。恬然,平静坦荡地。
斯人:这个人,指琵琶女。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天晚上才感觉到有被贬的不愉快的意味。谪,降职外调。
因为长句:就写了一首长诗。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长句,指七言诗。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
命曰:命,动词,取名,叫它。
3、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确:"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和第1自然段照应。"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和第2、3自然段照应。"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和第4自然段照应。
5、小序中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四、赏析诗歌第1段。
1、学生朗读第1段,教师提示下面词句。
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面的一段长江,因临近浔阳,故古称浔阳江。
主人下马客在船:这一句是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2、作为叙事诗的开头,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
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中间四句写船中饯别,"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伏笔,并和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照应。在无管弦的寂寞中饮酒,自然"醉不成欢"酒喝得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是心情郁闷,一个"惨"字不但渲染出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而船外则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
五、作业背诵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一、赏析诗歌第2段。
1、"寻声暗问弹者谁"一句中的"暗"字,有人把这个字解释为"偷偷地"、"私下里",表明诗人因自己的身份不便公开、直接问。把这种解释与课本中的解释比较一下,哪个更准确生动?
明确:前者的解释与语境不合。诗人"暗问弹者谁"说明他并不知道弹琵琶的是歌妓,所以不存在顾虑自己为官的身份问题,后来知道是歌妓,诗人也没有因自己的身份顾虑什么,相反,对歌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尊重。把"暗"解释为"轻声"准确生动,因为琵琶声太动人了,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在冷寂凄清的氛围中,琵琶声越发显得凄楚动人。"轻声"问才能表现出诗人被乐声所吸引而不忍去打断琵琶的`弹奏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
2、"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情态?一般的都认为是表现了她的"羞涩",你以为如何?
明确: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年长色衰之后,嫁作商人妇,又遭到重利薄情商人的抛弃,面对这世态的炎凉,她有满腹的哀怨和苦衷。她弹奏琵琶不是招徕顾客,而是借琵琶抒发自己哀怨的心曲。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止情状,表现了她不愿随便重新抛头露面的心理,暗示出她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才能。
3、琵琶女本不愿抛头露面,可为什么最后还是出来了?请从诗句中找出答案。
明确:由于诗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又"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又"千呼万唤",琵琶女深感盛情难却,却之不恭。诗中用了"寻""问""移""邀""添""回""开宴"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听到琵琶声后所激起的惊喜心情和邀见琵琶女的急切心情。在沦落天涯的不幸际遇中,觅得知音,这对于琵琶女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诗人的举动表示了他对琵琶女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这是以艺会友,决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狎妓,征歌点曲。所以琵琶女终于摆脱了重重顾虑,登上了诗人所在的船头。然而毕竟是陌生人,不免有些拘谨,也许还夹杂着一点儿羞涩,故而"犹抱琵琶半遮面". 4、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起以下24句是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这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全诗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这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归纳概括一下。
明确:前8句中主要写了弹奏者的动作和弹奏者(也包括诗人)的心理,中间14句集中描绘琵琶乐声,其中也融进了诗人的感受。最后两句写周围的环境,烘托弹奏的效果。
5、反复诵读这24句,你能否感受到诗人在描绘琵琶声乐时是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吗?
明确:注意诗人表达感受的语句,可知是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来描绘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演奏前的调弦试音,却已使听者感到了一种动人的情韵,可见琵琶女身手不凡,造诣颇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概括地总写一笔,依然扣住"情"字,"弦弦""声声""似诉""说尽",充分显示出乐曲的表现力,乐声是如此哀怨低沉。一开始就把琵琶声音与人物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了。
6、"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两句表现了琵琶女怎样的神态?
明确:这两句既传神地写出了琵琶女从容自若的神态,挥洒自如的风度,又表现了她沉稳端庄的性情,还写出了她精湛娴熟的技巧,诗句凝炼而含义广博。高超的演奏是琵琶女感情、心灵、性情的表现,而知音者的聆听叹赏表现他对乐声的深刻感知和透彻理解,也反映了聆听者的感情、心灵、性格和艺术修养。
7、诗人用了哪些比喻描写琵琶的声音?
明确:比喻琵琶声
明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急骤
细轻委婉
强音收束
暗喻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轻脆圆润
宛转流利
阻塞不畅
低沉停滞
突然爆发
激越雄壮
8、请学生归纳乐声旋律的变化情况。
明确:乐声由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雄壮激越——强音收束。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再结合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似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思绪的起伏变化,似乎听到了她在诉说不幸的平生和心中无限的幽愁暗恨。
9、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这两句作用如何?
明确: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否则过于直白就不含蓄,不含蓄也就显不出深沉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在这片刻的沉寂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4、了解五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和《己亥杂诗》
一、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的意境,精炼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着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起,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二、学习《饮酒》其五
三、1、请学生回忆陶渊明的有关情况
2、介绍写作背景:《饮酒》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弃官归隐的第20年(417年)写成的一组五言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二十首,以这一首最为闲雅有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饮酒》录音,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指导朗读。(3)理解大意
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就好像心静自热凉一样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4)课文研讨。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5)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己亥杂诗》
1、简介作者: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2、朗读全诗
3理解大意: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行路难》
1、回忆李白的有关情况。2、简介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二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悲愤而写了这组诗。共三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4、探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义。(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第三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理解大意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第四课时
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了解小说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小说的一般结构;着重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语言、动作的描写,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特征。
教法设想:抓住初一学生好动、好胜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金星榜),课堂采用“趣味活动快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情绪始终饱满。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个半节课教学要点: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分发材料(《西游记》导读)。
第二节课教学要点:领会小说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特点;学习刻画形象的常用方法——语言、动作的描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个半节课教学要点:交流《我的同班同学》的片断描写(读、写、听、说综合训练)。
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
我们先欣赏一段音乐(录音播放《西游记》的插曲片段,许多同学露出了笑脸)。
师:(录音停)哪一个同学能说说这段歌曲的名字?
(学生们纷纷举手,可惜都答错,有些学生紧皱双眉。)
提示:刚才你们听到歌曲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不约而同)庄严我神州大地(笑)
师:对啦!歌名是《庄严我神州大地》。《西游记》的插曲很多,如:《青青菩提树》、《我欲成仙》、《敢问路在何方》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余可找一找、听一听。
(师生共同回顾《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引入趣味活动快车,贴上金星榜,教师作活动说明。)
师:让我们进入快车的第一站——猜一猜。同学们请认真听录音,猜猜《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学生情绪激昂,录音还没停下,许多学生早已高举着手。)
(录音停)
生1:孙猴巧行医
生2: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
生3:石猴变成美猴王(教师补充:这就是我们要学习课文的'主要情节。)
师:这三个同学都回答得很好。(教师分别为一、二、四小组贴上金星,学生热烈鼓掌。)
这时第三小组暂时落后,没关系,还有许多问题等着你们回答呢!让我们进入快车的第二站——讲一讲。(学生默读课文5分钟后,四个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复述课文,而后教师总结。)
生4;
生5:(复述的内容略)
生6:
生7:
师:四个同学都讲得不错,我们分别为他们贴上金星。(全班热烈鼓掌)下面我们进入快车的第三站——议一议(分小组讨论,教师击掌示意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请各小组组长记好讨论题。
※小黑板出示讨论题:
1、 按照提示划分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
2、 课文重点写石猴出世或者是猴王来历?
3、 重点部分通过哪些常见的方法刻画石猴形象的?(教师提示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各小组讨论的气氛热烈,各组组员出谋献策,组长忙得不亦乐乎。15分钟后,讨论结束,教师击掌示意,学生齐刷刷地回到原位。)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回答第一道题目。
(四个小组多分别选派实力最强的同学回答。)
生8:
生9:(划分故事情节,总结大意)
生10:
生11:
师:(小结)各小组都能按照提示划分故事情节,但是归纳大意时语言应力求简洁、明了。从这一点来看第二小组做得最好。
(第二小组热烈鼓掌,教师替他们贴上一颗金星。)
师:请同学举手回答第二题。(第三组的同学抢先一步,教师示意回答。)
生12:重点写猴王的来历。
师:(追问)为什么?
生12:因为文章的题目是《美猴王》。
师:回答得很好。具体说:猴王的来历最能表现主题,突出美猴王的性格。同学们写作文时应围绕中心安排详写、略写,不要“捡到菜篮子里面的都是菜”。(学生笑)好,我们接着讨论第3题。
生13:环境描写。
生14:外貌描写。
师:很遗憾,不能帮你们贴上金星。没关系,让我们来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再回答。
(进入快车的第四站——读一读,分角色朗读。学生推荐一名男生充当石猴,众猴由全班的男生充当,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叙述性的文字。)
(朗读结束,出现了一个感人的局面,许多同学同时举手抢答。此时,教师难于定先后,只好让举手人数最多的第二组回答。)
生15:语言描写。
生16:还有动作描写。
(第二小组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把握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学生七嘴八舌地讲出石猴的特点。)
生17:从“我进去!我进去!”这一句话可以看出石猴的勇敢。
生18:p92页的第2行——第5行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石猴很想当王。(教师补充:说得很好,这就显示了石猴逞强、好胜的特性。)
生19:p91页的动作描写,如“蹲”、“纵”、“跳”写出了石猴很厉害,有本领。
生20:不过,石猴也很调皮、好动。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21:p91页——p92页的动作描写,如:“跑”、“爬”、“抢”、“夺”、“搬”、“移”。
(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教师趁热打铁,引入快车的第五站——写一写。)
师:语言、动作描写能刻画形象的特点,同学们写作文时应学习这一种写法,让作文中的人物说说话、做做事,从而自然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来写一写,通过语言、动作的片段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记住:只能写本班的同学,不能出现人物的真实姓名。
(学生纷纷打开练习簿,认真观察同学,捕捉写作对象。有的还禁不住微笑着。5分钟后,师生小结。)
小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强调重点。
师:这一堂课第二组获得最多的金星(第二组欢呼),不过别高兴得太早,明天我们再比一比。你们把写一写的快车带回家,明天我们进入快车的第六站——说一说(说特征、猜同学)。
(下课铃响,师生再见。)
附:(本节课板书的主要内容)
美猴王
△故事情节提示: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 详略得当
△ 语言、动作的描写
语文教案 篇4
这篇课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共 4 小节。在教学中我利用了第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插图初步感悟乡下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在第二课时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幸福充满乐趣的生活,同时也注重了想像能力的培养。但听过师父的评析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 、在教学第一小节时,对黄鹂和野菊的理解不够透彻,在感悟文本的时候铺垫没有做好。
2 、在 2 、 3 小节结束后的拓展练习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书上的插图,如果这时在出示小黑板的同时加上课本上的图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回答的也许会更精彩。
3 、对学生的提问目的性不够明确,这也造成了孩子发言的困难。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⑴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⑵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⑶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质疑,梳理问题,板书:事?人?)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1、自读课文: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看图,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机动)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⑴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⑵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群中,询问了解学情)
⑶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⑷司马光这样用力砸,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
⑸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
③读出他们慌的样子来。
⑹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⑺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⑻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⑼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4、从他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话?(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四、延伸走进人物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
举石头
砸缸
救人
想办法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勺的内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提示:这两段以外,还有哪些?还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绍。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石拱桥本身的特点就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卢沟桥还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范读第八段,引导理解:卢沟桥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事实。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有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呢?分散读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导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第九段介绍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传统,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绍发展的情况:这段中间四句,用事实证明,全班朗读解放后,150米四个句子。
小结(指导边看课文边在书上的某些段本写明要点,并在一些句子下边标单横线,不要离开课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层次:
(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
(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
(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
(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具体数字一结构(河堤冲毁,桥却从没出过事)一形式(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一赞语(世界上独一无二勺一景点(卢沟晓月)一特有的纪念意义(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提示;第九段的写法,是不是总与分的结构关系呢?回答,明确:这一段是用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说明,没有总结的句子。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种有总有分的方法。
提问:《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传播厂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提示课文句子: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4.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5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回答,明确:
1.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
2.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
3.传播卢沟桥的结构知识。
4.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5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小结: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传播有用的知识的文章。上边五个句子,就是从结构、外形、历史各方面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现在先初步了解;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上边举出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与它们相同的表述方法。
复习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常用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与记叙文的区别。
三、写说明文要准确运用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举例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回答,明确:1.运用比喻;2.引用古籍;3.用数字;4.解说;5摹写。(板书)提问:文中还有与这些句子表述方法相同的句子吗?思考、议论,准备回答。
二、教读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板书)
1.用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
2引用古籍;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
3.比喻: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解说;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就是符合说明文特征的典范。理解说明文的特征,并用《中国石拱桥》印证,就可以明确,说明文同以记叙、描写手法为主的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
提示: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试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语言运用准确的例子来。学生看课文,议论,准备回答;教师巡回,了解,指导。提问。回答,明确(举例):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近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
小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
三、当堂巩固
指名朗读。要求;熟悉全文,加深印象。朗读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注音,不要脱离课本而板书注音。陡()、墩)等课本上无注音,可作补充。
四、布置作业
(一)体会下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
2这座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3.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二)介绍赵州桥四个特点,第二点同第三点能不能互换?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三)积累·联想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互查。
板书设计(一)
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一)全桥只一个大拱,长374米,桥洞像一张弓(二)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近拱圄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板书设计(二)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
1.数字说明(应当正确无误)
2.引用说明(古今资料,科技书刊)
3.比喻说明
4.解说说明(阐述事理)
5.判断说明
6.图表说明
7.比较说明
8.举例说明(有代表性)
9.定义说明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四、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16个成语。
3.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以便课堂上交流汇报,大家互相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朗读对话,畅谈体会
1.自由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3.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4.小结、归纳: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①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描写中;②直接抒发感情;③借景抒情……
二、联系课文,深化认识
1.从这一组课文中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直接抒发感情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
(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再见了,亲人》)
──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1)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可是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再见了,亲人》)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
──寄情于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金色的鱼钩》)
……
2.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3.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
(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三、拓展课外,加深理解
交流课外书中自己发现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佳作欣赏。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日积月累
1.读正确
(1)自由读一读这些成语,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
2.解词意:
(1)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说给别的同学听。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借助成语词典加以理解。
3.加速记: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说故事:
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鞠躬尽瘁”等。
5.巧运用:你能不能选用其中的几个成语说一段话?
二、成语故事
1.自由读故事,思考:“程门立雪”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程门立雪”的大意。
3.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4.速读全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时非常尊敬老师?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7.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三、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语文教案:春教案04-30
语文教案-《林海》教案05-01
语文环保教案04-25
语文教案04-25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经典)语文教案07-30
语文教案[精选]08-24
(经典)语文教案03-28
语文乐园教案04-12